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讚歎道:“都城大國實堪觀,八水周流繞四山。多少帝王興此處,古來天下說長安。”這裡單說陝西大國的長安城,那可是曆代帝王建都的寶地。自周、秦、漢以來,三州之地繁花似錦,八水繞城潺潺流淌。城中有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從華夷圖上看,長安堪稱天下之首,真是個奇妙非凡、繁榮昌盛的地方。當下,正值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貞觀。此時他已在位十三年,這一年是己巳年。暫且不提他朝堂前那些安邦定國的英雄豪傑,以及為國家開拓疆土的傑出之士。
且說長安城外涇河岸邊,住著兩位賢能之人:一位是漁翁,名叫張稍;另一位是樵夫,名叫李定。他倆雖未考取科舉功名,卻也飽讀詩書,是知曉事理的雅士。有一天,他們在長安城裡,賣掉了肩上挑的柴,賣完了籃中的鯉魚,一同走進酒館。兩人喝到半醉,各自帶著一瓶酒,沿著涇河岸邊,慢悠悠地往回走。張稍感慨道:“李兄,你看那些爭名逐利的人,往往為了名聲丟了性命,為了利益賠上自己。接受爵位的人,時刻擔驚受怕,如同抱著老虎睡覺;蒙受皇恩的人,也暗藏危機,恰似袖藏毒蛇前行。仔細想想,還不如我們身處這山清水秀的地方,逍遙自在,甘於過平淡的日子,隨遇而安。”李定點頭說道:“張兄說得太對了。不過呢,你那水秀的地方,可比不上我這山青的所在。”張稍反駁道:“你那山青可比不上我的水秀。有一《蝶戀花》詞為證:‘煙波萬裡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繞。滌慮洗心名利少,閒攀蓼穗蒹葭草。數點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一覺安眠風浪俏,無榮無辱無煩惱。’”
李定也不甘示弱,說道:“你的水秀哪比得上我的山青。我也有一《蝶戀花》詞為證:‘雲林一段鬆花滿,默聽鶯啼,巧舌如調管。紅瘦綠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陰轉。又值秋來容易換,黃花香,堪供玩。迅速嚴冬如指拈,逍遙四季無人管。’”漁翁張稍接著說:“你那山青不如我水秀,能享用許多好東西。有一《鷓鴣天》為證:‘仙鄉雲水足生涯,擺櫓橫舟便是家。活剖鮮鱗烹綠鱉,旋蒸紫蟹煮紅蝦。青蘆筍,水荇芽,菱角雞頭更可誇。嬌藕老蓮芹葉嫩,慈菇茭白鳥英花。’”樵夫李定回應道:“你那水秀不如我山青,同樣能享用不少好物。我也有一《鷓鴣天》為證:‘崔巍峻嶺接天涯,草舍茅庵是我家。醃臘雞鵝強蟹鱉,獐豝兔鹿勝魚蝦。香椿葉,黃楝芽,竹筍山茶更可誇。紫李紅桃梅杏熟,甜梨酸棗木樨花。’”漁翁張稍又說:“你那山青確實不如我的水秀,我還有一《天仙子》:‘一葉小舟隨所寓,萬迭煙波無恐懼。垂鉤撒網捉鮮鱗,沒醬膩,偏有味,老妻稚子團圓會。魚多又貨長安市,換得香醪吃個醉。蓑衣當被臥秋江,鼾鼾睡,無憂慮,不戀人間榮與貴。’”樵夫李定也吟道:“你那水秀還是不如我的山青,我也有一《天仙子》:‘茆舍數椽山下蓋,鬆竹梅蘭真可愛。穿林越嶺覓乾柴,沒人怪,從我賣,或少或多憑世界。將錢沽酒隨心快,瓦缽磁甌殊自在。酕醄醉了臥鬆陰,無掛礙,無利害,不管人間興與敗。’”漁翁張稍聲稱:“李兄,你在山中的生活不如我水上生意快活,有一《西江月》為證:‘紅蓼花繁映月,黃蘆葉亂搖風。碧天清遠楚江空,牽攪一潭星動。入網大魚作隊,吞鉤小鱖成叢。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樵夫李定反駁道:“張兄,你水上的生活不如我山中的生意快活,我也有一《西江月》為證:‘敗葉枯藤滿路,破梢老竹盈山。