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芝說:“《禮記》有人用過,若花姐姐要罰一杯。”若花十分疑惑,說道:“這可太奇怪了!剛才我看單子,不管是正令還是旁令,都沒有《禮記》這兩個字,怎麼會有人用過呢?恐怕是玉兒寫錯了吧。”玉芝把單子拿過來一看,隻見“齊莊中正”的上麵,寫著“中庸”兩個字,這才恍然大悟,解釋道:“原來是我沒報《禮記》,報成了《中庸》,怪不得姐姐沒注意到。”題花打圓場說:“如今看起來雖然算重複了一部書,可誰知道後世會不會把《中庸》單獨分成一部呢。好在旁令引用的書很多,也能彌補這個小失誤。”蘭言感慨道:“我就覺得有意思,最開始是若花姐姐出酒令,誰能想到繞來繞去,最後還是若花姐姐收令。這麼湊巧,這才算是有始有終啊。”眾人因為天色已晚,便離席起身,再三道謝後各自散去。
第二天,蔣、董、掌、呂四家小姐相互知會,都向自己的父親稟明情況,然後借卞府邀請各位才女相聚了一天。閨臣、若花和史幽探等人也在凝翠館設宴回請大家。接著,大家又分彆為若花、蘭音、紅紅、亭亭餞行。一連熱鬨地相聚了好幾天,關於《長安送彆圖》的詩詞竟然有數千首,正好抄成四本,堪稱一時的盛事。這些詩詞很快在四處傳開,連太後和公主都賦詩賞賜。
到了欽限的日子,若花和蘭音、紅紅、亭亭前去叩彆老師。剛回到寓所,禮部的官員就帶著敕命前來,並且催促她們趕快動身,以便回去複命。四人急忙備好香案,接過禦旨,前往朝堂叩謝。恰好國舅也因為接到敕命,去朝堂謝恩,之後一同回到紅文館。那九十六位才女也都到齊了,等候為她們送行。眾人因為國舅雖然身著男裝,但實際上並非男子,都前來相見。閨臣準備了酒飯,大家都戀戀不舍,隻是稍稍坐了一會兒,便離席了。
國舅的家人已經把三輛飛車陸續搭放在院子裡,全都朝向西方,依次排列。眾人一看,那車隻有半人高,長度不滿四尺,寬度大約二尺多,是用柳木像窗欞那樣製作而成的,非常輕巧。車子周圍都用鮫綃做幔帳,車內四麵安裝著指南針。車後拖著一塊小木,就像船舵一樣。車下全是銅輪,大小不一,有的像麵盆一樣大,有的像酒杯一樣小,橫豎排列著,大約有好幾百個,雖然都像紙一樣薄,卻極其堅固。當時商定:國舅和若花坐前麵的車,紅紅和亭亭坐中間的車,蘭音和仆人坐後麵的車。國舅把鑰匙交給仆人,又拿出三把鑰匙遞給紅紅,說道:“一把是啟動鑰匙,一把是行駛鑰匙,一把是降落鑰匙。上麵都標有名稱,使用的時候千萬不能弄錯。如果要讓車頭向左,就把舵朝右推;要向右就朝左推。緊緊跟在我的車後麵,自然不會出錯。車的正麵有一塊鮫綃小帆,如果遇到順風,把小帆扯起來,速度會更快。”國舅還帶著紅紅、亭亭把車內如何操作鑰匙的地方交代得明明白白,然後道了聲“慢請”,輕輕登上了前麵的飛車。仆人也上了後麵的車。國舅說:“就請賢甥和三位學士早點上車,好趕路。”若花、蘭音、紅紅、亭亭望著眾位才女,心中一陣酸楚,眼淚忍不住像雨點一樣滾落,個個哽咽得說不出話來,眾人也無不落淚。亭亭哭著對閨臣說:“之前寄的家書,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送到。賢妹回到嶺南後,千萬叮囑我母親不要擔心。等我到了女兒國,一定會托若花妹妹派人陪我來迎接她;如果我在那邊無法安身,也一定會連夜趕回嶺南。我沒有其他親近的人,隻有寡母一人,如今突然遠隔重洋,不能在她身邊侍奉,隻希望妹妹念在當初結拜的情分上,早晚幫我照應她,好好安慰她,讓她不要天天盼著我,我將永遠感激不儘。妹妹,你受我一拜!”說著,不禁放聲大哭,跪了下去,不停地磕頭說:“妹妹,你和我就像親姐妹一樣,這個重任就托付給你了!”瞬間哭倒在地。閨臣正因為姊妹離彆而傷感,又聽到亭亭囑托照顧家中母親,猛然想起父親流落天涯的苦楚,也跪在地上,放聲大哭,和亭亭抱頭痛哭。眾人看著,心裡都十分難過。國舅在車內催促了好幾次。婉如和小春一邊哭著,一邊把亭亭和閨臣攙扶起來。亭亭哭得如醉如癡,暈過去好幾次。禮部官員又派人前來催促。亭亭怎麼舍得上車,隻是望著閨臣痛哭。多九公擔心耽誤了欽限,悄悄吩咐眾丫鬟,硬是把亭亭攙扶著,和紅紅一起上了中間的飛車。若花和蘭音也隻好含著悲痛上了車。國舅和紅紅、仆人都打開鑰匙,啟動機關,隻見那些銅輪橫的豎的全都一起轉動起來,有的像磨盤,有的像轆轤,又像風車一樣,每個都飛速旋轉。轉眼間,車子離地幾尺,直往上升,大約升到十多丈高,朝著西方飛馳而去。大家望著天空,直到看不見飛車,才滿懷淒涼地各自散去。
