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三天後,荀彧在家裡足足待了一天的時間,他不想出門,隻要出門便能聽見村裡人在背後蛐蛐他。
幾個仆從都給荀彧打抱不平
“當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窮山惡水出刁民!”
“就是!令君先後為曹公操持兗州和並州的政事,從未出過差錯。
明明是他們自己村子破落,沒有半點可扶起來的希望,卻偏偏要賴在令君身上。”
“還有那袁耀”
話說到這,荀彧蹙眉
“住口!秦王也是你能置喙的!”
荀彧聽聞袁耀麾下有一秘密部門,名根部,對於他麾下文武百官都有監察的權利。
雖說他現在隻是一小吏,但荀彧自負自己還算是個有用之人,說不定就有根部的密探在周圍。
隔牆有耳!
而且,荀彧現在是真的有點佩服袁耀的。
振興鄉村的計劃不隻他這一家,而是村村都有,這種政策想要普及開來,難度不是一星半點。
不光要求後勤物資的供應及時,還要求每一個村官的能力和人品都在線。
從聽來的隔壁村官,以及大隔壁村官對村民的態度和所作所為,顯然他們的能力和人品是都在線的。
不管袁耀如何,他這一手禦人和看人的本領是真的。
他為了最底層的老百姓好,也是真的。
所以荀彧也是由衷的感慨了一句
“秦王,看似殘暴,實則真仁義也。”
就在荀彧嗬斥仆從、感慨時,他坐著的地板下,一個根部探子將對話全部記錄。
當上方不再有對話聲,並接連傳來洗漱吹燈的聲音後,探子也將油燈吹滅,順著地下的密道將冊子送了出去。
早有人在出口接應,拿到冊子後,負責接應的探子快馬加鞭送往陳倉。
而負責荀彧的探子,則繼續回到暗道之中潛伏。
這冊子很快到了陳倉縣袁氏商會分部,根部小旗官的手上。
翻看了一番內容後,小旗官查看起上麵下達的命令,而後便給陳倉縣長遞了張條子。
……
翌日
荀彧決定再次出門,他這個人就不是喜歡輕易放棄的人,他決定再想想還有什麼忽略的地方。
實在不行的話,他也隻能搖人了。
雖說有點丟人,但他有相當多的朋友,身居高位,甚至在袁耀的麾下身居高位。
比如,郭嘉。
隻是他並非為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而是在其任謀其政,他到底要試試能不能把這個扶不起來的小山子村,扶起來!
沒帶仆從,荀彧隻背了個木籃便走出家門。
路上遇到的村民都向他投來了異樣的眼光,顯然是那兩個老登在說三道四,顛倒黑白了。
“這新來的乾事是真不行,之前那個,好歹還給咱們努力爭取了好幾次。
這個呢?就去了一起,然後就開始遊山玩水起來了。”
“聽說他好像是曹操那邊的人,嘖,曹操那邊的人就是不如秦王親自挑的人啊。”
“要實在不行咱們聯名上訴,讓縣長把他換了吧。”
荀彧把這些話聽在耳朵裡,說不難受是假的。
他太久沒下基層了,人在高位後,身邊都是順耳的‘忠言’,圍著的都是好人。
似這般的刁民,也是許久未見了。
他是真想給這幫人打一頓!
正在這時,忽然村口出現一個騎馬穿著官衣的人,村民們似是與其相熟,上前熱情相迎。
這人卻不管村民們如何,徑直到了荀彧身前,單膝下跪
“陳倉縣衙役白楊,聽候大人差遣。”
荀彧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