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獻計說:“先彆急著動兵。一旦興兵,曹操必定會再次來犯。不如寫兩封信:一封給劉璋,說劉備勾結東吳,企圖共同奪取西川,讓劉璋心生疑慮進而攻打劉備;另一封給張魯,讓他進兵荊州。這樣一來,劉備首尾無法兼顧。等那時我們再起兵奪取荊州,事情就容易成功了。”孫權聽從了這個建議,立刻派使者前往這兩處送信。
劉備在葭萌關駐守了很長時間,頗得民心。突然收到孔明送來的文書,得知孫夫人已經回到東吳,又聽說曹操興兵進犯濡須,便與龐統商議道:“曹操攻打孫權,若曹操取勝,勢必會謀取荊州;孫權取勝,也必然會覬覦荊州。這可如何是好?”龐統說:“主公不必擔憂。有孔明在荊州,料想東吳不敢輕易進犯。主公可以給劉璋去信,就說曹操派部將樂進率兵到了青泥鎮,眾將抵擋不住,我應當親自前往抵禦,來不及當麵與他會麵,特此寫信告辭。同時表明,我與孫權唇齒相依,不能不救援。而張魯向來隻求自保,絕不敢來侵犯邊界張魯向來隻求自保,絕不敢來侵犯邊界。如今我想帶兵回荊州,與孫權合力擊敗曹操,無奈兵少糧缺。希望劉璋念在同宗的情分上,儘快撥給精兵三四萬,軍糧十萬斛相助,切不可有誤。等得到軍馬錢糧後,再另作打算。”
劉備依計行事,派人前往成都送信。使者來到關前,楊懷、高沛得知此事,於是讓高沛守關,楊懷與使者一同前往成都。見到劉璋後,呈上書信。劉璋看完信,詢問楊懷為何一同前來。楊懷說:“我專程為這封信而來。劉備自從進入西川,四處施恩布惠,收買民心,其意圖很不簡單。如今他索要軍馬錢糧,千萬不能給他。倘若相助,無異於抱薪救火。”劉璋說:“我與玄德有兄弟之情,怎能不幫他?”這時,一人站出來說:“劉備乃一代梟雄,長久留在蜀中而不遣返,這是縱虎入室。如今再資助他軍馬錢糧,這和給老虎添上翅膀有什麼區彆?”眾人一看,說話的是零陵烝陽人,名叫劉巴,字子初。劉璋聽了劉巴的話,猶豫不決。黃權又苦苦勸諫。劉璋最終隻撥出四千老弱殘兵,一萬斛米,寫了回信,派使者回複劉備。同時,仍然命令楊懷、高沛嚴守關隘。
劉璋的使者來到葭萌關見劉備,呈上回信。劉備看完大怒道:“我為你們抵禦敵人,費儘心力。如今你們卻囤積財富,吝嗇賞賜,這樣如何能讓士卒為你們效命?”說完,扯毀回信,大罵起來。使者逃回成都。龐統說:“主公一直以仁義為重,可今日撕毀書信、發怒的舉動,把之前的情誼都毀了。”劉備問:“那現在該怎麼辦?”龐統說:“我有三條計策,主公可自行選擇。”
劉備問:“哪三條計策?”龐統說:“現在就挑選精兵,日夜兼程,直接突襲成都,這是上策。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各自憑借強大兵力據守關隘。主公可假裝以回荊州為名,二人得知後,必定會前來送行。我們就在送行之時,將他們擒獲並殺掉,奪取關隘,先拿下涪城,然後再進軍成都,這是中計。退回白帝,連夜返回荊州,再慢慢謀劃進取,這是下計。如果猶豫不決,停滯不前,將會陷入極大困境,無法挽救。”劉備說:“軍師的上策過於急迫,下策又太過遲緩;中計不緩不急,可以施行。”