女蘿乾葛亂牽攀,折取收繩殺擔。蟲蛀空心榆柳,風吹斷頭鬆楠。采來堆積備冬寒,換酒換錢從俺。’”漁翁張稍描述道:“你那山中生活雖也不錯,但還不如我水秀的地方幽靜雅致,有一《臨江仙》為證:‘潮落旋移孤艇去,夜深罷棹歌來。蓑衣殘月甚幽哉,宿鷗驚不起,天際彩雲開。困臥蘆洲無個事,三竿日上還捱。隨心儘意自安排,朝臣寒待漏,爭似我寬懷?’”樵夫李定也說道:“你那水秀的幽靜雅致,還不如我山青的地方更加幽靜雅致,我也有一《臨江仙》可證:‘蒼徑秋高拽斧去,晚涼抬擔回來。野花插鬢更奇哉,撥雲尋路出,待月叫門開。稚子山妻欣笑接,草床木枕敧捱。蒸梨炊黍旋鋪排,甕中新釀熟,真個壯幽懷!’”漁翁張稍說:“這些都是我們兩人賴以謀生的營生,你卻沒有我閒暇時的愜意,有詩為證:‘閒看天邊白鶴飛,停舟溪畔掩蒼扉。倚篷教子搓釣線,罷棹同妻曬網圍。性定果然知浪靜,身安自是覺風微。綠蓑青笠隨時著,勝掛朝中紫綬衣。’”樵夫李定回應道:“你那閒暇時也不如我的閒暇時美好,我也有詩為證:‘閒觀縹緲白雲飛,獨坐茅庵掩竹扉。無事訓兒開卷讀,有時對客把棋圍。喜來策杖歌芳徑,興到攜琴上翠微。草履麻絛粗布被,心寬強似著羅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稍接著說:“李定,我們兩人吟詩對句,相處得十分融洽,無需檀板和金樽來助興。隻是零散地說些詩詞,不算稀奇,我們不如各聯幾句,看看我們漁樵之間的對話能有多精彩?”李定說:“張兄說得太妙了,請兄先起句。”於是張稍吟誦道:“舟停綠水煙波內,家住深山曠野中。偏愛溪橋春水漲,最憐岩岫曉雲蒙。龍門鮮鯉時烹煮,蟲蛀乾柴日燎烘。釣網多般堪贍老,擔繩二事可容終。小舟仰臥觀飛雁,草徑斜敧聽唳鴻。口舌場中無我分,是非海內少吾蹤。溪邊掛曬繒如錦,石上重磨斧似鋒。秋月暉暉常獨釣,春山寂寂沒人逢。魚多換酒同妻飲,柴剩沽壺共子叢。自唱自斟隨放蕩,長歌長歎任顛風。呼兄喚弟邀船夥,挈友攜朋聚野翁。行令猜拳頻遞盞,拆牌道字漫傳鐘。烹蝦煮蟹朝朝樂,炒鴨爊雞日日豐。愚婦煎茶情散誕,山妻造飯意從容。曉來舉杖淘輕浪,日出擔柴過大衝。雨後披蓑擒活鯉,風前弄斧伐枯鬆。潛蹤避世妝癡蠢,隱姓埋名作啞聾。”張稍吟完後說:“李兄,我先冒昧起了句,現在輪到你了,也先起一聯,小弟接著續下去。”李定吟誦道:“風月佯狂山野漢,江湖寄傲老餘丁。清閒有分隨瀟灑,口舌無聞喜太平。月夜身眠茅屋穩,天昏體蓋箬蓑輕。忘情結識鬆梅友,樂意相交鷗鷺盟。名利心頭無算計,乾戈耳畔不聞聲。隨時一酌香醪酒,度日三餐野菜羹。兩束柴薪為活計,一竿釣線是營生。閒呼稚子磨鋼斧,靜喚憨兒補舊繒。春到愛觀楊柳綠,時融喜看荻蘆青。夏天避暑修新竹,六月乘涼摘嫩菱。霜降雞肥常日宰,重陽蟹壯及時烹。冬來日上還沉睡,數九天高自不蒸。八節山中隨放性,四時湖裡任陶情。采薪自有仙家興,垂釣全無世俗形。門外野花香豔豔,船頭綠水浪平平。身安不說三公位,性定強如十裡城。十裡城高防閫令,三公位顯聽宣聲。樂山樂水真是罕,謝天謝地謝神明。”
他二人既各自吟誦了詞章,又相互聯了詩句,走到分路的地方,便躬身作彆。張稍叮囑道:“李兄啊,途中一定要保重!上山時要小心留意老虎。要是遇到什麼凶險,那可就真是明日街頭少了故人!”李定聽了,生氣地說:“你這家夥太不地道!好朋友本應生死與共,你怎麼能咒我?我要是遇到老虎遭害,你肯定會遭遇浪翻江!”張稍說:“我這輩子都不會遇到浪翻江。”李定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怎麼能保證一直平安無事?”張稍說:“李兄,你雖這麼說,但你還沒個準數;不像我的生意有把握,肯定不會遭遇這種事。”李定說:“你那水麵上的營生,極其凶險,危機四伏,哪裡有什麼把握?”張稍神秘地說:“你不了解。在這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我每天送他一尾金色鯉魚,他就給我暗中傳授一卦,按照他指示的方位,百發百中。今天我又去算卦,他讓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釣,肯定能滿載魚蝦而歸。明天我上城賣了錢,買酒回來,再和老兄相聚。”二人就此分彆。
