孫策再次被軟禁,程普和韓當則是都當了一裨將軍。
這種的就屬於最差的雜號將軍,但在袁耀這也能一人帶個兩千人的部隊。
不過他們麾下的部隊,各個什長、曲長之類的基層軍官,都是受袁耀完美掌控之人。
他們要是認真幫袁耀打工,那袁耀不會虧待他們,但要想帶著麾下兵馬跑路,那抱歉,沒有人會聽他倆的。
袁耀如今的【掌兵】技能再升一級,可以掌控足足3000人。
他這的一萬四千餘兵卒的基層軍官,都是他的人,可以說軍隊被他牢牢把控。
多出來的掌控名額,還給到了曆陽水軍的基層軍官,保證了那邊的水軍也完全聽命於他。
至此,他麾下已經有了一萬九千餘兵馬,四位可用的將軍,分彆是吳景、孫賁、程普、韓當。
李鋒乃貼身親衛,帶兩百最精銳者護衛他。
至於孫策,這家夥暫時還不能死,甚至袁耀還要借他的手繼續向外發送信息,讓更多人來投。
彆的不說,孫策這家夥的基友還是不少的,比如那位江東美周郎,鐵定是會來的。
至此幾日過去了,曆陽那邊孫賁發來消息,說是工匠已經造出了大量投石機,並且安裝在了樓船和鬥艦上,水軍的裝備已經準備完畢。
恰巧這時候袁耀把軍隊也整合的差不多了,是時候該向橫江津出擊了!
當日,袁耀便招來了吳景、孫賁,在軍營中商議該如何進攻橫江津。
那地方是丹陽郡的橋頭堡,打掉橫江津,就能成功渡江,直逼丹陽郡的首府,丹陽。
袁耀的想法比較簡單粗暴,讓曆陽水軍主動的去出擊挑釁,敵軍不可能固守水寨,定會出擊。
屆時袁耀帶兵直接渡江!
不管水軍打不得打過,他對自己在陸上的戰鬥力有絕對的信心。
對於袁耀的計劃,幾人都沒啥意見,尤其是吳景、孫賁。
在見識了投石機的戰鬥力以後,兩人對於水軍的作戰方式有了全新的認識!
他們也有把握,能完全掌握水上的控製權。
屆時袁耀帶一萬四千餘人渡江作戰,還能打不過幾千人?
在大家都是武將,身邊不帶老六軍師的情況下,更多其實還是看的雙方硬實力,除非真打不過,那才會上心眼子。
不過袁耀這邊畢竟有閻象這個軍師在,袁耀在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思想後,完善計劃的事就交給閻象了。
最後是定下了袁耀大軍分成三路,在三個不同的位置渡江作戰。
袁耀帶四千人,程普韓當各帶兩千人,而閻象則是在大營裡帶六千人,隨時準備接應或支援某一路。
這是比較穩妥的作戰方式,畢竟打了這麼些年,劉繇麾下那樊能、張英就算是再廢物,也肯定摸清了曆陽附近江水有什麼位置適合渡江。
他們肯定不止會把守一個橫江津,還會派人在其他所有合適渡江的位置看守,防備有人渡江偷襲。
敵軍人數就一萬,水軍得去掉五千。
剩下五千要麵對三路渡江部隊,要麼分兵,要麼集中力量去打一路。
如果對方選擇集中力量去打一路,閻象會立刻派出援兵!
同時另外兩路渡江的部隊也能立刻去幫。
無非是某一路被針對的話,可能會傷亡慘重。
但這點代價對於這場開門紅的大勝而言,根本不算什麼。
彆說這幫習以為常的老將軍了,就算是袁耀,也隻不過是將其當做了一場戰略遊戲罷了。
計劃定下,吳景孫賁趕回曆陽水寨,準備明日的水戰。
而袁耀則依舊如往常那般,喝藥,練力量,以待明日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