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江月》詞為證:
軟弱安身之本,剛強惹禍之胎。無爭無競是賢才,虧我些兒何礙。
鈍斧錘磚易碎,快刀劈水難開。但看發白齒牙衰,惟有舌根不壞。
話說當時高太尉望著水路的軍士,心知戰事不利,正打算撤軍,卻突然聽到四周炮聲轟鳴。他趕忙召集眾將,奪路而逃。原來梁山泊隻是在四下裡施放號炮,並沒有伏兵。這突如其來的炮聲,卻把高太尉嚇得心驚膽戰,如鼠竄狼奔一般,連夜收軍撤回濟州。清點步軍人數,折損不算太多;但水軍卻折損了大半,戰船更是一艘都沒能回來。劉夢龍僥幸逃脫,軍士中會水的撿回了性命,不會水的都淹死在了水中。高太尉的軍威受挫,銳氣大減,隻好先在城中屯駐軍馬,等待牛邦喜征集船隻到來。同時,他又派人帶著公文去催促,不管是什麼樣的船隻,隻要合用,儘數拘拿,解送到濟州,以便整頓軍隊,再次出征。
且說在水滸寨中,宋江先帶著董平上山,拔出箭矢,叫來神醫安道全用藥調治。安道全用金槍藥敷住董平的瘡口,讓他在寨中安心養病。吳用則帶領眾頭領回到山上。水軍頭領張橫將黨世雄押解到忠義堂上請功,宋江吩咐先把黨世雄押到後寨,軟監起來。他們把奪來的船隻,全部收入水寨,分派給各頭領。
再說高太尉在濟州城中,召集諸將,商議剿滅梁山的計策。其中上黨節度使徐京稟報道:“徐某幼年時在江湖遊曆,以使槍賣藥為生,曾與一人結交。此人深諳韜略,精通兵法,有孫武、吳起的才能,諸葛亮的智謀,姓聞名煥章,如今在東京城外安仁村教書。如果能請得此人來做參謀,就可以對付吳用的詭計。”高太尉聽後,立刻派一員首將,帶著綢緞、鞍馬,星夜趕回東京,以厚禮聘請這位教村學的秀才聞煥章,來做軍前參謀,並要求他儘快趕赴濟州,一同參與軍務。
那員首將回到東京還沒三五天,城外就傳來消息:“宋江的軍馬已經來到城邊,前來挑戰。”高太尉聽後勃然大怒,隨即點齊本部軍兵,出城迎敵,還命令各寨節度使一同出戰。
且說宋江的軍馬見高太尉帶兵臨近,急忙後退十五裡,來到平川曠野之地。高太尉引軍追去,隻見宋江的軍馬已在山坡邊擺好陣勢。紅旗隊中,擁出一員猛將,他是怎樣的披掛打扮呢?但見:
頭戴一頂插著交角、鑲嵌金花、光亮耀眼的鐵襆頭;係著一條長數尺、如飛紅霞般、色彩斑斕的紅抹額;身披一副黑黝黝、齊整光滑、退光漆、猶如烈龍鱗般、鑲金的烏油甲;腰間係著一條攢著八寶、嵌著七珍、金雀舌形狀、雙獺尾樣式、玲瓏剔透的碧玉帶;身穿一件按照北方顏色、如潑墨般、像烏雲凝聚、似黑霧飄動的黑色皂羅袍;腳蹬一對綠色兜根、金色落縫、似走雲芽、盤著雙鳳、踏山麂皮靴;懸掛著一張能射雙雕、落孤雁的鵲畫寶雕弓;箭壺裡裝著一壺能穿銀盔、透鐵鎧的點鋼鑿子箭;手腕上挽著兩條蒼龍梢形狀、排著竹節、水磨打造的打將鞭;騎著一匹高大無比、仿佛嫌天低地窄的千裡烏騅馬。正是:斜按鐵槍臨陣上,渾如黑殺降凡間。
認旗上寫得清清楚楚,此人正是“雙鞭呼延灼”。他兜住馬,橫著槍,威風凜凜地立在陣前。高太尉看見後,說道:“這家夥就是統領連環馬時,背叛朝廷的人。”便派雲中節度使韓存保出馬迎敵。這韓存保擅長使用一枝方天畫戟。
兩人在陣前二話不說,一個揮動畫戟刺去,一個挺槍來迎。使戟的毫不留情,使槍的也絕不手軟。兩人大戰五十多個回合,呼延灼故意賣個破綻,閃到一旁,拍馬朝著山坡下跑去。韓存保一心想要立功,趕緊拍馬追趕。兩匹馬的八個馬蹄,像翻盞撒鈸一樣快速奔跑,大約追出五七七裡,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眼看就要趕上了。呼延灼勒回馬,調轉槍頭,舞動雙鞭來迎戰。兩人又鬥了十多個回合,呼延灼用雙鞭分開畫戟,回馬又跑。
