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1 / 1)

第二天一大早,三藏師徒就收拾行裝,準備繼續趕路。鎮元子和行者結拜為兄弟後,兩人情誼深厚,鎮元子怎麼都舍不得行者離開,又安排了豐盛的款待。就這樣,師徒四人一連在五莊觀住了五六天。自從吃了草還丹,三藏真的像脫胎換骨一般,精神爽朗,身體康健。但他一心想著去西天取經,哪肯在此久留。無奈之下,最終還是踏上了征程。

師徒幾人告彆鎮元子後繼續前行,很快就看到一座高山。三藏提醒道:“徒弟們,前麵這座山險峻,恐怕馬匹難以通行,大家可得小心謹慎。”行者自信滿滿地說:“師父放心,我們自然會處理好。”好個猴王,他在馬前橫著金箍棒,一路披荊斬棘,登上高崖。眼前的景象讓人目不暇接:

山峰岩石層層疊疊,山澗溝壑蜿蜒曲折。虎狼成群結隊地奔跑,麂鹿也成群結隊地前行。數不清的獐子在草叢中鑽來鑽去,滿山的狐狸和野兔聚集在一起。有千尺長的大蟒,還有萬丈長的大蛇。大蟒噴出令人發愁的霧氣,長蛇吐出怪異的風。道路兩旁荊棘叢生,嶺上的鬆樹和楠木鬱鬱蔥蔥,十分秀麗。薜蘿布滿視野,芳草一望無際。山影倒映在滄海之北,雲霧散開,鬥柄指向南方。這座山曆經萬古,蘊含著古老的元氣,千座山峰巍峨聳立,在日光下透著陣陣寒意。

看到這般景象,坐在馬上的三藏心裡不禁害怕起來。孫大聖展現出他的本領,揮舞著鐵棒,大吼一聲,嚇得那些狼蟲虎豹四處逃竄。師徒幾人進入山中,正走到一處山勢高峻的地方,三藏說:“悟空,我今天肚子餓了,你去附近化些齋飯來吃。”行者賠著笑說:“師父,您怎麼不仔細想想。這處在半山腰,前麵沒有村莊,後麵也沒有店鋪,就算有錢也沒地方買吃的,讓我去哪兒找齋飯呢?”三藏心裡不高興,罵道:“你這猴子!想當初在兩界山,你被如來佛祖壓在石匣裡,口能說話,腳卻不能行動,是我救了你性命,還為你摩頂受戒,收你做徒弟。你怎麼就不肯努力,總是這麼偷懶呢!”行者趕忙解釋:“弟子一直都很勤快,哪裡偷懶了?”三藏說:“你要是勤快,怎麼不去給我化齋飯?我肚子餓了怎麼趕路?況且這地方山嵐瘴氣這麼重,怎麼能到達雷音寺?”行者無奈地說:“師父您彆生氣,少說幾句。我知道您性子高傲,要是太違背您的意思,您就要念那緊箍咒了。您下馬穩穩地坐著,我去看看哪裡有人家,好去化齋飯。”

行者縱身一躍,跳到雲端,手搭涼棚,睜大眼睛四處張望。可惜這西方的路十分冷清,根本看不到村莊和人家,到處都是樹木,很少有人煙。看了好一會兒,隻見正南方向有一座高山,山的向陽處有一片鮮紅的小點。行者按下雲頭說:“師父,有吃的了。”三藏忙問是什麼,行者回答:“這裡沒有人家可以化齋飯,那南山有一片紅色的東西,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幾個來給您充饑。”三藏聽了很高興,說:“出家人要是能吃到桃子,那可太好了!快去吧。”行者拿起缽盂,駕起祥光,隻見他筋鬥翻得飛快,帶著嗖嗖的冷氣,轉眼間就朝著南山摘桃去了。

俗話說:“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果然,這座山上有一個妖精。孫大聖離開的時候,驚動了這個妖精。它在雲端裡,踏著陰風,看到長老坐在地上,頓時欣喜若狂:“太幸運了!太幸運了!這幾年家裡人都說東土大唐的和尚要去取‘大乘’真經,他本是金蟬子轉世,曆經十世修行。隻要有人吃他一塊肉,就能長生不老。今天他真的到這裡了。”妖精剛想上前抓住三藏,卻看到長老身邊有兩員大將守護著,不敢靠近。這兩員大將是誰呢?原來是八戒和沙僧。雖說八戒和沙僧沒什麼特彆厲害的本事,但八戒曾是天蓬元帥,沙僧曾是卷簾大將,他們身上的威嚴還沒有完全消失,所以妖精不敢輕易靠近。妖精心想:“我先戲弄他們一下,看看情況再說。”

