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1 / 1)

話說三藏坐在寶林寺禪堂的燈下,一會兒念著《梁皇水懺》,一會兒看著《孔雀真經》,一直坐到三更時分,才把經本包好放進行囊。他正準備起身去睡覺,突然聽到門外“撲剌剌”一聲巨響,緊接著“淅零零”地刮起一陣怪風。長老擔心風把燈吹滅,急忙用偏衫的袖子擋住。隻見那燈忽明忽暗,他心裡不禁感到有些害怕,膽戰心驚起來。此時,困意又陣陣襲來,他便伏在經案上打起盹來。雖然眼睛閉著,處於朦朧狀態,但心裡還明白,耳朵裡也隱隱約約聽到窗外陰風“颯颯”作響。這風可真厲害,你看:

風聲淅淅瀟瀟,風勢飄飄蕩蕩。淅淅瀟瀟的風,吹落了樹葉;飄飄蕩蕩的風,卷起了浮雲。滿天的星鬥都被這風吹得昏暗無光,遍地的塵沙也被吹得到處飛揚。風有時猛烈,有時又輕柔。輕柔時,吹得鬆竹發出清脆的聲響;猛烈時,江湖上波濤洶湧。這風刮得山鳥難以棲息,叫聲哽咽;海魚也無法安定,紛紛跳躍。東西兩邊的館閣門窗被吹得脫落,前後的房廊連神鬼都為之嗔怒。佛殿上的花瓶被吹落在地,琉璃燈罩搖晃,慧燈變得昏黃。香爐被吹倒,香灰迸濺出來;燭架歪斜,燭焰冒著黑煙。幢幡寶蓋都被吹得搖搖欲墜,鐘鼓樓台也被撼動了根基。

長老在昏昏沉沉的夢中,聽到風聲漸漸過去,又隱隱約約聽到禪堂外有人輕輕叫了一聲:“師父!”他猛地抬頭,在夢中望去,隻見門外站著一個人。那人渾身濕漉漉的,眼中流著淚,嘴裡不停地叫著“師父”。三藏微微欠身說道:“你莫不是魍魎妖魅、神怪邪魔,趁著夜深人靜,來這裡戲弄我?我可不是那種貪婪、嗔怒之人。我本是個光明磊落的僧人,奉東土大唐的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經。我手下有三個徒弟,個個都是降龍伏虎的英雄豪傑,掃怪除魔的勇猛壯士。他們要是見到你,定會把你碎屍萬段,化為微塵。這是我大慈大悲的心意,對你的寬容,你趁早趕緊悄悄地離開,彆到我的禪門前來。”那人倚在禪堂門口說道:“師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魍魎邪神。”三藏問道:“你既然不是這類東西,那深夜來這裡做什麼?”那人說:“師父,您睜開眼睛仔細看看我。”長老果然定睛仔細看去,呀!隻見他:

