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三州的戰鬥,最先從右路軍打響!
右路軍以田慶二千銀州軍為中軍,鐘猛的二千朔州軍為左翼,慕容春華的一千騎兵為右翼,如同猛虎出閘,直撲束勒川。
這裡水草豐美,原是烏丸人的繁衍之地。
趙暮雲向烏丸人承諾過,要收複這裡,並讓桓那雪這個朝廷冊封的豐州都尉名副其實。
鐵木爾自上次被田慶和慕容春華偷襲慘敗後,收攏了數千潰兵和一些小部落,盤踞在束勒川。
他一邊舔舐傷口,一邊貪婪地守著戈壁的鹽湖,企圖恢複元氣。
他深知胤軍可能會來,加強了巡哨,加固了營地。
然而,他麵對的是已經脫胎換骨的胤軍右路軍。
田慶的銀州軍,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其中有一千騎兵,人人配備了新式的複合弓,馬鞍旁掛著一枚震天雷,馬刀也換成了更適合劈砍的橫刀。
雖然甲胄無法像陌刀營那樣全身重甲,但關鍵部位都進行了加強,輕便而防護力大增。
慕容春華率領的慕容族騎兵,則裝備了大量的神臂弩和盾牌,以及部分繳獲後修複的韃子鐵甲,戰鬥力飆升。
王鐵柱的夜不收早已將鐵木爾營地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田慶根據情報,與鐘猛、慕容春華定下合圍之策。
戰鬥在一個黎明爆發。
田慶親率主力騎兵,從正麵發起了凶猛的突擊!
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鬆散衝鋒,而是以嚴整的隊形,在距離鐵木爾營地一箭之地時,突然全體張弓!
“崩崩崩!”
複合弓沉悶的響聲連成一片,箭矢如同疾風驟雨般潑向狄營!
射程和威力遠超韃子手中的騎弓,許多韃子甚至還沒進入自己的射程就被射翻在地。
鐵木爾大驚,急忙組織騎兵反衝鋒。
雙方騎兵在束勒川草原上轟然對撞!
這才是真正的硬碰硬!
韃子騎兵自幼在馬背上長大,騎術精湛,悍勇無比。
但胤軍騎兵仗著裝備優勢,填補了劣勢。
橫刀鋒利,往往能砍斷韃子的彎刀;複合弓在近距離也能快速射擊,擾亂敵陣;更重要的是身上的甲胄,韃子的彎刀砍上去常常隻能留下淺痕。
而胤軍的橫刀卻能輕易破開韃子的鐵甲!
一時間,人仰馬翻,鮮血飛濺!
田慶一馬當先,手中繡春刀如同閃電,接連劈翻數名韃子百夫長,勇不可擋。
就在正麵激戰正酣之時,慕容春華率領的騎兵從側翼悄然出現。
他們用密集的弩箭覆蓋韃子側翼,壓製得鐵木爾無法支援正麵。
鐘猛則率領二千朔州軍,人人騎馬,繞了一個大圈,直撲鐵木爾的後方!
鐵木爾腹背受敵,陣腳大亂!
他試圖分兵抵擋,卻被田慶死死纏住。
“扔震天雷!”
田慶看準時機大吼。
衝在前排的胤軍騎兵紛紛掏出震天雷,用火折點燃引信,奮力投向韃子密集處。
“轟!轟!轟!”
爆炸聲接連響起,硝煙彌漫,破片橫飛!
戰馬受驚,慘叫聲四起!
鐵木爾的兵馬沒有參加朔州的大戰,自然沒有見過這等武器,頓時陷入更大的混亂,以為天神發怒,鬥誌瞬間崩潰。
“殺!一個不留!”
田慶怒吼,趁機猛攻。
鐵木爾見大勢已去,在親兵拚死護衛下,殺出一條血路,狼狽不堪地向大青山北邊逃竄,連寶貴的鹽湖也顧不上了。
從折蘭王麾下投靠鐵木爾的呼延牯,在混亂中被炸死,屍體踐踏成肉泥。
右路軍大獲全勝,一舉收複束勒川和鹽湖,斬首七百餘人,繳獲大量馬匹牛羊器械。
田慶下令清理戰場,控製鹽湖。
同時讓鐘猛在大青山通往漠北的雞鳴要塞固守,防備漠北的韃子南下。
......
就在右路軍激戰束勒川的同時,左路軍統領林豐,正進行著一場極其冒險的千裡大迂回。
他和石勇兩人率領的部隊共計四千人。
但為了早點拿下雲州以北的大青山要塞,他從四千人中選出一千精銳,攜帶了足量的乾糧,一人雙馬,先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