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楊修坐在太師椅上。
閉著眼,在思考著一個問題。
楊修自從掌握了朝政後,他仔細的研究這些年所發生的事情,還有最近所發生的事情……
最終他發現了一件帝國內部的一個隱患。
這個隱患,那就是諸王。
這些諸王都是有著實權的,手裡有兵有將,甚至還有獨立的財政收入,隻要他能說服一個到兩個刺史,跟隨於他,那麼就能製造出來一個獨立的王國。
甚至可以與朝廷分庭抗禮。
而作為如今中央的掌權人,發現了這個弊端,他必然是想著把這個隱患給解決了。
他看著自己的首席謀士孫弘說道:“帝國如今看似太平,實則不過是短暫的平靜,內裡潛藏著巨大的隱患。”
“長沙王,雍王,蜀王各擁精兵悍將,麾下兵馬皆在數十萬以上。”
“他們雄踞各州,掌控著州郡的獨立財政。”
“一旦這些藩王舉兵反叛,中央將難以抗衡。”
“若不儘快解決這一隱患,終有一日,帝國內亂重起,陛下的皇位也將岌岌可危。”
“若有一天三王為了權力相互爭鬥,起兵謀反,爭奪天下,若最終勝出的還是我楊家子弟,那倒也罷,江山總歸還是在我楊氏手中。”
“可若是有旁人趁亂渾水摸魚,竊取了我楊家天下,那才是萬劫不複的大禍。”
“孫宏,你作為我的首席幕僚,對此應當有應對之策吧?”
孫弘聽完楊修的話後直接愣住了,因為他沒有想到,楊修掌握了朝政後,不開始進行奢華的享樂,竟然有了回收諸王的權力想法……
他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作為謀士,他是有著很聰明的腦子,知道,如果真的對這諸王開刀,那諸王是白給的嗎?
當初楊越什麼都沒有做,還安撫這些人,這些人都起兵謀反了,你要奪他們的權力,他們能願意嗎?
所以當孫弘聽到楊修的這個想法後,而是驚之,震之,沉默許久,沒有回答……
楊修此時在這個位置上了,他是真的開始為天下社稷所著想了,這也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然他是有皇帝的心,但是孫弘以合理的建議勸說了他,他也如此認為的了。
但是雖然不當皇帝了,但是獨攬朝政大權那是真的,在他看來,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自己多多少少要給自己的後代打下一定的基礎。
他知道,自己是完成不了稱帝的大業了,但是自己的後世子孫們能,未必不能完成呀,但是讓他們完成,自己得給他們足夠的底蘊呀……
所以楊修此時削藩的想法,也從另一種程度上是為自己的後世子孫們掃清障礙。
畢竟若篡位,那些諸王們,必然會拿起來大義對他們進行討伐。
當然他也記得孫弘所說的,如果自己後世子孫無能,必然稀釋權力,但是在他看來,後世子孫無論什麼樣子,那是後世的事情,但是自己在這世,作為他們的先輩,無論後世是什麼樣子,自己得給他們一個底蘊呀。
如此之下,後代們,才能立誌呀,這是楊修所想的,若是自己貪圖享樂,什麼都不想,那麼自己的後輩,那必然是有樣學樣。
看著孫弘一直沒有回答,楊修沉默了一會,然後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你應該是有主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