韓存保心想:“這家夥的槍近不了我身,鞭也贏不了我,我不在這兒抓住這賊,更待何時!”於是又猛追上去,轉過一兩處山嘴,前麵出現兩條路,卻不知呼延灼朝哪條路跑了。韓存保勒馬上坡張望,隻見呼延灼沿著一條小溪奔走。韓存保大聲喊道:“潑賊,你往哪裡跑!快下馬受降,饒你性命!”呼延灼不但不跑,還大罵韓存保。韓存保繞了個大圈,從後麵包抄呼延灼。兩人正好在溪邊相遇。一邊是山,一邊是溪,中間隻有一條小路,兩匹馬無法回旋。
呼延灼說道:“你還不投降,更待何時!”韓存保說:“你是我手下敗將,反倒要我投降你!”呼延灼道:“我把你引到這兒,就是要活捉你。你的性命就在頃刻之間。”韓存保道:“我正是來活捉你的!”兩人舊怨重燃,怒火中燒。韓存保挺著長戟,朝著呼延灼的前心、兩脅、軟肚,像雨點般猛戳過去。呼延灼用槍左撥右擋,像狂風一樣刺過來。兩人又鬥了三十來個回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鬥到激烈處,韓存保一戟朝著呼延灼的軟脅刺去,呼延灼一槍朝著韓存保的前心刺去。兩人各自一閃,兩邊的兵器都從脅下刺了過去。呼延灼一把夾住韓存保的戟杆,韓存保也扭住呼延灼的槍杆,兩人都在馬上,你拉我扯,夾住對方的腰胯,用力掙紮。韓存保的馬後蹄先陷進溪裡,呼延灼連人帶馬也被拽進溪裡,兩人在水中扭打在一起。兩匹馬濺起大片水花,兩人渾身濕透。呼延灼扔掉手裡的槍,夾住韓存保的戟杆,急忙去抽鞭;韓存保也扔掉自己的槍杆,雙手按住呼延灼的兩條胳膊,你揪我扯,兩人都滾到了水裡。兩匹馬像流星一樣跑上岸,朝著山邊跑去。兩人在溪水中,軍器都掉落了,頭上的盔沒了,身上的衣甲也七零八落。兩人隻能用空拳在水中廝打,你來一拳,我回一拳,一會兒在深水裡,一會兒又被拖到淺水裡。
兩人正打得難解難分,岸上一彪軍馬趕到,為首的正是沒羽箭張清。眾人一擁而上,活捉了韓存保。張清趕忙派人去尋找跑掉的兩匹戰馬,隻見那馬聽到馬嘶人喊,也跑回來歸隊,於是順利收住。眾人又到溪中撈起軍器還給呼延灼,呼延灼濕漉漉地跨上馬,把韓存保反剪雙手,綁在馬上,一行人一起朝著峪口奔去。有詩為證:
兩人交戰更蹺蹊,脫馬纏綿浸碧溪。
可惜韓存英勇士,生擒活捉不堪題。
隻見前麵一彪軍馬趕來,原來是來尋找韓存保的。為首的兩員節度使,一個是梅展,一個是張開。他們看見渾身濕透的韓存保被綁在馬上,梅展大怒,揮舞著三尖兩刃刀,直取張清。兩人交馬不到三個回合,張清便轉身就跑,梅展緊緊追趕。張清輕舒猿臂,扭動狼腰,隻聽“嗖”的一聲,一顆石子飛了出去,正中梅展的額角。梅展鮮血迸流,扔掉手中的刀,雙手捂住臉。張清急忙回馬,卻被張開搭上箭,拉滿弓,一箭射來。張清一提馬頭,那箭正好射中馬眼,馬立刻倒下。張清跳到一旁,拿起槍,準備步戰。
這張清原本隻有飛石打人的本事,槍法卻不怎麼樣。張開先救了梅展,然後來戰張清。張開在馬上舞動長槍,出神入化,神出鬼沒。張清隻能招架格擋,根本抵擋不住,隻好拖著槍,跑到馬軍隊裡躲避。張開騎著馬,揮舞長槍,所到之處,五六十個馬軍被打得七零八落。張開再次奪回韓存保,正準備回去,隻聽喊聲震天,峪口兩彪軍趕到,一隊是霹靂火秦明,一隊是大刀關勝。兩位猛將殺來,張開隻能保護著梅展逃走,根本顧不上其他軍士。兩路軍馬殺來,又奪回了韓存保。張清搶了一匹馬,呼延灼拚儘全力,隻能跟著眾人一起廝殺。眾人乘勢掩殺到官軍隊前,衝亂了官軍的陣腳。官軍隻好退回濟州。梁山泊的軍馬也不追趕,隻是連夜把韓存保押解上山寨。
