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淩峰與羅勇、徐超等人圍坐在案前,地圖鋪展,指點江山,激情洋溢。羅勇道:“太子殿下,杭城地處江南水鄉,水利乃是重中之重,臣建議首要修築堤壩,以防洪澇。”
蘇淩峰點頭讚同,目光如炬:“羅將軍所言極是,水利關乎民生,務必抓緊落實。徐超,你則負責農桑之事,鼓勵百姓耕作,引進優良種子,提高產量。”
另一邊,葉婉晴與趙婉晴、李夢雪等女官亦在討論得熱火朝天。趙婉晴道:“公主殿下,沈穎、薑欣雖年輕,但才思敏捷,可委以重任。臣建議設立女子學堂,教化百姓之女,提升女子地位。”
葉婉晴微笑點頭,讚許有加:“趙大人此計甚妙,女子亦能頂半邊天,教育乃是國家之根本。”
蘇淩峰與葉婉晴在忙碌的準備中,不忘抽空相聚,共商大計。夜幕降臨,兩人漫步於禦花園,月光如水,灑滿一地銀霜。
蘇淩峰輕聲道:“姐姐,此行雖難,但有你在旁,我無所畏懼。”
葉婉晴溫柔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你是太子,我是公主,我們定能攜手共進,讓封地百姓過上好日子。”
終於,啟程之日到來,蘇淩峰與葉婉晴在眾臣的目送下,踏上了前往封地的征途。他們心中既有對未知的忐忑,也有對未來的憧憬。
蘇淩峰回望皇宮,暗暗發誓:“母皇,兒臣定不負所望,讓杭城成為大夏的驕傲。”
葉婉晴亦在心中默念:“父君、母皇,晴兒定將蘇城治理得井井有條,為大夏增光添彩。”
蘇淩峰與葉婉晴一路奔波,終於抵達杭城。然而,還未來得及感受新地的風情,匪患猖獗的消息便如重石般壓在他們心頭。
城中百姓人心惶惶,商鋪緊閉,街道冷清。蘇淩峰與葉婉晴立即召集官員,共商剿匪之策。
“諸位,匪患不除,杭城難安。孤決心已定,必傾儘全力,還百姓一個太平!”蘇淩峰目光堅定,聲音鏗鏘有力。
葉婉晴亦起身說道:“百姓受苦已久,我們當速戰速決。”
眾官員紛紛響應,氣氛緊張而嚴肅。羅勇抱拳說道:“太子殿下,公主殿下,據探子來報,這夥匪寇熟悉地形,且極為狡猾,我們需從長計議。”
徐超接著道:“不如先派出精銳小隊,暗中查探匪寇的巢穴所在。”
蘇淩峰微微頷首,沉思片刻後說道:“此計可行,但也要做好正麵交鋒的準備。徐超,你負責整頓城中兵馬,加強訓練。”
葉婉晴補充道:“同時,我們要安撫百姓,讓他們相信朝廷定會保他們平安。”
說罷,兩人便開始分頭行動。蘇淩峰親自帶領一隊精兵,與羅勇一同深入匪寇活動頻繁的區域查探。葉婉晴則留在城中,組織人員分發糧食,穩定民心。
而匪徒亦非愚鈍之輩,匪首馬世昌與謝寶慶聞得探子傳訊,朝廷遣太子及公主赴杭城,太子與公主獲曉此間匪患肆虐,遂決意剿匪。
馬世昌聞言,很不屑的一笑道:“這太子和公主膽子不小嘛,竟敢來挑戰我等威嚴。看來他們是不知道我們在江南一帶的名號。”
“傳令下去,在森林中設防,加強戒備,我要讓他們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蘇淩峰與羅勇一行,穿越密林,跋山涉水,誓要將匪寇的藏身之處查個水落石出。然而,杭城周遭地勢複雜,加之匪寇狡詐,蘇淩峰一行不慎踏入了馬世昌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刹那間,箭如雨下,喊殺聲震天。羅勇拚死護駕,無奈敵眾我寡,蘇淩峰終因對地形不熟,加之經驗尚淺,不慎中箭,鮮血染紅了戰袍。羅勇見狀,心急如焚,卻無力回天,隻能眼睜睜看著蘇淩峰被匪寇俘虜而去。
馬世昌得意洋洋,望著被俘的蘇淩峰,冷笑道:“太子殿下,想不到你也有今日吧?”蘇淩峰雖身受重傷,但目光依舊如炬,怒視著馬世昌:“賊寇休要張狂,我大夏天威浩蕩,爾等終將被剿滅!”
馬世昌聞言,怒不可遏,正欲下令處斬蘇淩峰,忽聞探子來報:“公主殿下已率大軍壓境,正朝此處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