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如血,將焦土染成一片暗紅,長長的血影在大地上肆意蔓延。
十二道戰術目鏡的坐標紅光,如實質般刺破昏暗的暮色,那光芒銳利得好似十二把懸在特種小隊頭頂的利刃,讓人不寒而栗。
蕭雲的腕表發出尖銳的蜂鳴聲,與遠處電波塔低沉的震顫交織在一起,形成某種詭異的共鳴。
這共鳴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震得他虎口發麻,那種酥麻的感覺迅速傳遍手臂。
他下意識地攥住飄到麵前的老照片,指尖觸碰到照片粗糙的表麵。
照片裡,抱著嬰孩的婦人正被彌漫的硝煙模糊了眉眼,隻留下一個朦朧的輪廓。
吳狙擊手彆過頭去,將新壓滿的彈夾“啪”地拍進槍膛,那聲響格外清脆,在寂靜的空氣中回蕩。
“坐標重合度97.6。”雷教官的皮靴重重地碾過沙盤邊緣,“嘎吱”一聲,被炸碎的“鬆”字墨跡沾在靴底,拖出一條如蝰蛇般蜿蜒的痕跡。
他摘下戰術目鏡,金屬框架在暮色中泛著冰冷的光,觸手一片涼意。
“鬆本大佐的機械化聯隊,最遲兩小時完成合圍。”
牟勇突然將青銅卡扣狠狠地拍在彈藥箱上,“咚”的一聲悶響,卡扣內側暗紋與沙盤投影的日軍布防圖嚴絲合縫。
“他們在拿我們當誘餌。”他喉結滾動著,用力扯開領口,露出鎖骨處未愈的彈孔傷疤,那傷疤在昏暗中泛著猙獰的光。
“電波塔、天線陣列、缺口菊花徽記……這他媽是條閉環情報鏈!”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警惕。
黃戰士抱著的日軍電台突然迸出刺眼的電火花,“劈裡啪啦”作響,還伴隨著一股刺鼻的焦糊味。
他手忙腳亂地扯開冒煙的電路板,熱氣撲麵而來,燙得他的手一陣刺痛,露出底下蝕刻的富士山圖騰。
蕭雲的瞳孔微微收縮,心中一驚——那圖騰與他昨夜在簽到空間獲得的電子乾擾器紋路,竟有七分相似。
原來,小隊在研究日軍電台時,通過專業的電子分析設備,識彆出了電台中電路板裡隱藏的特殊信號頻段和編碼,這些就是慕尼黑實驗室第44號失敗品的技術特征。
他們利用先進的芯片提取技術,將這些關鍵技術從日軍電台的電路板中提取出來,再通過加密算法和電路重組,應用到了新的電子乾擾器中。
鬆本聯隊的裝甲車如鋼鐵巨獸般碾過界碑,“隆隆”的轟鳴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月光被彌漫的硝煙揉成慘白的絮狀物,如幽靈般在戰場上飄蕩。
十二輛九七式坦克的履帶無情地將焦土犁出一道道深溝,“哢哢”作響。
車載無線電裡交替傳來日語和德語指令,那聲音生硬而冰冷。
鬆本大佐撫摸著手杖頂端的銀菊紋章,觸手一片光滑。
他透過望遠鏡,看到山坳間幾縷飄散的炊煙——那是特種小隊半小時前故意暴露的營地。
“電磁靜默區覆蓋完畢。”參謀官脖頸上的青筋在電子屏藍光下劇烈跳動,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得意,“支那人的量子通訊器已成廢鐵。”
山本少佐的殘部正在鬆本身後整隊,缺了半隻耳朵的曹長突然指著天空怪叫起來,那尖銳的叫聲劃破夜空。
鬆本抬頭望去,隻見三架無人機拖著彗星般絢爛的尾焰掠過天際,機腹閃爍的頻段讓他的電子偵測儀爆出刺耳的警報聲,那聲音尖銳得讓人耳膜生疼。
從鬆本聯隊所在的開闊地到特種小隊藏身的山洞,大約有幾公裡的距離。
此時,夜空中彌漫著硝煙的味道,微風帶著絲絲涼意,吹過兩個場景。
特種小隊的山洞裡,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泥土氣息,蕭雲麵前懸浮著半透明的操作界麵,散發著淡淡的藍光。
簽到空間的流光在他眼底流轉,成箱的電子乾擾器正從虛空中具象化,外殼上的富士山圖騰泛著幽藍冷光,摸上去還有些微微的涼意。
“這是用鬼子自己的無線電頻段改造的。”他將某個裝置拋給吳狙擊手,裝置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
後者接住時,裝置表麵的波紋竟與老照片背麵的經緯度暗碼共振出清脆的蜂鳴聲。
黃戰士突然一腳踹翻了沙盤,“嘩啦”一聲,沾著“鬆”字墨跡的沙粒在空中飛揚,漸漸凝成立體布防圖。
“他們用閉環情報鏈鎖定我們?”這個素來怯懦的年輕人眼中迸出駭人的精光,“那我們就用更大的閉環吞了它!”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果敢。
牟勇的匕首猛地紮進沙盤中央,“噗”的一聲,刀柄上纏繞的銅絲與電子乾擾器接駁的瞬間,整個山洞的岩壁都映出詭譎的電路紋路,閃爍著奇異的光芒。
雷教官抓起兩把粘著焦土的衝鋒槍,“唰”的一聲,槍托砸在岩壁上,那聲響驚飛了洞外的夜梟,“小子,說具體點。”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戰鬥間隙,隊員們短暫交流起來。
吳狙擊手皺了皺眉頭,輕聲說道:“這鬼子的裝備還真難對付。”黃戰士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回應道:“沒事,咱們有辦法。”蕭雲深吸一口氣,鼓勵大家:“大家穩住,按計劃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第一枚迫擊炮彈“嗖”地砸向山坳假營地時,鬆本的裝甲集群已展開楔形攻勢。
參謀官卻盯著突然泛起雪花的屏幕,德語指令裡混入了琵琶曲的雜音,那悠揚的琵琶聲在嘈雜的戰場上顯得格外突兀。
車載電台突然自主播報起《十八摸》小調,那歡快的曲調與緊張的戰場氛圍格格不入。
最前方的坦克炮塔開始不受控地左右擺動,“哢哢”作響。
“八嘎!反乾擾措施!”鬆本的手杖狠狠地砸在裝甲板上,“砰”的一聲,卻看見自己映在防彈玻璃上的臉正被某種波紋扭曲。
他脖頸後的寒毛陡然豎起——那種波紋的頻率,竟與特高課最新研發的腦電波乾擾器完全一致。
三百米外的斷崖上,吳狙擊手槍托緊緊抵著電子乾擾器,觸感堅硬而冰冷。
電子乾擾器正將琵琶曲轉換成次聲波,發出輕微的嗡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