於是,劉備寫信給劉璋,隻說曹操派部將樂進率兵到了青泥鎮,眾將抵擋不住,自己要親自前往抵禦,來不及當麵會麵,特寫信告辭。信送到成都,張鬆聽說劉玄德要回荊州,以為是真的,於是寫了一封信,打算派人送給劉備。正巧他的親哥哥廣漢太守張肅前來,張鬆急忙把信藏在袖子裡,陪著張肅說話。張肅見張鬆神情恍惚,心中起疑。張鬆拿酒與張肅共飲。在敬酒之際,信不小心掉落在地,被張肅的隨從撿到。宴席結束後,隨從把信呈給張肅。張肅打開一看,信中大致寫道:“我之前向皇叔進言,絕無虛假,為何遲遲不發兵?用武力奪取,以仁義治理,這是古人所看重的。如今大事已在掌控之中,為何要放棄這裡回荊州呢?如果真是這樣,讓我知曉後,會覺得像失去了什麼。收到這封信後,請迅速進兵。我會作為內應,萬不可錯失良機!”張肅看完,大驚道:“我弟弟竟做出這等滅門之事,不能不告發。”於是連夜拿著信去見劉璋,詳細說明弟弟張鬆與劉備合謀,想要獻出西川。劉璋大怒道:“我平日裡從未虧待過他,他為何要謀反!”隨即下令捉拿張鬆全家,全部斬殺於街市。後人寫詩感歎:“一覽無遺世所稀,誰知書信泄天機。未觀玄德興王業,先向成都血染衣。”
劉璋斬殺張鬆後,召集文武官員商議:“劉備想要奪取我的基業,該怎麼辦?”黃權說:“事不宜遲。應立即派人通知各處關隘,增兵把守,不許荊州的一兵一卒入關。”劉璋聽從了他的建議,連夜派人騎馬傳檄文到各個關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備率兵返回涪城,先派人到涪水關通報,邀請楊懷、高沛出關告彆。楊、高二將接到通報後,商議道:“玄德這次回來,到底有何意圖?”高沛說:“玄德該死。我們各自在身上藏好利刃,在送行時將他刺死,以絕我主的後患。”楊懷說:“此計甚妙。”二人隻帶了二百名隨行士兵出關送行,其餘的都留在關上。
劉備大軍全部出發。前行到涪水岸邊,龐統在馬上對劉備說:“楊懷、高沛如果欣然前來,要提防他們;如果他們不來,就立刻起兵奪取關隘,不可遲緩。”正說著,忽然刮起一陣旋風,把馬前的“帥”字旗吹倒了。劉備問龐統:“這是什麼兆頭?”龐統說:“這是警報,楊懷、高沛二人必有行刺之意,要小心防備。”劉備於是披上厚重鎧甲,親自佩戴寶劍防身。有人來報,楊、高二將前來送行。劉備讓軍馬停下休息。龐統吩咐魏延、黃忠:“隻要是從關上來的軍士,不論多少,步兵騎兵,一個都不許放回。”二將領命而去。
楊懷、高沛二人身邊各自藏著利刃,帶著二百名士兵,牽著羊,抬著酒,徑直來到劉備軍前。見劉備這邊毫無防備,心中暗自高興,以為計謀得逞。進入帳中,看到劉備正與龐統坐在帳內。二將行禮說道:“聽說皇叔要遠行回荊州,特備薄禮相送。”於是上前敬酒給劉備。劉備說:“二位將軍守關不易,應當先喝了這杯酒。”二將喝完酒,劉備說:“我有要事與二位將軍商議,閒雜人等退下。”於是把帶來的二百人全部趕出中軍帳。劉備大喝一聲:“左右,給我拿下這兩個逆賊!”帳後劉封、關平應聲而出。楊、高二人急忙想要反抗,劉封、關平各抓住一人。劉備怒喝道:“我與你們主公是同宗兄弟,你們二人為何合謀,離間我們的親情?”龐統喝令左右搜查他們身上,果然各自搜出一把利刃。龐統當即喝令斬殺二人,劉備還在猶豫,龐統說:“二人本意是要殺我主公,罪不容誅。”於是喝令刀斧手在帳前將楊懷、高沛斬殺。黃忠、魏延早已將那二百名隨從先行捉下,一個都沒跑掉。劉備把這些人叫進來,各賜酒壓驚。劉備說:“楊懷、高沛離間我兄弟,又暗藏利刃行刺,所以將他們誅殺。你們無罪,不必驚慌。”眾人紛紛下拜致謝。龐統說:“我現在就用你們做向導,帶領我的軍隊奪取關隘。事後各有重賞。”眾人都答應了。當晚,這二百人在前先行,大軍隨後進發。前軍來到關下喊道:“二將軍有急事要回,趕快開關。”城上守軍聽說是自己人,立刻打開城門。大軍一擁而入,兵不血刃,奪取了涪關。蜀兵全部投降。劉備重重賞賜眾人,隨即分兵前後把守。
