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沒數那城牆上的窗口裡用了多長時間發出的這五波箭雨,隻知道他負責的這麵城牆,攻城的上千將士死傷了上百人。
這城裡當真隻有六百人?
若讓一人射一箭,剛才那五輪,至少也得有125個弓箭手交替進行。
但於禁猜測這應該不是人射的,而是用了某種能連發的弩。
人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連射五次!
即便是交替進行也做不到。
袁軍這麼射,他進攻的人又太密集了,即便是不去瞄準,也不怕。
覆蓋就是了!
而且這些中型號的連弩射程還要比人手拉弓的距離更遠。
粗略估計的話,一百五十步是有了。
要知道掄步來算的話,這可不是150米!
距離至少要到兩百米往上。
沒等攻城的曹軍貼近牆麵,隻是抵達了人家的射程裡,就已經死傷了上百人。
這對麼!
為今之計,要麼全軍散開行進,要麼集合在一起舉著盾牌往前衝。
散開是不可能散開的,因為攻城戰需要的攻城器械實在是太多了,雲梯、衝車等等,都是需要士兵帶著行進的,注定不可能太分散。
敵人要是朝著推器械的人射,直接無解。
所以於禁直接下令,讓將士們集合在一起,舉著盾前進。
那連弩再厲害,也不會對舉盾的士兵造成太大傷害。
命令傳達後,攻城的將士們頓時組成龜殼陣。
都湊在一起,躲在舉盾士兵的盾下。
這種陣的確對連弩有了極高的抗性,但卻多了一個行進緩慢的debuff。
畢竟這些士兵都是在蹲著行走,也因此,攻城的曹軍士兵忽然發現地上的一些東西。
一個曹軍士兵好奇的拔出地上一麵小彩旗
“這是什麼?”
另一個曹軍士兵也很快發現了地上似乎畫著線,這些線還都是用水泥混合砂石、鐵條一體澆築的,組成了一個個網格。
曹軍士兵不由得納悶,袁軍的士兵為什麼要在地上做這些東西,錢多了燒的麼?
他們哪知道,在城頭上,一個手拿望遠鏡的什長看了眼他們所在位置,又看了看網格後,朝身後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大喊
“敵在綠旗第七格!緩慢前進!
快點算!”
那少年顯然也是第一次上戰場,額頭上的汗珠證明了他此刻的緊張。
但還是拿著一根炭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計算著什麼,嘴裡也是在念念有詞,在這個時代,活像是個算命的神棍。
但你要說他真是個算命的,其實也沒毛病。
他算的,的確是曹軍那幫人的命。
“好了!好了!”
少年連忙將一張紙給撕了下來,遞給剛才的什長。
什長接過來以後拿了個喇叭對著城內的投石車大喊
“一車整體向左轉三刻,仰角抬三刻,絞盤轉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