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為證:
燕青心膽堅如鐵,外貌風流卻異常。
花柳曲中逢妓女,洞房深處遇君王。
隻因姓字題金榜,致使皇恩降玉章。
持本禦書丹詔去,英雄從此作忠良。
話說燕青在李師師家有幸遇見道君皇帝,成功求得一道赦免自己的赦書。此後,他又與戴宗定下計策,從高太尉府中設法救出了蕭讓和樂和。四人趁著城門開啟,迅速出城,徑直趕回梁山泊,將這些事情一一告知眾人。
且說李師師當晚不見燕青回來,心中不免有些擔憂。而高太尉府中的親隨人員,第二天按時給蕭讓、樂和送茶飯時,卻發現房間裡二人不見了蹤影,頓時驚慌失措,趕忙報告給都管。都管連忙來到花園查看,隻見柳樹邊拴著兩條粗繩索,由此便知道二人已經逃走,隻好向太尉稟報。高俅聽後,大吃一驚,心中更加煩悶,便以生病為由,待在府中不再出門。
第二天五更,道君皇帝上朝,接受百官朝拜。但見:
星鬥依稀玉漏殘,鏘鏘環佩列千官。
露凝仙掌金盤冷,月映瑤空貝闕寒。
禁柳綠連青瑣闥,宮桃紅壓碧欄杆。
皇風清穆乾坤泰,千載君臣際會難。
當日,天子坐在文德殿上,問道:“今日文武百官都到齊了嗎?”殿頭官回奏道:“今日文官武將都聚集在殿下,各班都已到齊。”天子下令卷簾,又讓左右近臣宣樞密使童貫出班,問道:“你去年統領十萬大軍,親自擔任招討使,征討梁山泊,勝負如何?”童貫跪下,回奏道:“臣去年率領大軍前去征討,並非不儘心儘力,無奈當時天氣炎熱,軍士不服水土,患病的人眾多,十人中便有兩三人死去。臣見軍馬疲憊不堪,因此暫且收兵回營,讓各軍回各自營地操練。禦林軍在途中因中暑而傷亡的,損失大半。後來承蒙陛下降詔招安,賊人卻佯裝頑抗,並未真心歸降。至於高俅率領水軍征討,也因中途抱病而返回。”
天子聽後大怒,喝道:“你這無能的奸佞之臣!國家大事竟然不奏明寡人,以致壞了大事。你去年統兵征伐梁山泊,為何隻打了兩仗,就被賊寇殺得人馬潰逃,片甲不留,讓王師慘遭敗績。後來高俅那廝,耗費了州郡大量錢糧,損毀了許多兵船,折損了眾多軍馬,自己還被賊寇活捉上山。宋江等人不忍殺他,以禮相待後放了回來。這簡直是大大羞辱了君命,豈不讓天下人恥笑!寡人聽說宋江等人,不侵犯州府,不掠奪良民,隻盼著招安,為國家效力。都是因為你們這些嫉賢妒能的臣子從中作梗,堵塞言路,不讓下情上達,你們與那城狐社鼠有何區彆!你掌管樞密院,難道不感到羞愧嗎!本想將你問罪,以謝天下,暫且先饒過你。”說完,喝退童貫。童貫默默無言,退到一旁。
天子又命宣翰林學士:“為寡人親自撰寫招安詔書,即刻派遣大臣前去,招撫梁山泊宋江等人歸順。”天子的聖命還未宣讀完,殿前太尉宿元景出班跪下,奏道:“臣雖無大才,願前往一趟。”天子大喜,說道:“寡人親自禦筆書寫詔書!”隨即讓人抬上禦案,展開詔紙,天子在禦案上親自書寫招安詔書。左右近臣捧過禦寶,天子親自蓋上印璽。又命令庫藏官,取出金牌三十六麵,銀牌七十二麵,紅錦三十六匹,綠錦七十二匹,黃封禦酒一百零八瓶,全部交給宿太尉。此外,還賞賜正從官員表裡二十匹,金字招安禦旗一麵,限令次日出發。宿太尉在文德殿辭彆天子。百官退朝後,童樞密羞愧地回到府中,稱病不敢上朝。高太尉得知消息後,驚恐萬分,也不敢入朝。正所謂:鳳凰丹禁裡,銜出紫泥書。有詩為證:
