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為證:“萬乘旌旗下海東,沙灘龍馬陷金龍。蘇文呈逞違天書,難敵銀袍小將雄。”
蓋蘇文催促道:“為了讓你們那班老臣信服,心甘情願投降,你得趕緊寫好降表交上來!”無奈之下,朝廷隻好抽出金劍,割下黃綾跨馬衣的一塊衣角,左手拿著。此時,他要咬破小指來寫血表,心裡卻犯起了嘀咕,實在害怕那鑽心的疼痛。他暗自思索:“朕要是寫了這血表,難道真要把天下輕易拱手讓給彆人?這血表豈是能隨便寫的?”一時間,朝廷滿心糾結,不知如何是好。
蓋蘇文見朝廷猶豫不決,不耐煩地催促道:“彆再推三阻四了,趕緊咬碎指頭,寫出血表給我!”此時,貞觀天子不禁龍目含淚,在心中暗暗叫苦:“諸位王兄禦侄啊,朕感激你們個個赤膽忠心,為朕打下了這錦繡江山。可誰能料到,今日竟撞見蓋蘇文,他如此逼迫朕寫血表。並非朕不義,實在是萬般無奈啊。一旦寫了這血表,恐怕以後就再也沒有君臣相見的日子了。”
這血表實在難以下筆,好不容易咬破指頭,鮮血淋漓,可真要寫下去,朝廷又滿心不甘。他忍不住高聲呼喊:“若有人能救得唐天子,朕願將江山平分;若有人能救得李世民,你做君來我做臣!”朝廷一遍又一遍地呼喊著這兩句話。
蓋蘇文聽了,冷冷地嘲笑道:“唐童,你就彆白費力氣了!這裡是我邦的絕地,就算有人來,那也是本帥麾下的將士,怎麼可能有你的人馬兵將來救你?你就算叫破了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你的。”蓋蘇文一邊不停地逼迫朝廷寫血表,朝廷則堅決不肯寫,隻是在海灘上呼救。這一場僵局,究竟誰能來打破,且聽我慢慢道來。正所謂:唐王原是真天子,自有天神相救來。
且說藏軍洞中的火頭軍,這一天,八位好漢前往養軍山打獵去了,隻留下薛仁貴一人在洞中煮飯。那匹雲花鬃馬拴在石柱上,飯還沒煮熟,這匹馬突然四蹄亂跳,口中嘶叫,像是要掙斷韁繩一般,跳得十分嚇人。薛仁貴見狀,心中一驚,暗自思忖:“哎呀!這匹馬為何突然亂跳起來?”他連聲喝止,可馬卻全然不聽,依舊在那裡又叫又跳。薛仁貴心想:“我明白了,這匹馬自從被我收來,就沒過上一天安穩日子,天天征戰,日日出兵。自從隱身在這藏軍洞一個多月以來,再也沒出過陣,一直安安靜靜地待在這裡。想必它也覺得煩悶了,所以才如此鬨騰。不如我騎上它,披好盔甲,掛好寶劍,懸好馬鞭,拿起方天畫戟,到鬆場上練練戟法,就當是出戰一樣,也好讓它活動活動。”
這匹馬可不是普通的馬,它靈性十足,像是聽懂了薛仁貴的話,點了點頭。薛仁貴立刻全身披掛整齊,手持畫戟,跨上戰馬,解開韁繩,牽著馬走出藏軍洞,過了仙橋。他連鞭子都不用揮,那匹馬就撒開四蹄,朝著山路拚命狂奔。薛仁貴大驚失色,說道:“這是怎麼回事?”他連忙拉緊韁繩,可哪裡拉得住?馬反而跳得更快了。薛仁貴心中叫苦:“不好了!難道我命該絕?這馬怎麼突然作怪了?以前出陣,我想讓它停它就停,想讓它走它就走。可今日為何不聽我使喚,拚命奔跑,難道是要送我性命?”
隻見那匹馬跑得如同騰雲駕霧一般,仿佛有神鬼在暗中護送。它逢山衝山,逢樹過樹,不顧一切地向前狂奔。一連衝過十幾個山頭,最後在一座極高的山峰上停了下來。薛仁貴驚魂未定,說道:“哎呀呀,嚇死我了!馬兒啊,你是不是跑累了,所以才停下來?”他此時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便抬頭向下望去,隻見波濤洶湧,一片汪洋大海。隱隱約約聽到下麵有人呼喊:“誰人救得唐天子,錦繡江山平半分;有人救得李世民,你做君來我做臣!”
