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不識存亡妄逞能,吉凶禍福並肩行。
隻知武士戡離亂,未許將軍見太平。
自課赤心無諂屈,豈知天道不昭明。
韓彭功業人難辨,狡兔身亡獵犬烹。
話說當時眾將趕忙救起宋江,過了好一會兒,宋江才漸漸蘇醒過來。他對著吳用等人說道:“我們此番恐怕難以收伏方臘了。自從渡江以來,戰事如此不利,接連折損了我八位兄弟!”吳用連忙勸慰道:“主帥切莫說這般喪氣話,以免動搖軍心。當初征討大遼之時,兄弟們能平安回京,那都是天數注定。如今折損了兄弟們,也是他們各自的壽數已儘。你看,渡江以來,我們接連拿下了潤州、常州、宣州這三個大郡,這全是天子洪福齊天,也是主帥虎威所致,怎能說是不利呢?先鋒為何要自喪誌氣?”
宋江說:“軍師所言極是。雖說天數將儘,但我想到我們一百零八人對應著天上星宿,又符合天文所載。兄弟們親如手足,今日聽聞這般噩耗,我實在難以不傷心。”吳用再次勸解道:“主將請不要煩惱,保重貴體要緊。當務之急,還是要考慮調兵接應,攻打無錫縣。”宋江說:“留下柴大官人陪我。另外寫好軍帖,讓戴院長給我送去,回複盧先鋒,讓他進兵攻打湖州,儘早到杭州會合。”吳用讓裴宣寫好軍帖回複,派戴宗前往宣州,這暫且不提。
且說呂師囊帶著許定,逃回無錫縣,正好遇上蘇州三大王派來的救應軍兵。為首的是六軍指揮使衛忠,帶著十多個牙將,率領一萬士兵,前來救援常州。兩支軍隊會合後,一同守住無錫縣。呂樞密向衛忠訴說了金節獻城的事情,衛忠說:“樞密大人寬心,小將必定會重新奪回常州。”這時,探馬來報:“宋軍已經逼近,要早做準備。”衛忠立刻領兵上馬,出北門外迎敵。遠遠望去,隻見宋江的軍馬陣容強大,打頭陣的是黑旋風李逵,帶著鮑旭、項充、李袞,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衛忠見勢不妙,心裡膽怯,還沒等軍隊擺好陣勢,就被打得大敗而逃。他們急忙退回無錫縣,李逵等四人緊追不舍,跟著他們的馬後衝進了縣治。呂樞密見狀,連忙朝著南門逃竄。關勝率領兵馬趁機奪取了無錫縣,還在四處放起火來。衛忠和許定也朝著南門逃去,一路逃回了蘇州。關勝等人占領了無錫縣後,馬上派人飛速向宋先鋒報告。
宋江和眾頭領都來到無錫縣,貼出告示安撫當地百姓,讓他們重新過上安穩日子。隨後,宋江帶領大隊軍馬駐紮在本縣,同時派人請求張、劉二總兵鎮守常州。
且說呂樞密和衛忠、許定三人,帶著殘兵敗將,逃到蘇州城,向三大王方貌求救。他們訴說宋軍勢力強大,難以抵擋,兵馬如潮水般湧來,致使城池失陷。三大王聽後,勃然大怒,喝令武士將呂樞密推出去斬首。衛忠等人連忙求情道:“宋江部下的軍將,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有很多勇烈好漢,本領高強。而且他們的步卒大多是梁山泊的小嘍囉,經常參與戰鬥,經驗豐富,所以很難對付。”方貌聽後,說:“暫且饒你一命,給你五千軍馬,你先出城去哨探。我隨後會分撥大將,前去策應。”呂師囊連忙拜謝,然後全身披掛,手持丈八蛇矛,上馬領兵,率先出城。
且說三大王方貌召集手下八員戰將,號稱八驃騎,個個都是身材魁梧、武藝精湛之人。這八員戰將分彆是:
飛龍大將軍劉贇飛虎大將軍張威
飛熊大將軍徐方飛豹大將軍郭世廣
飛天大將軍鄔福飛雲大將軍苟正
