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論道漸入佳境,眾人談興越發濃厚,從單一的劍道、陣法,逐漸延伸到對天地大道本源的探討。
截教弟子大多性情直爽,不藏私,遇到疑惑便直接提出,氣氛熱烈而融洽。
多寶道人一直含笑聆聽,偶爾點評幾句,皆是精辟之言。
此刻,他目光轉向秦宇,眼中帶著一絲深思與探究,緩緩開口道:“秦師侄,貧道聽你先前所言,對地道法則似有極深的感悟。
你身為人族聖師,教化人族,本與人道息息相關,如今又與地道權柄牽扯如此之深,貧道心中頗為好奇。
不知這地道與我等常說的天道、以及你所代表的人道相比,究竟有何獨特之處?
三者之間,又是何等玄妙的關係?”
多寶道人此言一出,廣場上的氣氛頓時又凝重了幾分。
天道、地道、人道,這已是涉及到洪荒宇宙最根本的法則奧秘,尋常仙人輕易不敢妄言,便是大羅金仙,也多是管中窺豹,難窺全貌。
秦宇神色平靜,迎著多寶道人以及周圍數十道或好奇、或期待、或審視的目光,微微一笑。
他從容應道:“多寶師兄此問,直指大道核心,秦宇亦是管窺蠡測,略抒己見,還望諸位道友指正。”
他略作停頓,組織了一下語言,聲音清朗地說道:“依貧道淺見,天道至公,覆蓋萬物,運轉不息,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是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源;
人道自強,於萬靈之中奮發圖強,求生存,求發展,開創文明,傳承薪火,是為‘生生不息,百折不撓’之本;
而地道,則厚德載物,承載萬靈生息,孕育萬物成長,消納天地濁煞,是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之基。”
“天道為綱,高懸於上,製定規則,維係平衡;
地道為基,厚重於下,承載一切,滋養萬物;
人道居中而應,於天地之間求索自身之道,展現生靈之無限可能。
三道各司其職,又相互依存,彼此影響,共同構成了這洪荒宇宙的完整秩序。
若說獨特之處,天道威嚴而公正,人道靈動而多變,地道則更顯包容與承載。三道並立,循環相生,方為真正的圓滿。”
秦宇話音落下,廣場上一片寂靜。他這番話,將三道的關係闡述得清晰明了,又點出了各自的核心特質,令在場不少弟子都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為了讓眾人有更直觀的理解,秦宇心念一動,伸出右手,掌心向上。
隻見一縷縷玄黃之氣與幽冥之意在他掌中彙聚,法力流轉間,竟緩緩演化出一幅簡易的六道輪回圖景。
雖然隻是一個模糊的雛形,遠不如真正的六道輪回那般浩瀚磅礴,但其中那股生死輪轉、陰陽造化、善惡果報的玄奧道韻,卻清晰無比地彌漫開來,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心神一震!
“此乃六道輪回之意境。”秦宇語氣平靜地介紹道,“乃是貧道有幸得後土祖巫點撥,觀其身化輪回之壯舉,從中感悟到的一絲地道承載與輪轉之妙。
六道輪回之設,可使洪荒眾生死後魂魄有所依歸,不至淪為孤魂野鬼,擾亂陰陽秩序;
亦可賞善罰惡,梳理天地因果,從而完善地道秩序,使天地之間更為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