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看到魏延踏滅了主燈,心中憤怒不已,拔出劍就要殺魏延。孔明趕忙製止道:“這是我的命數該絕,並非文長的過錯。”薑維這才收起劍。孔明吐了好幾口血,臥倒在床上,對魏延說:“這定是司馬懿料到我有病在身,所以派人來刺探虛實。你趕緊出去迎敵。”魏延領命,出帳上馬,帶兵殺出寨去。夏侯霸看見魏延,慌忙領兵退走,魏延追趕了二十多裡才返回。孔明讓魏延回本寨把守。
薑維走進營帳,來到孔明的床前問候。孔明說:“我本想竭儘忠誠和力量,恢複中原,複興漢室,無奈天意如此,我很快就要死了。我平生所學,已經寫成書二十四篇,共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個字,裡麵包含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我看遍了眾將,沒有人能傳授這些知識,隻有你可以傳承我的書,千萬不要輕視忽略!”薑維哭著跪拜接受。
孔明又說:“我有‘連弩’的製作和使用方法,還沒來得及運用。這種弩箭長八寸,一張弩可以發射十支箭,我都畫成了圖本。你可以依照圖紙製作使用。”薑維也跪拜接受。孔明接著說:“蜀中的各個要道,都不必太過擔憂,隻有陰平這個地方,一定要格外小心。此地雖然地勢險峻,但時間長了必定會失守。”
之後,孔明又把馬岱叫進營帳,在他耳邊低聲交代,授予密計,叮囑道:“我死後,你可以依照這個計策行事。”馬岱領命出去。不一會兒,楊儀進來,孔明把他叫到床前,交給他一個錦囊,秘密囑咐:“我死後,魏延必定會造反。等他造反的時候,你和他對陣,才能打開這個錦囊。到時候自然會有斬殺魏延的人。”孔明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便昏昏沉沉地倒下,到了晚上才蘇醒過來,於是連夜上表奏明後主。
後主接到奏報,十分震驚,急忙命令尚書李福,星夜趕到軍中探望孔明,同時詢問他對後事的安排。李福領命,日夜兼程趕到五丈原,見到孔明,傳達了後主的命令。問候完畢,孔明流著淚說:“我不幸中途去世,白白荒廢了國家大事,有負於天下。我死後,你們應當竭儘忠誠輔佐君主。國家原有的製度,不能更改,我任用的人,也不可輕易廢除。我的兵法都傳授給了薑維,他自然能繼承我的誌向,為國家出力。我的生命已經危在旦夕,馬上就會有遺表上奏天子。”李福記住這些話,匆匆告辭。
孔明勉強支撐著病體,讓左右扶他上小車,出寨巡視各個營寨。他感到秋風吹在臉上,刺骨的寒冷,於是長歎道:“再也不能上陣討伐賊寇了!悠悠蒼天,為何對我如此絕情!”歎息了許久。回到營帳後,病情越發沉重,他把楊儀叫來,吩咐說:“王平、廖化、張嶷、張翼、吳懿等人,都是忠義之士,久經沙場,勞苦功高,值得委以重任。我死後,所有事情都依照原來的法度進行。退兵的時候要緩緩而行,不能操之過急。你深諳謀略,我就不必多囑咐了。薑伯約智勇雙全,可以負責斷後。”楊儀哭著跪拜領命。
孔明讓人取來筆墨紙硯,在臥榻上手寫遺表,呈給後主。遺表大致內容是:我聽聞生死是常理,難以逃脫命運定數。死亡即將來臨,我願竭儘愚忠。臣諸葛亮生性愚笨,遭遇艱難時世,身負重任,掌握軍政大權,興師北伐,卻未能成功。沒想到如今病入膏肓,生命垂危,不能侍奉陛下到最後,心中遺憾無窮。希望陛下能清心寡欲,約束自己,愛護百姓;向先皇儘孝道,對天下廣施仁恩;提拔被埋沒的人才,任用賢良之士;摒棄奸邪小人,以淳厚社會風俗。
我在成都的家中,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薄田,子弟們的衣食,足夠豐足。至於我在外任職,沒有彆的經營,隨身的衣食,都依靠官府供給,不另外謀求生計來增加財富。我死的時候,不會讓家裡有多餘的布帛,外麵有多餘的錢財,以免辜負陛下的信任。
孔明寫完後,又叮囑楊儀說:“我死後,不要發喪。可以做一個大龕,把我的屍體安放在龕中,在我口中放入七粒米,腳下點一盞明燈,讓軍中像平常一樣安靜,千萬不要舉哀,這樣將星就不會墜落。我的陰魂也會起來鎮守。司馬懿看到將星不墜,一定會心生疑慮。我們的軍隊可以先讓後寨出發,然後一營一營緩緩撤退。如果司馬懿來追,你可以布好陣勢,把軍旗倒過來,擂響戰鼓。等他來到,就把我之前雕刻的木像,安置在車上,推到軍前,讓大小將士分列左右。司馬懿看到後一定會驚慌逃走。”楊儀一一答應。
當晚,孔明讓人扶他出去,仰望北鬥星,遙指著一顆星說:“這就是我的將星。”眾人看去,隻見那顆星顏色昏暗,搖搖欲墜。孔明用劍指著它,口中念咒,念完咒語急忙回到營帳時,便昏迷不醒了。眾將正慌亂的時候,尚書李福又到了,看到孔明昏死過去,說不出話,大哭道:“我耽誤了國家大事啊!”不一會兒,孔明蘇醒過來,睜開眼睛環顧四周,看見李福站在床前。孔明說:“我知道你又回來的用意。”李福謝罪說:“我奉天子之命,詢問丞相百年之後,誰可以擔當大任,剛才因為匆忙,忘了詢問,所以又回來了。”孔明說:“我死後,可以擔當大事的,蔣公琰比較合適。”李福問:“蔣公琰之後,誰可以接替他?”孔明說:“費文偉可以接替。”李福又問:“費文偉之後,誰來接替呢?”孔明沒有回答。眾將走近一看,孔明已經去世了。當時是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孔明享年五十四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來杜工部寫詩感歎: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虎帳不聞施號令,麟台惟顯著勳名。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好看綠陰清晝裡,於今無複雅歌聲!