薛仁貴嚇得魂飛魄散,連忙朝山腳下望去,隻見一個頭戴衝天翅龍冠、身穿黃綾繡袍的人,正在咬破指頭,口中呼喊著這兩句話,然後停在馬背上寫著血字,而那匹馬的馬蹄深陷在沙泥之中。薛仁貴雖然從未見過朝廷,但他心裡明白,這個人必定是大唐天子。他不禁納悶:天子為何會被困在這海灘的泥地裡?再看岸上,有一人頭戴高挑雉尾,麵色如青靛一般,手中拿著銅刀。薛仁貴仔細一看,認出此人正是蓋蘇文。
薛仁貴心中暗自思忖:“原來天子有難,怪不得這匹馬如此靈慧,把我帶到了這座山上。馬兒啊,你有救駕之心,難道我能沒有輔佐大唐的意願?可如今要下這座山,卻沒有路,山高數十丈,我該從哪裡下去呢?”正想著,坐下的馬又開始亂叫亂跳,做出要往下衝的樣子。薛仁貴嚇得魂不附體,連忙拉住韁繩說:“這可使不得,要是這麼衝下去,豈不是要摔死?也罷!畜生都有這樣的勇氣,我身為堂堂男子漢,難道還不如它?或許天子洪福齊天,有神靈保佑,我縱馬下去能安然無恙。倘若陛下命該如此,唐室江山注定要被番人奪走,那我就和這匹馬一起死在山腳下,摔成肉醬,在陰司地府也能瞑目了。事到如今,隻能拚一把,快衝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薛仁貴把馬韁繩一帶,那匹馬四蹄一蹬,朝著山腳下衝了下去。奇怪的是,就好像有神鬼在暗中托舉著一般,薛仁貴和馬竟然安然無恙,在馬上也絲毫沒有晃動。薛仁貴心中大喜,舉起方天戟,催馬向前,大聲喝道:“蓋蘇文,你休要張狂!哪裡走!”接著又喊道:“陛下不必驚慌,小臣薛仁貴來救駕了!”
唐天子聽到喊聲,抬頭一看,隻見一位身穿白色戰袍、手持方天戟的小將趕來,瞬間想起了之前夢中的情景,頓時龍顏大悅,高聲呼喊:“小王兄,快來救朕!小王兄,快來救朕!”蓋蘇文回頭一看,見是薛仁貴,嚇得渾身直冒冷汗,怒聲罵道:“小蠻子,你壞我好事,如同殺父之仇!如今唐王已落入我的手中,我正在這裡逼他寫血表,中原那花花世界十有八九就要歸我邦所有,我邦狼主也將成為得天下的明君。你若肯歸順我主,難道還會少了你的王位?”
薛仁貴聽了,勃然大怒,罵道:“呸!胡說八道!我乃堂堂中原少年英雄,一心保駕,跨海征東,怎會歸順你們這班番奴?番狗,拿命來!”蓋蘇文氣得哇哇大叫:“哎呀呀,可惱,可惱!你竟敢來救唐童,我與你勢不兩立!”他催動戰馬,向前一步,舉起赤銅刀,大喝一聲:“看我赤銅刀的厲害!”一刀朝著薛仁貴的麵門狠狠劈了下去。薛仁貴眼疾手快,用方天戟“噶啷”一聲,將刀架開,然後催馬向前,與蓋蘇文交錯而過,又迅速調轉馬頭。蓋蘇文緊接著又是一刀剁了下來,薛仁貴再次將刀架到一旁。
兩人你來我往,戰了六七個回合。薛仁貴瞅準時機,舉起白虎鞭,大喝一聲:“看鞭!”一鞭朝著蓋蘇文的後背狠狠抽了下去。蓋蘇文慘叫一聲,口吐鮮血,伏在馬鞍上,大敗而逃。薛仁貴勒住馬,並沒有去追趕。
此時,朝廷說道:“小王兄,寡人這禦馬深陷沙泥,難以自拔。”薛仁貴連忙說:“既然如此,陛下難以起岸,就讓小臣來幫忙。”他抽出腰間寶劍,割倒蘆葦茅草,捆成一堆,扔到沙灘上,然後縱身跳下,將朝廷扶上岸。接著,他又用方天戟杆挑起馬的前蹄。那匹馬正巴不得能站起來,前蹄一用力,後足一蹬,薛仁貴趁機用戟杆一挑,將馬也弄到了岸上。
朝廷重新上馬,薛仁貴走上前,恭敬地說道:“萬歲爺在上,小臣薛仁貴朝見,願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朝廷說道:“小王兄平身。你在何處駐紮?又是如何得知朕有難,前來救寡人的?”薛仁貴回答道:“陛下有所不知,這裡麵的詳情,等回到越虎城,小臣再細細奏明。隻是不知陛下為何親自出來,又有何事?那些王公大臣們為何一個都沒隨駕?”
