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猴舉起金箍棒往上一架,隻聽“當啷”一聲巨響,鄧天君的刀被直接蕩開。小石猴趁勢上前,揮動金箍棒回擊,鄧天君急忙收回刀抵擋。兩人你來我往,戰了七八個回合。鄧天君漸漸體力不支,實在難以繼續招架,隻好虛砍一刀,施展土遁之術逃走了。小石猴也不追趕,穩穩地站在陣前,等待其他將領前來交戰。
鄧天君回到東嶽大帝麵前請罪,說道:“小石猴膽大包天,竟敢抗拒天兵,憑借武藝逞凶,末將實在不是它的對手。這小石猴和當年孫大聖一樣威風。”東嶽大帝聽了,心裡有些犯難,暗自思量:怪不得這石猴能從陰司逃脫,如今這麼多天兵天將前來,它還敢抵抗,要是又像當年孫大聖那樣大鬨一番,可就麻煩了。於是問殷、馬、溫、朱、辛、張、陶七位將領:“請你們七位一同上前,齊心協力,務必將這小猴子擒獲,不可懈怠,一定要小心行事。”七人齊聲答應。隻見殷元帥揮動三尖兩刃刀,馬元帥舉起八楞紫金爪,溫元帥舞動金崔宣花斧,朱元帥手捧太極銃金鐺,辛天君手舉流金錘和霹靂鑽,張天君使開白銀蛇舌矛,陶天君高舉雙股鐧,七位天將各自揮舞著兵器,快步衝了出來。來到洞門口,二話不說,將小石猴團團圍住。
小石猴卻鎮定自若,不慌不忙地舞動金箍棒,防守得密不透風,一根金箍棒抵擋著七件兵器的進攻,一時間,雙方殺得昏天黑地,日月無光。七位天將各施絕技,兵器如雨點般朝著小石猴的上中下三路猛擊。小石猴施展玄妙功夫,格外留意保護頭上的天庭穴不被擊中,手中金箍棒上下左右靈活招架,還瞅準空當反擊幾下。就這樣,它和七位天將竟然戰成了平手,七位天將也沒能占到上風。
就在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時,突然辛天君口中“啊呀”一聲,身子晃了幾晃,差點栽倒。他強忍著疼痛,展開雙翅飛逃而去。四位元帥與張、陶二天君見此情景,不明所以,一陣慌亂。小石猴趁機看準朱元帥的肩膀,一棒打去,朱元帥來不及招架,忍痛逃跑。其餘五將也無心再戰,各自虛晃一招,紛紛退走。他們回去見到東嶽大帝,說道:“這孽猴太過厲害,我們不是它的對手。依我們愚見,不如暫且回去,等玉帝再派遣其他有能耐的將領前來圍剿,不知大帝意下如何?”東嶽大帝聽了,說道:“這話正合我意。”旁邊溫元帥問道:“辛天君怎麼在酣戰之時突然叫了一聲飛逃回來,我們一慌,害得朱元帥挨了一金箍棒,不知是什麼原因?”辛天君說:“我正在交戰的時候,不知從哪裡飛來一件暗器,打在我肩膀上,所以我才退回來。”
各位看官,你們知道這暗器是誰放的嗎?原來是通臂仙在後麵督戰。他見小石猴打敗鄧天君,起初並不著急。後來見七位天將將小石猴團團圍住,擔心小石猴有危險,於是從懷中取出一粒彈子,用力一丟,瞄準辛天君的咽喉射去。幸虧辛天君反應快躲了過去,彈子打在他的臂膀上,並無大礙,隻是受了點輕傷。通臂仙練就了一門絕技,口中能發射彈子,名叫連珠牙環彈,百發百中,在三百步之內,被擊中的人重則喪命,輕則受傷。今天辛天君一是距離較遠,二是打在比較堅硬的部位,所以才沒有造成嚴重後果。閒話少敘,言歸正傳。東嶽大帝於是吩咐眾元帥和天君,各自駕著祥雲,返回南天門。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小石猴等了一會兒,不見天兵天將再來應戰,後來看見東嶽大帝駕雲離去,心想,想必是去另請高手了。