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呂洞賓下凡,遇民女白牡丹,一見鐘情。白牡丹險被妖道火龍真人強暴,幸得呂洞賓及時相救,從此二人如膠似漆。火龍不忿,到白家搗亂,呂洞賓將他收服,卻暴露了仙家身份。呂洞賓、白牡丹凡緣至此亦儘。
在民間傳說裡,有這樣一首詩:“白鷺蓼灘梅嶺鶴,洞賓三至嶽陽樓。今番有酒須當飲,勿到無時歎若何。”這詩背後,藏著呂洞賓三至嶽陽樓、遊戲人間的傳奇故事。各位先彆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呂洞賓三戲白牡丹這段曆史,權當閒暇時的消遣。
呂洞賓純陽老祖,是上八洞神仙之一。他當初遇見漢鐘離,一場黃粱美夢後,便得道成仙。此後,他曾三次前往嶽陽,在酒家辛氏處飲酒,還欠下酒錢沒還。臨走時,他在牆壁上畫了一隻鶴,並囑咐酒家:“若有客人到來,呼喚並唱歌,這鶴就會起舞,能助你致富。”後來,酒家果然因此發家致富。有一天,呂洞賓再次來到這裡。酒家趕忙拜謝,還獻上美酒。洞賓對酒家說:“你家資應該足夠了吧。”酒家回答:“富足有餘啦。”洞賓飲酒後,三次吹奏笛子,那鶴從牆壁上飛下,洞賓騎著它離去。酒家覺得此事神奇非凡,便在洞賓跨鶴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樓,用來紀念這件事,這樓一直流傳至今。
這般奇妙的事,真可謂神乎其神。世人常說的八神仙,指的是鐵拐李、漢鐘離、曹國舅、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韓湘子、何仙姑。雖然不太清楚他們的起源,但呂洞賓曾參加進士考試卻未中,後來遇到正陽真人,從而得道,在五代和宋朝時期,他顯化的事跡最為著名。大家要是想知道呂洞賓的更多故事,且聽我接著講。
上八洞神仙裡,鐵拐李本名李玄,是八仙之首。其次是鐘離,他曾是漢朝將領,號正陽,得到東華帝君的心傳。呂純陽本是東華帝君轉世,被漢鐘離點化而得道。張果老本是上古時期的蝙蝠精,修煉成仙,在唐朝時曾擔任官職。藍采和手持拍板踏歌而行,不知何時得道。韓湘子是唐朝韓文公的侄子,得道後曾多次度化韓文公。何仙姑是零陵市人的女兒,在唐朝時被呂洞賓度化成仙。曹國舅是宋朝丞相曹彬的兒子,因厭惡弟弟品行不良,離家出走,後來遇到漢鐘離和呂洞賓,得以得道,位列仙班。這就是如今人們相傳的八仙的大致由來,先暫且不提,單說呂洞賓的事兒。他立誌普度眾生,一時起了下凡的念頭,於是就有了“三戲白牡丹”這樁故事。
呂洞賓姓呂名岩,字洞賓,號純陽子,是唐朝蒲州永樂縣人。他的祖父呂渭做過禮部侍郎,父親呂誼是海州刺史。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呂洞賓出生。他母親分娩時,異香彌漫整個屋子,天空中傳來悠揚的仙樂,一隻白鶴從天而降,飛入帳中後消失不見。呂洞賓出生時,有著金形玉質,一副道骨仙姿,身形像鶴頂猿背、虎體龍腰,眼睛如鳳目朝天,雙眉長入鬢角,額頭寬闊顴骨微露,眼珠圓潤,鼻梁端正,麵色黃白,左眉有一點黑痣,腳上的紋路如同龜紋。他自幼聰明,每天能記萬言,出口成章。身高八尺二寸,頭戴華陽巾,身穿黃襴衫,係著八皂帶,模樣像個未出閣的少女,二十歲了還未娶妻。還在繈褓中的時候,馬祖給他相麵說:“這孩子生相非凡,自是超脫塵世之人。日後‘遇盧則居,見鐘則和’,一定要牢記。”後來,他遊曆廬山,遇到火龍真人,被傳授了遁劍之術,能去除邪魔。他兩次參加會試,都沒考中進士,那時他已經六十四歲。有一次,他在長安酒市遊玩,看到一個道士,身著青布白袍,正在牆壁上題詩。呂洞賓驚訝於道士的容貌奇特古樸、神態飄逸,於是上前作揖,詢問姓名,還叫來酒,請道士就座對飲。道士說:“你可以作一首詩,我想看看你的誌向。”呂洞賓拿起筆寫下詩,呈給道士。道士看完後說:“我是雲房先生,住在終南山山頂,你能和我一同去遊玩嗎?”呂洞賓還沒來得及回答,雲房就帶他回到店內。