正所謂路上說話,草裡有人。原來,涇河水府有一個巡水的夜叉,恰巧聽到了漁翁張稍所說的賣卦先生百發百中的言論。夜叉急忙轉身,迅速回到水晶宮,慌慌張張地向龍王報告:“禍事了!禍事了!”龍王忙問:“究竟發生了什麼禍事?”夜叉說道:“小臣巡水到河邊時,聽到兩個漁樵在交談。他們分彆時的言語,十分要緊。那漁翁說,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個賣卦的先生,算卦極為準確。他每天給那先生送一尾鯉魚,先生就暗中傳授他一卦,讓他每次捕魚都能百下百著。要是真按這樣算得準,那水族豈不是要被一網打儘了?如此一來,水府還如何壯觀,又怎樣躍浪翻波,輔助大王的威力呢?”龍王聽後,頓時怒火中燒,急忙提起寶劍,就要前往長安城,誅殺這個賣卦的人。這時,旁邊的龍子龍孫、蝦臣蟹士、鰣軍師、鱖少卿、鯉太宰等一同上前啟奏道:“大王暫且息怒。常言說得好,道聽途說的話,不可輕易相信。大王此去,必定會有雲跟隨,有雨相助,恐怕會驚擾長安的百姓,招致上天的責罰。大王能隱能顯,變化無窮,不妨變作一個秀士,前往長安城內,暗中查訪一番。若真有這樣的人,再誅殺他也不遲;倘若沒有,豈不是白白傷害他人了嗎?”龍王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於是放下寶劍,也不興雲布雨,走出水府來到岸上,搖身一變,化作一個白衣秀士。隻見他風度翩翩,氣質不凡,身姿挺拔,氣宇軒昂。走起路來步伐穩重,舉手投足都遵循規矩。言語間遵循孔孟之道,禮貌上體現周公之禮。身穿玉色的羅襴服,頭戴逍遙一字巾。他邁開步伐,徑直來到長安城西門大街上。隻見一群人擠在一起,吵吵嚷嚷,其中有人高聲談論著:“屬龍的本命,屬虎的與之相衝。寅辰巳亥,雖說合局,但隻怕日犯歲君。”龍王一聽,心裡明白這就是賣卜的地方。他走上前去,分開眾人,往裡看去,隻見屋內四壁裝飾著珠寶,滿堂都是華麗的刺繡。寶鴨香爐裡香煙嫋嫋,磁瓶中的水清澈透明。兩邊掛著王維的畫作,座位上方高懸著鬼穀子的畫像。端溪硯、金煙墨,與霜毫大筆相互映襯;火珠林、郭璞數,與台政新經嚴謹對應。卦師對六爻十分熟悉,對八卦也極為精通。他能知曉天地間的道理,善於洞察鬼神的情況。一盤子午排列得井井有條,滿腹星辰的知識清晰明了。真的是未來之事、過去之事,都能看得如同鏡子般清楚;幾家興盛、幾家衰敗,判斷得像神明一樣準確。能知吉凶,能斷生死。一開口談論,風雨仿佛隨之而來;一下筆書寫,鬼神都為之震驚。招牌上寫著卦師的姓名,原來是神課先生袁守誠。此人究竟是誰呢?他正是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這位先生果然相貌奇特,儀表出眾,名聲傳遍大國,在長安城內,他的占卜之術堪稱第一。龍王走進門來,與先生相見。行完禮後,先生請龍王坐下,童子獻上茶。先生問道:“您來是想問什麼事呢?”龍王說:“請您卜一卜天上的陰晴情況。”先生隨即暗中起了一卦,推斷道:“雲將籠罩山頂,霧會環繞林梢。若問降雨之事,明日必定有雨。”龍王又問:“明日什麼時候下雨?雨量有多少?”先生答道:“明日辰時開始布雲,巳時響起雷聲,午時開始下雨,未時雨勢停歇,一共會降雨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龍王笑著說:“這話可不能當作兒戲。