宋江等人坐在忠義堂上,見押來韓存保,喝退軍士,親自為他解開繩索,請他坐在廳上,殷勤款待。韓存保感激不已。宋江又請出黨世雄相見,一同招待。宋江說道:“二位將軍,請勿起疑。我們宋江等人並無反意,隻是被那些貪官汙吏逼迫至此。若蒙朝廷赦免罪行,招安我們,我們情願為國家效力。”韓存保說:“之前陳太尉帶著招安詔書來到山寨,你們為何不趁機改邪歸正呢?”宋江答道:“隻因朝廷詔書寫得含糊不清,再加上有人用村釀劣酒替換了禦酒,因此弟兄們心裡都不服氣。那兩個張乾辦、李虞候,作威作福,羞辱眾將。”韓存保說:“隻因為中間沒有得力的人從中斡旋,才誤了國家大事。”
宋江設宴款待他們,第二天,備好鞍馬,將二人送出穀口。這兩人在路上對宋江的諸多好處讚不絕口。回到濟州城外時,天色已晚。第二天一早,他們進城去見高太尉,說起宋江放回二人的事。高俅大怒道:“這是賊人詭計,故意動搖我軍軍心!你們二人有何臉麵來見我?左右,把他們拉出去斬了,回來報信!”王煥等眾官都跪下求情道:“此事與這二人無關,是宋江、吳用的計謀。如果斬了這二人,反而會被賊人恥笑。”高太尉在眾人苦苦哀求下,饒了兩人性命,削去他們的官職,打發他們回東京泰乙宮聽候治罪。這兩人便被解送回京師。
原來,這韓存保乃是韓忠彥的侄兒,而韓忠彥身為國老太師,朝廷中的許多官員都曾受他提拔。有一位門館教授,名叫鄭居忠,原本就是韓忠彥舉薦的人,如今擔任禦史大夫。韓存保將之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鄭居忠上了轎子,帶著韓存保,前去拜見尚書餘深,一同商議此事。餘深說道:“這事必須先稟報太師,才能麵奏皇上。”於是,二人前去拜見蔡京,向他說明:“宋江等人本無反意,隻是希望朝廷能夠招安他們。”蔡京卻道:“之前他們毀壞詔書、誹謗皇上,如此無禮,不能招安,隻能出兵剿捕。”二人又稟報道:“前次招安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前去招安的人沒有向他們傳達朝廷的恩德,也沒有用心安撫,不說好話,隻講利害,所以才未能成事。”蔡京這才應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約好第二天早朝,道君天子升殿,蔡京奏請準允,再次降下招安詔書,派人前去招安。天子說:“如今高太尉派人去請安仁村的聞煥章擔任軍前參謀,讓他儘快趕赴邊庭任職,就派此人作為使者前去招安。如果宋江等人願意歸降,就赦免他們的所有罪行;要是他們仍然不肯歸服,就責令高俅限期將他們剿捕乾淨,然後回京複命。”蔡太師起草好詔書,一麵派人去請聞煥章到尚書省赴宴。這聞煥章本是有名的文士,朝廷中的大臣大多都認識他,紛紛備下酒食迎接。宴會結束後,眾人各自散去,聞煥章便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出發。有詩為證:
教學先生最有才,天書特地召將來。
展開說地談天口,便使恩光被草萊。
暫且不說這邊聞煥章辭彆天子,與使者一同前往,且說高太尉在濟州,心中煩悶不已。門吏前來稟報:“牛邦喜到了。”高太尉立刻傳令將他喚來。牛邦喜行禮完畢,高太尉問道:“船隻準備得怎麼樣了?”牛邦喜稟報道:“一路上征集到大小船隻一千五百多隻,都已停在閘下。”高太尉聽後十分高興,賞賜了牛邦喜。接著,他便傳令,讓將船隻都放入寬闊的港中,每三隻一排釘牢,上麵鋪上木板,船尾用鐵環鎖住。又將所有步軍都安排上船,其餘的馬軍則在靠近水邊的地方護送船隻。等到軍士們上船編排完畢,訓練熟練,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而梁山泊這邊也早已得知了消息。
