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

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1 / 1)

有一首名為《臨江仙》的詞,這樣寫道:十二時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五年十萬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縱火光愁。水火調停無損處,五行聯絡如鉤。陰陽和合上雲樓,乘鸞登紫府,跨鶴赴瀛洲。

這首詞,專門講述唐三藏師徒四人,調和水火,心境清涼。他們借到純陰寶扇,扇滅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沒幾天就走過了八百裡路程。師徒幾人逍遙自在,繼續向西前行。此時正值秋末冬初,他們看到了這樣一番景象:

野菊的殘花紛紛飄落,新梅的嫩蕊悄然萌生。村村都在收納莊稼,處處飄著美食的香氣。平地上樹木凋零,遠處山巒顯露;曲折的山澗寒霜濃重,幽靜的山穀清澈安寧。應鐘之氣奏響,萬物蟄伏潛藏,正值純陰之月,天地間一片混沌,水德盛行,天氣晴朗。地氣下降,天氣上升。彩虹隱匿不見,池沼漸漸結冰。懸崖上懸掛的藤花衰敗,鬆竹因凝寒而顏色愈發青翠。

師徒四人走了許久,前方又出現一座城池。唐僧拉住馬,對徒弟們說:“悟空,你看那邊樓閣高聳,是什麼地方?”行者抬頭望去,隻見一座城池。那城池當真不凡:

地勢如龍蟠,城似虎踞般堅固。四麵有華蓋般的山巒環繞,百轉千回間,紫色山丘平坦開闊。玉石砌成的橋欄上雕刻著精巧的神獸,黃金打造的台座上列坐著賢明之士。這裡真是神州的都會,天府般的瑤京。萬裡邦畿穩固,千年帝業興隆。蠻夷都來歸服,彰顯著君王的恩澤深遠;山海都來朝見,盛會熱鬨非凡。禦階潔淨,輦路安寧。酒肆中歌聲喧鬨,花樓裡喜氣洋洋。未央宮外的長春樹,迎來朝陽,引得彩鳳鳴唱。

行者說:“師父,那座城池,是一國帝王居住的地方。”八戒笑著說:“天下府有府城,縣有縣城,怎麼就看出是帝王的居所呢?”行者說:“你不知道帝王居住的地方,和府縣自然不同。你看它四麵有十幾座城門,周圍有一百多裡,樓台高聳入雲,雲霧繚繞。要不是帝王的京城,怎麼會如此壯麗?”沙僧說:“哥哥眼光敏銳,雖然看出是帝王所在之處,可這地方叫什麼名字呢?”行者說:“又沒有牌匾和旌號,怎麼知道呢?得到城中去打聽,才能知曉。”

長老騎馬,不一會兒就到了城門口。他們下馬過橋,走進城門。隻見六街三市熱鬨非凡,貨物交易通暢,人們衣冠楚楚,儘顯奢華。正走著,忽然看見十幾個和尚,個個戴著枷鎖,沿街乞討,模樣十分淒慘。三藏感歎道:“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他對行者說:“悟空,你上前去問問他們,為什麼遭受這樣的罪?”行者依照師父的話,上前喊道:“那幾位和尚,你們是哪個寺廟的?為什麼戴著枷鎖?”眾和尚紛紛跪倒,說道:“爺爺,我們是金光寺蒙冤受屈的和尚。”行者問:“金光寺在哪裡?”眾和尚說:“轉過街角就是。”行者把他們帶到唐僧麵前,問道:“你們怎麼蒙冤的,說來我聽聽。”眾和尚說:“爺爺,不知道你們從哪裡來,我們看著有些麵熟。這裡不方便說,請到我們寺裡,再詳細訴說我們的苦楚。”長老說:“也好,我們就到他們寺中去,仔細問問緣由。”眾人一同來到山門前,門上橫著寫著七個金字“敕建護國金光寺”。師徒們走進寺門,隻見:

古舊的殿宇中香燈黯淡,空蕩蕩的走廊裡落葉被風吹掃。淩雲的千尺寶塔高聳,幾株鬆樹靜靜佇立,仿佛在養性。滿地落花,不見遊客經過;簷前蛛網縱橫,隨意攀爬。空蕩蕩的架子上掛著鼓,白白懸著鐘,繪著壁畫的牆壁落滿灰塵,彩像也變得模糊不清。講座空寂,不見僧人;禪堂幽靜,隻有鳥兒常來。景象淒涼,令人歎息,寂寞之感無窮無儘。佛前雖然設有香爐,可香灰已冷,花朵殘敗,一切都顯得空蕩蕩的。