朝廷歎了口氣,說道:“前些日子,番兵多達數十萬人,將越虎城團團圍住,長達二十餘天,難以破番解圍,朕正為此著急。幸虧中原來了一班小爵主,殺退了番兵,才得以安然無事。朕本想前往郊外打獵,無奈眾王兄不許朕出獵,所以才沒有一人隨朕前來。沒想到此次出來,竟遇上了蓋蘇文,險些性命不保。全靠小王兄相救,此功非小,回到城中,朕自會重重加封。”薛仁貴連忙謝恩:“謝我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子在前先行,薛仁貴跨上雕鞍,在後麵保駕,兩人一路前行。來到三叉路口時,朝廷勒住馬停了下來,原來他不認得回去的路了。就在這時,那邊來了四五匹馬,領頭的正是徐茂功,後麵跟著尉遲元帥、程咬金、秦懷玉,還帶著三千唐甲馬、八百禦林軍前來迎接龍駕。
徐茂功等人見到天子,連忙下馬,俯伏在道旁,說道:“陛下受驚了,臣罪該萬死。”朝廷沒好氣地說:“哼!好你個狡猾的道人,竟然哄朕出來,險些送了朕的性命!”徐茂功連忙解釋道:“陛下,臣怎敢送萬歲性命?若不見蓋蘇文,又怎能遇到應夢賢臣呢?”朝廷說:“話雖如此,幸好小王兄來得及時,救了寡人。要是再遲一刻,朕寫了血表,恐怕就再也見不到眾愛卿了。”
徐茂功說:“臣的陰陽之術向來精準,早已算定在此。若沒有薛仁貴相救,我們也早已領兵趕來了。如今知道我王不認得路,所以特地到此迎接。”朝廷說:“既然如此,那就快領朕回城吧。”徐茂功領旨,眾臣在前引路,朝廷騎馬前行,薛仁貴與他並馬而行。
眾人一路前行,順利抵達三江越虎城。進城之後,立刻緊閉城門,一同前往銀鑾殿。朝廷登上龍位,兩班文武整齊站立。薛仁貴恭敬地俯伏在地,啟奏道:“陛下聖明,臣心中有冤情,懇請陛下聽臣細細道來。”朝廷溫和地說道:“小王兄,有話但說無妨。”
薛仁貴緩緩講述:“臣自幼出身於山西絳州龍門縣大王莊的破窯之中,家境貧寒。若不是結識了王茂生夫妻,與他們結拜為手足,承蒙他們在破窯中照料供養,臣又怎能每日專心學習武藝,練就一身高強本領?臣一心想著建功立業,光宗耀祖,以報答恩兄恩嫂的恩情。隻是苦於沒有盤纏去投軍,隻能與妻子柳氏在破窯中艱難度日。當年,先鋒大老爺張環奉陛下聖旨,前往山西龍門縣招兵買馬。幸好有同學好友周青贈送盤纏,臣才得以與他一同前往龍門縣投軍。可誰知,張老爺錄用了周青,卻以臣的名字犯了他的忌諱為由,將臣趕出轅門,不予錄用,這也就罷了。第二次,臣在風火山收服了三名強盜,一同前來投軍,張老爺隻用了那三人,又說臣身穿白衣,犯了他的吉慶,再次將臣逐出轅門。第三次,臣有幸得到了老千歲的金披令箭,張老爺無奈之下,才暫且錄用了臣。他還說:‘我張爺有好生之德,本不想用你,是你自己屢次找上門來,叫我也實在難以救你。我來此招兵買馬,不單是為了擴充兵力,更是因為朝廷做了一個夢,夢見你行為不法,妄圖奪取帝王之位,還留下了四句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朝廷說道:“確有此事,小王兄,這四句詩你應該知曉其中含義。”薛仁貴接著說:“陛下,他對臣講,‘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三歲孩童千兩價,生心必定做金龍。’故而軍師推斷出‘一點紅’指的是絳州地方,認定臣有謀叛之心,因此在山西四處查訪,想要將臣捉拿解往京城處決。臣害怕極了,隻好甘願做一名火頭軍,隱姓埋名。他還說,隻要臣立下三大功勞,就會在陛下駕前為臣請罪。臣立下了諸多功勞,無奈陛下不肯饒恕,臣始終沒有出頭之日。臣不知張爺是否在陛下跟前流言冒功,也不知陛下是否真有此事?”
