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1 / 1)

有詩寫道:

妄想不必強行去消除,真如也無需刻意去追求。在佛前修煉本原自性,迷與悟又怎會分先後?一旦領悟,刹那間便能修成正果;若是執迷,就會曆經萬劫沉淪苦海。倘若能一念契合真如修行,便能滅儘如恒河沙數般的罪垢。

話說八戒、沙僧與那妖怪大戰三十回合,卻始終不分勝負。你道為何會這樣?若單論本領,莫說這兩個和尚,就算來二十個,也根本敵不過那妖精。隻因唐僧命不該絕,暗中有護法神隻護佑著他,空中還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在一旁幫助八戒和沙僧。

暫且不說他們三人的戰鬥。且說長老在洞裡悲傷哭泣,思念著他的徒弟們,眼中流淚道:“悟能啊,不知你在哪個村子遇到了善良的施主,貪戀著齋飯;悟淨啊,你又不知在哪裡尋找他,你們能否會合?哪裡知道我遭遇妖魔,在此受難!何時才能與你們相見,脫離這大難,早日奔赴靈山!”正在悲啼煩惱之際,忽然看見洞裡走出一個婦人,她走到定魂樁前,扶著樁子問道:“長老,你從哪裡來?為何被他綁在這裡?”長老聽到聲音,含著眼淚偷偷看去,見那婦人大約三十歲左右,便說道:“女菩薩,不必多問了。我已是命該如此,走進你家門,要吃便吃了吧,還問這些做什麼?”那婦人說:“我不是吃人的。我家在這西邊三百多裡處,有座城,叫做寶象國。我是那國王的第三個公主,乳名叫百花羞。隻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夜裡賞月時,被這妖魔一陣狂風卷了來,與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在這裡生兒育女,至今都沒有音信傳回朝中。我思念我的父母,卻無法相見。你從哪裡來,為何被他抓住?”唐僧說:“貧僧是被派往西天取經的,不小心閒步走到這裡,誤打誤撞。如今他要抓住我的兩個徒弟,一起蒸熟了吃。”公主陪著笑說:“長老放寬心。你既然是去取經的,我能救你。那寶象國是你西行的必經之路,你幫我捎一封信,帶給我的父母,我就叫他饒了你。”三藏點頭道:“女菩薩,若真能救得貧僧性命,我願做這捎書寄信之人。”

公主急忙轉身到後麵,寫了一封家書,封好後,來到樁前解開了唐僧的繩索,把信交給他。唐僧得以解脫,捧著信說:“女菩薩,多謝你救命之恩。貧僧這一去,經過貴處,定會送到國王手中。隻是恐怕時間久了,你父母不認這信,可怎麼辦?請彆怪貧僧說這話。”公主說:“無妨。我父王沒有兒子,隻生了我們三個姊妹,若看到這封信,定會有相認的意思。”三藏把家書緊緊藏在袖中,謝過公主,便往外走。卻被公主拉住說:“從前門你出不去!那些大小妖精,都在門外搖旗呐喊,擂鼓篩鑼,幫著大王與你徒弟廝殺呢。你從後門出去吧。若是被大王抓住,還會審問一番;要是被小妖們捉住,他們可不管好歹,說不定就把你殺了。等我去跟大王說個情。要是大王放了你,等你徒弟問清楚情況,找到你,你們就可以一起走了。”三藏聽了,磕了頭,謹遵吩咐,辭彆公主,躲到後門外麵,不敢擅自行動,把身子藏在荊棘叢中。