這個妖精很狡猾,停下陰風,在山凹裡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她眉清目秀,牙齒潔白,嘴唇紅潤,左手提著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著一個綠磁瓶兒,從西往東,徑直朝著唐僧走來:

聖僧在山岩下馬休息,忽然看見一個女子走近。

她翠袖輕輕擺動,露出如玉般的手指,湘裙斜斜飄動,露出小巧的金蓮。

汗水濕透粉麵,如花朵含露,灰塵拂過蛾眉,似柳帶輕煙。

仔細定睛一看,她正一步步走到跟前。

三藏看到後,對八戒和沙僧說:“悟空剛才還說這荒郊野外沒人,你們看,這不就有一個人走過來了嗎?”八戒說:“師父,您和沙僧坐著,讓老豬去看看。”呆子放下釘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直裰,裝作一副斯文的樣子,大搖大擺地迎了上去。一開始遠遠看去還不太清楚,走近了才看得真切。這女子長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冰肌玉骨,衣衫領口微微露出一點胸部。柳眉含翠,杏眼閃爍如銀星。容貌如月般俏麗,性格天生清雅。身體如同燕子藏在柳枝間,聲音好似黃鶯在林中啼叫。如同半開的海棠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又似剛剛綻放的芍藥在春日晴空中搖曳。

八戒見這女子生得如此俊俏,頓時動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亂語起來,大聲問道:“女菩薩,你要去哪兒?手裡提著的是什麼東西?”——明明是個妖精,他卻根本認不出來。——那女子連忙回答:“長老,我這青罐裡裝的是香米飯,綠瓶裡是炒麵筋。我特地來到這裡,沒有彆的原因,是為了還願齋僧。”八戒聽了,滿心歡喜,立刻像豬一樣顛顛地跑回去,報告三藏:“師父!‘吉人自有天相’!您餓了,讓師兄去化齋,那猴子不知道跑哪兒摘桃玩去了。桃子吃多了,也讓人不舒服,還容易拉肚子。您看,這不就有齋僧的人來了嗎?”唐僧不太相信,說:“你這個笨蛋,淨胡說!我們走了這麼久,一個好人都沒遇到,齋僧的人從哪兒冒出來的!”八戒說:“師父,這不就到跟前了嘛!”

三藏一看到女子,馬上跳起身來,雙手合十,恭敬地問:“女菩薩,你家在哪裡住?是什麼人家?有什麼心願,要來這裡齋僧?”——明明是個妖精,長老也沒認出來。——妖精見唐僧詢問,馬上編了一套假話,花言巧語地哄騙道:“師父,這座山叫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邊下麵就是我家。我父母都健在,他們平日裡看經念佛,樂善好施,經常齋僧。因為一直沒有孩子,他們求神拜佛,後來生下了我。本想給我找個好人家嫁了,又擔心老了沒人依靠,所以給我招了個女婿,好給他們養老送終。”三藏聽了,說:“女菩薩,你這話就不對了。聖經上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你既然父母都在,又招了女婿,有心願的話,讓你丈夫來還願就行了,你怎麼自己一個人在山裡走呢?還沒有丫鬟隨從,這可不符合婦道。”那女子滿臉笑容,趕忙甜言蜜語地說:“師父,我丈夫在山北凹裡,帶著幾個客人鋤地。這是我煮的午飯,給他們送去吃的。因為現在是五黃六月,家裡沒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我隻能親自送來。沒想到遇到了你們三位遠道而來的高僧,我想到父母一向好善,所以就想用這些飯菜齋僧。如果你們不嫌棄,就請收下吧。”三藏說:“善哉!善哉!我徒弟去摘果子了,馬上就回來,我不敢吃。要是我吃了你送的飯,你丈夫知道了罵你,那豈不是我的罪過?”女子見唐僧不肯吃,又滿臉堆笑地說:“師父啊,我父母齋僧還算不上什麼,我丈夫更是個大善人,他一生就喜歡修橋補路,關愛老人,憐憫窮人。要是他知道這飯送給師父吃了,他對我的夫妻情分,會比平常更深。”三藏還是堅決不吃。這可把旁邊的八戒給急壞了,呆子撇著嘴,嘴裡埋怨道:“天下和尚這麼多,可沒見過像我師父這麼迂腐的!現成的飯,都不吃,非要等那猴子回來,分成四份才吃!”他不由分說,一下子把罐子拱倒,就要張嘴吃。