頭戴一頂衝天冠,腰束一條碧玉帶,身穿一件繡著飛龍舞鳳的赭黃袍,腳蹬一雙雲頭繡口的無憂履,手裡拿著一柄列鬥羅星的白玉珪。麵容如同東嶽長生帝,身形好似文昌開化君。

三藏見了,大驚失色,急忙躬身,厲聲高喊道:“請問是哪一朝的陛下?請坐。”說著,急忙伸手去攙扶,卻撲了個空。他回身坐定,再看時,還是那個人站在那裡。長老便問道:“陛下,您是哪裡的皇王?哪個國家的帝主?想必是邊疆不太平,奸臣欺君虐民,您才半夜逃到這裡。有什麼話,就說給我聽聽。”這人這才淚流滿麵,說起了舊事,愁眉不展地訴說著前因:“師父啊,我家在正西方向,離這裡隻有四十裡左右。那邊有一座城池,就是我建國立業的地方。”三藏問:“那地方叫什麼名字?”那人說:“不瞞師父說,那就是我當時創立國家,改國號為烏雞國的地方。”三藏又問:“陛下如此驚慌,究竟是因為什麼事才來到這裡?”那人說:“師父啊,我們這裡五年前遭遇了大旱,草木不生,百姓都被餓死了,實在是慘不忍睹。”三藏聽了,點頭歎息道:“陛下啊,古人說:‘國正天心順。’想必是您對百姓不夠仁慈體恤。既然遭遇了災荒,為什麼要離開城池呢?您應該打開倉庫,賑濟百姓;反省以前的過錯,重新行善,赦免那些被冤枉的人。這樣自然會得到上天的眷顧,風調雨順。”那人說:“我國倉庫裡已經空虛,錢糧都用光了。文武百官都停發了俸祿,我自己的膳食也沒有葷腥。我仿效禹王治水,與百姓同甘共苦,沐浴齋戒,晝夜焚香祈禱。就這樣過了三年,結果隻弄得河乾井枯。正在危急的時候,突然從鐘南山來了一個道士,他能呼風喚雨,還能點石成金。他先見了我的文武百官,後來又見到了我。我馬上請他登壇祈禱,果然靈驗,隻見令牌一響,頃刻間大雨傾盆。我本隻希望下三尺雨就夠了,他卻說久旱之地需要更多雨水滋潤,就又多下了二寸。我見他如此仗義,就和他結拜為兄弟,以‘兄弟’相稱。”三藏說:“這可是陛下您的大喜事啊。”那人說:“喜從何來?”三藏說:“那道士既然有這樣的本事,想要雨的時候就讓他下雨,想要金子的時候就讓他點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卻離開了城池來到這裡?”那人說:“我和他同吃同住了兩年。又到了陽春時節,紅杏、夭桃都開花綻蕊,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還有王孫貴族,都出去遊春賞玩。那時候,文武百官回府衙,嬪妃們也回到各自的院子。我和那道士手挽手慢慢地走到禦花園,忽然走到八角琉璃井邊,不知道他往井裡扔了什麼東西,井裡頓時射出萬道金光。他哄我到井邊去看什麼寶貝,突然起了歹心,‘撲通’一聲把我推下井裡,然後用石板蓋住井口,又堆上泥土,還在上麵移栽了一株芭蕉。可憐我啊,已經死去三年,成了一個落井身亡的冤屈鬼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唐僧一聽說是鬼,嚇得渾身酥軟,毛骨悚然。沒辦法,他隻好又開口問道:“陛下,您說的這些話,完全不合常理。您既然已經死了三年,那文武百官、三宮皇後,在三朝見駕的時候,怎麼就不找您呢?”那人說:“師父啊,說起他的本事,那可真是世間少有!自從他害了我,就在園子裡搖身一變,變成了我的模樣,和我毫無差彆。現在他霸占了我的江山,暗中侵占了我的國土。我的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三宮皇後、六院嬪妃,都歸他管了。”三藏說:“陛下,您也太懦弱了。”那人問:“怎麼懦弱了?”三藏說:“陛下,那妖怪有些神通,變成了您的樣子,侵占了您的江山,文武百官認不出來,後妃們也不知道。隻有您死得明白,您為什麼不到陰司閻王那裡去告狀,申訴您的冤屈呢?”那人說:“他神通廣大,和官吏們關係熟絡,都城隍經常和他一起喝酒,海龍王和他也有親戚關係,東嶽天齊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閻羅是他的結拜兄弟。所以,我根本沒地方去告狀。”