吳用叫來劉唐,向他授計,讓他掌管水路,建立戰功。眾多水軍頭領各自準備好小船,在船頭上一排排釘上鐵葉,船艙裡裝載著蘆葦、乾柴,柴中灌有硫黃、焰硝等引火之物,屯駐在小港內。又讓炮手淩振在四周的高山上,以放炮作為信號。還在水邊樹木繁茂的地方,將旌旗綁在樹上,每一處都設置了金鼓、火炮,虛設人馬,布置假營壘。同時,請公孫勝施展法術,祭風相助。旱地上則安排了三隊軍馬作為接應。梁山泊這邊,吳用已經謀劃布置妥當。
且說高太尉在濟州催促軍馬出發,水路統軍由牛邦喜擔任,同時還有劉夢龍和黨世英一同掌管。高太尉披掛整齊,三通擂鼓之後,水港裡的船隻開動,旱路上的馬匹出發,船行如箭,馬去似飛,朝著梁山泊殺來。先說水路中的船隻,船篙相連不斷,金鼓齊鳴,緩緩殺入梁山深處,卻連一隻船的影子都沒見到。漸漸地靠近金沙灘,隻見荷花蕩裡有兩隻打魚船,每隻船上隻有兩個人,正拍手大笑。頭船上的劉夢龍見狀,立刻下令放箭亂射,那兩個漁人卻都跳入水底逃走了。劉夢龍催動戰船,漸漸靠近金沙灘頭。隻見岸邊一帶都是茂密的細柳,柳樹上拴著兩頭黃牛,綠莎草上躺著三四個牧童。遠遠地,又有一個牧童倒騎著一頭黃牛,口中嗚嗚咽咽地吹著一管笛子走來。劉夢龍便命令先鋒中勇猛的士卒率先登岸,那幾個牧童見狀,跳起來嗬嗬大笑,都鑽進柳陰深處不見了。前隊的五七百人爭先搶上岸去,這時,柳陰樹中突然一聲炮響,兩邊戰鼓齊鳴。左邊衝出一隊紅甲軍,為首的是霹靂火秦明;右邊衝出一隊黑甲軍,為首的是雙鞭將呼延灼。兩人各帶五百軍馬,截斷了水邊的去路。劉夢龍急忙招呼軍士們下船,可此時已經折損了大半軍校。
牛邦喜聽到前軍傳來喊殺聲,便下令後船暫且後退。這時,隻聽得山頂上連珠炮響,蘆葦中發出颼颼的聲響,原來是公孫勝披散著頭發,手持寶劍,踏著罡步,在山頂上祭風。起初,風隻是穿林透樹,隨後便飛沙走石,不一會兒,白浪滔天,頃刻之間,黑雲壓地,紅日失去光芒,狂風呼嘯大作。劉夢龍急忙下令劃船返回,卻隻見蘆葦叢中、藕花深處、小港狹汊裡,都劃出小船來,鑽入大船隊中。鼓聲響處,眾人一齊點著火把。原來,這些小船上的布置,都是吳用出的主意,授計給劉唐,讓一眾水軍頭領裝載蘆葦、乾柴、硫黃、焰硝,再摻雜著油薪。霎時間,大火熊熊燃起,烈焰衝天,四下裡的小火船分散開來,紛紛鑽進大船之中,前後的官船,頓時一齊燃燒起來。這火起時的景象如何呢?但見:
黑煙彌漫綠水,紅焰升騰清波。風威卷起荷葉,漫天飛舞;火勢焚燒蘆林,連梗斷裂。神號鬼哭,昏昏然日色無光;嶽撼山崩,浩浩乎波聲鼎沸。戰艦遮洋,儘皆傾倒;柁櫓艨艟,全都報廢。先鋒將嚇得魄散魂飛,合後兵驚得心膽俱裂。蕩槳的人率先落水,點篙的人無路逃生。船尾的旌旗,不見青紅交雜;柁樓的劍戟,難排霜刃爭叉。副將慌忙發出哀號,主帥爭先尋找死路。這場景,就如同驪山頂上,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而戲耍諸侯;又好似夏口三江,周瑜施展妙策大破曹操。千千條火焰連天而起,萬萬道煙霞貼水紛飛。