飛山大將軍甄誠飛水大將軍昌盛
當下,三大王方貌親自披掛上陣,手持方天畫戟,上馬出陣,監督中軍的人馬,前來與宋軍交戰。他的馬前排列著那八員大將,背後整齊地跟著三十二個副將,率領著五萬南兵,從閶闔門出城,迎戰宋軍。前部的呂師囊帶著衛忠、許定,已經經過寒山寺,朝著無錫縣進發。
宋江已經派人探聽到消息,便率領眾多正偏將佐,將軍馬調出無錫縣,向前推進了十多裡路。兩軍相遇,旗幟飄揚,戰鼓聲聲,各自列成陣勢。呂師囊憋著一股氣,躍身上馬,橫握手中長矛,親自出陣,要與宋江交戰。有詩為證:
頭帶茜紅巾,身披錦戰袍。
內穿黃金甲,外係彩絨絛。
馬振銅鈴響,身騰殺氣高。
乾坤無敵手,當陣逞英豪。
宋江在門旗下看到呂師囊,回頭問道:“誰願意去拿下這個賊子?”話還沒說完,金槍手徐寧便挺起手中金槍,催動坐下戰馬,出到陣前,與呂樞密展開激戰。二將你來我往,左右兩邊的士兵呐喊助威。大約戰了二十多個回合,呂師囊露出破綻,被徐寧一槍刺中肋下,翻身落馬,兩軍頓時一片呐喊聲。黑旋風李逵手持雙斧,喪門神鮑旭揮舞飛刀,項充、李袞各舞槍牌,殺向對麵,南軍頓時大亂。
宋江指揮軍隊乘勝追擊,正好遇上方貌的大隊人馬。兩邊各自用弓箭射住陣腳,再次列成陣勢。南軍陣中,一字排開八員大將。方貌在中軍聽說呂樞密被殺,心中大怒,手持方天畫戟,縱馬出陣,大罵宋江道:“你們這些梁山泊打家劫舍的草賊,宋朝氣數已儘,才封你們為先鋒,竟敢領兵侵入吳地。我今日定要將你們斬儘殺絕,才肯罷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宋江在馬上指著方貌說道:“你這不過是睦州的一夥村夫,能有什麼福祿,還妄想圖謀王霸之業!不如早早投降,饒你不死。天兵在此,你還敢花言巧語,負隅頑抗。我若不把你殺得片甲不留,誓不回軍!”方貌喝道:“少跟我廢話。我手下有八員猛將,你敢派八個人出來與他們廝殺嗎?”有詩為證:
兵知虛實方為得,將識存亡始是賢。
方貌兩端俱不省,冥驅八將向軍前。
宋江笑道:“如果我們兩個打你一個,那不算好漢。你派出八個人,我也派八員首將,與你們比試本事,一決輸贏。但凡被打下馬的,各自抬回本陣,不許用暗箭傷人,也不許搶奪屍首。如果分不出勝負,不許混戰,明天再約時間廝殺。”方貌聽後,便讓八將出陣,各自手持兵器,催馬向前。宋江說:“各位將領,讓馬軍出戰。”話還沒說完,八員將領一齊出陣。這八個人分彆是:關勝、花榮、徐寧、秦明、朱仝、黃信、孫立、郝思文。
宋江陣中,門旗打開,左右兩邊,分出八員首將,騎著馬整齊地來到陣前。兩軍中,花腔鼓擂響,雜彩旗飄揚,各自放了一個號炮,士兵們齊聲呐喊助威。十六匹馬同時衝出,各自尋找對手,捉對廝殺。這十六員將佐,是如何尋到敵手,展開交鋒的呢?關勝對戰劉贇,秦明對戰張威,花榮對戰徐方,徐寧對戰鄔福,朱仝對戰苟正,黃信對戰郭世廣,孫立對戰甄誠,郝思文對戰昌盛。兩陣上的主帥立下信約,十六員大將展開激烈廝殺,場麵驚心動魄,真可謂是:
征塵迷鐵甲,殺氣罩銀盔。繡旗風擺團花,駿馬煙籠金。英雄關勝,舞青龍刀直奔劉贇;猛健徐寧,挺金槍勇衝鄔福。節級朱仝逢苟正,鐵鞭孫立遇甄誠。秦明使棍戰張威,郭世廣正當黃信。徐方舉槊鬥花榮,架隔難收;昌盛橫刀敵思文,遮攔不住。
這十六員猛將,各個英勇非凡,全力以赴地與對手戰鬥。鬥到三十回合以上,其中一員將領翻身落馬。贏得這場戰鬥的是誰呢?原來是美髯公朱仝,他一槍將苟正刺下馬來。兩陣上各自鳴金收兵,七對將軍分開,雙方各自退回本陣。
