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的鐘繇發展並不算太快,因為之前洛陽讓人霍霍的實在是太狠了,基礎設施全部被打爛了。
到目前為止,鐘繇在洛陽待了整一年時間,也不過是剛剛恢複了民生,建立了對兗州的邊境堡壘。
這裡得說,鐘繇並未修建對弘農郡的邊境堡壘,因為誰也沒想到天下還能出現四皇和七王格局。
鐘繇當時的假想敵也不過是李傕和郭汜這倆人,以及北部地區張燕的黑山軍。
所以北部關隘重修了一下,西部的函穀關也稍微修整了一下,但沒把精力完全放在那邊。
因為鐘繇主要還是在恢複洛陽當地的民生。
如今,民生差不多恢複到位了,在袁氏商會的科員幫助下,河南尹的每一個縣都建立了商會,雇傭了當地百姓去種地。
到今年為止,百姓們剛剛好能吃得起飯。
預計到明年雜交小麥的正式大規模播種後,才能實現河南尹全境溫飽。
沒有農業基礎,工業和兵力的發展就提不起速度來。
像是太史慈,到現在為止手上也就有一萬五千脫產士兵,這已經是河南尹當地能養得起的脫產士兵的極限了。
劉璋來的有些猝不及防,當弘農郡全境丟失時,太史慈也才剛額外訓練招募了五千兵馬,合計兩萬人馬。
同時,再次用混凝土和鋼條加固了函穀關。
因為此刻太史慈的兵馬想要應對西涼和益州的二十萬大軍,還是杯水車薪,隻能依靠關隘和城牆固守。
沒多久,馬騰韓遂到位了。
此刻的幾人那是雄心壯誌,意圖像當年的老秦一樣,東出函穀關,統一天下!
士氣高漲的西涼、益州聯軍在抵達的當天就派出了一萬步卒猛攻函穀關。
這就是兩方聯軍的可怕之處了,原本的西涼大軍多為騎兵,對於野戰的經驗極其豐富,但對於攻城戰實不擅長。
這幫人說白了大多數都是跟風的羌人,見風使舵,隻要能一直連勝,他們就一直跟隨。
若發現不太行了,他們掉頭就跑。
但益州漢軍不一樣,他們是劉璋的部隊,是職業軍人,不會因為幾次挫折就四散跑路,而且有充分的攻城經驗。
帶兵的大將為劉璋部將,張任。
這家夥挺強的,在劉備入川的時候,他帶兵抵抗。
結果給龐統弄死了,還讓劉備大軍收到重創。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也是個忠義人,被劉備俘虜後堅持一臣不事二主,最後被劉備給砍了。
在他麾下,還有冷苞鄧賢兩個武將,此次也是一起出來負責了第一波函穀關的攻打。
而此刻負責駐守函穀關的,是徐晃。
對方能力不弱,他亦是不弱!
再加上有函穀關這座加固後的雄關,還有中型弓弩和火藥的存在,防守變得更加簡單。
七天時間裡,函穀關前留下了六千亡魂!
正常像是劉表這樣的人,此刻就已經放棄了,傷亡太慘痛了。
就哪怕是劉璋親自帶兵前來,可能此時也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