漢鐘離一心想要度化呂洞賓,以此報答呂洞賓前世曾度化自己得道的恩情。兩人回到店內,漢鐘離親自煮好飯。呂洞賓吃完後,就在店中睡下,夢見自己入京趕考,高中狀元。出仕後,從節署逐步升遷至台諫,還娶了權貴之女為妻。後來生兒育女,兒孫繞膝,家中滿是達官顯貴,自己獨坐太平宰相之位,富貴無比,享受了將近四十年的榮華。後來,他權勢太盛,被人參劾,天子下詔抄沒家產,妻兒都被流放到嶺南。自己孤身一人,觸景生情,回想起來,不覺傷心落淚。正在擦眼淚的時候,突然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大夢。隻見漢鐘離在一旁笑著對呂洞賓說,還吟詩兩句:“黃粱方入腹,一夢到華胥。”呂洞賓聽了,心中十分吃驚,心想:“此人不一般,怎麼我做的夢他都知道,莫非他是天上神仙?先不管,我且探探他的口風。”想完,就說道:“先生,你怎麼知道我做夢了呢?”漢鐘離說:“你剛才的夢,千變萬化,有榮耀也有憔悴。不過辛苦四十年,也隻是一瞬間的事。得到了不值得歡喜,失去了也不必憂愁。世上本就有大樂之後必有大悲,樂極生悲,這是循環的道理。”呂洞賓聽了這番話,有所感悟,於是向漢鐘離求問度世之道。漢鐘離說:“你的塵緣還未斷,須等幾世之後才行。”說完就飄然而去。呂洞賓從此棄儒歸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漢鐘離設下十難來考驗呂洞賓。第一難,有一天呂洞賓從外麵回來,突然看見家人都病死了。呂洞賓覺得生死有命,並不為此憂愁,也不懊悔,隻是準備好喪葬用品。可沒過多久,死去的家人又都活了過來,呂洞賓也不覺得奇怪。第二難,呂洞賓在集市上賣貨,已經談好價格,可買家反悔,隻肯付一半的錢。呂洞賓也不爭論。第三難,正月初一,呂洞賓出門遇到乞丐乞討,他給了東西,可乞丐卻貪得無厭,還辱罵他,呂洞賓隻是笑著道歉,並不計較。第四難,呂洞賓在山野間牧羊,遇到一隻猛虎撲向羊群,他把羊群趕到山下,自己迎著老虎,老虎竟然轉身逃走了。第五難,呂洞賓在深穀中讀書,夜晚安靜時,突然走進來一個年輕女子。呂洞賓抬頭一看,這女子容貌絕美,十七八歲的年紀,女子自稱“夜晚迷路,特來借宿”。呂洞賓推脫說“孤男寡女,多有不便”。之後女子百般調戲,想要和他同床共寢,呂洞賓卻毫無邪念。就這樣過了三天,女子才離開。第六難,有一天呂洞賓外出回家,發現家中財物被強盜洗劫一空,連日常生活都成問題,但他毫無怨言,依舊親自耕種田地。有一次鋤地時挖到黃金,他心想這不是自己的錢財,就用土掩埋起來。第七難,呂洞賓買了一件銅器回家,仔細一看發現是黃金做的,急忙去歸還給賣主,不要差價,毫無貪念。第八難,有個道士在集市上賣藥,自言自語,樣子像瘋子,說“吃了這藥馬上就死,但下輩子能得道”。十多天裡,沒人敢買,隻有呂洞賓買了。道士說:“你吃了藥就準備後事吧。”呂洞賓回家吃了藥,卻安然無恙。第九難,呂洞賓和眾人乘船渡河,船行到河中央時,突然狂風巨浪湧起,眾人都十分恐懼,呂洞賓卻凝神靜氣,端坐不動。第十難,呂洞賓有一天閒坐時,忽然看見一些奇形怪狀的鬼圍著他。鬼們手持刀槍,有的說要肢解他,有的說要殺了他。呂洞賓鎮定地坐著,心中毫無懼色。又看見幾十個夜叉押著一個死囚前來,死囚血肉模糊,哭喊道:“你前世殺了我,今天該償命。”呂洞賓說:“殺人償命,理所當然。”便起身要刀,想要自刎償命。忽然空中大吼一聲,鬼怪都消失不見,一個人笑著拍手落下。呂洞賓一看,原來是漢鐘離。