一封恩詔出明光,共喜懷柔邁漢唐。
珍重侍臣宣帝澤,會看水滸儘來王。
且說宿太尉收拾好禦酒、金銀牌麵、綢緞表裡等物,上馬出城。他高舉禦賜的金字黃旗,眾官員相送,出了南薰門,朝著濟州進發,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燕青、戴宗、蕭讓、樂和四人,連夜趕回山寨,將之前的事情詳細告知宋公明及眾頭領。燕青拿出道君皇帝禦筆親寫的赦書,給宋江等人看。吳用說道:“這次必定會有好消息。”宋江燃起上好的香,取出九天玄女課,對著天空祈禱祝告,卜得一個上上大吉的好兆頭。宋江大喜,說道:“此事必定能成!”他又讓戴宗、燕青再次前去探聽消息,務必儘快回報,以便做好準備。
戴宗、燕青去了幾天後,回來報告說:“朝廷派宿太尉親自攜帶丹詔,還有禦酒、金銀牌麵、紅綠綢緞表裡等物,前來招安,不日便到。”宋江聽後十分高興。在忠義堂上,他急忙傳下命令,分派人員,從梁山泊一直到濟州地麵,搭建起二十四座山棚。山棚上麵結彩懸花,下麵陳設著笙簫鼓樂。各處附近州郡,還雇請了樂人,分彆安排在各山棚處,準備迎接詔敕。每一座山棚,都安排一個小頭目負責監管。同時,派人分頭去采買果品、海味、下酒菜、乾糧等物,準備筵席茶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且說宿太尉奉命前往梁山泊招安,一行人緩緩來到濟州。太守張叔夜出城迎接,將眾人安置在館驛中。太守向宿太尉請安問好後,擺上接風酒。張叔夜稟報道:“朝廷已經兩次頒布詔敕招安,隻因用人不當,誤了國家大事。此次太尉前往,必定能為國家立下大功。”宿太尉說道:“天子近日聽聞梁山泊一夥以義為主,不侵犯州郡,不傷害良民,一心替天行道。如今派下官攜帶天子禦筆親書的丹詔,賜下金牌三十六麵,銀牌七十二麵,紅錦三十六匹,綠錦七十二匹,黃封禦酒一百零八瓶,表裡二十四匹,前來招安。這些禮物會不會太輕了?”張叔夜道:“這夥人看重的並非禮物輕重,而是一心想要忠義報國,揚名後世。若太尉能早點前來,也不至於讓國家損兵折將,白白耗費錢糧。這夥義士歸降之後,必定會為朝廷建功立業。”宿太尉道:“下官在此等候,勞煩太守親自前往山寨通報,讓他們做好迎接準備。”張叔夜答道:“小官願意前往。”
隨即,張叔夜上馬出城,帶著十幾個隨從,徑直前往梁山泊。到了山下,早有小頭目迎接,趕忙報上寨裡。宋江聽後,急忙下山迎接。張太守上山,來到忠義堂上。雙方相見後,張叔夜說道:“義士恭喜了!朝廷特地派遣殿前宿太尉,攜帶丹詔,禦筆親書,前來招安,還賜下金牌、表裡、禦酒、綢緞,現在都在濟州城內。義士可以準備迎接詔旨了。”宋江大喜,雙手合十說道:“這真是我等再生之幸!”
