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供認,來夏州主要是打聽您的行蹤。”
“然後發現我們去了臥虎崗,於是一時興起就跟了過來。”
“應該是無意之舉,從他們口中,並不知道金絲草的秘密。”
石勇一五一十彙報道,“至於為什麼是晉陽王家,那就不得而知了。”
“趙頭,我會繼續深查下去。但凡對我們動了歪心思的人,絕不能讓他們快活。”
石勇的眼神之中,殺意濃濃。
他從一個被人嫌棄吃得太多的大頭兵,然後趙暮雲帶回延慶墩烽燧台,還頓頓有肉吃。
後來在束勒川上,還找到了失散的兄長石剛。
隨即,跟著趙暮雲參與朔州之戰、銀州之戰、蔚州之戰、夏州之戰,從一個普通的邊軍小卒,成為了一府副都尉。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趙暮雲帶領他們得來的。
誰要對趙暮雲不利,就是跟他為敵!
“不必了,你隻要守在臥虎崗,將這裡牢牢看守好就是!”
“守住了這裡,比做任何事情都重要。”
“至於錯過第一期軍事培訓班的結業,那就是參加第二期。”
“這個晉陽王家,我回朔州後,會讓夜不收來徹查。”
趙暮雲擺擺手。
“還要參加培訓啊!”石勇一陣頭大。
他原以為參加夏州之戰,可以逃避上課的痛苦。
畢竟鬥大一個字都不認識的他,學習是件很艱難的事情。
現在長期守在這裡,也就不用回去參加那軍事培訓班了。
可哪知趙暮雲卻要讓他參加第二期。
“你不想參加?”趙暮雲眉頭一皺,“想要獨領一軍,必須培訓班結業才行。”
“好...好的,趙頭!”
......
與此同時。
京城,永昌帝禦書房。
“陛下,您一定要為我們做主啊!”
“我們兩家向來忠心為國,世代忠良,我們的兒子為國捐軀,以及麾下五千將士慘死,都是那趙暮雲按兵不動,救援來遲所誤。”
“請陛下嚴懲趙暮雲,還我們兒子一個公道。”
兩個白發蒼蒼,穿著國公服飾的人,跪在永昌帝麵前,一鼻涕一把淚,憤慨痛哭。
他們正是蔚州之戰中,不等趙暮雲洪水到來,就帶著麾下兵馬出城突圍,結果遭到折蘭王的騎兵攻擊,幾乎全部覆滅的張、李兩個都尉的父親,鄂國公和魯國公。
蔚州之戰後,內閣會議上,永昌帝要給趙暮雲爵位,而且還要嫁清河郡主給趙暮雲。
消息傳出去後,鄂國公和魯國公兩家隻關心自己兒子的情況,一直了無音訊。
直到禦史台的禦史大夫顧鼎銘從禦史宋流那裡得知戰場的真相後,當即向東宮太子胤昭彙報。
太子洗馬魏遷便提議,通過這個事情做點文章。
胤昭對永昌帝用晉王的女兒清河郡主捆版邊將的做法很是不滿。
自己老爹明擺著是要給自己樹立一個政敵,來尋求所謂的平衡,以滿足他能夠繼續貪戀皇位的欲望。
於是胤昭同意了魏遷的提議,務必阻止永昌帝的賜婚。
隨即傳來消息,張、李兩個都尉被折蘭王的騎兵攻擊後,一路南逃,結果晚上看不清路,深夜墜崖而死。
這也是好多天之後才從懸崖下找到他們的屍體,確認死亡。
張、李兩個都尉死亡的消息傳到京城,鄂國公和魯國公頓時坐不住了。
先不管白發人送黑發人,他們的兒子畢竟都是為國捐軀。
加上宋流上奏彙報了蔚州的戰況,又重點說了兩個都尉出城的真相。
鄂國公和魯國公兩家得到消息後,一致認為是趙暮雲故意延誤救援所致。
得知趙暮雲不僅沒有問罪,還要賜婚授爵,他們當然不乾了,立馬跑來麵聖,討要說法。
除了為兒子討說法外,他們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他們這些勳貴們世襲罔替,享受著特權和榮華富貴,豈能容許一個出身平民的邊軍小卒擠入他們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