如果明日真的下雨,而且時辰和雨量都如你所斷,我就送你五十兩課金作為酬謝。要是沒有下雨,或者時辰、雨量不對,我就跟你明說,一定要砸壞你的門麵,扯碎你的招牌,馬上把你趕出長安,不許你在這裡迷惑眾人!”先生欣然答道:“這個自然任憑您處置。請了,請了,明日雨後來相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龍王告辭後,離開長安,回到水府。大小水神迎上來,問道:“大王去查訪那賣卦的情況如何?”龍王說:“有,有,有這麼個人!不過就是個耍嘴皮子、靠占卜為生的先生。我問他什麼時候下雨,他說明日下雨;問他具體時辰和雨量,他就說辰時布雲,巳時打雷,午時下雨,未時雨停,雨量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我和他打了個賭:如果真像他說的那樣,就送他五十兩謝金;要是稍有差錯,就砸爛他的門麵,趕他走,不許他在長安迷惑眾人。”眾水族聽了,笑著說:“大王您可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沒有雨,隻有大王您最清楚,他怎麼敢如此胡言亂語?那賣卦的肯定輸定了!輸定了!”
就在龍子龍孫和魚鯽蟹士們正歡聲笑語地談論此事時,忽然聽到半空中有人喊道:“涇河龍王接旨。”眾人抬頭望去,隻見一個金衣力士,手中捧著玉帝的敕旨,徑直朝著水府飛來。龍王頓時慌了神,趕忙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地焚香接旨。金衣力士接旨後便返回天庭。龍王謝恩,拆開聖旨一看,上麵寫著:“敕命八河總,驅雷掣電行;明朝施雨澤,普濟長安城。”旨意上的時辰和雨量,與那先生所推斷的絲毫不差,嚇得龍王魂飛魄散。過了一會兒,龍王才蘇醒過來,對眾水族說:“塵世上竟有如此厲害的人!真的是能通天徹地,看來我這次輸定了!”鰣軍師上奏說:“大王不必擔心。要贏他有什麼難的?小臣有個計策,一定能讓那家夥閉嘴。”龍王忙問是什麼計策,軍師說:“我們在施雨時,故意錯開時辰,減少雨量,這樣那家夥就算卦不準了,還怕贏不了他?到時候,砸碎他的招牌,趕他離開,這有何難?”龍王聽從了軍師的建議,果然不再擔憂。
到了第二天,龍王點齊風伯、雷公、雲童、電母,來到長安城九霄之上。他故意拖延,到巳時才開始布雲,午時打雷,未時下雨,申時雨停,雨量隻有三尺零四十點,更改了一個時辰,減少了三寸八點。雨後,龍王打發眾將班師回府。他又按落雲頭,依舊化作白衣秀士,來到西門裡大街上,闖進袁守誠的卦鋪。他二話不說,就把招牌、筆、硯等東西全部砸得粉碎。而那先生卻穩穩地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龍王見狀,又掄起門板就要打,還罵道:“你這個胡亂預言禍福的妖人,竟敢蠱惑人心的無賴!你的卦不準,言語還狂妄荒謬!說今日下雨的時辰和雨量都不對,你還安然高坐,趕緊滾,饒你一條死罪!”袁守誠卻依然毫不畏懼,仰麵朝天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沒有死罪,隻怕你倒有個死罪哩!彆人好騙,可騙不了我。我認得你,你不是什麼秀士,而是涇河龍王。你違抗了玉帝的敕旨,更改了時辰,減少了雨量,觸犯了天條。你在那剮龍台上,恐怕難逃一刀,還在這裡罵我?”龍王聽了,嚇得心驚膽戰,毛骨悚然,急忙丟掉門板,整理好衣服,向先生跪下說道:“先生不要見怪。之前的話隻是開玩笑,沒想到弄假成真,真的觸犯了天條,這可如何是好?還望先生救我一命!不然,我就算死也不會放過你。”