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
此時楊乂的家眷都被聚集在一個院子裡,圍著他的則是一群精壯的士兵。
楊乂的母親‘郭容’看著周邊哭哭啼啼的人,她怒斥道:“都給我閉嘴!”
“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身為長沙王家眷,生死當前,更應恪守體麵與風度,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
“長沙王在世時,儘享榮華富貴,如今他身隕,以死相殉,既是命數,也是身為家眷的道義,有何可懼?”
“不過一死罷了,何人能免?”
“都給我打起精神,莫要丟了長沙王府的顏麵!”
就這樣,長沙王的家眷基本上全部被誅殺,為什麼說是基本全部,因為長沙王是留下了子嗣的,此子名叫‘楊崇’是長沙王的三子,也是最小的兒子。
此時他在荊州刺史胡圖的家中,他保下了楊崇,除了楊崇外,全部被他殺掉,屍體送到長安城,而至於楊崇則以他失蹤為由應付楊瑜……
失蹤也是很正常的,畢竟這種滅族的消息傳來,長沙王府的人,不可能一點動作沒有,他們集府中全部之力護送一個小孩離開,那還是很正常的,自己已經派人去找了,當然至於找不找的到,那就看天數了……
胡圖這麼做,其實也是報答楊乂,畢竟也是身受楊乂恩惠之人,如今雖然保不下楊乂全家,但是留下其子嗣還是可以的,這也是儘之他所能了。
鳳凰城。
按照之前的約定,楊穎如今贏了,天下平定了,李俊應該交還雍州才對。
但是到手的雍州,李俊又如何可能交出呢?
此時李俊看著楊瑜送來的信,讓他離開雍州,李俊沉默著,而周邊則是他的一眾將領……
“族長!”
“百年難得一遇的機遇,我等才得以踏入關內。”
“若此刻離去,不知曆經幾代春秋,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有可能重返此地。”
“祖輩的江山近在咫尺,光複祖業之路,本就荊棘載途,眼下的艱難險阻,正是對我等的考驗。”
“此時正是關鍵時刻,怎可輕易言棄?”
“臣懇請陛下,莫忘李家祖訓。”
“您乃大宋帝國後裔,身負著光複社稷,重振山河的重任,唯有迎難而上,衝破這重重困境,方能走上正軌,中興大宋,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說這番話的,則是李俊的謀臣‘劉哲’,此時在他看來,不能就這樣離開,一旦離開了,那想回來,那恐怕就不容易了……
李俊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楊瑜精銳兵馬,那也不是吃素的呀,如果真打起來,李俊內心是缺乏戰勝楊瑜的信心的,而且一旦他這麼搞,那可能就是與天下為敵了。
他看著劉哲說道:“我怎會忘卻祖宗基業,又豈敢將李家家訓拋諸腦後?”
“我日夜所思,無不是恢複山河,重建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