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周處對付象兵的辦法非常簡單。
就是做了好幾輛推車。
推車的前麵呢,是一塊巨大的木牌,木牌上貼了一張特大號的紙。
紙上,畫著一個個張牙舞爪的怪獸,形象恐怖之極。
而且,每個怪獸都是張著血盆大口,更是時不時地還向外噴出一股股的火焰。
這些推車,原本是藏在左中右三軍的軍陣之中的。
象兵發起攻擊,向乾軍衝過來,快要衝到跟前的時候,前麵的乾軍突然左右散開,就有士兵推著這些推車向著象兵迎過去。
那些大象看到這些噴火的怪物,凶神惡煞般,全都嚇壞了,掉頭就跑。
象兵急忙操縱大象,可大象也根本不聽話,隻是往回跑,速度還挺快。
然後,乾軍就趁機發起攻勢,跟在象兵的後麵。
後麵的梁軍都傻了眼,沒遇見過這樣的情況嘛。
梁軍的象兵利器,如今卻被乾軍緊緊攥住了把子,惡狠狠地刺向了梁軍。
伴隨著象兵反衝,梁軍的陣型大亂,被大象撞死的,被大象踩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
象兵剛過,乾軍就衝過來了,梁軍無法組織有效的還擊,傷亡慘重。
梁軍的主帥雖然很是不甘心,但大勢已去,他不得不接受這一戰大敗的事實,隻得下令撤兵。
但乾軍窮追不舍,一直追出了差不多二十裡地,這才收兵。
這一戰,五萬梁軍折損了四萬五千人,隻有不足五千人得以逃生。
大梁的威脅,暫時解除。
如果梁皇還要再戰,等大梁的兵馬再次到位,十萬藤甲軍估計也會來到了,到時候大乾的底氣會更足一些。
有了十萬藤甲軍相助,梁軍的象兵又發揮不了作用,所以大乾與大梁之戰,大梁幾乎是沒有任何勝算。
四國,基本上算是去掉了兩國,隻剩下大黎和大魏了。
大黎的鐵騎無法對大乾造成威脅,隻靠著攻城戰,大黎根本占不到便宜。
至於大魏,本就是五國中軍事實力最弱的一個,大乾從來都沒把大魏放在眼裡過,更不要說眼下士氣高漲之時了。
大乾和大梁第一戰的結果,與大乾和大蠻第二戰的結果,幾乎是同時到了黎皇的手裡。
黎皇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喃喃自語一句:“恐怕,大梁之敗,也是出自周處的手筆吧。”
“大乾有此奇才,乃是我四國的噩夢啊。”
情況發展到這一步,黎皇不得不承認,四國聯盟之法已經敗了。
大蠻無力再發起第三戰,而大梁雖然有再戰的實力,隻怕再戰還是會敗。
至於那個大魏,黎皇從來都沒指望他們會贏,隻求大魏能幫大黎牽製大乾的一些兵力就行了。
甚至於,黎皇擔心,這兩個消息若是傳到魏無忌的耳朵裡,隻怕大魏再無敢跟大乾一戰的勇氣了。
而大黎呢,當鐵騎不再是利器之後,黎軍的戰鬥力足足減少了一半。
再有之前那一敗,以及國內的旱災,這一戰勝算幾乎為零了。
“唉,周處啊,周處,你真是朕的克星。”
“大乾有你,朕此生隻恐再無勝算。”
知道事不可成,黎皇就開始盤算著,該怎麼樣跟大乾議和了。
不然,一旦等大梁再次兵敗,等大魏先一步跟大乾議和,等待大黎的,隻怕會是一場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