第二天,劉備犒勞軍隊,在公廳設宴。劉備酒興正濃,看著龐統說:“今日這場宴會,可算得上快樂吧?”龐統說:“討伐彆人的國家還以此為樂,這可不是仁義之師的作為。”劉備說:“我聽說昔日周武王討伐商紂,作樂歌頌戰功,這難道也不是仁義之師的行為嗎?你說的話怎麼不合道理?快退下!”龐統大笑著起身。左右侍從扶著劉備進入後堂。劉備睡到半夜,酒醒了。左右侍從把驅趕龐統的事告訴了劉備。劉備十分懊悔。第二天一早,劉備穿衣升堂,請來龐統道歉說:“昨日我喝醉了,言語冒犯了你,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龐統談笑自如。劉備說:“昨日是我失言了。”龐統說:“君臣都有失言之處,又何止主公您呢?”劉備也大笑起來,兩人和好如初。
劉璋聽說劉備殺了楊、高二將,奪取了涪水關,大驚道:“沒想到今天真發生了這樣的事!”於是召集文武官員,詢問退兵之策。黃權說:“可以連夜派兵駐守雒縣,堵住咽喉要道。劉備即便有精兵猛將,也無法通過。”劉璋於是命令劉璝、泠苞、張任、鄧賢點齊五萬大軍,連夜前往雒縣防守,抵禦劉備。
四人帶兵行進途中,劉璝說:“我聽說錦屏山中有個奇人,道號紫虛上人,能知曉人的生死貴賤。我們今日行軍,正好從錦屏山經過。何不去問問他?”張任說:“大丈夫行軍打仗,抵禦敵人,怎能向山野之人詢問?”劉璝說:“話不能這麼說。聖人說:秉持至誠之道,能夠預知未來。我們向高明之人請教,可趨吉避凶。”於是四人帶領五六十名騎兵來到山下,向樵夫問路。樵夫指著高山絕頂說,那上麵就是紫虛上人居住的地方。四人上山來到庵前,有一個道童出來迎接。道童問明他們的姓名後,將他們引入庵中。隻見紫虛上人坐在蒲墩上。四人下拜,詢問前程之事。紫虛上人說:“貧道隻是山野間的無用之人,哪裡知道吉凶禍福?”劉璝再三下拜詢問,紫虛上人於是讓道童取來紙筆,寫下八句預言,交給劉璝。上麵寫道:“左龍右鳳,飛入西川。雛鳳墜地,臥龍升天。一得一失,天數當然。見機而作,勿喪九泉。”劉璝又問:“我們四人的氣數如何?”紫虛上人說:“定數難逃,何必再問!”劉璝還想再問時,紫虛上人眉毛低垂,雙目緊閉,就像睡著了一樣,不再回答。四人下山。劉璝說:“仙人的話,不可不信。”張任說:“這不過是個狂老頭,聽他的話有什麼用。”於是上馬繼續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達雒縣後,四人分派人馬,把守各處關隘。劉璝說:“雒城是成都的屏障,一旦失去,成都就難以保全。我們四人商議一下,派兩人守城,兩人到雒縣前麵,依山傍險,紮下兩個營寨,不能讓敵兵靠近城池。”泠苞、鄧賢說:“我們願意去紮營。”劉璝十分高興,撥給泠、鄧二人兩萬兵力,讓他們在離城六十裡的地方紮下營寨。劉璝、張任則守護雒城。
劉備奪取涪水關後,與龐統商議進取雒城。有人來報,劉璋派了四員將領前來,現在泠苞、鄧賢率領兩萬軍隊在離城六十裡的地方紮下兩個大寨。劉備召集眾將問道:“誰敢立頭功,去奪取二將的營寨?”老將黃忠應聲而出說:“老夫願意前往。”劉備說:“老將軍率領本部人馬,前往雒城,若能奪取泠苞、鄧賢的營寨,必定重重賞賜。”
