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寫道:
為求真經擺脫瘴氣向西遊,無數名山連綿不斷無儘頭。
玉兔奔跑金烏飛逝催晝夜,鳥啼花落自然更迭自春秋。
眼底微塵中似有三千世界,錫杖尖端旁仿若四百州。
宿水餐風行走在紫色道路,不知何時才能踏上歸程。
話說唐三藏多虧龍子降妖,黑水河神開路,師徒幾人過了黑河,沿著大路一直向西前行。一路上真是迎霜冒雪,披星戴月。走了很長時間,又到了早春時節。但見:
三陽運轉,萬物煥發生輝。三陽運轉,滿天明媚如展開的圖畫;萬物生輝,遍地芳菲似鋪設的繡茵。
梅花殘留幾點白雪,麥苗漲起一川青雲。漸漸冰融,山泉潺潺流淌,萌芽儘放,掩蓋了火燒的痕跡。
正是那:太昊駕著震位的神車,勾芒掌管著辰時的時光;花香四溢,風氣溫暖,雲淡天高,日光嶄新。
道旁楊柳舒展嫩綠的葉子,春雨滋潤,萬象更新。
師徒們在路上一邊欣賞景色,一邊緩緩騎馬前行。忽然,聽到一聲吆喝,那聲音好似千萬人在呐喊。唐三藏心中害怕,拉住馬不敢前進,急忙回頭說:“悟空,是哪裡這麼喧鬨?”八戒說:“好像地裂山崩的聲音。”沙僧說:“也如同雷聲霹靂一般。”三藏說:“還是人喊馬嘶的動靜。”孫行者笑著說:“你們都猜錯了。先等等,讓老孫我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好個行者,縱身一躍,踏著雲光,升到空中,睜眼望去。遠遠看見一座城池,再湊近仔細瞧,隻見城中祥光隱隱,並沒有什麼凶氣彌漫。行者暗自琢磨:“這是個好地方啊!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聲響呢?……城中又沒有旌旗閃爍,戈戟閃耀光芒,也不是炮聲轟鳴,怎麼會像有人馬喧嘩呢?……”正想著,隻見城門外有一塊沙灘空地,聚集了許多和尚,他們正在那裡拉車。原來是一起用力喊著號子,齊聲呼喊“大力王菩薩”,所以才驚動了唐僧。
行者慢慢按下雲頭仔細觀看,呀!那車子裡裝的都是磚瓦、木植、土坯之類的東西。灘頭的坡阪最高,還有一條夾脊小路,設有兩座大關。關下的路都是直立陡峭的懸崖,那車子怎麼能拉得上去呢?雖然天氣暖和,但那些人卻衣衫襤褸,看起來十分窘迫。行者心中疑惑:“想必是在修蓋寺院。這裡五穀豐登,可能找不到普通工人,所以這些和尚隻能親自出力。……”正猜疑不定,隻見城門裡搖搖擺擺走出兩個少年道士。你看他們的打扮:
頭戴星冠,身披錦繡。頭戴的星冠閃耀著光芒,身披的錦繡如彩霞般飄動。
足踏雲頭履,腰係熟絲絛。麵容如同滿月般聰慧英俊,身形好似瑤天仙客般嬌美。
那些和尚看到道士來了,一個個嚇得心驚膽戰,更加用力地拉車,拚命地拽著。行者一下子明白了:“咦!想必這些和尚害怕道士,不然怎麼會這麼使勁地拉車呢?我曾聽人說,西方路上有個敬重道士、打壓和尚的地方,想必就是這裡了。我要是回去告訴師父,可事情還沒弄清楚,反而會惹他責怪,說我這麼機靈的人,連個實情都打聽不明白。還是先下去問清楚,再回去回稟師父。”
你猜他要去問誰?好個大聖,按下雲頭,來到郡城腳下,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雲遊四方的全真道士。左臂上掛著一個水火籃兒,手裡敲著漁鼓,口中唱著道情詞,走近城門,迎著兩個道士,當麵恭敬地彎腰行禮說:“道長,貧道有禮了。”那道士回禮道:“先生從哪裡來的?”行者說:“我這個弟子
雲遊在海角天涯,四處漂泊。
今天來到此地,想向善人家化些齋飯。