三藏說:“陛下,您在陰司裡既然沒辦法告他,卻跑到我這陽世間來乾什麼?”那人說:“師父啊,我這一點冤魂,怎麼敢上您的門來呢?山門前有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緊緊跟隨著您的鞍馬。多虧夜遊神刮起一陣神風,把我送了進來。他說我三年水災的劫難已滿,讓我來拜見您。他說您手下有一個大徒弟,是齊天大聖,非常擅長斬妖除魔。現在我誠心誠意地來懇求您,千萬要到我國中,抓住妖魔,分辨出邪正。我一定會結草銜環,報答您的大恩!”三藏說:“陛下,您來這裡是請我的徒弟,幫您捉拿那妖怪嗎?”那人說:“正是!正是!”三藏說:“我徒弟做彆的事可能不太在行,但要說降妖捉怪,那可太適合他了。陛下啊,雖然讓他去捉拿妖怪,但恐怕在情理上有些困難。”那人問:“有什麼困難?”三藏說:“那妖怪神通廣大,變得和您一模一樣,滿朝文武都對他言聽計從,三宮妃嬪也都和他情意相投。我徒弟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輕易動武。要是被百官抓住,說我們欺邦滅國,定個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困在城裡,那豈不是弄巧成拙了?”

那人說:“我朝中還有人能幫我們。”三藏說:“那就好!那就好!想必是有一代親王或者侍長,被派到哪裡去鎮守了吧?”那人說:“不是。我親生的太子,他是我的儲君。”三藏問:“那太子想必是被妖魔貶斥了吧?”那人說:“沒有。他一直在金鑾殿上,或者在五鳳樓中,有時和學士們講書,有時和那假國王一起登位。這三年來,那妖怪禁止太子進入皇宮,他也不能和娘娘相見。”三藏問:“這是為什麼呢?”那人說:“這是妖怪想出的計策,他就怕太子和娘娘見麵後,私下裡談論,走漏了消息,所以不讓他們母子相見,這樣他就能永遠霸占我的國家了。”三藏說:“您的災厄,想來是天意,和我的經曆有些相似。當年我父親被水賊殺害,母親被水賊霸占,三個月後生下了我。我在水中逃生,幸好金山寺的恩師把我救養成人。我從小就沒有父母,這裡太子也失去了雙親,真是讓人感到無比的悲哀!”三藏又問:“您雖然有太子在朝中,但我怎麼才能和他相見呢?”那人說:“怎麼會不能相見呢?”三藏說:“他被妖魔控製著,連自己的親生母親都見不到,我一個和尚,又怎麼能見到他呢?”那人說:“他明天早上會出城。”三藏問:“出城做什麼?”那人說:“明天早朝後,他會帶領三千人馬,帶著鷹犬,出城去打獵,師父您一定能和他相見。見到他的時候,您把我的話告訴他,他就會相信的。”三藏說:“他隻是個肉眼凡胎的普通人,被妖魔哄騙在殿上,每天都叫那妖怪幾聲父王,他怎麼會相信我的話呢?”那人說:“既然怕他不相信,我留下一件信物給您吧。”三藏問:“是什麼物件?”那人把手中拿著的金鑲白玉珪放下,說:“這個東西可以作為憑證。”三藏問:“這個東西有什麼特彆的?”那人說:“那道士自從變成我的模樣,唯獨變不出這件寶貝。他到了宮中,就說那個求雨的道士拐走了這個珪。這三年來,宮中一直沒有這件東西。我太子要是看到這個,他睹物思人,一定會為我報仇的。”三藏說:“好吧,我留下這個,讓徒弟幫您處理這件事。那您在哪裡等消息呢?”那人說:“我也不敢等了。我這就去,還要央求夜遊神再刮一陣神風,把我送進皇宮內院,給我的正宮皇後托個夢,讓他們母子心意相通,也讓你們師徒齊心協力。”三藏點頭答應道:“您去吧。”

