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東郡到洛陽後,便有人領著荀家人上路了。
荀彧這個最有才的,被發配到了司隸最窮苦的地方,右扶風。
這地方是最靠近涼州的,在涼州羌人的不斷侵擾下,右扶風的人數一度降至不足十萬。
就哪怕是現在,右扶風也僅有九萬五千人。
荀彧還在路上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要開始吃苦了,那袁耀給他扔到右扶風來,分明就是為了磨他。
待他和他的族人都受不了了,他親自去投降了,袁耀才會用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接受他們,並對他重新委以重任。
其實荀彧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後悔了,尤其是在幾個族人幾乎懇求的眼神中,荀彧幾度想要說出求饒的話。
但這人呐,就是賤!
總在沒必要的時候忽然挺直自己的腰杆子,不想丟麵子,最後也隻能是被發配到邊疆子。
“荀彧!
到地方了,以後這就是你要負責的村,多聽聽前輩的意見,彆管你之前乾的啥,在這都不好使,得重新學,聽明白了麼!”
帶荀彧到右扶風的,是一個斷了左胳膊的一個袁營老卒。
在學習了文字後,成功加入袁氏商會,轉職為二級科員。
在最初得知麵前小吏居然是曾經的軍人,荀彧看著他斷掉的胳膊,忽然意識到袁耀重視民生並非流於表麵,而是深刻的貫徹到了常人難以想到的地方。
荀彧一路上也沒有坐馬車的待遇,就騎著馬對著麵前的帶路人抱拳拱手
“多謝帶路。”
“客氣泥馬呢,都戟把同事,以後在這好好乾。
聽說你小子以前是個大官,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升上去。”
荀彧隻是笑笑,下馬後讓身後的家丁奴仆儘快趕著馬車把書籍和錢糧都搬到自己住的院子裡。
不是荀彧看不起百姓…好吧他就是看不起身處右扶風,幾乎要到蠻夷地界的這幫泥腿子。
彆看他久居廟堂,但對下麵的事情卻相當清楚。
很多村裡的百姓那都是農時去種地,閒時當土匪。
看見他就幾個家丁奴仆帶著幾馬車的錢糧和書籍,怕是會蠢蠢欲動。
偏偏還真就是怕什麼來什麼,就在荀彧指揮著家丁奴仆去做事的時候,一幫子百姓忽然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圍了出來。
荀彧害怕極了,心想著他這一生可能就要交代在這了。
但在最後時刻,荀彧還想給身後馬車上的書籍點把火,荀家的家學決不能落在這幫人手中被玷汙!
世家最寶貴的就是土地和書籍,而這書籍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在於荀家曆代人對於典籍的批注和解釋。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文言文的,這才是世家生存之根本。
但,就在荀彧想要放火的這一刻,荀彧忽然愣住了。
等百姓上前了以後他才發現,這幫百姓沒有一個是麵黃肌瘦的,一個個紅光滿麵的。
甚至有幾個大嬸感覺一拳頭能掄死他!
兩個像是三老的老人走上前
“歡迎歡迎,歡迎新的商會乾部蒞臨指導咱們小山子村的百姓。
自從上一任乾部走了以後,咱們村也是等了有小半個月了,可是把您給盼來了。”
荀彧鬆了口氣,看來上一任在這任職的小吏做的還不錯啊,如此受百姓的愛戴,看來他也可以稍微輕鬆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