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自身實力雄厚,談論祖宗基業,謀劃複興大宋帝國,尚有底氣與可能。
可要是實力不濟,還奢談什麼祖宗的輝煌、幻想重振往昔的帝國榮光,這與自尋死路又有何異?
人貴有自知之明,要先認清現實處境,再去設定理想。
倘若全然不顧現實狀況,就將目標定得過於宏大、長遠,一則是莽撞的送死之舉,二則也不過是不切實際的空想罷了。
對於李俊所提出來的這個想法,楊穎是表現的十分平淡的,對於他而言,放走李俊,也沒有什麼影響,反而還多一線生的希望,所以對於李俊的請求,楊穎沒有多想,就這樣,把李俊給放走了。
而李俊在這天夜裡。
夜深人靜,李俊一個人,從城樓上,用繩子下來了,隨後找到了一個敵人的屍體,然後拖著屍體,為掩蓋,一步一步的離開了鄴城,而他也換上了,屍體上的衣服……
在雙方的眼裡,都沒有人關注李俊,雖然楊穎放李俊離開,去搬救兵,但實則那也是死馬當活馬醫,不是抱有很大的希望,而對於敵人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這個李俊是什麼人。
李俊就算離開了,帶來救兵又能如何?
從北蠻西部到這裡,那得多遠了?距離是一方麵,另一方麵,那些城池的守將,能這麼安然的放你過來嗎?
顯然是不可能放你過來的……所以就這樣,李俊輕鬆的離開了鄴城。
而李俊離開後,楊穎第二天,又開始開會,為如今的情況,擔憂著……
而此時的楊乂已經親臨鄴城城下來了……
楊乂的親臨可以說,給在這裡圍城的士兵提升了很大的士氣,也在這一天攻伐鄴城的士兵也是十分的拚命,都希望自己英勇的一麵,從而能被楊乂看到,如此之下,得到楊乂的嘉獎,從而得到提拔。
此時的楊乂站在一個人造高坡之上,遙望著鄴城,那是十分的意氣風發。
“這天下本就該由我來主宰,這是必然的事。”
“父皇昏庸無能,竟讓一個傻子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待我平定蜀雍二王,必順應天命,登上皇位。”
此時在楊乂看來,這天下,基本上是屬於他囊中之物了,隻要蜀王和雍王死了,的確天下,基本上是沒有人可以擋著他稱帝了,即使天下人反對,那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了。
此時的楊乂已經幻想起來,自己稱帝之後的場景了,這不知不覺的讓他露出了一絲的微笑。
三天之後。
楊穎此時也已經來到了城樓巡視,看著眼前的慘狀,他也是十分感歎的呀……
他歎息道:“怎麼會如此呀……”
隨後他也看到了在城樓下的楊乂,隨後說道:“給我書信一封,轉交給楊乂!”
對於此時的楊穎而言,他心情是十分複雜的,他沒有想到戰爭竟然打的那麼慘烈,看著城樓上的北衛軍,那屍體堆的一座小山,一座小山的。
他不明白,怎麼會到了這種地步的……他很不明白,為什麼這楊乂一定要和自己乾到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