請問二位道長,這城中哪條街上的人信道?哪個巷子裡的人賢德?我好去化些齋飯吃。”那道士笑著說:“你這位先生,怎麼說這麼掃興的話?”行者問:“怎麼掃興了?”道士說:“你要化齋飯吃,這不是掃興嗎?”行者說:“出家人本就以乞討為生,不化齋飯吃,哪來的錢買呢?”道士笑著說:“你是遠方來的,不知道我們這城中的事情。在我們這城中,且不說文武官員信道,富民長者喜愛賢能之人,大男小女見到我們道士都會恭敬地拜請供奉齋飯,這些都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萬歲君王也喜好道教、敬重賢能之人。”行者說:“我貧道一來年紀小,二來剛從遠方到此,確實不知道。麻煩二位道長把這裡的地名以及君王喜好道教、敬重賢能的事情,詳細說一遍,也算是同道之間的情誼。”道士說:“這座城名叫車遲國。寶殿上的君王和我們有淵源。”
行者聽了,嗬嗬笑道:“難道是道士做了皇帝?”道士說:“不是。隻因二十年前,這裡的百姓遭遇大旱,天上沒有一滴雨,地上莊稼顆粒無收。不論君臣百姓,家家戶戶都沐浴焚香,拜天求雨。就在大家都在生死邊緣苦苦掙紮的時候,忽然從天而降三位仙長,來拯救生靈。”行者問道:“是哪三位仙長?”道士說:“就是我家師父。”行者問:“尊師都有什麼名號?”道士說:“我大師父,號做虎力大仙;二師父,鹿力大仙;三師父,羊力大仙。”行者又問:“三位尊師有多大的法力?”道士說:“我那師父,呼風喚雨,不過是翻掌之間的事;指水為油,點石成金,就像轉身一樣容易。就因為有這樣的法力,能夠改變天地的造化,變換星鬥的玄妙,所以君臣對他們十分敬重,和我們結下了緣分。”行者說:“這皇帝真是有福氣。常言說:‘法術能夠打動公卿。’老師父有這樣的手段,和皇帝結親,倒也不虧待他。哎呀,不知道我貧道有沒有一點緣分,能見到老師父一麵呢?”道士笑著說:“你想見我師父,有什麼難的!我們兩個是他最親近的徒弟,我師父又喜好道教、敬重賢能之人,隻要聽到一個‘道’字,就會親自到大門口迎接。要是我們兩個帶你進去,那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行者深深地作了一個揖說:“多謝舉薦,那我們現在就進去吧。”道士說:“先等一會兒,你在這裡坐下,等我們兩個把公事辦完,再和你進去。”行者問:“出家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有什麼公事?”道士用手指著沙灘上的僧人說:“他們做的是我們家的活,怕他們偷懶,我們去清點一下人數就回來。”行者笑著說:“道長說錯了!僧人和道士都是出家人,為什麼他們要替我們乾活,還要受我們清點人數呢?”道士說:“你不知道。當年求雨的時候,僧人在一邊拜佛,道士在一邊祈神,都向朝廷領取了糧餉。誰知那些和尚沒用,隻會念空經,根本無濟於事。後來我師父一來,立刻喚雨呼風,拯救了萬民於水火之中。這可惹惱了朝廷,說那些和尚沒用,拆了他們的山門,毀了他們的佛像,收回了他們的度牒,不讓他們回鄉,還禦賜給我們家做活,就像小廝一樣。我們家燒火的是他們,掃地的是他們,看門的也是他們。因為後邊還有住房沒有蓋好,就叫這些和尚來拉磚瓦,拖木植,蓋房宇。就怕他們貪玩偷懶,不肯拉車,所以派我們兩個來查看。”
行者聽了,拉住道士,假裝流淚說:“我說我沒緣分,真的沒緣分,見不到老師父的尊容!”道士問:“怎麼會見不到呢?”行者說:“我貧道在各地雲遊,一來為了修行,二來也為了尋找親人。”道士問:“你有什麼親人?”行者說:“我有一個叔父,從小出家做了和尚。前些年鬨饑荒的時候,也出來外麵乞討,這幾年都沒回家。我念及祖上的恩情,特意順路來尋找他。想必他滯留在這等地方,無法脫身,也說不定。我要是能找到他見上一麵,才能跟你們進城。”道士說:“這倒容易。我們兩個先坐下,麻煩你去沙灘上替我們查看一下。隻要清點一下人數,有五百名就行,看看裡麵有沒有你叔父。如果真有,我們看在同道的情分上,放他走,然後再和你進城,怎麼樣?”