當時,宋江留請張太守喝茶吃飯,張叔夜道:“並非下官推辭,隻是擔心太尉見怪,嫌我回去得晚。”宋江道:“略備一杯薄酒,不成敬意。”說著,拿出一盤金銀相送。張太守見狀,說道:“叔夜絕不敢接受!”宋江道:“些許薄禮,為何推辭?這還不足以表達我們的謝意,隻是略表寸心。等事情辦完之後,定會重謝。”張叔夜道:“深感義士厚意。暫且把禮物留在大寨,等事情結束後再來領取,也為時不晚。”張太守真可謂廉潔自律之人。有詩為證:
風流太守來傳信,便把黃金作餞行。
捧獻再三原不受,一廉水月更分明。
宋江便派大小軍師吳用、朱武以及蕭讓、樂和四人,跟隨張太守下山,前往濟州參見宿太尉。約好後日,眾多大小頭目在離寨三十裡外,伏道相迎。當時,吳用等人跟隨太守張叔夜,連夜下山,直奔濟州。第二天,他們來到館驛中參見宿太尉。眾人行過拜禮後,跪在麵前。宿太尉讓他們起身,賜座。四人謙讓,不敢就座。
太尉詢問他們的姓名,吳用答道:“小生吳用,這位是朱武、蕭讓、樂和,奉兄長宋公明之命,特來迎接恩相。兄長和眾弟兄,後日將在離寨三十裡外,伏道相迎。”宿太尉十分高興,說道:“加亮先生,我們分彆許久了!自從華州一彆之後,已經過去數年,沒想到今日能再次重逢!下官知道你們弟兄心懷忠義,隻是被奸臣蒙蔽,讒佞專權,致使你們的心意無法上達天聽。如今天子已經知曉一切,特地命下官攜帶天子禦筆親書的丹詔,金銀牌麵,紅綠錦緞,禦酒表裡,前來招安。你們不必疑慮,務必儘心領受。”
吳用等人再次拜謝道:“我們都是山野狂夫,有勞恩相親自前來,承蒙天恩,這一切都多虧了太尉。眾弟兄定會刻骨銘心,難以報答這份恩情。”張叔夜在一旁設宴款待眾人。
到了第三日清晨,濟州城內精心準備了三座香車。禦酒被安放在一處龍鳳盒內,由專人抬著;金銀牌麵、紅綠錦緞則在另一處,同樣有人扛抬;禦書丹詔,莊重地放置在龍亭之中。宿太尉跨上駿馬,緊靠著龍亭東側前行,太守張叔夜騎馬跟隨在後麵相陪。吳用等四人也騎著馬,大小隨從們簇擁在一起。隊伍前麵,有人高舉著禦賜的銷金黃旗,金鼓齊鳴,旗幡招展,一路開路前行。他們出了濟州城,緩緩向前行進。
還沒走出十裡,就遠遠看到了搭建好的山棚。宿太尉在馬上望去,隻見山棚上麵彩綢飄揚,繁花高懸,下麵笙簫齊奏,鼓樂喧天,眾人夾道迎接。又走了幾十裡,又是一座結彩的山棚。再往前,遠遠望見香煙嫋嫋,彌漫在道路之上。宋江、盧俊義跪在地上,背後一眾頭領也都齊齊跪地,恭迎恩詔。宿太尉說道:“大家都起來上馬吧。”眾人一同迎著隊伍來到水邊,隻見梁山泊那千百隻戰船,一齊開動,將眾人渡到對岸,一直抵達金沙灘上岸。從三關之上到三關之下,鼓樂聲震耳欲聾,軍士們前呼後擁,儀仗護衛不斷,空氣中彌漫著奇異的香氣,一直到忠義堂前,眾人方才下馬。香車和龍亭被抬到忠義堂上,堂中設置了三個幾案,都用黃羅龍鳳桌圍精心裝飾。正中間設著萬歲龍牌,禦書丹詔放在中間,金銀牌麵放在左邊,紅綠錦緞放在右邊,禦酒和表裡之物也放置在前麵。金爐內焚著上好的香,整個忠義堂顯得莊嚴肅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宋江、盧俊義邀請宿太尉和張太守上堂就座。左邊站著蕭讓、樂和,右邊站著裴宣、燕青。盧俊義等人都跪在堂前。裴宣高聲呼喊眾人行禮。拜禮完畢,蕭讓展開詔書,開始宣讀:
“製曰:朕自即位以來,以仁義治理天下,推行禮樂教化以改變海內風氣,公正賞罰以平定戰亂。求賢之心從未有絲毫懈怠,愛民之意始終深切。廣施恩澤,救濟眾人,欲與天地同享;踐行仁義,使黎民百姓都能得到庇佑。天下百姓,都應知曉朕的心意。朕深切念及宋江、盧俊義等人,向來心懷忠義,從不施行暴虐之舉。歸順朝廷之心由來已久,報效國家之誌堅定無比。雖曾犯下罪行,但各有緣由,考察其誠懇之情,實在令人憐憫。朕今特派遣殿前太尉宿元景,攜帶詔書,親自前往梁山水泊,將宋江等大小人員所犯罪惡儘數赦免。賜下金牌三十六麵,紅錦三十六匹,賜予宋江等為首的頭領;銀牌七十二麵,綠錦七十二匹,賜予宋江部下的頭目。赦書到達之日,望你們莫辜負朕的心意,早日歸降,定當予以重用。特此詔示,望你們知悉。
宣和四年春二月日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