再說公主娘娘心生一計,急忙往前走,出了門,分開大小群妖,隻聽到叮叮當當,兵刃撞擊的聲音。原來是八戒、沙僧與那妖怪在半空中廝殺。公主高聲喊道:“黃袍郎!”那妖王聽到公主呼喚,立刻丟下八戒、沙僧,落下雲頭,收起鋼刀,攙著公主說:“娘子,有什麼話要說?”公主說:“郎君啊,我剛才睡在羅帳裡,夢中忽然看見一個金甲神人。”妖魔問:“哪個金甲神?到我家來做什麼?”公主說:“我小時候在宮裡,曾暗暗向神許下一個心願:若能招個賢能的駙馬,就去名山,拜仙府,齋僧布施。自從嫁給你,夫妻恩愛,一直沒提起這事。那金甲神人來討誓願,把我叫醒,原來是一場夢。所以,我急忙整理妝容,來跟你說這件事,沒想到那樁子上綁著一個僧人。萬望郎君慈悲,看在我的薄麵上,饒了那個和尚吧,就當是我齋僧還願了。不知郎君肯不肯?”那怪說:“娘子,你就是想太多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我要吃人,哪裡抓不到幾個來吃?這麼一個和尚,能算什麼,放了他吧。”公主說:“郎君,讓他從後門出去吧。”妖魔說:“真麻煩。放了他就得了,還管他走前門後門的。”於是他拿起鋼刀,高聲叫道:“那豬八戒,你過來。我不是怕你,不跟你打,看在我娘子的分上,饒了你師父。你趁早去後門那裡,找到他,往西方去吧。要是再來侵犯我的地盤,絕不輕饒!”

八戒和沙僧聽到這話,就像從鬼門關被放回來一樣,趕忙牽馬挑擔,像老鼠一樣匆匆逃走。轉過波月洞,來到後門外麵,喊道:“師父!”長老聽出了聲音,在荊棘叢中回應。沙僧趕忙撥開草叢,攙著師父,急忙上馬。正所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狠毒險遭青麵鬼,幸得殷勤百花羞。

鼇魚脫卻金鉤釣,擺尾搖頭逐浪遊。

八戒在前頭領路,沙僧在後麵跟隨,出了鬆林,走上大路。你看他二人一路上嘰嘰喳喳,不停地埋怨,三藏則在一旁勸解。晚上就找地方投宿,雞鳴時分就早早趕路。一程又一程,走過一個個長亭短亭,不知不覺就走了二百九十九裡。猛然抬頭,隻見一座繁華的城池,正是寶象國。這地方可真是好啊:

雲霧縹緲,道路漫長;雖然遠在千裡之外,景色卻十分美好。瑞靄祥煙籠罩四周,清風明月自在招搖。高聳險峻的遠山,猶如展開的畫卷;潺潺流淌的溪水,濺起如玉的水花。可耕種的田地阡陌相連,糧食充足的地方新苗茁壯。幾戶人家在山澗邊釣魚,有人擔著柴禾從兩峰之間走來。城郭堅固,家家戶戶都悠然自在。九重高閣如同殿宇,萬丈層台好似錦標。這裡有太極殿、華蓋殿、燒香殿、觀文殿、宣政殿、延英殿,一座座殿宇的玉陛金階上,排列著文武官員;也有大明宮、昭陽宮、長樂宮、華清宮、建章宮、未央宮,一座座宮殿裡鐘鼓齊鳴,驅散了閨中的哀怨春愁。禁苑中,花朵綻放,如同美人嬌嫩的臉龐;禦溝旁,柳樹隨風飄舞,恰似纖細的腰肢。大街上,有頭戴官帽、束著腰帶的官員,儀態威嚴,乘坐著高頭大馬;幽靜之處,也有手持弓箭的人,撥開雲霧,射中雙雕。花柳巷中,管弦樓裡,這春風美景不輸給洛陽橋。取經的長老,回首望向大唐,心中感慨萬千;陪伴師父的徒弟,在小驛站中歇腳,夢中也仿佛放鬆了身心。