三藏心中酸楚,忍不住流下淚來。眾和尚戴著枷鎖,推開正殿的門,請長老上殿拜佛。長老走進殿中,獻上虔誠的香火,叩齒三次。然後轉到後麵,看見方丈的簷柱上還鎖著六七個小和尚,三藏心中十分不忍。到了方丈室,眾和尚都來叩頭,問道:“各位老爺相貌各異,是不是從東土大唐來的?”行者笑著說:“這和尚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嗎?我們正是從東土大唐來的。你怎麼認得?”眾和尚說:“爺爺,我們哪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隻是含冤受屈,無處申訴,每天隻能呼天喊地。想來是驚動了天神,昨天夜裡,我們每個人都做了一個夢,說有個東土大唐來的聖僧,能救我們的性命,洗清我們的冤屈。今天看到老爺們如此不凡,所以認得出來。”

三藏聽了,十分高興,問道:“你們這裡是什麼地方?有什麼冤屈?”眾和尚跪地稟告:“爺爺,這座城叫祭賽國,是西方的大地方。當年有四方蠻夷前來朝貢:南方是月陀國,北方是高昌國,東方是西梁國,西方是本缽國。他們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我們這裡不用動乾戈,不用去征討,他們就自然把我們奉為上邦。”三藏說:“既然被奉為上邦,想來是你們國王有道,文武官員賢良。”眾和尚說:“爺爺,文官不賢,武官不良,國君也無道。我們這金光寺,向來寶塔上祥雲籠罩,瑞靄高升,夜裡放射霞光,萬裡之外都有人能看見;白天噴吐彩氣,四方各國都能一同瞻仰。所以這裡被視為天府神京,四方蠻夷都來朝貢。隻是三年前,農曆七月初一的半夜子時,下了一場血雨。天亮時,家家害怕,戶戶悲傷。眾公卿向國王上奏,不知道上天為何降罪。當時國王請道士打醮,和尚念經,答謝天地。誰知道我們寺裡的黃金寶塔被玷汙了,這兩年外國就不再來朝貢。我們國王想要征伐,眾臣進諫說我們寺裡的僧人偷了塔上的寶貝,所以才沒有祥雲瑞靄,外國不來朝貢。昏庸的國王也不查明真相。那些貪官汙吏,把我們僧眾抓去,嚴刑拷打,百般逼問。當時我們這裡有三輩和尚,前兩輩已經被拷打致死,如今又抓了我們這一輩,問罪下獄,戴上枷鎖。老爺在上,我們怎麼敢昧著良心,盜取塔中的寶貝呢!萬望爺爺可憐我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發慈悲,廣施法力,拯救我們的性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藏聽了,點頭歎息道:“這件事隱晦難明。一來是朝廷失了正道,二來是你們有災。既然天降血雨,玷汙了寶塔,當時為什麼不啟奏國君,以致你們受苦?”眾和尚說:“爺爺,我們都是凡人,怎麼能知道天意呢?何況前輩們都沒弄清楚,我們又能怎麼辦呢!”三藏問:“悟空,現在是什麼時辰了?”行者說:“差不多是申時前後。”三藏說:“我本想麵見國君倒換關文,奈何這眾僧的事情還沒弄清楚,難以向國君奏明。我當初離開長安,在法門寺立下心願:到西方去,逢廟燒香,遇寺拜佛,見塔掃塔。今天到了這裡,遇到受冤屈的僧人,都是因為寶塔的緣故。你給我找一把新掃帚,等我沐浴之後,上去掃掃塔,看看這汙穢是怎麼回事,寶塔不發光的原因是什麼。查明真相,才能麵見國君奏明此事,解救他們的苦難。”