朝廷聽完,勃然大怒:“啊!原來其中還有這般曲折,怪不得一直難以真相大白。寡人所做之夢,就如同方才在海灘上被逼迫寫血表,幸得王兄救朕的情景一模一樣,贈給寡人的四句詩也是‘家住遙遙一點紅,飄飄四下影無蹤,三歲孩童千兩價,保王跨海去征東。’原來指的就是王兄一人,所以才命張環到龍門縣招兵,查找王兄出來,領帥印督兵。可沒想到張環如此奸惡,在朕麵前謊稱沒有姓薛的,還將第四句改成了‘生心必定做金龍’,縱容何宗憲在這裡冒領功勞!”
尉遲恭上前問道:“小將軍,那日本帥被番將押解往建都,想必是你救了我吧?”薛仁貴謙遜地說:“不敢當,正是末將救的。”尉遲恭又問:“果然是你。本帥還要問你,前日在鳳凰山腳下,你為何將本帥扯倒在地,後來在土港山神廟又將本帥掀翻,然後飛跑而去,為何如此害怕?”薛仁貴解釋道:“末將罪該萬死。這都是張爺的過錯,他說朝廷還有幾分可能赦免臣,唯獨元帥爺迷惑聖心,不肯赦免,所以多次捉拿臣,還告誡末將不可與元帥互通姓名。因此末將一見到帥爺,就隻想著逃命,才如此懼怕,一心隻想逃脫,哪還顧得上是否會將元帥翻跌在地。”
尉遲恭聽了這話,暴跳如雷,怒吼道:“可惱,可惱!孩兒們,取令箭一枝,火速趕往黑風關獅子口,速速調張環父子女婿六人前來見我!”尉遲寶林、尉遲寶慶齊聲答應,接過父親的令箭,牽過馬來,跨上雕鞍,整理好頭盔錦甲,拿起兵器,出了越虎城,直奔黑風關,前去調取張環父子,此事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朝廷開口問道:“小王兄,你既然在張環手下做火頭軍,又是如何得知寡人在海灘有難,且來得如此及時,救了寡人性命?”薛仁貴回答道:“陛下有所不知,那日在獨木關上,臣帶病挑了安殿寶,立下此功。誰知張環心生毒計,將臣的九位結義弟兄連同九匹馬哄騙至天仙穀口,那裡後路不通,前路受阻,他便堆積柴木,放火欲燒死我們九條性命。幸虧九天玄女娘娘施展神通,將我們救出天仙穀,來到一條山路之中,在藏軍洞躲藏了兩個多月。今日,臣的八位兄弟出山打獵,臣在洞中煮飯,那匹馬突然亂跳亂縱,臣便上馬出洞,本想練練戟法,沒想到這匹馬好似發了瘋一般,任憑臣如何扣緊絲韁,都無法控製,接連跑過幾個山頭,縱身躍上一座山峰,如同在平地上奔跑一般,接著又縱身躍下海灘,這才讓臣得以救了陛下。”
朝廷說道:“原來還有八位王兄在藏軍洞,速降旨意,快去宣他們來見朕。”軍士上前問道:“萬歲爺,不知藏軍洞在何處?”朝廷轉而問薛仁貴:“小王兄,你去宣你八個兄弟,是從哪條路去的?”薛仁貴說:“臣是被玄女娘娘攝去的,回來時是隨著這匹馬一路飛奔而來,所以連臣也不認得路,不知藏軍洞在東邊還是西邊。”
徐茂功上奏道:“陛下,那藏軍洞想必是九天娘娘仙居之地,神秘莫測,有影無蹤,豈是凡人能夠尋到的?想必日後這八人自會有與陛下見麵的日子。”天子說:“既然如此,傳旨擺宴,命眾禦侄陪同小王兄飲酒。”暫且不提三江越虎城中,眾小爵主陪同薛仁貴暢飲禦賜酒宴之事。