師徒三人看不儘寶象國的景致,收拾好行李、馬匹,在館驛中安頓下來。

唐僧步行來到朝門外,對閣門大使說:“我是唐朝來的僧人,特來拜見陛下,倒換文牒,麻煩您幫忙轉奏一下。”那黃門奏事官連忙走到白玉階前,上奏道:“萬歲,唐朝來了個高僧,想見陛下,倒換文牒。”國王聽說來自唐朝大國,又是個修行的聖僧,心中十分高興,立刻準奏,下令:“宣他進來。”三藏被宣到金階前,行了大禮。兩邊的文武官員,無不感歎:“上邦來的人物,舉止有禮,氣質雍容!”國王問:“長老,你到我國來有何事?”三藏說:“小僧是唐朝的僧人。承蒙我大唐天子的命令,前往西方取經,原本帶有文牒,到陛下的國家,理應倒換。所以冒昧前來,驚動了陛下。”國王說:“既然有唐天子的文牒,拿上來讓我看看。”三藏雙手捧著文牒呈上,展開放在禦案上。文牒上寫道:

“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朕以微薄之德,繼承偉大基業,侍奉神明,治理百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刻心懷敬畏。之前,未能救得涇河老龍,得罪了天地神明,三魂七魄忽然到了陰司,成了無常的客人。因為陽壽未儘,承蒙冥君放回人間,於是廣設善會,修建度亡道場。感激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金身顯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以超度亡魂,解脫孤魂。特派遣法師玄奘,遠涉千山,尋求經偈。倘若到達西邦諸國,望能廣結善緣,照牒放行。特此牒告。大唐貞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

上麵蓋有九顆寶印。國王看完,拿出本國的玉寶,蓋上花押,交還給三藏。

三藏謝過國王的恩賞,收起文牒,接著上奏道:“貧僧一來是為了倒換文牒,二來還給陛下捎來了一封家書。”國王一聽,十分驚喜,忙問道:“什麼家書?”三藏說:“陛下的第三位公主娘娘,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妖抓走了。貧僧偶然遇見,所以捎來了這封信。”國王聽了這話,眼中頓時湧出淚水,說道:“自從十三年前公主失蹤,兩班文武官員,不知被貶退了多少;宮裡宮外,大小婢女、太監,也不知被打死了多少。大家都以為她是走出皇宮後迷失了方向,四處尋找都沒有下落。滿城中的百姓人家,也都盤查了無數次,可還是沒有任何消息。怎麼也沒想到是被妖怪抓走了!今日突然聽到這話,實在是忍不住傷心流淚。”三藏從袖子裡拿出信,呈給國王。國王接過信,看到上麵有“平安”二字,更是激動得手都發軟,連信都拆不開了。於是傳旨宣翰林院大學士上殿讀信。學士立刻上了殿。殿前有文武百官,殿後有後妃宮女,大家都側著耳朵,靜靜地聽學士讀信。學士拆開信,高聲朗讀起來。信上寫著:

“不孝女兒百花羞叩首百拜,敬呈大德父王萬歲龍鳳殿前,以及三宮母後昭陽宮下,還有滿朝文武賢卿台前:女兒有幸生在宮中,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卻無法儘力侍奉,讓父母開心。在十三年前八月十五的良夜,承蒙父王恩旨,各宮設宴,一同賞月,共享歡樂。然而,就在歡樂之際,突然一陣香風刮過,出現一個金睛藍麵青發的魔王,將女兒抓走。他駕著祥光,把我帶到半荒野山中的無人之處。在那裡,我身不由己,被妖怪強行霸占為妻。無奈之下,我熬過了這十三年,還生下兩個孩子,可他們都是妖魔的後代。說起來,這實在是敗壞倫理,有傷風化,本不該寫信讓父王蒙羞。但我擔心自己死後,事情不明不白。正在含怨思念父母的時候,沒想到唐朝聖僧也被魔王抓住了。於是我流著淚寫了這封信,冒險放了聖僧,特意托他寄來這封信,以表我的心意。希望父王憐憫,派遣上將早日到碗子山波月洞,捉住黃袍怪,救女兒回朝,女兒將感激不儘。信寫得倉促,如有不恭之處,還請父王諒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逆女百花羞再叩首頓首。”