那冤魂對著三藏叩頭拜彆,三藏起身相送,恍惚間不知怎麼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這一下便把自己從夢中驚醒,原來剛才發生的一切都隻是一場南柯一夢。三藏慌慌張張地對著那盞昏黃的燈,連忙大聲呼喊:“徒弟!徒弟!”八戒被吵醒,迷迷糊糊地說道:“什麼‘土地土地’的?想當年我做那好漢的時候,專門以吃人度日,享用著腥膻美食,那日子過得可快活了。偏偏你出了家,還讓我們來保護你趕路!原本隻說做和尚,現在倒好,把我們當奴才使喚,白天要挑包袱、牽馬,晚上還得給你提尿瓶、伺候洗腳!這大晚上的不睡覺,又叫徒弟乾什麼呀?”三藏說道:“徒弟,我剛才伏在案幾上打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行者一下子跳了起來,說道:“師父,夢都是由心中所想產生的。您還沒上山呢,就先害怕妖怪,又發愁去雷音寺的路太遠,擔心到不了,還思念著長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所以心裡想得多,夢也就多了。像老孫我,一顆真心隻想著去西方見佛祖,從來就沒做過一個夢。”三藏說:“徒弟,我這個夢,可不是思鄉的夢。剛才我剛一合眼,就看見一陣狂風刮過,禪房門外站著一位皇帝,自稱是烏雞國國王。他渾身濕透,滿臉淚水。”接著,三藏就把夢中烏雞國國王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講給行者聽。行者聽了,笑著說:“不用多說了,他來給您托夢,分明是給老孫我送了一樁大生意。肯定是有妖怪在那裡篡位謀國,等我去幫他分辨真假。想來那妖魔,在我老孫的金箍棒下,必然是一敗塗地,我定能幫烏雞國恢複太平。”三藏說:“徒弟,他說那妖怪神通廣大得很呢。”行者滿不在乎地說:“怕他什麼神通廣大!要是早知道老孫我來了,他早就嚇得逃之夭夭,沒處可躲了!”三藏又說:“我還記得那國王留下了一件寶貝作為信物。”八戒在一旁說道:“師父,您可彆瞎琢磨了,做個夢而已,何必當真呢?”沙僧也說:“‘不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咱們點起火,打開門,出去看看情況就知道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行者當真打開了門,師徒幾人一起往外看去,隻見在星月光輝的映照下,台階簷下真真切切地放著一柄金鑲白玉珪。八戒趕忙上前,拿起珪問道:“哥哥,這是什麼東西?”行者說:“這是國王手中拿的寶貝,名叫玉珪。師父啊,既然真有這件東西,看來夢裡的事是真的。明天降妖的事兒,就全交給老孫我了。不過,師父,這事兒可得讓您受點委屈,有三件不太妙的事兒等著您。”八戒在一旁笑道:“好啊!好啊!好啊!做個夢罷了,還跟他說。他最會捉弄人了,這下可好,又說有三件不好的事兒。”三藏回到屋裡,問道:“是哪三件事兒?”行者說:“明天您得替人頂罪、受氣,還得遭點災禍。”八戒笑著說:“一件事兒都夠難承受的了,三件事兒可怎麼受得了啊?”唐僧是個聰慧的長老,便問道:“徒弟啊,這三件事兒該怎麼講呢?”行者說:“也不用多說,我先給您兩件東西。”