白樂天也有詩寫道: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托孤既儘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當初,蜀長水校尉廖立,自認為才能和名聲都應該成為孔明的副手,常常因為職位清閒,心中怏怏不平,不停地抱怨誹謗。於是孔明把他貶為平民,流放到汶山。等他聽說孔明去世,便流著淚說:“我終究要成為被異族統治的人了!”李嚴聽說後,也大哭一場,生病死去。大概是李嚴曾經指望孔明能重新任用自己,彌補以前的過錯,他估計孔明死後,其他人不會重用自己。後來元微之稱讚孔明的詩寫道: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歎古今無!
當晚,天地間仿佛都籠罩著哀愁,月色黯淡無光,孔明溘然長逝。薑維、楊儀遵照孔明的遺命,不敢舉哀,按照喪葬禮儀把孔明入殮,安置在龕中,派三百名心腹將士守護,隨後秘密傳令,讓魏延斷後,各處營寨依次退兵。
司馬懿夜觀天文,看到一顆大星,呈現赤色,光芒帶有棱角,從東北方向流向西南方,墜落在蜀營內,三次墜落又三次升起,隱隱約約還伴有聲響。司馬懿驚喜地說:“孔明死了!”立即傳令出動大軍追擊。剛出寨門,又疑慮起來:“孔明擅長六丁六甲之術,如今見我長久不出戰,所以用這種法術假裝死亡,引誘我出擊。現在如果追擊,必定會中他的計謀。”於是又勒馬回到寨中,不再出兵,隻讓夏侯霸暗中帶領幾十名騎兵,前往五丈原偏僻的山間打探消息。
魏延在自己的營寨中,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頭上忽然長出兩隻角,醒來後心中十分疑惑不解。第二天,行軍司馬趙直來了,魏延把他請進營帳問道:“早就知道你精通《易經》的道理。我昨晚夢見頭上長角,不知道是吉是凶?麻煩你幫我分析一下。”趙直想了很久,回答說:“這是大吉之兆。麒麟頭上有角,蒼龍頭上也有角,這是變化飛騰的象征。”魏延非常高興,說:“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一定會重重感謝你!”趙直告辭離開,走了沒幾裡路,正好遇到尚書費禕。費禕問他從哪裡來,趙直說:“剛剛到魏文長的營中,文長夢見頭上長角,讓我幫他判斷吉凶。這本不是好兆頭,但我擔心說實話會惹他怪罪,就用麒麟、蒼龍的說法來解釋。”費禕問:“你怎麼知道不是吉兆呢?”趙直說:“角這個字,是‘刀’字下麵加個‘用’字。現在頭上要用刀,那可太凶險了!”費禕說:“你先不要把這件事泄露出去。”趙直便離開了。
費禕來到魏延的營寨,讓周圍的人退下,然後告訴魏延:“昨夜三更,丞相已經去世了。臨終前再三囑咐,讓將軍斷後抵擋司馬懿,緩緩退兵,不要發喪。現在兵符在這裡,你可以起兵了。”魏延問:“那由誰來代理丞相的大事呢?”費禕說:“丞相把所有大事都托付給了楊儀,用兵的機密方法都傳授給了薑伯約。這兵符是楊儀下達的命令。”魏延說:“丞相雖然去世了,但我還在。楊儀不過是一個長史,怎麼能擔當如此重任?他隻適合護送丞相的靈柩回川安葬。我自然會率領大軍攻打司馬懿,一定要取得成功,怎麼能因為丞相一人去世就荒廢國家大事呢?”費禕說:“丞相留下遺令,讓我們暫且退兵,不可違背。”魏延生氣地說:“丞相當時要是聽我的計策,早就奪取長安了!我現在擔任前將軍、征西大將軍、南鄭侯,怎麼肯給一個長史斷後!”費禕說:“將軍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不可輕舉妄動,以免被敵人恥笑。等我去見楊儀,向他說明利害關係,讓他把兵權讓給將軍,怎麼樣?”魏延聽從了他的建議。
費禕辭彆魏延,走出營帳,急忙來到大寨去見楊儀,把魏延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楊儀說:“丞相臨終前曾悄悄囑咐我:‘魏延必定會有叛逆的心思。’現在我拿著兵符去試探他,就是想探探他的心意,如今果然應驗了丞相的話。我讓伯約負責斷後就行了。”於是,楊儀帶領士兵護送著孔明的靈柩先行,命令薑維斷後,按照孔明的遺令,緩慢地撤退。
