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大胤六部的大佬分兩班坐著。
有的眼觀鼻鼻觀心,如老僧入定;
有的眼神焦急,不時朝外張望;
有的喝了一口茶,然後焦躁不安站起來,到了禦書房門口走了幾步,看到侍立在門口呆若木雞且如啞巴一般的小太監,哼了一聲,無奈走了回去。
也有人麵無表情,穩如泰山一般,悠閒喝著茶。
他們六人,便是大胤帝國的六部尚書。
吏部尚書陸秉均,禮部尚書蘇哲言,戶部尚書崔開濟,刑部尚書冷辛,工部尚書石開泰以及兵部尚書楊定國。
因為範南的事情,兵部尚書李道受到牽連,告老還鄉。
楊定國原為江南道節度使,平定江南叛亂有功,受李道推薦,直接提拔當了兵部尚書。
六部尚書,同時也是大胤的內閣成員。
而戶部尚書崔開濟便是內閣首輔,接下來就是吏部、禮部、工部、刑部這樣內閣成員排序。
楊定國剛升為兵部尚書,論資排輩,隻能末位。
“曹公公,我們都等了一個時辰了,陛下到底上哪裡去了?”
終於,工部尚書石開泰坐不住了,他猛然起身走到禦書房門口,對著門口站著的掌印監總管曹淳風怒聲道。
“石大人,陛下隻讓老奴安排幾位大人這這裡等,並沒有說其他的。”
曹淳風淡淡道,“您還是耐心等等吧!”
“你是陛下身邊的掌印太監,怎麼會不知道陛下去了哪裡呢?”石開泰沒好氣說道。
他跟這位曹公公就有些不對付。
“開泰兄,你都是內閣的人了,身係大胤重大政事,怎麼還這麼脾氣暴躁呢?”
見石開泰要跟曹公公吼起來,崔開濟出聲把他叫了回來。
“首輔大人,要是陛下一直不來,我們難道就一直等嗎?”石開泰搖頭歎氣道。
“陛下肯定有其他事情,我們再耐心等等吧!”冷辛也勸道。
石開泰也就是發發牢騷,真要是讓他等上三天三夜,他也隻能等。
“石卿,你這是在做什麼,來回走動的?”
就在這時候,門外傳來一聲淡淡且蒼老的聲音。
“陛下!”
閉目養神的陸秉均如同觸電一般從椅子上彈起來,其他幾個尚書也紛紛站起身來,一起行禮。
石開泰沒想到自己嘀咕被皇帝抓了個正著,他尷尬站在一旁,行禮比其他幾人慢了半拍。
“讓眾卿久等了,都坐下吧!”
永昌帝邁著龍行虎步走了進來,強大的氣場給禦書房內的所有人一股壓迫感。
六人哪裡敢先坐。
雖然大胤的文臣與君王沒有跪拜之禮,但基本的君臣禮節還是有的。
等永昌帝坐下去之後,六人才依次坐了下來。
“陛下...”
崔開濟作為首輔,自然第一個開口。
“眾卿,朕想先讓你們說說西北和蔚州的戰事。”
哪知永昌帝先打斷了崔開濟的說話。
崔開濟要說什麼,永昌帝一門清。
現在已經是五月,到了六月便是上半年賦稅收上來的時候。
這些稅銀,一個個都盯著呢!
吏部給官員發薪,工部要修水利,禮部要祭祀,就連刑部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