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自我提升與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他——楊皓白,毅然決然地開啟了一段十分規律的作息模式。
每天,他會雷打不動地拿出4個小時的時間,讓自己的神魂進入四維空間。
在月亮微粒微粒的滋養下,強化神魂和恢複那因長時間思考和探索而消耗的精力。
而剩下的32小時的一半他會將自己的意識全身心地投入到虛擬小世界之中,感悟法則。
而另外的16個小時,他則會專心致誌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之中。
如果在感悟法則的過程中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或者是在科學研究方麵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他會非常靈活地改變一下時間分配。
例如,當他在虛擬小世界中突然靈光一閃,領悟到了一種全新的法則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暫時放下手中正在進行的科學研究。
而且,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楊皓白有著自己獨特的研究策略。
他當天進行的研究內容都是與當天感悟的法則密切相關的。
他深知,法則是宇宙運行的根本規律,而科學研究則是對這些規律的具體應用。
通過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他在科學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都可以通過對法則的深入感悟來尋找解決方案。
法則的感悟為他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堅實的理論基礎。
而大量的法則感悟又如同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著他的研究不斷向前發展。
就這樣,時間在楊皓白修煉和研究齊頭並進的節奏下,以及偶爾的短暫休息中飛速流逝。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神魂在月亮微粒的滋養下愈發強大,對法則的領悟也越來越深刻,科學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進展。
直到某一天,正在月亮微粒旁修煉神魂的楊皓白突然感覺到神魂有所異動。
一種前所未有的悸動從神魂深處傳來,仿佛有一股力量在蠢蠢欲動。
“終於要突破了嗎?”
楊皓白自語道,他的聲音雖然輕柔,但卻充滿了期待和堅定。
於是,他的神魂快速回歸識海。
神海境,顧名思義,識海中精神力積累成為一片神海。
如今,楊皓白的識海雖說極為遼闊,可若按照他神魂與真身的比例來衡量,這識海的大小也就相當於一個巨大的湖泊。
從識海的正中間放眼望去,還是能夠隱隱約約看得到那識海壁的輪廓。
而當修行者成功突破到神海境之後,這識海才可以真正意義上被稱呼為海。
那將是一片浩瀚無垠的世界,從海的中間極目遠眺,目光所及之處,是無儘的蒼茫與深邃,一眼根本看不到儘頭。
不過,在整個精神力修煉的宏大體係中,神海境,僅僅隻是一個過渡用的境界。
然而,它卻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
隻要修行者的毅力足夠堅定,就如同一位堅韌不拔的開拓者,能夠不斷地與識海壁進行抗爭,進而擴大識海的大小。
不像其他境界,在積累精神力的過程中,總是會受到識海壁那無情的限製。
楊皓白靜靜地坐在那裡,緩緩沉下心神,全身心地運轉起《詩詞觀想法》。
隨著他心意的緩緩運轉,識海內數千首詩詞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瞬間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芒,照耀在識海壁上。
某個瞬間,楊皓白的神魂突然猛地睜開雙眼,眼中閃爍著堅定而熾熱的光芒,他大聲喝道:
“給我破。”
他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在識海中回蕩不息,仿佛蘊含著一種強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震得識海的波光都微微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