過了幾天,紅文館的眾才女紛紛請假回故鄉。閨臣仍然和林婉如、秦小春、田鳳翾、洛紅蕖、廉錦楓、宋良箴、顏紫綃姐妹八人一同回到嶺南;餘麗蓉、司徒娬兒和林書香、陽墨香、崔小鶯也回淮南;尹紅萸、魏紫櫻、薛蘅香、姚芷馨各自回家;其餘的才女也都四散而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陰若花乘坐飛車,從長安出發,一路上因為遇到逆風,走了十多天才到達女兒國。誰知道女兒國國王因為次子的變故,受到了驚嚇,又因為思念若花,竟然一病不起。等若花趕到的時候,國王已經去世。眾大臣擁立若花做了國王,將蘭音、紅紅、亭亭都封為護衛大臣。若花隨即派遣使臣到天朝進獻表章謝恩。亭亭因為思念母親心切,馬上請求乘坐飛車,帶著熟悉路途的人,來到嶺南,接了緇氏回到女兒國。等閨臣回到家的時候,亭亭已經出發了。
林氏看到眾人回來,非常高興。閨臣把參加考試的情形以及若花的各種事情,都向母親、叔叔、嬸嬸簡略地說了一遍。林氏命人準備了盛大的筵席,並且讓外麵也擺上筵席。原來小峰和廉亮最近放下了書本,請求唐敏請了兩位教師,每天跟著學習武藝。當時唐敏請多九公就在外麵廳房和教師一起就座。吃完飯,林婉如、秦小春、田鳳翾都告辭,和多九公一起回去了。顏紫綃因為聽說祖母去世,急忙回家,和哥哥顏崖扶著靈柩回鄉去了。宋良箴仍然把祁氏留下做伴。廉錦楓和良氏、廉亮住在新房。紅蕖、良箴和閨臣住在樓上。
第二天,閨臣和林氏商量,因為父親至今沒有回來,她想到小蓬萊再去尋訪。林氏說:“這雖然是要緊的事情,可紅蕖媳婦已經長大成人,我想在秋天給小峰辦喜事,你何不再耽擱幾個月,把這件喜事辦完再去呢?”閨臣說:“母親既然有這個想法,女兒自然應該在家照應,幫母親分擔辛勞。”忙碌了一段時間,到了重陽吉日,小峰和紅蕖喜結連理。才過滿月,接著尹元派人來接廉亮和錦楓完婚,並且接良氏一起過去。大家忙著餞行,忙了好幾天,良氏帶著兒女離開了。閨臣心裡雖然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偏偏婉如和田鳳翾的哥哥田廷訂了婚,因為田廷的父親曾經擔任山南總兵,現在告老還鄉,必須等他來年三月回來才能迎娶,林之洋不能離開。閨臣隻好無奈地等待。轉眼間到了新春,那時候有很多媒人來給閨臣說親,林氏和女兒商量,閨臣要等父親回來,由父親做主,林氏隻好回絕了媒人。到了四月,婉如的婚事才辦完。洛承誌也派人來接宋良箴到小瀛洲完婚。林氏替她準備嫁妝,委托祁氏送去。匆匆忙忙,一直到了七月,才定下前往小蓬萊的日期。
閨臣因為明天就要出發,這天晚上正在樓上收拾行李,忽然聽到“嗖”的一聲,一道紅光竄了進來,仔細一看,原來是顏紫綃。她連忙迎上去,讓座說道:“妹子聽說姐姐扶著靈柩回鄉安葬,多次派人到府上打聽消息,一直沒有音信,沒想到姐姐已經回來了。為什麼深夜到這裡來呢?”顏紫綃說:“我從京師回到家,正好我哥哥顏崖也考中武舉回來了。因為父母的靈柩在異鄉停放了很久,心裡很不安,和哥哥商量後,把靈柩送回故鄉,安葬在祖墳,才和哥哥回來。回到家後,聽說賢妹馬上要遠行,所以深夜趕來,一來是送行,二來還有一件事和你商量:我家裡現在沒有什麼牽掛了,賢妹這次要遠行幾萬裡去尋找親人,婉如妹妹已經結婚,這次想必不能和你一起去,賢妹一個人難免會過於寂寞,我願意陪你一起去。你覺得怎麼樣?”