隻見大聖拔下一根毫毛,對著它吹了一口仙氣,喊道:“變!”毫毛瞬間變成了一個紅金漆的匣子,行者把白玉珪放進匣子裡,說道:“師父,您把這個匣子捧在手裡,等到天亮的時候,穿上錦襴袈裟,到正殿去坐著念經,我去看看那座城池。要是真有妖怪,我就把它打死,也算是在這裡立下一樁功績;要是沒有,咱也彆惹禍。”三藏連忙說道:“正是!正是!”行者又說:“那太子要是不出城也就罷了,要是真像夢裡說的那樣出城來,我一定把他引到您這兒來。”三藏問:“他來了我該怎麼迎接應對呢?”行者說:“等他來的時候,我會先通知您。您把匣蓋稍微打開一點,我變成一個二寸長的小和尚,鑽進匣子裡,您就把我連同匣子一起捧在手上。那太子進了寺廟,肯定會拜佛,不管他怎麼下拜,您都彆理他。他見您一動不動,肯定會讓人來抓您,到時候,任憑他打罵、捆綁,您都彆反抗。”三藏一聽,著急地說:“呀!他軍令如山,要是真把我殺了,可怎麼辦呀?”行者安慰道:“沒事兒,有我呢。到了關鍵時刻,我自然會保護您。他要是問您,您就說是東土大唐欽差,前往西天拜佛取經,還帶著寶貝的和尚。他要是問:‘有什麼寶貝?’您就把錦襴袈裟的事兒跟他說一遍,告訴他:‘這隻是三等寶貝。還有頭等、二等的好東西呢。’隻要他一問,您就說這匣子裡有一件寶貝,能知曉過去五百年、現在五百年、未來五百年,總共一千五百年的事情。然後把老孫我放出來,我把您夢裡聽到的事兒告訴那太子,他要是相信,就去捉拿那妖魔,一來可以幫他父王報仇,二來咱們也能立下名聲;他要是不信,您再把白玉珪拿給他看。不過,我擔心他年紀小,可能不認識這玉珪。”三藏聽了,十分高興,說道:“徒弟啊,這個計策太妙了!不過說到寶貝,一個叫錦襴袈裟,一個叫白玉珪,你變的寶貝叫什麼名字呢?”行者說:“就叫‘立帝貨’吧。”三藏按照行者說的,牢牢地記在了心裡。師徒幾人一晚上都沒合眼,滿心盼著天亮,恨不得能點個頭就把扶桑日喚出來,噴口氣就把滿天星鬥吹散。

沒過多久,東方漸漸泛白。行者又叮囑了八戒和沙僧一番,讓他們倆:“千萬彆打擾寺裡的僧人,也彆到處亂跑。等我大功告成之後,再和你們一起上路。”說完,行者告彆了唐僧,打了個呼哨,一個筋鬥翻到空中,睜大火眼金睛,朝著西方望去,果然看到有一座城池。你道他怎麼這麼遠就能看見?因為之前說那城池離寺廟隻有四十裡,所以行者站得高,自然就能望見了。

行者飛近城池,仔細看去,隻見城中怪霧愁雲彌漫,妖風怨氣紛紛。行者在空中不禁感歎道:

“若是真王登寶座,自有祥光五色雲;

隻因妖怪侵龍位,騰騰黑氣鎖金門。”

行者正在感歎,忽然聽到一陣響亮的炮聲,又見東門打開,湧出一隊人馬,一看便知是出城打獵的軍隊,氣勢十分勇猛。隻見:

清晨隊伍從禁城東門出發,分散開來進入淺草之中。彩旗在陽光下迎風招展,白馬在風中疾馳。駝鼓“冬冬”擂響,標槍兩兩相對,向前衝刺。架鷹的軍士勇猛無比,牽犬的將領雄姿英發。火炮聲響徹天際,粘竿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紅光。人人手持弩箭,個個身挎雕弓。在山坡下張開大網,在小徑中鋪設繩索。一聲呼喊如驚雷般響起,千餘騎兵簇擁著如貔熊般勇猛的隊伍。狡猾的兔子難以保命,機靈的獐子也無計可施。狐狸命喪當場,麋鹿也難逃厄運。山雉無法逃脫,野雞也躲避不了凶險。他們都想在這山林之中捕獲猛獸,射殺飛蟲。

那些人出了城,向東郊分散開來。沒過多久,在二十裡左右地勢較高的田地上,隻見中軍營裡有一個年輕的將軍:頭戴頭盔,身穿鎧甲,係著花裹肚,腰束十八道皮帶,手持鋒利的青鋒寶劍,騎著黃驃馬,腰間掛著滿弦的弓箭。真可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隱隱有著君王的模樣,氣宇軒昂如帝主之容。