魏延在營寨裡,一直不見費禕回來回複,心裡犯起了嘀咕,就命令馬岱帶領十幾名騎兵去打探消息。馬岱回來報告說:“後軍由薑維統領,前軍大部分已經退入山穀中了。”魏延一聽,火冒三丈,怒吼道:“這個迂腐的書生竟敢欺騙我!我一定要殺了他!”接著轉頭對馬岱說:“你肯幫我嗎?”馬岱說:“我一直都痛恨楊儀,現在願意幫將軍攻打他。”魏延十分高興,立刻拔營,率領本部兵馬往南進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侯霸率領軍隊來到五丈原查看,發現一個人都沒有,急忙回去向司馬懿報告:“蜀兵已經全部退走了。”司馬懿一聽,頓足說道:“孔明真的死了!得趕緊去追!”夏侯霸勸阻道:“都督不可輕易追擊,應當先派偏將前往。”司馬懿卻堅持:“這次我必須親自去。”於是,他帶著兩個兒子一起殺向五丈原,一路上搖旗呐喊。衝進蜀營後,發現裡麵空無一人。司馬懿對兩個兒子說:“你們趕緊催兵趕來,我先率軍前進。”於是司馬師、司馬昭在後麵催促大軍,司馬懿自己一馬當先,追到山腳下,遠遠望見蜀兵就在不遠處,於是奮力追趕。
突然,山後一聲炮響,喊聲震天,隻見蜀兵全都掉轉軍旗,敲響戰鼓,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上麵寫著一行大字:“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司馬懿大驚失色。定睛一看,隻見中軍有幾十員上將,簇擁著一輛四輪車出來,車上端坐著孔明,頭戴綸巾,手持羽扇,身披鶴氅,腰係皂絛。司馬懿驚恐地叫道:“孔明還活著!我貿然進入重地,中了他的計了!”急忙勒轉馬頭往回跑。背後薑維大聲喊道:“賊將彆跑!你中了我丞相的計策了!”魏兵嚇得魂飛魄散,紛紛丟棄盔甲、兵器,各自逃命,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司馬懿一口氣跑了五十多裡,背後兩名魏將追了上來,拉住他的馬嚼環說道:“都督彆驚慌。”司馬懿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頭,問道:“我還有頭嗎?”兩名將領說:“都督彆怕,蜀兵已經跑遠了。”司馬懿喘息了好一會兒,神色才穩定下來,睜眼一看,原來是夏侯霸和夏侯惠。於是,他緩緩地拉住韁繩,和這兩名將領從小路回到自己的營寨,並派眾將帶兵四處偵察。
過了兩天,有鄉民跑來報告說:“蜀兵退入山穀的時候,哀哭聲震動大地,軍中揚起了白旗,孔明真的死了。隻留下薑維率領一千士兵斷後。前幾天車上的孔明,是個木頭人。”司馬懿長歎一聲:“我能料到他活著時的謀劃,卻料不到他的死。”因此,蜀地流傳著一句諺語:“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後人寫詩感歎:長星半夜落天樞,奔走還疑亮未殂。關外至今人冷笑,頭顱猶問有和無!
司馬懿確認孔明的死訊屬實後,又帶兵去追趕。追到赤岸坡時,發現蜀兵已經遠去,這才領兵返回。他對眾將說:“孔明已死,我們都可以高枕無憂了!”於是班師回朝。一路上,看到孔明安營紮寨的地方,前後左右都布置得整整齊齊、井井有條,司馬懿讚歎道:“這真是天下奇才啊!”隨後,他帶兵回到長安,分彆調遣眾將,讓他們各自把守險要關口,自己則回洛陽去麵見君主。
楊儀和薑維排成陣勢,緩緩退入棧閣道口,然後為孔明換上喪服,發布死訊,高掛招魂幡,全軍舉哀。蜀軍將士們悲痛欲絕,有人甚至痛哭至死。蜀兵前隊剛回到棧閣道口,忽然看見前麵火光衝天,喊聲震地,有一支軍隊攔住了去路。眾將大為吃驚,急忙報告給楊儀。真是:已見魏營諸將去,不知蜀地甚兵來。不知道來的是哪裡的軍馬,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