當時,劉夢龍見滿港都是飛舞的火焰,戰船都被燒著了,隻得丟棄頭盔衣甲,跳入水中。他又不敢靠近岸邊,隻能朝著港深水闊的地方遊去,想要逃命。蘆林裡麵,一個人獨自駕著小船,徑直迎了過來。劉夢龍見狀,急忙鑽入水底,卻正好被一個人攔腰抱住,拖上了船。撐船的是出洞蛟童威,攔腰抱的是混江龍李俊。再說牛邦喜,見四下裡官船船隊中都燃起了大火,也丟棄了戎裝披掛,正準備下水,船梢上突然鑽出一個人來,拿著撓鉤,劈頭搭住,將他倒拖下水。這個人正是船火兒張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梁山泊內的水麵上,廝殺得屍橫遍野,血濺波心,被燒焦頭、爛了額的人不計其數。隻有黨世英搖著小船,正往前逃時,蘆林兩邊弩箭、弓矢齊發,將他射死在水中。眾多軍卒之中,會水的人逃得性命回去;不會水的,全都淹死;被生擒活捉的,都被押解到大寨。李俊活捉了劉夢龍,張橫捉住了牛邦喜,他們本想將這二人押解上山寨,可又擔心宋江會再次將他們放走,於是兩個好漢自行商量,就在路邊結果了這二人的性命,割下首級送上山來。
再說高太尉率領馬軍在水邊策應,隻聽見連珠炮響,戰鼓之聲不絕於耳,料想是水麵上正在廝殺,便趕緊催馬前來,靠著山、臨著水張望。隻見眾多軍士紛紛從水裡逃命,爬上岸來。高俅認出這些是自己的軍校,便詢問緣由,他們說船隻被放火燒光了,至於其他情況,都不清楚。高太尉聽後,心裡愈發慌張。隻望見喊殺聲不斷,黑煙彌漫天空,他急忙率領軍隊按原路返回,剛走到山前,鼓聲響處,突然衝出一隊馬軍攔住去路。為首的正是急先鋒索超,他揮舞著開山大斧,驅馬迅速逼近。高太尉身邊的節度使王煥,立刻挺槍而出,與索超交戰。兩人沒鬥上五個回合,索超便撥轉馬頭逃走了。高太尉指揮軍隊追趕,轉過山嘴,卻早已不見索超的蹤影。
正向前走著,背後豹子頭林衝率領軍隊趕來,又殺了一陣。再往前走了六七裡路,青麵獸楊誌率領軍隊追來,再次發起攻擊。又跑了不到八九裡,背後美髯公朱仝追上來,又是一陣廝殺。這都是吳用定下的追趕計策,不在前麵攔截,隻在後麵追殺。敗逃的官軍無心戀戰,隻顧拚命奔逃,根本無暇顧及後軍。因此,高太尉被追得狼狽不堪,匆忙逃向濟州。等他進入城中時,已經是三更時分,又聽到城外寨中火光衝天,喊殺聲不斷。原來,石秀和楊雄率領五百步軍在此設下埋伏,放了三五把火後,便悄悄離開了。這把高太尉嚇得魂不附體,連忙派人前去查看,得知他們已經離去,這才放下心來。清點軍馬,發現折損了大半。有詩為證:
赤壁鏖兵事可徵,高俅計拙亦無憑。
雄兵返敗梁山泊,回首羞將大府登。
高俅正在煩悶之際,遠處探馬來報:“天使到了。”高俅於是率領軍馬和節度使們出城迎接。見到天使後,眾人說起降詔招安之事。高俅與聞煥章參謀使相互見禮後,一同進入城中帥府商議。高太尉先要來詔書的抄本觀看。他心裡想著,如果不招安,已經接連打了兩場敗仗,征集來的許多船隻又被全部燒毀;要是招安,又實在沒臉回到京師。他心裡猶豫了好幾天,拿不定主意。
沒想到濟州有一個老吏,名叫王瑾,此人平日裡為人刻薄狠毒,大家都叫他“剜心王”,他是太守張叔夜派到帥府當差的。王瑾看到詔書抄本後,又打聽到高太尉內心遲疑不決,便來到帥府,獻上一條計策,他稟報道:“大人不必猶豫,小吏我看這詔書上已經留了條後路。起草這詔書的翰林待詔,想必與大人交情不錯,已經提前開了個後門。”高太尉聽後大為驚訝,忙問道:“你怎麼看出留了後門?”王瑾稟報道:“詔書上最關鍵的是中間那一行,寫著‘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這句話其實可以拆開理解。開讀詔書的時候,把‘除宋江’單獨當作一句,‘盧俊義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另作一句。這樣就能把宋江騙到城裡,抓住這個帶頭的,把他殺了,然後把他手下的眾人全部打散,分彆調遣到彆處。自古道:蛇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飛。沒了宋江,其他人也就成不了氣候!不知太尉大人意下如何?”