就在這時,行者從南山頂上摘了幾個桃子,托著缽盂,一個筋鬥翻了回來。他睜著火眼金睛一看,馬上認出這女子是個妖精,立刻放下缽盂,抽出鐵棒,當頭就打。嚇得長老趕緊伸手拉住他,喊道:“悟空!你跑過來要打誰?”行者說:“師父,你麵前這個女子,可不是什麼好人。她是個妖精,要來騙你呢。”三藏說:“你這猴頭,以前還有點眼力,今天怎麼胡說八道!這女菩薩有這般善心,要把這些飯齋僧,你怎麼能說她是妖精?”行者笑著說:“師父,您哪裡知道!老孫在水簾洞當妖魔的時候,要是想吃人肉,就會變成金銀財寶,或者變成莊台樓閣,又或者變成喝醉的人,再不然就變成美女。要是有癡心的人愛上我,我就把他們騙到洞裡,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或蒸或煮。吃不完的,還會曬乾了留著以後吃。師父,我要是回來晚了,您肯定就中了她的圈套,遭她毒手了!”可唐僧根本不信,堅持說這是個好人。行者又說:“師父,我知道您的心思。您看她長得這麼漂亮,肯定動了凡心。要是真有這個意思,就讓八戒砍幾棵樹,沙僧找點草,我來當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您和她成親,我們大家散夥,這也算是一件‘好事’。何必還要辛辛苦苦去取經呢!”唐僧本就是個心軟善良的人,哪裡經得起行者這番話,羞得光頭都紅到了耳根。

三藏正滿臉羞慚,行者又急了性子,抽出鐵棒,對著妖精的臉狠狠砸去。這怪物有些本事,施展出“解屍法”。見行者的棍子襲來,它抖擻精神,提前逃開,隻把一具假屍首留在原地,被行者一棒打死。這可把長老嚇得渾身發抖,口中念叨著:“這猴子實在太無禮了!我屢次勸阻,他就是不聽,還無緣無故害人性命!”行者趕忙說道:“師父您彆責怪,您先來看看這罐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沙僧扶著長老,湊近一看,哪有什麼香米飯,罐子裡全是拖著尾巴的長蛆。也不是麵筋,而是幾隻青蛙和癩蛤蟆,在地上亂蹦。這下,長老心裡才有點相信行者的話了。可豬八戒心裡不服氣,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說:“師父,說起這女子,她不過是這附近的農婦,因為給田裡乾活的人送飯,路上碰到了我們,怎麼能誣陷她是妖怪呢?哥哥的棍子重,走過來隨手打了她一下,沒想到就把人打死了,又怕您念緊箍咒,就故意用障眼法,變出這些東西,好讓您彆念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藏聽了這話,算是倒了黴,真就信了呆子的挑撥。他手指掐訣,口中念起了緊箍咒。行者頓時叫嚷起來:“頭疼!頭疼!彆念了!彆念了!有話好好說。”唐僧說道:“還有什麼好說的!出家人時刻都要心懷善念,方便行事。掃地都怕傷了螻蟻的性命,愛惜飛蛾,用紗罩住燈火。你怎麼步步都行凶!打死這個無辜的人,就算取到真經又有什麼用?你回去吧!”行者問道:“師父,您讓我回哪兒去?”唐僧說:“我不要你做徒弟了。”行者又說:“您不要我做徒弟,隻怕這西天路您走不成。”唐僧說:“我的命由天定,該被哪個妖精蒸了煮了吃,那也是命中注定。難不成你還能救我逃脫大限?你趕緊回去!”行者說:“師父,我回去倒也沒什麼,隻是還沒報答您的恩情。”唐僧問:“我對你有什麼恩情?”大聖聽了,連忙跪下磕頭說:“老孫我因為大鬨天宮,遭受傷身之難,被佛祖壓在兩界山下。幸虧觀音菩薩給我受了戒行,又多虧師父您救我脫身。要是不陪您一起上西天,那我可就成了‘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遭人罵’的人了。”唐僧本就是慈悲為懷的聖僧,見行者苦苦哀求,也就回心轉意,說道:“既然這樣,就饒你這一次。彆再無禮了。要是再像剛才那樣作惡,這咒語我就念二十遍!”行者說:“念三十遍都行,隻要我不打人了。”於是,行者又伺候唐僧上馬,把摘來的桃子獻上,唐僧在馬上吃了幾個,暫且充充饑。