一邊想著,一邊走回洞中。來到洞口,他吩咐眾小猴:“你們要留心緊緊守住洞門,要是再有天將前來,馬上向我報告,不得懈怠。”眾小猴答應下來。這時通臂仙上前迎接,兩人一同走進洞內坐下。通臂仙吩咐擺酒,為小石猴慶祝勝利。有人可能要問,這山上哪來的酒呢?這酒是用百花之露和天落雨水釀造而成的,名叫“百花仙露”,菜肴則是各種獸肉、禽鳥肉以及樹上的新鮮水果。通臂仙一聲令下,不一會兒,石台上就擺滿了酒菜。小石猴和通臂仙二人入席飲酒。席間,通臂仙把暗中發射牙環彈的事情告訴了小石猴。小石猴聽後,連忙拜謝,說道:“如今雖然暫時把他們擊退了,但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另調其他厲害的角色前來,這可如何是好?要是調彆人來,我倒不怕,就怕調那三隻眼的二郎神楊戩來,我恐怕不是他的對手。”通臂仙說:“你彆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你放心,當年楊戩也曾和孫大聖交過手,也沒見他有什麼特彆通天的手段,技藝高超到哪裡去,不過是能七十三變,比孫大聖多一變罷了。他不來便罷,要是來了,也不用怕他,等他來了我去會會他。”小石猴聽了,心裡的擔憂頓時減輕了許多,於是在水簾洞中住下,日夜和通臂仙一起等待,看是否還有其他天將到來。暫且不提。
且說東嶽大帝和八位天將、眾天兵駕著雲光,返回南天門。沒過多久,就抵達了南天門。殷、馬、溫、朱四位元帥吩咐自己的親標兵丁回到各自的防區,鄧、辛、張、陶四天君也讓雷部兵丁回到雷部。然後九人一同進入南天門,來到紫霄宮,朝見玉帝。行完三呼萬歲之禮後,東嶽大帝奏道:“臣奉旨率領四位元帥、四位天君,前往花果山捉拿小石猴。無奈這孽猴猖獗異常,憑借自身技能頑抗,不服法令,臣有罪,請陛下恕罪。”玉帝聽後說道:“愛卿平身,恕你無罪。這實在是那妖猴冥頑不靈,目無法紀,並非愛卿等不儘力。”東嶽大帝等人聽了,紛紛謝恩起身。接著玉帝吩咐鄧、辛、張、陶、溫、朱、殷、馬各自回到自己的防區,不得擅離職守。八人遵旨退出,暫且不提。玉帝聽聞小石猴如此無法無天,覺得必須另派勇將前往,才能將其擒獲。他拿定主意,開口問道:“如今這猴子如此猖獗,必須另派有能力的將領前往圍剿捉拿。依眾愛卿看來,何人能夠勝任此任務?”話還沒說完,忽然左班中走出一人,俯伏在金階之下奏道:“依臣愚見,當年戰鬥勝佛孫大聖大鬨天宮時,眾神將都不是他的對手,隻有灌口二郎神楊戩能與他匹敵,後來孫大聖被陛下的外甥楊戩擒獲,押解至天宮,送往兜率宮太上老君處,才又逃脫。如今既然小石猴如此猖狂,想來比孫大聖還是要差一些,陛下隻需降旨灌口,召陛下的外甥楊戩前往花果山圍剿,望陛下明察恩準。”玉帝一看,原來是執掌天庫使司玄覺宣化真人許華陽。玉帝聽許真人所奏,十分高興,於是準奏。許真人謝恩回到班列。玉帝隨即降下一道聖旨,讓遞文使者律令齊前往灌口,召楊戩來朝,不得有誤。律令領旨退出。玉帝退朝。律令背了聖旨,出了南天門,立刻駕起祥光,直奔灌口而去,眨眼間就抵達了灌口。原來上蒼傳遞公文禦旨,趕路最迅速的莫過於律令,所以眨眼之間就能到達灌口。如今僧道誦經時常念“急急如律令”,就是取其迅速之意。不知律令到了灌口之後情況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