高俅聽後十分高興,隨即提升王瑾為帥府長史,又把聞參謀請來,將此事告知他,一同商議。聞煥章勸諫道:“堂堂天使前來,我們隻能以正理相待,不可對人使用詭詐手段。倘若宋江等人中有智謀之士識破了這個計謀,事情發生變故,那就麻煩了。”高太尉說:“並非如此!自古兵書有雲:‘兵行詭道。’行軍打仗,怎麼能隻用正大光明的手段呢?”聞參謀說:“雖說‘兵行詭道’,但這是天子的聖旨,是要取信於天下的。自古君王的話如同綸、綍般重要,因此被稱為玉音,不可隨意更改。如今要是這麼做,日後被人知道了,這聖旨就難以讓人信服了。”高太尉道:“先顧眼前的事,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於是,他不聽聞煥章的勸告,先派一人前往梁山泊通報消息,讓宋江等人全體到濟州城下,聽候天子詔書,赦免罪行。這其中到底是真是假呢?有詩為證:
遠捧泥書出大邦,諄諄天語欲招降。
高俅輕信奸人語,要構陰謀殺宋江。
再說宋江又戰勝了高太尉這一陣,燒毀的船隻,讓小校搬運回去當柴燒;沒被燒毀的,收歸水寨。凡是活捉的軍將,都陸續放回濟州。當天,宋江和大小頭領正在忠義堂上商議事情,小校前來稟報:“濟州府派人上山,說朝廷特意派遣天使頒布詔書,赦免我們的罪行,進行招安,還要加官賜爵,特來報喜。”宋江聽後,喜出望外,笑容滿麵,立刻讓人把報信的人請到堂上。詢問之下,那人說道:“朝廷降下詔書,特地來招安。高太尉派小人前來,邀請大小頭領都到濟州城下行禮,聆聽詔書宣讀。絕無虛假,請勿懷疑。”
宋江讓人把軍師請來商議,商議定了之後,拿出一些銀兩段匹,賞賜給報信之人,先打發他回濟州去了。宋江隨即傳下號令,讓大小頭領都收拾行裝,準備去聽詔書宣讀。盧俊義說道:“兄長先彆急,恐怕這是高太尉的陰謀,兄長千萬不能貿然前去!”宋江說:“你們要是這麼多疑,怎麼能夠歸正朝廷呢?大家無論如何都得去走一趟。”吳用笑著說:“高俅那家夥被我們殺得膽戰心驚,就算有再多的計謀也施展不出來。咱們這麼多弟兄都是好漢,不必多疑,隻管跟著宋公明哥哥下山。我這裡先派黑旋風李逵,帶著樊瑞、鮑旭、項充、李袞,率領一千步軍,埋伏在濟州東路;再派一丈青扈三娘,帶著顧大嫂、孫二娘、王矮虎、孫新、張青,率領一千馬軍,埋伏在濟州西路。一旦聽到連珠炮響,就殺到北門會合。”
吳用安排妥當後,眾頭領紛紛下山,隻留下水軍頭領看守寨柵。隻因高太尉想用詐術誘使這夥英雄下山,不聽聞參謀的勸諫。誰能想到,原本在濟州城下,會變得如同九裡山前那般凶險;梁山泊邊,仿佛成了三江夏口一樣危機四伏。這就好比狼闖進犬隊,虎衝入羊群。正是:隻因一紙君王詔,惹起全班壯士心。那麼,眾好漢到底會如何大鬨濟州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