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子手握一把長槊,騎著戰馬,迎麵而向段無敵……
段無敵看到趙三子向自己這裡殺來,那也是沒有絲毫的懼意迎麵而上,緊接著就是他的騎兵軍團跟隨其後……
就這樣雙方廝殺在一起了。
正常來講,段無敵他們是騎兵,而趙三子是步兵,雙方作戰之下,段無敵他們應該是有壓倒性的優勢。
但實則並非如此……
趙三子雖然迎麵而上了,但是他的步兵軍團,並不是和他一樣,一股腦的殺過去了,而是騎兵先衝與段無敵形成撞擊。
隨後趙三子的步兵軍團,逐步向前,一字長蛇陣,從而圍起來段無敵他們,把段無敵的騎兵軍團一分為二,形成絞殺……
畢竟都知道,正麵作戰,騎兵是十分大的優勢,步兵是劣勢的,所以在步兵對戰騎兵的時候,他們則采取陣勢來彌補這其中的差距。
而段無敵與趙三子交手了幾回合後,看到敵人的步兵們,逐步的變多,而自己身後的騎兵們,還沒有一股腦的衝上來。
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其實主要是段無敵他們被攔住了,如果沒有被攔住,而是一直向前,那麼後麵的騎兵則會源源不斷的遞補上去,從而殺出一條血路。
但是前方停止了衝擊,那麼後方的騎兵則會停止前進,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還一股腦的向前,那是可能傷害到友軍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段無敵後方的騎兵部隊並沒有跟著他衝擊而來,但也是因為這種狀況,趙三子的步兵軍團從而才能逐步的開始切割他們,讓他無法形成收尾相應的局麵中。
而等段無敵反應過來的時候,步兵已經徹底的把他們給切割起來了,而段無敵則和他的先遣騎兵,則被敵人圍起來了……
而看到這個情況後,後方的王道之,自然是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段無敵就這樣被他們絞殺,所以王道之則開始組織兵馬,帶領自己的鐵騎向外圍的步兵進行衝擊……
而趙三子自然也明白,如果依靠這些步兵肯定是擋不住威震天下的幽州鐵騎,所以在這個時候,他需要源源不斷的輸入步兵軍團,保住外圍的防線,從而達成他徹底吃掉段無敵的意圖……
如此,雙方算是第一次正麵交手。
此戰又被稱之為穎山之戰。
段無敵看到自己被圍起來了,他倒是也不擔心,一方麵他是個人勇武,另一方麵,在他外圍有著強悍的重甲鐵騎,在他看來,王道之應該是可以很輕易的撕開一個口子,到時候他撤離就可以了。
但是此時的他,並沒有想著撤離的問題,而是想著,如何能在這裡一舉擊潰趙三子……
若是能戰勝趙三子,那麼他們的士氣將大振……
至於段豪之前所所說的戰一下就撤離,段無敵早已經拋之腦後了,因為都到這個地步了,怎麼可能打一下就跑呢?
其次現在也不是說跑就能跑的地步了……
你想跑,趙三子可能讓你走嗎?
斬殺了你,他們的士氣則大振,到時候敵人士氣強盛,你們士氣衰弱,如此情況下,到時候敵人正適合發動進攻了。
畢竟在這個冷兵器戰爭的時代,士氣是十分重要的東西。
哪一方有士氣,哪一方的戰鬥力就屬於強勢的一方……
而此時的段豪得到這個戰況後,直接愣住了,因為他想著,打一下就撤軍,然後他好交差了,哪知道,這段無敵竟然想著以六千兵馬,擊敗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