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的蘇沐雪聽聞此話,也是被氣的不輕,可她現在是女扮男裝,現場暫時也沒人認得出,而她來是微服私訪,不敢太過於高調,所以隻能暫時強忍下來。
“好啊!你說文鬥,那就文鬥吧!聽我出對子。”陳昊冷笑一聲:“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葉辰聞言,立馬接對道:“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萬年,月井萬年。”
陳昊繼續出對:“鶯鶯燕燕,翠翠紅紅,處處融融洽洽。”
葉辰接對:“風風雨雨,花花葉葉,年年暮暮朝朝。”
“這……”
此時,陳昊已經無對可出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一言不發。
“哈哈哈哈,你們大夏人的文采不過如此嘛!”
這時,一個身穿武士服的男子緩緩走來,他叫佐佐木.平次郎,倭國文武第一人。
這家夥遊曆四海,已經以文武打敗天下無敵手。
陳昊見到他,一臉疑惑道:“佐佐木.平次郎?他怎麼會在這兒?”
“喲?”葉辰看到有個倭國人朝自己這邊走來,戲謔地說道:“這萬國詩會,居然還有小鬼……”他覺得此話不妥,立馬改口道:“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倭國人啊,失敬失敬!”
佐佐木.平次郎看向葉辰,很是恭敬道:“葉先生,在下雲遊四海,從未有過敗績,偶然聽說你擁有大夏第一戰神的封號,所以慕名而來,還請賜教!”
“葉辰,彆以為你作了幾首詩,對了我幾個對子,你就覺得自己很厲害!”陳昊見很是憤怒道:“你不過一介武夫,豈敢跟倭國文武第一人決鬥?”
佐佐木.平次郎聽到這話,倒是自信了不少,開始出對:“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葉辰接對:“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豪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佐佐木.平次郎出對:“大夏裡,功不成名不就,區區莽夫豈敢豈敢。”
葉辰接對:“倭國裡,身不高體不強,小小倭奴可笑可笑!”
“哈哈哈哈哈!”
此接對一出,引來全場歡呼,葉辰一米八多的高個子,跟那個隻有一米五左右的佐佐木.平次郎形成了鮮明對比。
佐佐木.平次郎差點被氣死,強忍著怒火繼續出對子:“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此對襯托了佐佐木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在場的大儒和世家子弟們感到有些心酸。
葉辰聽到這話抱拳恭敬道:“佐佐木先生雲遊四海,對家鄉亦有思念之情,實乃不易。而在下生在大夏,長在大夏,唯有陛下賞識,才能獲得今天的成就,所以……”
緊接著他接對道:“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女皇。”
“好!此對接的好!”幾位大儒聞聽此對子,紛紛讚賞道。
蘇沐雪坐在一旁,小酌一杯酒,聽到葉辰的接對,掩麵笑了笑。
“我乃倭國文武第一人,深得天皇陛下賞識,豈能輸給你?”
佐佐木.平次郎不服氣,大步流星地走到葉辰麵前出對:“我上等威風,顯一身虎膽。”
葉辰接對:“你下流賤格,”嫌棄的一把將對方推開:“露出半個龜頭。”
“鼠無大小皆稱老!”
“龜有雌雄總姓烏!”
“你家墳頭來種樹!”
“樹做棺材倭奴住!”
這二人對對子已經上升到對罵了,使得全場轟動,歡呼起來。
“八嘎!既然如此,那就以武鬥的方式結束比試吧!”
佐佐木.平次郎已經失去了耐心,率先出拳,葉辰懶得再跟他廢話,直接出手反擊,他身形一閃,如鬼魅般衝向對方,拳掌交錯間,勁氣四溢。
佐佐木·平次郎見狀,亦施展出自身武藝,與葉辰展開激戰。
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周遭眾人看得目瞪口呆。
就在此時,葉辰抓住對方破綻,猛地一腳踢出,正中佐佐木·平次郎胸口。
佐佐木·平次郎悶哼一聲,倒退數步,最終跌倒在地。
葉辰冷眼看著他,沉聲道:“對對子不過是大夏國文人消遣作樂的一種方式,而你卻為此惱羞成怒出口傷人。”
“難道這就是你們倭國所謂的文武第一人?不過如此嘛!”說罷,他轉身回到座位上坐好,留下一臉震驚的眾人。
佐佐木.平次郎無顏留在此地,灰溜溜的離開了。
“好了,對對子對決結束,獲勝者是葉辰!”沈嫣然宣布完之後又繼續說道:“接下來是自由作詩,大家可以隨意發揮。”
眾人紛紛開始提筆寫詩,一時間場內氣氛熱烈。葉辰環顧四周,看到一位大儒正對著窗外的雪景沉思,不禁心中一動,開口吟道:“寒梅傲雪枝頭笑,冷月銀光灑世間。”
他的聲音清澈悠揚,引得眾人紛紛側目。那位大儒聽聞此詩,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隨即也賦詩一首:“冰封千裡江山素,雪飄萬家燈火眠。”葉辰微微頷首,表示敬意。在場的其他人也紛紛展示自己的才華,詩作一首接著一首,讓人應接不暇。這場宴會,不僅讓葉辰展現了自己的才華,也讓他結識了不少誌同道合之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昊見此又開始大鬨起來:“葉辰,你從小到大從來就沒讀過什麼書,你怎麼可能會作詩?”
“哦?”葉辰聞言微微一笑:“那請陳公子賜教!”
“我要你現在再作幾首詩。”陳昊指著他吼道:“隻要你能讓我服,從此以後,我就不會再找你麻煩!”
“好!好!那你給我聽好了!”葉辰從桌子上拿起一壺酒,仰頭倒進嘴裡,緩緩地說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他又飲一口酒繼續道:“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儘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