三大王方貌見折損了一員大將,覺得形勢不利,便率領軍隊退回蘇州城內。宋江當天催促軍馬,一直來到寒山寺下紮營,對朱仝進行升賞。裴宣寫好軍狀,向張招討申複,這暫且不提。
且說三大王方貌退兵入城後,堅守不出,分調眾將,把守各門。他們在城外深栽鹿角,城上排列著踏弩硬弓,堆積著擂木炮石,窩鋪內熔煎金汁,女牆邊堆垛灰瓶,做好了堅守城池的充分準備。
第二天,宋江見南兵不出戰,便帶著花榮、徐寧、黃信、孫立,率領三十多騎馬軍,前去察看蘇州城。隻見蘇州城四周環繞著水港,城牆堅固,宋江心想:“這城一時半會兒難以攻破。”回到寨中,宋江和吳用商議攻城之策。這時,有人來報:“水軍頭領正將李俊,從江陰趕來求見主將。”宋江讓人請李俊進入帳中。見到李俊後,宋江便詢問沿海的戰事消息。
李俊回答道:“自從帶領水軍,和石秀等人一起殺到江陰、太倉沿海等地,那裡的守將嚴勇、副將李玉,率領水軍船隻出戰。嚴勇在船上被阮小二一槍刺下水去,李玉被亂箭射死,因此我們拿下了江陰、太倉。目前石秀、張橫、張順去攻打嘉定,阮氏三兄弟去攻打常熟,小弟特地來報捷。”宋江聽後非常高興,賞賜了李俊,讓他前往常州,去見張、劉二招討,投下申狀。
且說李俊徑直前往常州,見到了張招討和劉都督,詳細彙報了收複江陰、太倉海島等地,斬殺賊將嚴勇、李玉的經過。張招討對李俊進行了賞賜,並讓他回到宋先鋒處聽候調遣。李俊回到寒山寺的營寨,來見宋先鋒宋江。
宋江見蘇州城外水麵寬闊空曠,深知必然要借助水軍船隻作戰,於是便將李俊留了下來,讓他整頓船隻,為後續作戰做準備。李俊說道:“請讓我去查看水麵的寬窄情況,思考如何用兵,再做打算。”宋江點頭稱是。
李俊離開兩天後回來,向宋江報告說:“這座城的正南方向靠近太湖,我想準備一艘小船,從宜興小港偷偷進入太湖,再從吳江出去,打探南邊的消息。之後我們便能從四麵夾攻,這樣才有可能攻破城池。”宋江聽後,說道:“賢弟所言極為妥當,正合我意。隻是沒有副手與你一同前去。”隨即,宋江便派李應帶著孔明、孔亮、施恩、杜興四人,前往江陰、太倉、昆山、常熟、嘉定等地協助水軍,收複沿海的縣治,以便將童威、童猛替換回來,幫助李俊執行任務。李應領了軍帖,辭彆宋江,帶著四位偏將前往江陰。
沒過兩天,童威、童猛返回,前來拜見宋先鋒。宋江對他們好言撫慰,隨後讓他們跟隨李俊,乘坐小船,前去打探南邊的消息。
且說李俊帶著童威、童猛,駕駛著一葉扁舟,由兩個水手搖櫓,一行五人朝著宜興小港進發,一路蜿蜒曲折,徑直駛入太湖之中。放眼望去,太湖果然水天相接,廣闊無垠,一片碧綠。但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連遠水,水接遙天。高低水影無塵,上下天光一色。雙雙野鷺飛來,點破碧琉璃;兩兩輕鷗驚起,衝開青翡翠。春光淡蕩,溶溶波皺魚鱗;夏雨滂沱,滾滾浪翻銀屋。秋蟾皎潔,金蛇遊走波瀾;冬雪紛飛,玉洞彌漫天地。混沌鑿開元氣窟,馮夷獨占水晶宮。仙子時時飛寶劍,聖僧夜夜伏驪龍。
又有詩為證: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淨春深好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