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暮雲靜靜聽著眾人的爭論,手指無意識地在案幾的地圖上劃過。
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決斷,卻想聽手下人的討論。
激烈的爭論,不僅能激發團隊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活躍團隊氛圍。
要不是現在大家一個個都是統兵的將領或為政一方的官員,趙暮雲說不定會起個頭,帶著大家一起唱團結就是力量呢!
等到爭論聲稍歇,他才緩緩抬起頭,目光沉靜而堅定。
“諸位所言,皆有道理。”
他先肯定了雙方,隨即話鋒一轉,“然而,無論是敷衍派兵,還是冒險西進,皆是將我等的命運係於中原的爭鬥之上。”
“晉王與李金剛,無論誰勝誰負,於我河東而言,真有本質區彆嗎?”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北境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朔、蔚、銀三州以北,那片標著雲州、豐州、勝州的廣闊區域。
豐州的都尉還是他那受永昌帝冊封的妻子桓那雪呢!
如今鐵木爾部雖被田慶和慕容春華聯手趕進了戈壁之中,但豐州的束勒川草原仍舊是他的老巢。
而雲州則是折蘭王的根據地。
折蘭王這個曾經是北狄韃子最強大的萬騎長,儘管被其部下鐵木爾挖去不少牆角,但折蘭王還有四五千兵馬。
且在這一次南下的大戰中,想法設法保存實力,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
至於勝州,一半是沙漠,一半是奚川草原,適合韃子騎兵作戰。
如今兀良哈撤兵回去,婁煩王也回到漠南,這裡就剩下折蘭王和鐵木爾這兩個“老朋友”了!
“我們的根基在河東,而我們最大的威脅,始終是北方的韃子!”
趙暮雲聲音鏗鏘,“靜邊軍、鎮狄堡雖複,然邊境線過長,防禦依舊艱難。”
“我計劃趁此韃子新敗、主力無暇南顧,中原混戰無人掣肘的天賜良機,一舉北上,收複雲、豐、勝三州,洗百年之辱,立不世奇功。”
帳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趙暮雲提出的計劃震驚了。
隨即,每一個人身上的血在沸騰。
收複百年前丟失的領土,無異於開疆拓土,何等豐功偉業,注定青史留名。
大家將目光聚焦在趙暮雲身上,文官臉上充滿了期待,武將眼中全是對征戰的狂熱。
一個提議便激起所有人的熱情,早就在趙暮雲的意料之中。
他淡淡一笑,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個巨大的弧形:
“大家且看!收複此三州,我們邊境防線便可推至大青山脈一線!”
“而大青山之中,僅有三個河穀通道方便大軍團行軍。”
“我們依托山勢築城防守,每個關卡隻需一千兵馬便能守住韃子上萬騎兵,遠比在平原曠野上被動防禦要輕鬆百倍!”
“另外,雲、豐、勝三州水草豐美,是天然的優良牧場!而且豐州西邊的烏梁海更是遼闊無邊,水源充沛,適合農耕。”
“得其地,我可大規模蓄養戰馬,種糧食,組建強大的騎兵軍團,橫掃漠北。”
“這才是未來徹底解決北狄隱患,永絕邊患的根基所在!”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至於中原的爭端,他們打他們的。我等隻需厲兵秣馬,北拓疆土,鞏固根本。”
“待他們兩敗俱傷,或我們兵強馬壯,再觀天下之勢,進退皆由我們來定!”
“如果現在被他人一紙號令,就調得團團轉,隻會耗儘我元氣!”
說白了就是抗旨不遵,自己埋頭發展搞事業擴大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