單說尉遲寶林、尉遲寶慶快馬加鞭,如流星般趕到黑風關戰船內。張環父子聽聞消息,遠遠地便迎接至船中。尉遲弟兄說道:“張環,元帥爺有令箭在此,命你父子女婿六人速速一同前往建都見駕,有緊急軍情商議。”張士貴問道:“二位小將軍,不知元帥所傳的是什麼要緊軍情?”尉遲寶林說:“說是機密要事,刻不容緩,你們趕緊準備好,一同前去見駕,我們也並不知曉詳情。”
於是,張士貴父子急忙收拾妥當,上馬出發,離開了黑風關。連同尉遲弟兄在內的八人,一路上朝著越虎城趕來。途中耽擱了數日,這一日,終於早早抵達建都,進入城中,一同前往銀鑾殿。尉遲寶林、尉遲寶慶上前奏道:“陛下,張環父子已宣到。”
尉遲恭喝道:“傳到了嗎?給本帥將他父子剝去衣物,綁上殿來!”徐茂功連忙說道:“元帥不可莽撞,我自有辦法對證。陛下,快傳旨意,好好宣他上殿。”朝廷降旨:“快宣進來。”左右領旨,軍士出殿,宣張環父子六人上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六人俯伏在地,說道:“陛下聖明,臣張士貴朝見陛下,不知萬歲宣臣前來,有何旨意?”朝廷臉色一沉,說道:“張環,朕宣你前來,不為彆事。隻因前日寡人出去打獵,路上遇到一位小將軍,他自稱與你相識,朕現已將他帶在宮外,因此宣你來,你可認得他姓甚名誰?”張環問道:“如今這位小將在何處?”朝廷點了點頭,班中走出薛仁貴,俯伏在銀階之下,說道:“大老爺,可還記得小人薛禮?”
張士貴一見薛仁貴,嚇得魂飛魄散,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渾身顫抖,“撲通”一聲撲倒在地,驚叫道:“你……你不像個人!”他還以為是薛仁貴的陰魂不散,在朝廷駕前告狀,所以才如此驚恐。薛仁貴說道:“大老爺,為何說我薛禮不像個人?自從那日被你哄騙至天仙穀內,多虧玄女娘娘施展神通,救了我們九人九馬,臣這才保住性命,如今還是好好的一個薛禮,又不是鬼魂,你為何這般發抖?”
經這一嚇,張環的魂魄幾乎嚇掉了一半。他的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婿跪在駕前,渾身冷汗直冒,心中暗想:“不好了!這下我們大家恐怕都性命不保了。”朝廷怒聲喝問:“張環,你到底認不認得他?你們在何處見過?快如實奏來!”
張士貴強裝鎮定,說道:“陛下,臣領兵從中原到東遼,不知奪取了多少關卡,攻占了多少城池,從未見過這位小將軍,不知他姓甚名誰,他怎麼會認得我?”薛仁貴氣憤地說:“好你個狡猾的張環,前日我在你營中月字號做火頭軍,你是如何哄騙我的,說‘立下三個功勞,便在駕前保我出罪’。我薛禮不知立了多少功勞,你卻在獨木關上妄圖燒死我們九人,將功勞冒領給何宗憲,你的良心何在?天理難容!今日在陛下駕前,你竟然還說不認得我?”
朝廷說道:“寡人心中已然明白,張環妄圖冒領薛仁貴的功勞,將他埋沒在前營做火頭軍,還在朕駕前奏稱沒有應夢賢臣,欺君之罪,罪責難逃,你還不快快招來!”
正所謂:從前做下違天事,如今黴運一齊來。
不知朝廷將如何懲處張環,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