那些戴著枷鎖的和尚聽了,連忙到廚房拿了一把廚刀,遞給八戒說:“爺爺,你用這刀打開柱子上鎖著的小和尚的鐵鎖,讓他去準備齋飯和熱水,伺候老爺們吃飯沐浴。我們去街上化緣一把新掃帚,給老爺掃塔用。”八戒笑著說:“開鎖有什麼難的?不用刀斧,讓我那毛臉的師兄來,他可是開鎖的老手。”行者當真走上前去,施展解鎖的法術,用手輕輕一抹,幾把鎖的鎖簧都退落下來。小和尚們都跑到廚房,刷洗鍋灶,安排茶飯。三藏師徒們吃了齋飯,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隻見那些戴著枷鎖的和尚,拿著兩把掃帚進來。三藏十分高興。

正說著,一個小和尚點著燈,來請他們去洗澡。此時滿天星光月光交相輝映,譙樓上更鼓齊鳴。正是:

四壁寒風起,萬家燈火明。

六街關戶牖,三市閉門庭。

釣艇歸深樹,耕犁罷短繩。

樵夫柯斧歇,學子誦書聲。

三藏沐浴完畢,穿上小袖窄衫,束好環絛,腳下換了一雙軟底公鞋,手裡拿著一把新掃帚,對眾和尚說:“你們去休息吧,我去掃塔。”行者說:“塔上既然被血雨玷汙,又這麼長時間沒有光亮,恐怕滋生了邪惡之物;而且夜裡安靜寒冷,又沒有個伴,你自己去恐怕會有危險。老孫和你一起上去怎麼樣?”三藏說:“甚好!甚好!”兩人各拿一把掃帚,先到大殿上,點起琉璃燈,燒了香,在佛前拜道:“弟子陳玄奘,奉東土大唐之命,前往靈山拜見我佛如來取經。如今到了祭賽國金光寺,聽本寺僧人說寶塔被汙,國王懷疑僧人盜寶,僧人含冤受屈,上下難以查明真相。弟子誠心掃塔,希望我佛顯威靈,早日揭示寶塔被汙的原因,不要讓凡夫蒙受冤屈。”拜完之後,和行者打開塔門,從下層往上掃。隻見這座塔:

高聳入雲,直插天際。正是那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樓梯盤旋,如同穿過洞窟;門打開時,好似從籠中走出。寶瓶的影子映照在天邊的月亮上,金鐸的聲音隨風傳向海上。隻見那虛簷鬥拱,塔頂留雲。虛簷鬥拱,巧石造就穿花鳳;塔頂留雲,浮屠環繞霧中龍。遠遠望去,可以看到千裡之外;登上塔頂,仿佛置身九霄之中。層層門上的琉璃燈,有灰塵卻沒有火光;步步簷前的白玉欄,積滿汙垢,飛蟲聚集。塔心裡,佛座上,香煙早已斷絕;窗欞外,神麵前,蛛網縱橫。爐中滿是鼠糞,燈盞裡油已乾涸。隻因暗中失去了塔中的寶貝,苦了僧人,性命落空。三藏發願清掃寶塔,定要讓它重現舊時模樣。

唐僧用掃帚掃了一層,又上一層。就這樣掃到第七層時,已經是二更時分。長老漸漸感到困倦,行者說:“困了就先坐下,等老孫替你掃。”三藏問:“這塔一共有多少層?”行者說:“恐怕有十三層呢。”長老雖然疲憊,但仍堅持說:“一定要掃完,才符合我的心願。”又掃了三層,長老腰酸腿痛,就在第十層上坐倒說:“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層掃乾淨吧。”行者抖擻精神,登上第十一層,不一會兒又上到第十二層。正在掃的時候,隻聽到塔頂上有人說話。行者說:“怪哉!怪哉!這都三更天了,怎麼會有人在塔頂上說話?肯定是邪物!我上去看看。”