氣度不凡絕非尋常小輩,一舉一動儘顯青龍之姿。

行者在空中暗自高興,心想:“不用說,那個肯定就是皇帝的太子了,我來戲弄他一番。”於是,大聖按下雲頭,闖入軍中,來到太子的馬前。他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隻白兔,在太子的馬前蹦蹦跳跳。太子一眼就看到了白兔,心中十分歡喜,連忙拈起箭,拉滿弓,“嗖”的一箭,正中白兔。

原來是大聖故意讓太子射中,隻見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箭頭,把箭翎花扔在前麵,邁開步子跑了。太子見箭射中了玉兔,連忙策馬,獨自一人衝上前去追趕。奇怪的是,馬跑得快,行者就像風一樣快;馬跑得慢,行者就慢慢走,始終在太子麵前不遠處。就這樣,行者一程又一程,把太子引到了寶林寺的山門之下。這時,行者現出原形,白兔不見了,隻剩下一枝箭插在門檻上。行者徑直衝進寺裡,對唐僧說道:“師父,來了!來了!”接著,他又一變,變成一個二寸長短的小和尚,鑽進了紅匣子裡。

再說那太子追到山門前,白兔不見了,隻看到門檻上插著一枝雕翎箭。太子大驚失色,說道:“怪了!怪了!明明我的箭射中了玉兔,玉兔怎麼不見了,隻剩下箭在這裡!難道是這玉兔年深日久,成了精怪?”太子拔起箭,抬頭一看,山門上寫著五個大字“敕建寶林寺”。太子說:“我明白了。以前我記得,父王在金鑾殿上曾派官員帶著金帛來給這座寺廟修繕佛殿和佛像,沒想到今天我來到了這裡。真是‘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我進去看看。”

太子跳下馬來,正準備進去,隻見保駕的官員和三千人馬趕了上來,眾人簇擁著太子,一起走進山門。寺裡的眾僧見了,都慌忙叩頭迎接。他們把太子一行人迎進正殿,參拜佛像。太子參拜完,正打算四處遊覽,欣賞寺中的景色,忽然看見正中間坐著一個和尚。太子頓時大怒,說道:“這個和尚太無禮了!我帶著半朝鑾駕進山,雖然沒有旨意通知你們,但你們也不該不出來迎接。現在軍馬都到了門前,你竟然還坐著不動!”於是下令:“把他抓起來!”一聲令下,兩邊的校尉立刻衝上前,抓住唐僧,就要拿繩子捆綁。行者在匣子裡暗暗念起咒語,說道:“護法諸天、六丁六甲,我現在想辦法降妖,這太子不識好歹,要用繩子捆我師父。你們趕緊護持師父,要是真把師父捆了,你們都有罪!”大聖在暗中吩咐,誰敢不聽,於是眾人一起護持著三藏:有些人伸手去摸,卻連三藏的光頭都碰不到,就好像有一堵牆擋在那裡,根本靠近不了他的身體。

太子見狀,說道:“你是從哪裡來的,竟然用這種隱身法來戲弄我!”三藏走上前,施了一禮,說道:“貧僧沒有隱身法,我是東土大唐來的唐僧,前往雷音寺拜佛求經,還帶著寶貝的和尚。”太子說:“你們東土雖然是中原之地,但窮困無比,能有什麼寶貝,說來讓我聽聽。”三藏說:“我身上穿的這件袈裟,是第三等寶貝。還有第一等、第二等更好的寶貝呢!”太子瞧了瞧三藏的衣服,說道:“你這衣服,半邊遮身,半邊露臂,能值幾個錢,也敢稱寶貝!”三藏說:“這件袈裟雖然不完整,但有幾句詩稱讚它。詩是這樣說的:

佛衣偏袒不須論,內隱真如脫世塵。

萬線千針成正果,九珠八寶合元神。

仙娥聖女恭修製,遺賜禪僧靜垢身。

見駕不迎猶自可,你的父冤未報枉為人!”