再說那妖精逃脫後,升到空中。原來行者那一棒並沒有打死它,妖精的元神早已逃走。它在雲端裡咬牙切齒,暗暗恨著行者:“這幾年總聽人說起他的厲害,今天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那唐僧原本都沒認出我,眼看就要吃飯了。要是他低頭聞一聞,我就能一把抓住他,他不就成了我的盤中餐了?沒想到這猴子突然出現,壞了我的好事,還差點挨了他一棒。要是就這麼放過這和尚,我可就白忙活了。我還得下去再戲弄他們一番。”

這妖精真夠狡猾,按下陰雲,在前山坡下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老婦人,看起來有八十歲左右,手裡拄著一根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哭著走過來。八戒見了,大驚失色:“師父!不好了!那媽媽兒來找女兒了!”唐僧問:“找什麼人?”八戒說:“師兄打死的,肯定是她女兒。這個肯定是她娘找來了。”行者說:“兄弟彆胡說!那女子才十八歲,這老婦都八十了,哪有六十多歲還生孩子的?這肯定是假的!讓老孫去看看。”好個行者,邁開步子,走近仔細觀看,隻見這怪物:

假扮成一個老婆婆,兩鬢白發如冰雪。走路慢悠悠,腳步虛浮不穩。身體瘦弱伶仃,臉像乾枯的菜葉。顴骨高高翹起,嘴唇向下撇著。老年不比年輕時,滿臉都是皺紋。

行者一眼就認出這是妖精,二話不說,舉起棒子對著頭就打。那怪物見棍子打來,又抖擻精神,元神出竅逃走了,留下一具假屍首,又被打死在山路下麵。唐僧一看,嚇得從馬上摔下來,躺在路旁,二話不說,把緊箍咒從頭到尾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憐行者,腦袋被勒得像個細腰葫蘆,疼得難以忍受,在地上打滾哀求:“師父彆念了!有話就說吧!”唐僧說:“還有什麼好說的!出家人要聽勸,多行善事,才不會墮入地獄。我這麼勸你,你怎麼還是一味行凶,打死一個無辜的人還不夠,又打死一個,這像什麼話?”行者說:“她是妖精啊!”唐僧說:“你這猴子胡說八道!哪來這麼多妖怪?你就是個無心向善、有意作惡的人。你走吧!”行者問:“師父又趕我走?走倒也可以,隻是有一件事不合適。”唐僧問:“你有什麼不合適的?”八戒插嘴道:“師父,他是想和你分行李呢。跟著你做了這幾年和尚,總不能空手回去吧?你把包袱裡的舊僧衣、破帽子,分兩件給他吧。”

行者聽了,氣得暴跳如雷:“你這個多嘴的蠢貨!老孫我一心向佛,從來沒有一絲嫉妒和貪戀的心思,怎麼會想要分行李?”唐僧問:“你既然沒有這些心思,為什麼還不走?”行者說:“不瞞師父說,老孫五百年前,在花果山水簾洞大展身手的時候,收降了七十二洞的邪魔,手下有四萬七千群妖怪。我頭戴紫金冠,身穿赭黃袍,腰係藍田帶,腳踏步雲履,手拿如意金箍棒,那也是威風八麵。自從皈依佛門,削發為僧,做了您的徒弟,頭上戴了這個金箍。要是就這麼回去,也沒臉見故鄉的人。師父要是真不要我,就把那鬆箍咒念一念,把這個箍取下來,交給您,套在彆人頭上,我也就自在了。好歹也跟您一場,總不能一點情分都沒有吧?”唐僧大驚失色:“悟空,我當時隻從菩薩那兒得到一卷緊箍咒,可沒有什麼鬆箍咒。”行者說:“要是沒有鬆箍咒,您還是帶我一起走吧。”長老無奈,隻好說:“你先起來。我再饒你這一次,可千萬彆再行凶了。”行者連忙說:“不敢了。再也不敢了。”然後又伺候師父上馬,繼續開路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妖精呢,原來行者第二棍也沒把它打死。這怪物在半空中,不停地誇讚:“好個猴王,果然有眼力!我變成那樣,他還能認出我。這些和尚走得挺快,要是過了這座山,往西四十裡,就不歸我管了。要是被彆的妖魔抓了去,我可就成了彆人的笑柄,自己也得氣炸了。我還得下去再戲弄他們一次。”這妖怪又按下陰風,在山坡下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老公公,模樣是:

白發像彭祖一樣,胡須比壽星還長。

耳朵裡仿佛響著玉磬聲,眼睛裡閃爍著金星。

手裡拄著龍頭拐杖,身上穿著輕便的鶴氅。

手裡掐著數珠,口中念著南無經。

唐僧在馬上看到,心中歡喜:“阿彌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這老公公路都走不穩,還拚命地念經呢。”八戒說:“師父,您先彆忙著誇獎,這可是禍根啊。”唐僧問:“怎麼是禍根?”八戒說:“行者打死了他女兒,又打死了他老婆,這個肯定是他老爹找來了。要是我們撞在他手裡,師父,您就得償命,判個死罪;我是從犯,得充軍;沙僧也得被喝令去服苦役;那行者使個遁法跑了,受苦的不就隻有我們三個嗎?”

行者聽到了,說道:“你這個呆子,淨胡說八道,這不是嚇唬師父嗎?讓老孫再去看看。”他把棍子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怪物,喊道:“老官兒,您這是去哪兒啊?怎麼一邊走路一邊念經?”那妖精看走了眼,把孫大聖也當成了普通和尚,回答道:“長老啊,我老漢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一生樂善好施,齋僧拜佛。我命中無子,隻生了一個女兒,還招了個女婿。今天早上女兒去給田裡乾活的人送飯,估計是被老虎吃了。我老伴先去找她,也沒回來,一點消息都沒有。我隻好親自來看看。要是真的遭遇不測,那也沒辦法,我就把她的骸骨收拾回去,埋在墳裡。”行者冷笑道:“我可是做老虎的祖宗,你怎麼敢在我麵前耍心眼兒?你能瞞過彆人,可瞞不過我!我知道你是個妖精!”那妖精嚇得說不出話來。行者抽出棒子,心裡琢磨:“要是不打它,它肯定會繼續作怪;要是打它,又怕師父念緊箍咒。”又一想:“不打死它,它趁機把師父抓走,我還得費心思去救……還是得打!就算一棍子打死它,師父念起咒來,俗話說:‘虎毒不食子。’憑我這能說會道的嘴,哄哄他,應該也能行。”好個大聖,念動咒語,叫來當坊土地和本處山神:“這妖精三次來戲弄我師父,這次我一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給我作證,彆讓它跑了。”眾神聽令,哪敢不聽,都在雲端裡看著。大聖棍子一揮,打倒了妖魔,徹底斷絕了它的靈光。

唐僧騎在馬上,再次被嚇得渾身顫抖,說不出話來。八戒在一旁卻冷笑著說:“好你個行者!真是瘋了!才走了半天路,就打死了三個人!”唐僧正要念緊箍咒,行者急忙跑到馬前,大聲喊道:“師父,彆念!彆念!您先過來看看這妖精現在的模樣。”眾人一看,地上竟是一堆粉骷髏。唐僧大吃一驚,問道:“悟空,這人剛死,怎麼就變成了一堆骷髏?”行者解釋道:“他本是個潛藏在暗處興妖作怪的僵屍,專門在這兒迷惑人,敗壞修行。被我打死後,就現出了本來麵目。他脊梁骨上有一行字,寫著‘白骨夫人’。”唐僧聽了,心裡有些相信了。可那八戒在旁邊又開始添油加醋地說:“師父,他下手太重,棍子又凶狠,把人打死了,隻怕是怕您念緊箍咒,故意變成這副模樣,好蒙蔽您的眼睛!”唐僧向來耳根子軟,又聽信了八戒的話,於是又念起了緊箍咒。行者疼得難以忍受,跪在路旁,不停地叫嚷:“彆念了!彆念了!有話就快說吧!”唐僧說道:“你這猴頭!還有什麼可說的!出家人行善,就像春天花園裡的草,雖然看不見它生長,卻每天都在長高;作惡的人,就像磨刀的石頭,雖然看不見它磨損,卻每天都在損耗。你在這荒郊野外,一連打死三個人,幸好沒人檢舉,也沒有對頭。要是到了城市裡,人多的地方,你拿著那根金箍棒,萬一不知輕重,胡亂打人,闖出大禍,讓我怎麼脫身?你走吧!”行者委屈地說:“師父,您錯怪我了。這家夥明明就是個妖魔,一心想要害您。我打死他,是為您除害,您卻認不出來,反而聽信那呆子的冷言冷語,多次趕我走。俗話說:‘事不過三。’我要是還不走,那可真成了無恥之徒了。我走!我走!——走倒是走,隻是您身邊就沒人保護了。”唐僧生氣地說:“你這潑猴,越發無禮!照你這麼說,隻有你是人,悟能和悟淨就不是人了?”