好個猴王,輕手輕腳地夾著掃帚,撩起衣服,鑽出前門,踩著雲頭四處查看。隻見在第十三層塔心裡,坐著兩個妖精,麵前擺著一盤飯菜、一隻碗和一把壺,正在那兒猜拳喝酒呢。行者施展神通,扔掉掃帚,抽出金箍棒,攔住塔門,大聲喝道:“好你個怪物!原來偷塔上寶貝的就是你們!”兩個怪物嚇得驚慌失措,急忙起身,拿起壺和碗就亂扔。行者橫著鐵棒攔住他們,說道:“我要是打死你們,就沒人招供了。”說著,隻用金箍棒將他們逼到牆邊。那兩個妖怪緊緊貼在牆上,動彈不得,嘴裡直喊:“饒命啊!饒命啊!這事和我們沒關係!偷寶貝的另有其人!”行者施展擒拿之法,一隻手就把其中一個妖怪抓了過來,直接帶到第十層塔中,向唐僧報告:“師父,我抓到偷寶貝的賊了!”三藏正在打瞌睡,忽然聽到這話,又驚又喜地問:“是從哪兒抓到的?”行者把妖怪揪到唐僧麵前,讓他跪下,說道:“他們在塔頂上猜拳喝酒玩樂呢。老孫聽到吵鬨聲,縱身一跳,跳到塔頂上攔住他們,沒怎麼用力。隻是怕一棒打死了,沒人招供,所以就輕輕把他捉來了。師父您快問問他,看他是哪裡的妖精,偷的寶貝又藏在什麼地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妖怪嚇得渾身發抖,口中直叫:“饒命啊!”隨後便如實招供道:“我們倆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派來巡塔的。他叫奔波兒灞,我叫灞波兒奔。他是鯰魚怪,我是黑魚精。萬聖老龍生了個女兒,叫萬聖公主。那公主長得花容月貌,十分美麗。她招了個駙馬,叫九頭駙馬,神通廣大。前年,他和龍王來到這裡,施展法力,下了一場血雨,弄臟了寶塔,偷走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寶。公主還跑到大羅天上,靈虛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養在潭底,使得那裡金光閃閃,日夜明亮。最近聽說有個孫悟空要去西天取經,說他神通廣大,一路上專門挑彆人的毛病,所以龍王經常派我們來這裡巡查。要是孫悟空來了,好提前做好準備。”行者聽了,冷冷地笑道:“這些孽畜如此無禮!難怪之前請牛魔王去赴會!原來他們結交這夥壞妖怪,專門乾壞事!”

話還沒說完,隻見八戒和兩三個小和尚,從塔下提著兩個燈籠走了上來,問道:“師父,掃完塔不睡覺,在這兒說什麼呢?”行者說:“師弟,你來的正好。塔上的寶貝,是萬聖老龍偷走的。現在這兩個小妖來巡塔,探聽我們的消息,剛剛被我抓住了。”八戒問:“他們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妖精?”行者說:“剛剛他們招供了:一個叫奔波兒灞,一個叫灞波兒奔;一個是鯰魚怪,一個是黑魚精。”八戒一聽,立刻舉起釘耙要打,說:“既然是妖精,問完口供了,不打死留著乾嘛?”行者說:“你不懂,先留著他們的性命,好去見皇帝說明情況,還能讓他們帶路去找賊和寶貝。”好個呆子,真的收起釘耙,一人抓了一個,把兩個妖怪都帶下了塔。那兩個妖怪直喊:“饒命啊!”八戒說:“正好拿你們這鯰魚、黑魚熬點鮮湯,給那些受冤枉的和尚喝!”

兩三個小和尚興高采烈地提著燈籠,引著長老下了塔。一個小和尚先跑去告訴其他和尚:“太好了!太好了!我們有救了!偷寶貝的妖怪已經被爺爺們抓住了!”行者說:“拿鐵鏈來,穿過他們的琵琶骨,鎖在這裡。你們看好他們,我們去睡覺,明天再做打算。”那些和尚都緊緊守著,讓三藏師徒安心休息。

不知不覺,天亮了。長老說:“我和悟空去朝廷,倒換關文。”長老立刻穿上錦襴袈裟,戴上毗盧帽,整理好儀表,穩步前行。行者也整理了一下虎皮裙和綿布直裰,拿上關文,一同前往。八戒問:“怎麼不帶這兩個妖賊?”行者說:“等我們向皇帝奏明情況,自然會有公文派人來提他們。”於是,他們來到朝門外。隻見朱雀黃龍飛舞,清都絳闕巍峨壯觀。三藏來到東華門,對閣門大使行禮說道:“麻煩大人幫我轉奏,貧僧是東土大唐派去西天取經的,想麵見國君,倒換關文。”那黃門官果然進去通報,到了台階前奏道:“外麵有兩個長相奇特、穿著怪異的僧人,說是南贍部洲東土唐朝派往西方拜佛求經的,想要朝見我王,倒換關文。”