漢鐘離說:“我用十難考驗你,你意誌堅定,不為所動,必定能得道。但你的功行還未圓滿。我傳授你黃白之術,你可以濟世利物,等三千功滿、八百行圓時,我再來度你。”呂洞賓問:“鐵變成黃金後,會有變化嗎?”漢鐘離說:“三千年後會恢複本質。”呂洞賓憂慮地說:“這樣會誤導三千年後的人,我不願意學。”漢鐘離笑著說:“你能有這樣的存心,三千功、八百行都包含在這裡麵了。”於是和呂洞賓到鶴嶺論道去了。
一天,呂洞賓問漢鐘離:“成仙可以做到嗎?”漢鐘離說:“修煉就能成仙,不修煉就會成鬼。仙有五等,功有三乘,就看個人的修行如何了。”呂洞賓問:“什麼是三乘五等呢?”漢鐘離說:“行法的乘有小乘、中乘、大乘的區彆;仙的五等分彆是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呂洞賓問:“什麼是鬼仙?”漢鐘離說:“鬼仙是五仙中最低等的,在陰間超脫,但神像不明,鬼界沒有他的姓名,三山也沒有他的名號,雖然不入輪回,卻也難以進入蓬萊仙島,最終沒有歸宿,隻能投胎轉世到凡間。”呂洞賓說:“什麼是人仙?請您指示。”漢鐘離說:“修真的人刻苦修煉,雖然沒有領悟大道,但能得到一法一術。如果他心誌堅定,不改宗旨,舍棄形骸,度脫人間,就被稱為人仙。”呂洞賓問:“修煉地仙有什麼方法呢?”漢鐘離說:“修煉地仙可不簡單。一開始,要取法天地升降的道理、日月生成的數理,識彆龍虎之氣,匹配坎離之功,辨彆水源、氣候的早晚,區分二儀、三元、四象,排列五行,定六氣,聚七寶,有序八卦,行九五之法,煉形住世,才能長生,這就是地仙。地仙仍屬於中乘,還不是大乘。”呂洞賓說:“想必修煉到大乘要達到神仙境界才行,還望師父指示。”漢鐘離說:“神仙是地仙厭棄塵世,不斷用功,精煉金質,修成玉渡還丹,煉氣成形,三陽聚頂,五氣朝元,功行圓滿後忘卻自身形體,超凡入聖,滅絕塵俗,返回三山,這就是神仙。天仙是厭居三島,傳道有功,入道有行,功行滿足後,接受天書前往三十六天,再返回八十一陽天,最終到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這就是天仙。”呂洞賓說:“鬼仙我不想追求,天仙我不敢奢望。地仙、人仙、神仙的修煉方法,可以講給我聽聽嗎?”漢鐘離說:“人仙不出小乘之法,地仙不出中乘之法,神仙不出大乘之法。這就是三乘之教,其實本質是一樣的。用法求道並不難,以道求仙也很容易。”兩人就這樣談論著,一整天都不知疲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個叫鄭思遠的人,他精通律曆之學。晚年的時候,他拜郭孝尼為師,學習各種經典以及煉丹之法,居住在鳥跡山中。山裡有一隻老虎,生下了兩隻虎崽,虎媽媽被人殺害,虎爸爸逃走了。鄭思遠把虎崽抱回家撫養。後來虎爸爸來到鄭思遠家,跪在地上表示感謝,之後就留在了這裡不再離開。再後來鄭思遠外出,就騎著虎爸爸,虎崽則背著醫書跟在後麵。鄭思遠有個叫許億忠的友人,飽受牙痛之苦,便請鄭思遠醫治。鄭思遠從虎爸爸的鬢毛中拔下幾根,放在許億忠的牙齒間,老虎乖乖趴著,一動也不動。後來鄭思遠修煉成仙,被尊稱為丹陽真人。
有一天,鄭思遠正和太上施真人一起四處遊曆,看到漢鐘離和呂洞賓在鶴嶺談論道法。施真人走上前去,拱手作揖問道:“這位恭敬站立的人是誰呀?”漢鐘離回禮後回答說:“這是海州呂誼的兒子,名叫呂洞賓。”接著便吩咐呂洞賓拜見這兩位仙人。鄭思遠說:“這孩子學道之心真誠,日後必定有所成就。”說完,兩人便起身離開了。漢鐘離對呂洞賓說:“今天是我朝見元始天尊的日子,我要把你的修行功績奏明玉帝。你也不能長久待在這裡了,日後我們在洞庭湖相見。”正說著,有一位仙使拿著玉符金簡前來,宣詔漢鐘離擔任九天上闕上仙之職。漢鐘離對呂洞賓說:“我現在要去接受玉帝的召見。等你功行圓滿之後,就不可再久留塵世。”說完,便乘著白雲緩緩離去。至於之後還發生了什麼呢?請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