袁守誠說:“我救不了你,隻能給你指一條生路。”龍王說:“懇請先生指教。”先生說:“你明日午時三刻,將在人曹官魏征處被斬首。你若真想要性命,必須趕緊去求當今唐太宗皇帝。那魏征是唐王駕下的丞相,要是能求他說個人情,或許還能保住性命。”龍王聽了,拜彆先生,含淚離去。不知不覺,紅日西沉,月亮升起。隻見:煙霧籠罩著紫色的山巒,歸巢的烏鴉顯得十分疲倦,遠處趕路的行人紛紛投宿旅店。渡頭新飛來的大雁棲息在沙灘上,銀河清晰可見。更籌聲催促著夜晚的進程,孤村中的燈火微弱無光。道院中的爐煙嫋嫋升騰,仿佛蝴蝶夢中的人已不見蹤影。月光移動,花影映照在欄杆上,星光閃爍。漏聲不斷變換,不知不覺,深沉的夜晚已經過去了一半。
這涇河龍王沒有回到水府,而是在空中等到子時前後,收起雲頭,收斂霧角,徑直來到皇宮門口。此時,唐王正在夢中走出宮門,在月光下的花叢中漫步。忽然,龍王化作人形,上前跪拜,口中喊道:“陛下,救我!救我!”太宗問道:“你是什麼人?朕會救你。”龍王說:“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臣因為觸犯了天條,將在陛下的賢臣人曹官魏征處被斬首,所以前來拜求陛下救我一命!”太宗說:“既然是魏征處斬,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去吧。”龍王滿心歡喜,叩謝後離去。
再說太宗夢醒之後,心中一直惦記著此事。很快就到了五鼓三點,太宗上朝,召集兩班文武官員。但見:煙霧籠罩著鳳闕,香氣彌漫在龍樓。光芒閃耀,使丹扆也隨之晃動,彩雲飄動,仿佛翠華在流淌。君臣之間默契如同堯舜時期,禮樂威嚴近似漢周。侍臣手中的燈,宮女手中的扇,相互映照,光彩奪目;孔雀屏,麒麟殿,處處都散發著光芒。眾人高呼萬歲,祝願皇帝千秋萬代。靜鞭響了三下,官員們衣冠整齊地朝拜皇帝。宮花燦爛,散發著天香,堤柳輕柔,伴隨著禦樂。珍珠簾、翡翠簾,用金鉤高高掛起;龍鳳扇、山河扇,寶輦停留在一旁。文官英俊傑出,武將精神抖擻。禦道區分出高低,丹墀排列著官員的品級。官員們佩戴著金章紫綬,乘坐著三象,祝願國家地久天長,千秋萬代。眾官朝賀完畢,各自分班站立。唐王睜著鳳目龍睛,逐一觀看,隻見文官中有房玄齡、杜如晦、徐世積、許敬宗、王珪等人,武官中有馬三寶、段誌賢、殷開山、程咬金、劉洪紀、胡敬德、秦叔寶等人,一個個都威風凜凜,神態莊重,卻唯獨不見魏征丞相。唐王召徐世積上殿,說道:“朕昨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人迎麵拜見,自稱是涇河龍王,觸犯了天條,將在人曹官魏征處被斬首,求朕救他,朕已經答應了。今日上朝,唯獨不見魏征,這是為何?”徐世積回答說:“此夢預示著此事屬實。一會兒魏征來上朝,陛下不要讓他出門。過了今日,或許就能救下夢中的龍。”唐王聽了十分高興,立即傳旨,讓當駕官宣魏征入朝。
卻說魏征丞相在府中,夜間觀察天象,正在點燃寶香。忽然聽到九霄傳來鶴唳之聲,原來是天庭派遣仙使,捧著玉帝的金旨一道,讓他在午時三刻,夢中斬殺涇河老龍。魏征丞相謝過天恩,齋戒沐浴,在府中磨礪慧劍,運轉元神,因此沒有入朝。一見到當駕官帶著聖旨前來宣召,他惶恐不安,但又不敢違抗君命,隻得急忙整理衣冠,跟隨聖旨入朝。在禦前叩頭請罪。唐王傳旨說:“赦免你的罪過。”那時,眾臣還未退朝,此時,唐王卻命人卷簾散朝,唯獨留下魏征,宣他上金鑾殿,召入便殿,先一起議論安邦定國的策略。將近巳末午初的時候,唐王命宮人取來圍棋,說道:“朕與賢卿下一局棋。”眾嬪妃隨即取來棋枰,鋪設在禦案上。魏征謝恩後,便與唐王對弈起來。
至於這局棋的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