國王聽了,傳旨宣他們進宮。長老立刻帶著行者走進朝廷。文武百官看到行者,都驚恐萬分。有的說他是猴和尚,有的說他是雷公嘴和尚。個個嚇得膽戰心驚,不敢多看。長老在台階前恭恭敬敬地行禮朝拜,大聖則叉著手,斜站在一旁,若無其事。長老啟奏道:“臣僧是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派來的,要去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佛,求取真經。路過貴國,不敢擅自通過。我帶有隨身關文,懇請陛下查驗後放行。”國王聽了,十分高興,傳旨宣唐朝聖僧上金鑾殿,還賜了繡墩讓他坐下。長老獨自上殿,先把關文呈上,然後謝恩坐下。

國王把關文看了一遍,高興地說:“像你們大唐國王有病,還能選出高僧,不怕路途遙遠,來拜我佛取經;而我這裡的和尚,卻專乾偷雞摸狗的事,敗壞國家,讓我這個國君蒙羞!”三藏聽了,雙手合十說道:“陛下為何這麼說呢?”國王說:“我的國家,是西域的上邦,常有四方蠻夷來朝貢,都因為國內有個金光寺,寺裡有座黃金寶塔,塔上光彩照人。可最近被本寺的賊和尚,偷偷盜走了塔中的寶貝,三年來塔上都沒有光彩,外國這兩年也不來朝貢了。我心裡十分痛恨。”三藏合掌笑著說:“萬歲,這可就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了。貧僧昨晚到了貴國都城,一進城門,就看到十幾個戴著枷鎖的和尚。問他們犯了什麼罪,他們說是金光寺蒙冤受屈的。我到寺裡仔細審問,發現這事和本寺僧人一點關係都沒有。貧僧夜裡掃塔,已經抓住了偷寶的妖賊。”國王大喜,問道:“妖賊在哪裡?”三藏說:“現在被我的徒弟鎖在金光寺裡。”

國王一聽,急忙降下金牌,傳令道:“著錦衣衛速速前往金光寺,把妖賊帶來,寡人要親自審問。”三藏趕忙上奏說:“萬歲,雖說有錦衣衛,可還得讓我的徒弟一同前去才行。”國王問道:“你的高徒在哪裡?”三藏用手指著說:“玉階旁站著的那位便是。”國王一看,大吃一驚,說道:“聖僧如此風采翩翩,你的高徒怎麼這副模樣?”孫大聖聽到這話,大聲說道:“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要是隻看重外表,又怎能捉得住妖賊呢?”國王聽了,轉驚為喜,說道:“聖僧說得在理。朕這裡不在乎長相,隻盼能抓到賊,找回寶貝,讓寶塔恢複光彩才是頭等大事。”接著,國王又吩咐當駕官準備車蓋,讓錦衣衛好好伺候聖僧去捉拿妖賊。當駕官立刻備好一乘大轎,撐起一柄黃傘,錦衣衛點齊校尉,將行者八抬八簇,一路高聲喝道,徑直前往金光寺。這一下,驚動了滿城百姓,大街小巷,到處都擠滿了來看聖僧和妖賊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八戒和沙僧聽到喝道聲,以為是國王派來的官員,趕忙出來迎接,卻見行者坐在轎上。呆子滿臉笑意,打趣道:“哥哥,你可算是得了個好差事!”行者下了轎,拉著八戒說:“我怎麼就得了好差事了?”八戒說:“你打著黃傘,坐著八人抬的大轎,這不就是猴王該有的排場嗎?所以說你得了個好差事。”行者說:“彆拿我打趣了。”說著,便解開兩個妖怪身上的繩索,押著他們去見國王。沙僧說:“哥哥,也帶我一起去吧。”行者說:“你就在這兒看守行李和馬匹。”那些戴著枷鎖的和尚說:“爺爺們都去領受皇恩了,我們在這兒看守。”行者說:“既然如此,等我向國王奏明情況,再來放你們。”八戒揪著一個妖賊,沙僧揪著一個妖賊,孫大聖依舊坐進轎裡,一行人浩浩蕩蕩,將兩個妖怪押往朝堂。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白玉階前,行者對國王說:“妖賊已經帶來了。”國王趕忙走下龍床,與唐僧及文武百官一同打量這兩個妖怪。隻見一個妖怪腮幫子鼓起,烏黑色的鱗片,尖嘴利牙;另一個妖怪皮膚光滑,肚子滾圓,嘴巴巨大,胡須長長的。雖說它們能像人一樣走路,但顯然是變化而成的。國王問道:“你們是何方賊怪,何處妖精?從哪一年開始侵犯我國國土,又是哪一年偷走我國寶貝的?總共有多少賊徒,都叫什麼名字?從實一一招來!”兩個妖怪跪在地上,脖子上鮮血淋漓,卻好像感覺不到疼痛,如實招供道:

