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楊焦的意思,他們必須要主動進攻……
其實在楊焦的內心當中,如果他們一直防守,敵人進攻過來,他們就成了被動之勢了,當然,這其中的進攻所帶來的困難,楊焦是完全沒有想的。
為什麼之前一直沒有進攻,為什麼上麵一直沒有下令進攻,就是他們明白,這裡有條濮河,誰進攻,誰就是處於劣勢當中。
但是楊焦完全沒有發現這個點,當然其主要原因,他缺乏實戰經驗,對於戰爭的理解不透徹。
這也是孫正給他的評價。
畢竟阻擋楊乂,是要鎮守於江北,他連楊乂的大軍,都看不清,而且那滾滾的大江,必然不敢讓他輕舉妄動,畢竟那大江看著就波濤洶湧,人站在那裡,有著一種恐懼感。
反觀,他站在濮河這裡,他根本感覺不到,因為濮河對比起來大江太窄了,寬也就兩裡地那麼寬,站在一個高坡上,是能清晰的看見敵軍的,其次這濮河十分平穩,而且水清,看著特彆淺……
楊焦看著林熙說道:“你切莫要說了!”
“我是這裡的主將,是這裡的第一指揮官,你們都要聽從我的命令!”
“傳我命令,集結兵馬,向敵軍發動進攻!”
林熙還想再勸說一下,在他看來,進攻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既然敵人在等援軍,等敵人援軍到來了,再進攻又如何?
畢竟他們也可以加強防禦工事,同時還有這麼一條濮河在那裡,敵人過河的時候發動箭雨打擊,敵人到了岸邊,又是如此堅固的防禦工事,打退敵人,並不是什麼難事。
但看著楊焦那決然的樣子,他意識到,如果自己再勸說下去,恐怕可能小命不保。
所以林熙隻能按照楊焦的意思,開始準備渡河發動進攻……
就這樣,至此四王聯軍之後,第一場大戰在濮河爆發了,此戰為濮河之戰,雙方投用兵力都是五萬……
而且這場戰爭,爆發的是十分意外的,因為雙方的高層,都沒有想過要在這個地方,爆發第一場全麵性的大戰爭。
雙方設想的第一場大戰,是在鄴城打。
楊越是想執行孫正的策略,先消滅楊修和楊穎,而第一個目標,實則是楊穎,因為這裡是個釘子,必須先吃掉他,穩住局勢。
而楊修方也是希望在鄴城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戰鬥,無論楊穎是贏還是輸,至少能牽住敵人大部分的兵力,而他則聯合另外三王,多麵開花……而他,則就是鎮守在這裡,等待敵人內部出現問題,在發動進攻。
他從未想過主動出擊,即使鄴城贏了,他更希望的是楊乂渡江北上,他順水摸魚中,推進……
畢竟楊乂若北上,敵人的目光必然全麵放在楊乂身上,那麼第二場大戰,則是發生在江北。
然而他千算萬算,怎麼也沒有想到,敵人竟然率先發動進攻……
可以說,千算萬算,不如天意……
楊修看到楊焦的大軍全麵進攻,頓時有點慌了神,他連忙看向一旁的孫弘:“該如何呀?”
畢竟楊修沒有想過要在這裡來一場硬仗,更沒有想過敵人率先發動進攻,的確他是在集結援軍,但是更多的是他在積蓄力量……
然而看到楊焦攻打過來了,楊修明白了,這仗是不打,那也得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