行者連連道謝,作了一個長揖,告彆道士,敲著漁鼓,徑直往沙灘走去。過了雙關,轉下夾脊,那些和尚一下子全都跪下磕頭說:“爺爺,我們沒有偷懶,五百名一個不少,都在這裡拉車呢。”行者見了,暗自好笑:“這些和尚被道士打怕了,看到我這個假道士就這麼害怕。要是遇到真道士,還不得被折磨死。”行者又擺擺手說:“不要跪,彆怕。我不是監工的,我是來這裡尋親的。”眾和尚聽說他是來認親的,一下子把他圍了起來,一個個擠到前麵,又是咳嗽又是弄出聲響,巴不得被認出去,紛紛說:“不知道哪個是他的親人呢。”行者假裝認了一會兒,嗬嗬笑了起來。眾和尚問:“老爺不認親,為什麼發笑?”行者說:“你們知道我笑什麼嗎?笑你們這些和尚一點都沒誌氣!父母生下你們,可能是因為你們命犯華蓋,妨爹克娘,或者沒有兄弟姐妹,才把你們送去出家。你們怎麼不遵守三寶,不敬重佛法,不去念經拜佛,卻給道士當傭工,像奴婢一樣被使喚?”眾和尚說:“老爺,您這是在笑話我們呢!您老人家想必是從外地來的,不知道我們這裡的厲害。”行者說:“我確實是從外鄉來的,真不知道你們這裡有什麼厲害的。”
眾和尚流著淚說:“我們這一國的君王,偏心無道,隻喜歡你們道士這些人,討厭我們佛門子弟。”行者問:“為什麼會這樣?”眾和尚說:“就因為那三個仙長會呼風喚雨,來到這裡打壓我們,哄騙君王,把我們的寺廟拆了,度牒收回了,不讓我們回鄉,也不許我們去服勞役當差,把我們賜給仙長家使用,我們的日子苦不堪言!隻要有雲遊的道士來到這裡,君王就會請去拜見並賞賜;要是和尚來,不管遠近,都會被抓去給仙長家當傭工。”行者說:“想必那道士還有什麼巧妙的法術,迷惑了君王吧?要是僅僅是呼風喚雨,那也不過是些旁門左道的小法術,怎麼能打動君王的心呢?”眾和尚說:“他們會煉砂乾汞,打坐存神,點水為油,點石成金。如今還在興蓋三清觀宇,日夜對著天地念經懺悔,祈求君王萬年不老,所以就把君王的心迷惑住了。”
行者說:“原來是這樣。那你們都逃走不就行了。”眾和尚說:“老爺,逃不掉啊!那仙長奏請君王批準,把我們的畫像畫了出來,在四處長期張貼。這車子遲國地域寬廣,各個府州縣以及鄉村店集,都有一張和尚圖,上麵還有君王的禦筆親題。要是有官職的人,抓到一個和尚,就能高升三級;沒有官職的人,抓到一個和尚,就能賞白銀五十兩。所以根本逃不掉。彆說和尚了,就算是剪了頭發、禿子、頭發稀少的,也都難以幸免。四處抓捕的快手又多,負責緝拿的範圍也廣,不管怎樣都很難逃脫。我們沒辦法,隻能在這裡苦苦煎熬。”
行者說:“既然這樣,那你們死了算了。”眾和尚說:“老爺,有死的。到處抓來的和尚,和本地和尚加起來,一共有兩千多人。到了這裡,熬不住苦,受不了折磨,忍不了寒冷,不適應水土,已經死了六七百,自殺的有七八百,隻有我們這五百人沒死。”行者問:“為什麼你們沒死?”眾和尚說:“上吊繩子會斷,拿刀自刎感覺不到疼,投河會飄起來沉不下去,吃藥身體也安然無恙。”行者說:“你們可真是有造化,上天賜給你們長壽啊!”眾和尚說:“老爺呀,您少說了一個字,是‘長受罪’啊!我們每天吃三餐,都是糙米熬的稀粥,晚上就在沙灘上露天睡覺。剛一合眼,就有神人來保護我們。”行者問:“想必是太勞累了,出現幻覺見鬼了吧?”眾和尚說:“不是鬼,是六丁六甲、護教伽藍。一到夜裡,他們就來保護我們。隻要有想死的,他們就會保護,不讓人死去。”行者說:“這些神也沒道理,隻該讓你們早點死,早點去投胎,保護你們乾什麼?”眾和尚說:“他們在夢裡勸解我們,說‘不要尋死,先苦苦熬著,等那東土大唐來的聖僧,去西天取經的羅漢。他手下有個徒弟,是齊天大聖,神通廣大,專門秉持忠良之心,為人間打抱不平,濟困扶危,體恤孤寡。等他來顯神通,滅了道士,就會恢複你們佛門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