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個‘帶投大哥’的忽悠下,袁家這三個兒子全都調轉了矛頭。
要麼去大煉鋼鐵,要麼去攻打鮮卑,要麼直接經商,反正是沒有一個再去針對袁耀的了。
不得不說,這幾位謀士也算是仁義了,不光保了他們自己的小命,還保住了這三位公子的性命。
但另外兩撥人就不這麼想了。
其中一波,是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
另外一波則是西涼的羌人。
他們花費兩年時間總算是穩定了整個涼州,並做好了對袁耀開戰的準備。
而且,還推舉出了一個羌王來。
這羌王姓姚,祖上姚燒當起於洮水、罕水之間。
這一家子都在歸附和挑釁大漢中反複橫跳。
姚燒當七世孫姚填虞,在光武帝時期因侵擾邊郡而受東漢朝廷討伐。
姚填虞九世孫姚遷那又率眾內附東漢,得到了東漢的嘉獎,拜冠軍將軍、西羌校尉、歸順王。
到了這一輩,也就是姚遷那的玄孫姚柯回,因為祖上曾是大漢冊封的西羌校尉,歸順王,同時麾下羌人部落人數高達二十餘萬,是所有羌人部落之最,最終被推舉為新一任羌王。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姚柯回在正常曆史中幫曹魏滅了蜀漢政權,而他是五胡亂華時期,後秦政權奠基人姚弋仲的父親。
而說到五胡亂華,這幫人袁耀給他們屠上十遍也不為過!
至於說荊州和益州的聯合,則主要是因為一個人的到來。
劉備!
劉備自從被袁紹和公孫瓚從幽州擊敗後,不遠千裡的趕到了荊州,準備投奔自己的親戚劉表,然後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他描述了袁耀的強大,又講述了袁紹的近況。
如今袁紹和袁耀這二袁已經占據了大漢百分之八十的地盤,就剩下了荊益二州。
若是荊益二州不聯合起來的話,一定會被二袁吃乾抹淨。
這點其實不用劉備多贅述什麼,荊州這邊到現在還有袁紹的兵馬在駐軍。
益州那邊更是被袁耀打爛了足足十萬益州兵,俘虜不計其數。
二袁的強大無需多言,關鍵在於二袁拿下天下以後,這天下還能不能姓劉。
在劉備看來,袁耀已經有了代漢之心。
那硬幣上除了劉漢的先祖外,居然還印了他和袁術的腦袋,這擺明了是有代漢之心的。
等二袁徹底爭出個勝負來,不管哪一方,怎麼可能會輕易的還政於劉氏?
誰能抵抗得住一統天下的誘惑!
在劉備的遊說下,劉表和劉璋選擇了深度合作,打算將荊州和益州打造成鐵板一塊,召集荊益二州的所有賢才,共同抵抗邪惡的袁家小鬼入侵屬於大漢的最後一塊土地。
因為之前董卓、李傕郭汜做的太過分,大量世家都逃難到了荊州和益州,導致如今的荊益二州也算是人才濟濟。
多的不說,從徐州琅琊郡逃難來的諸葛亮。
從司隸逃難來的司馬家的司馬徽,也被稱之為水鏡先生。
還有龐統、徐庶,這都是大才!
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諸葛亮龐統徐庶這幫人也成長起來了。
聽聞召集他們的是大漢最後的劉氏,噱頭也是保衛大漢最後的一塊土地,這幫人都去了,哪怕是諸葛亮也沒有例外。
這次沒有什麼三顧茅廬的橋段,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而南陽就是司隸南下荊州的第一道防線,他不幫忙,最後也是要被踏破草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