太子聽了,心中大怒,說道:“你這潑和尚胡說八道!就你這半片衣服,憑你能說會道,就誇口說是什麼寶貝。我父親的冤屈從何說起,你給我說清楚。”三藏向前走了一步,雙手合十,問道:“殿下,人活在天地之間,有幾種恩情要報答?”太子說:“有四種恩情。”三藏問:“哪四種恩情?”太子說:“感天地覆蓋承載之恩,日月照耀之恩,國王賜予水土之恩,父母養育之恩。”三藏笑著說:“殿下,您這話可說錯了。人隻有天地覆蓋承載,日月照耀,國王賜予水土之恩,哪裡來的父母養育之恩呢?”太子生氣地說:“你這和尚,是四處遊蕩、不務正業、削發忤逆君王的人!人要是沒有父母養育,從哪裡來的?”三藏說:“殿下,貧僧不知道。但這紅匣子裡有一件寶貝,叫‘立帝貨’,它能知曉過去五百年、現在五百年、未來五百年,總共一千五百年的事情,它能知道您沒有父母養育之恩,所以讓貧僧在這裡等了您好久。”

太子聽三藏說匣子裡的“立帝貨”知曉諸多事情,便說道:“拿來給我看看。”三藏打開匣蓋,行者一下子跳了出來,“呀”的一聲,在兩邊跑來跑去。太子瞧著這個小小的人兒,疑惑地說:“這麼個小不點兒,能知道什麼事?”行者聽太子這麼說,嫌自己個頭小了,當即施展神通,把腰一伸,瞬間就長到了三尺四五寸高。眾軍士見了,吃驚地叫道:“要是長得這麼快,用不了幾天,都能把天給撐破了。”行者長到原本的身高,便不再長了。太子這才問道:“立帝貨,這老和尚說你能知曉未來過去的吉凶,你是用龜甲占卜?還是用蓍草算卦?又或者是依據書本上的語句來判斷人的禍福?”行者回答道:“我啥都不用,全憑這三寸不爛之舌,天下萬事我都能知曉。”太子一聽,說道:“你這家夥又在胡說八道!從古至今,《周易》這本書極其玄妙,能斷儘天下的吉凶,讓人知道該如何趨吉避凶,所以才用龜甲占卜,用蓍草算卦。聽你這話,有什麼依據?竟敢妄言禍福,蠱惑人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行者趕忙說道:“殿下您先彆著急,聽我給您細細道來。您本是烏雞國國王的太子。五年前,您那裡遭遇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您的父王和臣子們誠心誠意地祈禱求雨。就在毫無降雨跡象的時候,鐘南山來了一個道士,他能呼風喚雨,還能點石成金。您的父王一時貪心,就和他結拜為兄弟。有這回事吧?”太子連忙說道:“有!有!有!你接著說。”行者又問:“可三年之後,那個道士不見了,現在坐在王位上稱孤道寡的又是誰呢?”太子說:“確實有個道士,父王和他結拜後,吃喝都在一起,睡覺也在一處。三年前,他們在禦花園遊玩,一陣神風把父王手中的金鑲白玉珪給吹回鐘南山去了。直到現在,父王還時常思念他,因為見不到他,也沒心思賞玩花園,所以花園都緊閉三年了。現在做皇帝的,不是我父王又是誰呢?”

