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晉陽的兵馬已經集結整備,從周邊幾個州府募集了五千兵馬,隨時可以開往蔚州救援。”
看到裴倫緊縮眉頭,悶悶不樂,河東道司馬張亮在一旁進言,“就等大人一聲令下了。”
“張司馬,若是向朝廷請旨提拔任命一名校尉來統率河東和關內道數個州府兵馬,應對韃子作戰,如何?”
裴倫並沒有直接回答張亮的問題,而是直接說出自己所想。
“校尉?”張亮吃了一驚。
要知道大胤這幾十年來,一直以折衝府為軍製,都尉為一府最高軍事長官,而節度使為一道軍事長官。
兩者之間是垂直管理。
而校尉則是因戰時需要,統籌數個折衝府兵馬編製一起,任命一個名校尉以及中軍配屬武官,進行獨立作戰。
理論上校尉直接與節度使對話,並管轄指揮五到十個折衝府的兵馬進行特殊的軍事行動。
在戰略上,他會聽從節度使的指揮。
但在戰術策略上,校尉有獨立的行軍自主權,或是根據需要,獨立於節度使之外。
這幾十年來,從來沒有任命一個校尉。
若是此刻能讓朝廷任命下來,這位大胤幾十年來第一個校尉軍官,那將是無比榮耀的事情!
“沒錯,一邊是蔚州的韃子進攻越來越激烈,一邊是關內道那邊叛軍作亂越來越大!”
“李金剛在橫山城將田遵擊敗後,實力膨脹!除了朝廷派兵前來平叛外,現在僅僅依靠關內道的兵力,是無法應對叛軍的。”
“我們河東道兩麵受敵,若不能在軍事上有所作為,估計下一步就輪到我們了!”
裴倫很清晰明白目前河東道所處的境地,也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
這個時候推某些人一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大人,您提議任命一名校尉,是打算將咱們河東道的兵馬權力交出去嗎?”張亮似乎明白了裴倫的打算。
“我是建議延州、銀州、朔州、蔚州以及雲、豐、勝三州歸一名校尉管轄,重點對韃子作戰。”
裴倫點點頭,“如此一來,在軍事上就分得更加清楚!”
張亮眼神一閃,他明白了裴倫的用意。
延州、銀州、朔州、蔚州四州處在應對韃子的最前線,而雲、豐、勝三州名義上是大胤的領土,實際上已經是折蘭王盤踞的地盤。
這些犬牙交錯,韃子與叛軍都在日益壯大的區域,當上這個校尉,那就得應對複雜的軍事環境。
想得到這份榮耀,機會與挑戰並存。
裴倫當然也很清楚明白目前河東道所處的境地,也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
這個時候暗中推某些人一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他若是有這個能力整合這些州府的力量,確保邊境的安寧,那麼裴倫也有推薦之功。
假如他失敗了,那跟裴倫的關係也就沒多大了。
而這個大胤幾十年來從沒任命的首位校尉,將是在眾目睽睽下。
“大人,您想得如此周密,莫非已經有了合適人選?”張亮故意問道。
裴倫毫不猶豫點頭:“銀州折衝都尉趙暮雲,前不久剛剛率部全殲進犯的一千韃子,並將一名銀甲韃子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