學士讀完家書,國王放聲大哭,三宮的後妃們也紛紛落淚,文武百官都很傷心,前前後後,所有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國王哭了許久,然後問兩班文武:“誰願意帶兵去捉那妖魔,救我百花公主回來?”問了好幾聲,卻沒有一個人敢回答,那些武將文官就像木雕泥塑的一樣,一動不動。國王心中十分煩惱,眼淚止不住地流。這時,隻見眾多官員一起俯伏上奏道:“陛下先彆煩惱。公主失蹤至今已有十三年,一直沒有音信,如今偶然遇到唐朝聖僧,帶來這封信,還不知道是真是假。況且我們都是凡人,學習的兵書武略,也隻能用來布陣安營,保衛國家不受侵犯。那妖精能騰雲駕霧,我們根本無法與他當麵交鋒,怎麼去征討救援呢?想來東土來的取經人,是上邦的聖僧,這和尚‘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必定有降妖的本事。自古說:‘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不如請這位長老降妖,救回公主,這才是萬全之策。”

國王聽了這話,急忙轉身對三藏說:“長老要是有本事,施展法力,捉住妖魔,救我女兒回朝,你也不用去西方拜佛了,留起長發,我與你結拜為兄弟,同坐龍床,共享富貴,怎麼樣?”三藏連忙啟奏道:“貧僧隻粗通念佛,實在不會降妖。”國王說:“你既然不會降妖,怎麼敢去西天拜佛呢?”長老沒辦法,隻好說出了兩個徒弟,奏道:“陛下,貧僧一個人實在難以走到這裡。貧僧有兩個徒弟,他們善於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保護貧僧來到此地。”國王責怪道:“你這和尚太不懂事。既然有徒弟,為什麼不一起帶進來見我?要是他們進了朝廷,就算沒有特彆滿意的賞賜,也會有相應的齋飯招待。”三藏說:“貧僧的徒弟長得醜陋,不敢擅自入朝,就怕驚嚇到陛下的龍體。”國王笑道:“你看你這和尚說的什麼話,難道朕還會怕他不成?”三藏說:“不敢說。我的大徒弟姓豬,法名悟能八戒,他長著長嘴獠牙,鬃毛硬如鋼針,耳朵像扇子,身體粗壯,肚子很大,走路帶風。第二個徒弟姓沙,法名悟淨和尚,他身高一丈二,雙臂寬闊,臉像藍靛一樣,嘴巴像血盆,眼睛閃閃發光,牙齒像一排排釘子。他們都是這副模樣,所以不敢擅自帶他們入朝。”國王說:“你既然都這麼說了,朕還怕什麼?宣他們進來。”隨即讓人拿著金牌去館驛相請。

八戒聽到來請他們,對沙僧說:“兄弟,你看,這就是下書的好處。想必是師父下了書,國王覺得捎書人不能怠慢,肯定會擺宴席招待他。師父食量小,他心裡想著你我,就把我們的名字說了出來,所以國王才派金牌來請。我們去大吃一頓,明天好趕路。”沙僧說:“哥啊,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我們先去看看吧。”於是他們把行李、馬匹都交給驛丞,各自帶上隨身兵器,跟著金牌走進朝廷。很快來到白玉階前,左右站定,朝上作了個揖,就一動不動了。那些文武官員,沒有一個不害怕的,紛紛說道:“這兩個和尚,長得醜也就罷了,實在是太粗俗了!怎麼見到我王也不下拜,作揖之後就平身,直挺挺地站著!真是奇怪!奇怪!”八戒聽到了,說道:“各位,彆議論了。我們乍一看確實有點醜,但是看久了,也就耐看了。”

國王見他們長得如此醜陋,已經嚇得心驚膽戰,等聽到八戒說話,更是嚇得渾身發抖,連龍床都坐不穩,差點跌了下來,幸好有近侍官員及時扶住。唐僧嚇得趕緊跪在殿前,不停地叩頭說:“陛下,貧僧罪該萬死!萬死!我說徒弟醜陋,不敢朝見,怕傷了陛下龍體,果然把陛下嚇到了。”國王戰戰兢兢地走近,扶起唐僧說:“長老,還好你事先說了,要是沒說,猛然見到他們,朕肯定會被嚇死!”國王定了定神,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豬長老、沙長老,你們哪位善於降妖?”八戒不知輕重,回答道:“老豬我會降妖。”國王問:“怎麼降?”八戒說:“我本是天蓬元帥,隻因觸犯天條,才墮落到人間,幸好如今皈依佛門。從東土來到這裡,第一個會降妖的就是我。”國王說:“既然是天將下凡,那肯定很會變化吧。”八戒說:“不敢當,不敢當,也就勉強會幾個變化罷了。”國王說:“你變一個給我看看。”八戒說:“請陛下出題,我照著樣子變。”國王說:“變一個大的吧。”