行者聽了,忍不住哂笑起來。太子又問,行者卻不回答,隻是一個勁兒地笑。太子生氣地說:“你這家夥該說的不說,笑什麼笑?”行者這才又說道:“這裡麵事兒還多著呢,隻是周圍人太多,不是說話的地方。”太子覺得他話裡有隱情,便把袍袖一揮,讓軍士們退下。那些保駕的官員立刻傳令,把三千人馬都帶出殿外,在門外駐紮下來。此時,殿上沒有旁人,太子坐在上麵,長老站在前麵,左手邊站著行者,本寺的僧人們也都退下了。行者這才一臉嚴肅地上前說道:“殿下,被一陣風卷走的才是您的親生父親,現在坐在王位上的,是那個求雨的道士。”太子一聽,大聲說道:“胡說!胡說!自從那個道士走了之後,我父王這裡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你這麼說,現在的就不是我父王了。也就我年紀小,能容得下你,要是我父王聽到你這番大逆不道的話,早就把你抓起來碎屍萬段了!”說著,太子就把行者嗬斥了一頓。行者對唐僧說:“怎麼樣?我就說他不會相信,果然如此!既然這樣,那咱們就把寶貝拿出來,跟他換了通關文牒,往西方去吧。”三藏趕忙把紅匣子遞給行者,行者接過來,身子一抖,那匣子瞬間就不見了——原來這匣子是他的毫毛變的,被他收回到身上了。行者雙手捧著白玉珪,獻給太子。

太子看到白玉珪,說道:“好你個和尚!好你個和尚!五年前你本是個道士,騙走了我家的寶貝,如今又扮成和尚來進獻!”隨即下令:“把他抓起來!”這一聲令下,長老嚇得慌忙指著行者說:“你這弼馬溫!專門惹這種沒影的禍事,連累我呀!”行者趕忙上前攔住眾人,說道:“彆嚷嚷!小心走漏了風聲!我可不叫立帝貨,我有真名。”太子生氣地說:“你過來!我倒要問問你真名是什麼,好把你送到法司定罪!”

行者說道:“我是這長老的大徒弟,名叫孫悟空孫行者。我和師父前往西天取經,昨晚到這裡借宿。我師父夜裡誦讀經卷,到了三更時分,做了一個夢。夢見你父王說,他被那個道士欺負,被推到禦花園的八角琉璃井裡,那道士還變成了你父王的模樣。滿朝官員都沒看出來,你年紀小,也不清楚。那道士不讓你進宮,還關閉了花園,主要就是怕消息泄露。你父王昨晚特意來請我降魔。我擔心他不是妖怪,便在空中查看,結果發現他果然是個妖精。我正打算動手抓他,沒想到你出城打獵。你箭射中的玉兔,就是老孫我。老孫我把你引到寺裡,讓你見我師父,跟你訴說這些實情,句句都是真的。你既然認得這白玉珪,怎麼能不念及養育之恩,為你的父親報仇呢?”太子聽了,心裡一陣難過,暗自憂愁起來:“要是不相信他說的話,可他說得又有幾分真實;要是相信了,可殿上坐著的明明是我父王啊。”這可真是讓他進退兩難,心裡反複思量。行者見他猶豫不決,又上前說道:“殿下不必疑慮。您可以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問問您的國母娘娘,看看他們夫妻之間的恩愛之情,和三年前相比有什麼變化。就這麼一問,真假自然就知道了。”

太子回過神來,說道:“沒錯!我這就去問問我母親。”他站起身,把玉珪揣進懷裡就要走。行者一把拉住他,說道:“你要是帶著這麼多人馬回去,肯定會走漏消息,那我可就沒法成功降妖了。你得單人獨馬進城,千萬彆張揚。彆從正陽門進去,要從後宰門進去。進了宮見到你母親,千萬彆大聲說話,一定要輕聲細語的——那妖怪神通廣大,萬一走漏了消息,你和你母親的性命可就都保不住了。”太子聽從了行者的吩咐,走出山門,對將官們說道:“你們安穩地在這裡紮營,不許亂動。我有事兒,去去就回,到時候一起進城。”隻見他指揮號令,安排好軍士們,然後飛身上馬,快速回城。這一去,也不知道他見了娘娘會說些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 崩鐵:黑塔女士這麼看我怎麼辦? 詭異降臨:死亡室友的深夜來電 謝太太的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