黃忠滿心歡喜,當即率領本部兵馬,謝過劉備後便準備出發。這時,帳下突然有一人站出來說:“老將軍年事已高,怎麼能去呢?小將雖不才,願意前往。”劉備一看,原來是魏延。黃忠說:“我已經領了將令,你怎麼敢越俎代庖?”魏延說:“老年人不能僅憑筋骨之力行事。我聽說泠苞、鄧賢是蜀中名將,血氣方剛。恐怕老將軍難以抵擋他們,這豈不是耽誤了主公的大事?我因此想代替您去,這本是一番好意。”黃忠大怒道:“你說我老,敢和我比試武藝嗎?”魏延說:“就在主公麵前,我們當麵比試。誰贏了誰就去,怎麼樣?”黃忠立刻快步走下台階,叫小校拿來大刀!劉備急忙製止道:“不可!我如今帶兵奪取西川,全靠你們二人之力。現在你們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肯定會耽誤我的大事。我來給你們二人調解,不要再爭論了。”龐統說:“你們二人不必相爭。如今泠苞、鄧賢紮下了兩個營寨。現在你們各自率領本部軍馬,去攻打一個營寨。誰先奪得,誰就是頭功。”於是確定黃忠攻打泠苞的營寨,魏延攻打鄧賢的營寨。二人各自領命而去。龐統又說:“這二人前去,恐怕在路上會起爭執,主公可親自率軍作為後援。”劉備留下龐統守城,自己與劉封、關平率領五千兵馬隨後進發。
黃忠回到營寨,傳令第二天四更做飯,五更整理裝備,天亮就進兵,從左邊山穀進軍。魏延卻暗中派人探聽黃忠何時起兵。探事人回報說:“明天四更做飯,五更起兵。”魏延暗自高興,吩咐眾軍士二更做飯,三更起兵,天亮時要趕到鄧賢營寨邊。軍士們接到命令,都飽餐一頓,給馬摘掉鈴鐺,士兵口中銜著枚,卷起軍旗,捆束鎧甲,悄悄地去劫寨。三更前後,隊伍離開營寨前進。走到半路,魏延在馬上心想:“隻去攻打鄧賢的營寨,顯不出我的能耐。不如先去攻打泠苞的營寨,然後再帶著得勝之兵去攻打鄧賢的營寨。這樣兩處的功勞,就都是我的了。”於是在馬上傳令,讓軍士們都朝左邊山路進發。天色微明時,離泠苞的營寨不遠了,魏延讓軍士們稍作休息,整理好金鼓旗幡、槍刀器械。早有負責巡邏的小軍飛速報告到營寨,泠苞已經做好了準備。一聲炮響,泠苞的三軍上馬,衝殺出來。魏延縱馬提刀,與泠苞交戰。二將交鋒,戰了三十回合,川兵分兩路來襲擊漢軍。漢軍走了半夜,人困馬乏,抵擋不住,往後便退。魏延聽到背後陣腳大亂,撇下泠苞,撥轉馬頭往回跑。川兵在後麵追趕,漢軍大敗。沒跑出去五裡,山背後鼓聲震天,鄧賢率領一支軍隊從山穀中截殺出來,大喊:“魏延快下馬投降!”魏延策馬飛奔,不料那馬忽然前蹄失陷,跪倒在地,把魏延掀了下來。鄧賢的馬奔到跟前,挺槍來刺魏延。槍還沒刺到,弓弦響處,鄧賢倒撞下馬。後麵泠苞正要趕來救援,一員大將從山坡上躍馬衝下,厲聲大叫:“老將黃忠在此!”舞著大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擋不住,往後便逃。黃忠乘勢追趕,川兵大亂。
黃忠這一支軍隊救了魏延,殺了鄧賢,一直追到營寨前。泠苞回馬與黃忠再戰。不到十多個回合,後麵的軍馬湧了上來,泠苞隻得放棄左邊的營寨,帶著敗軍去投奔右邊的營寨。隻見營寨中的旗幟全變了,泠苞大驚。勒住馬一看,當頭一員大將,身著金甲錦袍,正是劉玄德,左邊是劉封,右邊是關平,大聲喝道:“寨子已經被我們奪下,你還想去哪裡?”原來劉備率兵從後麵接應,順勢奪了鄧賢的寨子。泠苞兩頭無路可走,便選擇山間偏僻的小路,打算回雒城。沒走出去十裡,狹路上突然伏兵四起,搭鉤齊舉,把泠苞活捉了。