八戒有三十六般變化,就在階前賣弄起手段來。他撚起訣,念動咒語,大喝一聲:“長!”把腰一弓,就長到了八九丈高,看起來就像個開路神一樣。這可把兩班文武官員嚇得戰戰兢兢,整個國家的君臣都目瞪口呆。這時,鎮殿將軍問道:“長老,像這樣變高,要長到什麼地方才會停止呢?”八戒又說出了傻話:“那得看風。東風還行,西風也勉強能承受;要是南風一起,我能把青天拱出個大窟窿!”國王大驚道:“收了神通吧。知道你有這樣的變化了。”八戒把身子一矮,立刻變回了原來的模樣,站在階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國王又問道:“長老去降妖,用什麼兵器與他交戰呢?”八戒從腰裡抽出釘耙說:“老豬我使的是釘耙。”國王笑道:“這可太丟麵子了!我這裡有的是鞭、鐧、瓜、錘,刀、槍、鉞、斧,劍、戟、矛、鐮。你隨便選一件稱手的拿去。那釘耙算什麼兵器?”八戒說:“陛下有所不知,我這釘耙雖然看起來粗笨,可卻是我從小就帶在身邊的寶貝。我曾經在天河水府做元帥,管轄八萬水兵,全靠這釘耙的威力。如今下凡,保護我師父,遇到山,能築破虎狼的巢穴;遇到水,能掀翻龍蜃的洞穴,靠的都是這釘耙。”國王聽了這話,非常高興,也相信了他的本事,馬上命令九嬪妃子:“把朕親自用的禦酒,整瓶拿過來,權且為長老送行。”於是斟滿一杯酒,遞給八戒說:“長老,這杯酒,略表朕的心意。等你捉了妖魔,救回小女,必有大宴款待,重重酬謝。”八戒接過酒杯,雖然他這個人看起來粗魯,但做事卻還有幾分斯文。他對著三藏作了個大揖說:“師父,這酒本該您先喝,但君王賜給我,我不敢違背,就讓老豬先喝了,助助興致,好去捉妖怪。”說完,八戒一飲而儘,然後又斟了一杯,遞給師父。三藏說:“我不喝酒,你們兄弟倆喝吧。”沙僧上前接過酒。八戒腳下生雲,一下子就飛到了空中。國王見了說:“豬長老還會騰雲!”

八戒走了之後,沙僧也把酒一飲而儘,說:“師父!那黃袍怪抓住您的時候,我和二哥與他交戰,也隻是打了個平手。如今二哥獨自去,恐怕打不過他。”三藏說:“正是如此。徒弟啊,你快去幫他一把。”沙僧聽了,也駕起雲,跳了上去。國王見狀,慌了神,拉住唐僧說:“長老,你就陪寡人坐坐,可彆也騰雲走了。”唐僧說:“可憐啊!可憐!我半步都走不了!”此時,二人在殿上交談,暫且不表。

再說沙僧追上八戒,喊道:“哥哥,我來了。”八戒問:“兄弟,你來做什麼?”沙僧說:“師父叫我來幫忙的。”八戒非常高興,說:“說得對,來得好!我們倆齊心協力,去捉那怪物,就算沒什麼大功勞,也能在這個國家揚名。”你看他們:

帶著祥瑞的光芒離開了國界,彌漫著瑞氣走出了京城。

領了國王的旨意前往山洞,齊心協力去捉拿妖怪。

沒過多會兒,八戒和沙僧就到了波月洞洞口,落下雲頭。八戒抽出釘耙,朝著波月洞的門,使出渾身力氣狠狠一築,一下子就在石門上砸出了一個鬥笠大小的窟窿。把門的小妖嚇得趕緊打開門,一看是他們倆,急忙跑進去報告:“大王,不好啦!那個長嘴大耳朵的和那個臉色陰沉的和尚,又來把咱們的門打破了!”那妖怪吃了一驚,說道:“這肯定還是豬八戒和沙和尚他們倆。我都饒了他們師父,他們怎麼還敢再來砸我的門!”小妖猜測道:“說不定是忘了什麼東西,回來取的。”老怪怒喝一聲:“胡說!忘了東西,就敢上門來砸?肯定有彆的原因!”他急忙整理好披掛,拿起鋼刀,走出來質問道:“你們這兩個和尚,我既然饒了你們師父,你們怎麼還敢來砸我的門?”八戒罵道:“你這可惡的妖怪,乾的好事!”老怪問:“什麼好事?”八戒說:“你把寶象國的三公主騙到洞裡,強行霸占為妻,都過了十三年了,也該把她放回去了。我奉國王的旨意,特意來抓你。你趕緊進去,自己用繩子把自己綁好出來,還能免得老豬我動手!”老怪聽了這話,頓時怒火中燒。你看他,咬得鋼牙咯咯響,圓睜的眼睛滴溜溜地轉,氣勢洶洶地舉起刀,寒光閃閃的刀刃朝著八戒當頭就砍。八戒側身一閃,躲開了這一刀,隨即舉起九齒釘耙迎麵還擊,緊接著沙僧也舉起寶杖衝上前,三人一起戰作一團。這一場在山頭上的打鬥,可比之前那次激烈多了。真可謂是:

言語差錯容易招人惱怒,心思狠毒、感情受傷便會怒氣橫生。這魔王揮舞著大鋼刀,對著腦袋就砍;那八戒舉起九齒釘耙,正麵迎擊。沙悟淨也揮動寶杖加入戰鬥,魔王奮力抵擋著神兵。一個凶猛的妖怪,兩個神勇的和尚,你來我往,打得好不熱鬨。八戒喊道:“你騙走公主,按道理就該判死罪!”妖怪回應道:“你少管閒事,愛打什麼抱不平!”八戒又說:“你強行娶公主,有傷國家體麵!”妖怪回懟:“這事兒與你無關,彆在這兒瞎爭!”說起來,都是因為唐僧捎書這件事,才導致僧人與妖魔之間不得安寧。

他們在山坡前打了八九個回合,八戒漸漸支撐不住了,手中的釘耙越來越難舉起,力氣也越來越小。你道為何他這次打不過妖怪呢?剛開始戰鬥的時候,有護法諸神暗中幫助八戒和沙僧,那是因為唐僧還在洞裡,諸神為了保護他才出手相助,所以他們才能和妖怪勉強打個平手。可這會兒諸神都在寶象國保護唐僧,沒人幫忙了,所以他倆敵不過妖怪。

八戒一看情況不妙,對沙僧說:“沙僧,你先上去和他打著,讓老豬我去方便一下。”說完,他也不管沙僧,一溜煙鑽進了蒿草、薜蘿、荊棘和葛藤之中。他也顧不上會不會刮破頭皮、劃傷嘴臉,一股腦兒就鑽了進去,然後一骨碌躺倒,再也不敢出來。隻是留著一隻耳朵在外麵,聽著戰鬥的動靜。

妖怪見八戒跑了,便轉身朝著沙僧撲去。沙僧來不及防備,被妖怪一把抓住,拖進了洞裡。小妖們立刻圍上來,把沙僧四馬攢蹄地捆了起來。至於沙僧到底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序列:凡神間的戲子 師門嫌我太狠辣,入朝堂後鎮天下 醜女重生後,她滅了前夫還想弑君 一不小心苟到寵妃了 戰神歸來花都最強守護 勢子論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 海賊:偉大航路上的愛情小故事 啟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