閨臣聽了顏紫綃的話,心裡雖然感到高興,可自己內心藏著其他的想法,又不好直接說出來。她猶豫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雖然承蒙姐姐的好意,但是妹子這次前去,如果能找到父親回來,那就沒什麼可說的;要是父親看破了塵世,堅決不肯回來,或者根本找不到父親,妹子自然會在那裡另外尋找一個修行的辦法,這樣一來歸期就變得十分渺茫了。還希望姐姐能仔細考慮清楚。”紫綃說道:“從人情世故和生活事務的角度來說,賢妹確實應該把伯伯找回來,一家人夫妻團聚、父子團圓,享受天倫之樂,這才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依我看來,團圓之後又能怎樣呢?歡樂相聚之後又會如何呢?再過幾十年,最終都逃不過死亡,到時候誰又能躲得過那座荒墳呢?我這次和你一起去,還有其他的想法,隻希望伯伯不肯回來,這樣不僅賢妹可以擺脫塵世的煩惱,連我也能逃離這痛苦的人間苦海了。”閨臣心想:“怪不得碑記裡說她‘自幼熟悉劍俠之術,長大後又通曉玄妙的道理’,果然說得很有道理。”於是連忙說道:“姐姐既然已經下定決心,這和妹子的想法不謀而合,那就請你明天過來,我們好一起出發。”紫綃點了點頭,縱身一躍便離開了。第二天,她就把行李搬了過來。林氏正發愁女兒遠行沒有伴兒,如今看到顏紫綃一同前去,心裡十分歡喜。
當天,閨臣祭拜祖先,然後滿含淚水向母親、叔叔、嬸嬸告彆。她對小峰說道:“你現在年紀也不小了,其他的事情我也不用再多囑咐。總之,在家要孝順父母,將來為官一定要忠於君主。做任何事情,隻要做到問心無愧,時刻把天地、君主、父母放在心上,這就是你一生要堅守的準則。”接著,她又向紅蕖行大禮。紅蕖見狀急忙跪下,問道:“姐姐為什麼行這麼大的禮?”閨臣流著淚說:“你當年為母親報仇,奮不顧身,還不辭辛勞地侍奉祖父安度晚年。如此大孝,將來母親的飲食起居,妹妹你肯定能照顧得很好,我也不用再多叮囑。隻是愚姐這次遠行,不能儘到孝道,全靠妹妹你一個人多操勞了,你應當受我一拜。”兩人擦著眼淚站起身來。林氏又再三囑咐了一番,全家人在一片哭聲中告彆。
閨臣和紫綃帶著乳母,來到林之洋家。婉如和田鳳翾都從婆家趕來送行。多九公因為從京城回來的一路上太過勞累,無法前來;小春生病了,也沒能過來。林之洋又帶上了幾樣貨物,托付嶽母江氏在家幫忙照應,然後帶著呂氏、閨臣、紫綃,告彆眾人,登上海船,朝著小蓬萊的方向駛去。一路上雖然也售賣一些貨物,但不敢過多耽擱,隻是朝著抄近的水路前行。
不知不覺新春已過,到了四月下旬,他們抵達了小蓬萊。閨臣和紫綃告彆眾人,上山去了。林之洋等人等了兩個月,仍不見她們回來,心裡十分著急。每天上山去探聽消息,卻始終不見她們的蹤影。轉眼間又過了一個月,海上漸漸有了秋意,山林間一片蕭瑟。這天,林之洋正在山上張望,忽然遇到了一個采藥的女道童。後麵會發生什麼事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