原來是魏延自知犯了錯,無法辯解,收拾好後軍,讓蜀兵帶路,埋伏在這裡,正好逮個正著。用繩索捆綁了泠苞,押解到劉備的營寨。劉備立起免死旗,下令但凡川兵放下武器投降的,一律不許殺害,如有傷害投降士兵的,償命;又告知眾降兵:“你們川人都有父母妻兒,願意投降的充軍,不願意投降的就放你們回去。”於是歡呼聲震天。黃忠安下營寨後,徑直來見劉備,說魏延違抗軍令,應該斬首。劉備急忙召見魏延,魏延押著泠苞來到。劉備說:“魏延雖然有罪,但這次的功勞可以將功贖罪。”讓魏延感謝黃忠救命之恩,今後不許再相爭。魏延叩頭認罪。劉備重重賞賜黃忠,讓人把泠苞押到帳下,親自為他解開繩索,賜酒壓驚,問道:“你願意投降嗎?”泠苞說:“既然承蒙您免我一死,我怎麼會不投降呢?劉璝、張任和我是生死之交,如果您肯放我回去,我立刻招他們二人來投降,並且獻上雒城。”劉備非常高興,便賜給他衣服、鞍馬,讓他回雒城。魏延說:“這個人不能放回去。他一旦脫身,就不會再回來了。”劉備說:“我以仁義待人,彆人不會辜負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泠苞回到雒城,見到劉璝、張任,沒有說自己被捉又放回的事,隻說:“我殺了十多個人,奪得馬匹逃回來了。”劉璝急忙派人前往成都求救。劉璋得知折損了鄧賢,大驚失色,慌忙召集眾人商議。長子劉循進言說:“兒願意領兵前去守衛雒城。”劉璋說:“既然我兒願意去,那派誰輔佐你呢?”一人站出來說:“我願意前往。”劉璋一看,是舅父吳懿。劉璋說:“有舅父去最好。誰可以做副將呢?”吳懿推薦吳蘭、雷銅二人為副將,點齊兩萬軍馬前往雒城。劉璝、張任迎接,詳細講述了之前的事情。吳懿說:“敵軍兵臨城下,難以抵擋,你們有什麼好主意?”泠苞說:“這一帶正靠著涪江,江水湍急;前麵的營寨占據山腳,地勢最低。我請求帶五千軍,各自帶上鍬鋤前去,挖開涪江的水,就能把劉備的軍隊全部淹死。”吳懿聽從了他的計策,立刻讓泠苞前往決水,吳蘭、雷銅領兵接應。泠苞領命,自己去準備決水的器械。
劉備命令黃忠、魏延各自守住一個營寨,自己回到涪城,與軍師龐統商議。細作報告說:“東吳孫權派人去結交東川張魯,準備來攻打葭萌關。”劉備吃驚地說:“如果葭萌關有失,截斷了後路,我進退兩難,這可怎麼辦?”龐統對孟達說:“你是蜀中人,熟知地理,去守衛葭萌關怎麼樣?”孟達說:“我保舉一個人和我一起去守關,萬無一失。”劉備問是誰。孟達說:“這個人曾在荊州劉表部下擔任中郎將,是南郡枝江人,姓霍,名峻,字仲邈。”劉備非常高興,立刻派孟達、霍峻去守衛葭萌關。龐統回到館舍,門吏忽然來報:“有客人特地前來拜訪。”龐統出去迎接,隻見來人身高八尺,相貌不凡;頭發剪得很短,披在頸上;衣服不太整齊。龐統問道:“先生是什麼人?”那人不回答,徑直登上大堂,仰臥在床上。龐統很是疑惑。再三詢問。那人說:“先彆急,我會給你講天下大事。”龐統聽了更加疑惑,讓左右送上酒食。那人起身就吃,毫無謙遜之意;吃得很多,吃完又睡。龐統心中疑惑不定,派人請法正來看,擔心是敵方的奸細。法正急忙趕來。龐統出去迎接,對法正說:“有一個人是這樣的情況。”法正說:“難道是彭永言?”走上台階一看。那人跳起來說:“孝直,彆來無恙!正是:隻為川人逢舊識,遂令涪水息洪流。究竟這個人是誰,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