大聖一聽唐僧說八戒和沙僧也是人,心中不禁感到萬分淒慘,對唐僧說道:“苦啊!您當初從長安出發,有劉伯欽送您上路;到了兩界山,把我救出來,我拜您為師。我曾穿越古洞,深入山林,擒魔捉怪,收服八戒,又得到沙僧,我們一起吃儘了千辛萬苦。可如今您卻糊塗起來,隻叫我回去,這可真是‘鳥儘弓藏,兔死狗烹’啊!——罷了!罷了!罷了!隻是可惜了那緊箍咒。”唐僧說:“我不會再念了。”行者說:“這可說不準。要是到了危險的地方,您脫不了身,八戒和沙僧又救不了您,那時您想起我來,忍不住又念起緊箍咒,就算我在十萬八千裡之外,腦袋也會疼得要命。要是再來見您,還不如現在就不回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唐僧聽他這麼說,越發惱怒,從馬上滾下來,讓沙僧從包袱裡取出紙筆,在山澗下取了水,在石頭上磨好墨,寫了一紙貶書,遞給行者說:“猴頭!拿著這個作為憑證!我再也不要你做徒弟了!要是再和你見麵,我就墮入阿鼻地獄!”行者連忙接過貶書,說:“師父,不用發誓,老孫走就是了。”他把貶書折好,放在袖子裡,然後又輕聲對唐僧說:“師父,我跟了您一場,又承蒙菩薩的教導,如今半途而廢,沒能取得真經。您請坐,受我一拜,這樣我走也能放心。”唐僧轉過身去,不理他,嘴裡還嘟囔著:“我是個好和尚,不接受你這惡人的行禮!”大聖見他不理睬,便使出了身外法,拔下三根腦後的毫毛,吹了口仙氣,喊道:“變!”立刻變出了三個行者,加上他自己一共四個,從四麵圍住師父下拜。長老躲也躲不開,隻好勉強受了一拜。

大聖跳起來,抖了抖身子,收回毫毛,然後又囑咐沙僧說:“賢弟,你是個實在人,可要多留個心眼,防著八戒亂說,一路上更要小心。要是有妖精抓住了師父,你就說老孫我是他大徒弟。西方的那些妖怪,聽說過我的本事,不敢傷害我師父。”唐僧卻說:“我是個好和尚,不會提你這個惡人的名字。你走吧。”大聖見長老三番五次,堅決不肯回心轉意,實在沒辦法,隻好離去。你看他:

含著眼淚向長老叩頭辭彆,滿懷悲傷地叮囑沙僧。

一頭擦去山坡前的草上的淚水,兩腳蹬翻地上的藤蔓。

上天下地像車輪轉動一樣迅速,跨海飛山的本領堪稱第一。

轉眼間就消失了身影,很快就返回了原來的路途。

大聖強忍著心中的悶氣,告彆了師父,縱筋鬥雲,徑直回到花果山水簾洞。他獨自一人,心中淒慘。忽然聽到一陣嘈雜的水聲,大聖在半空中望去,原來是東洋大海漲潮的聲音。一看到這景象,他又想起了唐僧,忍不住淚流滿麵,停住雲頭,站了很久才離開。至於他這一去會有怎樣的波折,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 海賊:偉大航路上的愛情小故事 啟能學院 火紅年代,從擺攤賣蛋炒飯開始 HP:我來自東方 古代饑荒年,從喂飽嫂嫂開始納妾 欲寄愁心朔雁邊 祖師爺下山闖都市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