“三年前的七月初一,有個萬聖龍王,帶著許多親戚,住在本國東南方向,離這兒有一百多裡路。那裡有個碧波潭,所在的山叫亂石。萬聖龍王的女兒十分嬌美,長得妖嬈動人。她招了個九頭駙馬,神通廣大,無人能敵。他們知道您塔上有珍貴的寶物,便和龍王一起合謀做賊。先是下了一場血雨,然後偷走了舍利子。如今那寶貝在龍宮裡光芒閃耀,就算是黑夜也如同白晝一般明亮。公主施展本領,偷偷摸摸地又去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在潭底滋養寶物。我們倆不是賊頭,隻是龍王派來的小嘍囉。今晚被抓,所供句句屬實。”

國王說:“既然招供了,怎麼不說說你們自己的名字?”妖怪回答道:“我叫奔波兒灞,他叫灞波兒奔。我是鯰魚怪,他是黑魚精。”國王吩咐錦衣衛把兩個妖怪好好收監,然後傳旨:“赦免金光寺眾僧的枷鎖。快讓光祿寺擺宴,就在麒麟殿上感謝聖僧捉賊的功勞,同時商議請聖僧捉拿賊首的事。”

光祿寺立刻準備了葷素兩種筵席。國王請唐僧師徒四人到麒麟殿就座,問道:“聖僧法號是什麼?”唐僧雙手合十,說道:“貧僧俗家姓陳,法名玄奘。承蒙陛下賜姓唐,賤號三藏。”國王又問:“聖僧的高徒都叫什麼?”三藏說:“我的徒弟們原本都沒有名號。第一個叫孫悟空,第二個叫豬悟能,第三個叫沙悟淨,這都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給取的名字。因為他們拜我為師,我又把悟空叫做行者,悟能叫做八戒,悟淨叫做和尚。”國王聽後,請三藏坐在上席,孫行者坐在左側的側席,豬八戒、沙和尚坐在右側的側席,桌上擺滿了素果、素菜、素茶、素飯。前麵一席葷菜是國王的,下首有一百多席葷菜是文武百官的。大臣們向國王謝恩,徒弟們向師父請罪。大家坐定後,國王舉杯敬酒,三藏不敢飲酒,行者他們三個則各自接受了安席酒。下麵隻聽得管弦齊鳴,原來是教坊司在演奏音樂。你看八戒,敞開了肚皮,狼吞虎咽,轉眼間,一席果菜就被他吃得乾乾淨淨。不一會兒,又添換了湯飯,他依舊吃得一點不剩。巡酒的過來,他也是杯杯不拒。這場筵席,一直熱鬨到午後才散。

三藏謝過盛宴。國王又挽留道:“這一席隻是略表聖僧捉怪的功勞。”接著吩咐光祿寺:“趕緊把筵席挪到建章宮,再請聖僧商量捉拿賊首、取回寶貝歸還寶塔的計策。”三藏說:“既然要捉賊取寶,就不必再設宴了。貧僧等人這就向陛下告辭,去捉拿妖怪。”國王不肯,堅持要請他們到建章宮,又擺了一桌酒席。國王舉杯問道:“哪位聖僧帶領眾人出兵,去降妖捉賊?”三藏說:“讓我的大徒弟孫悟空去吧。”大聖拱手答應。國王問:“孫長老既然要去,需要多少人馬?什麼時候出城?”八戒忍不住大聲喊道:“哪裡用得著什麼人馬!也不用管什麼時辰!趁現在酒足飯飽,我和師兄一起去,保證手到擒來!”三藏十分高興,說道:“八戒最近真是勤快啊!”行者說:“既然這樣,就讓沙師弟保護師父,我們倆去。”國王問:“二位長老既然不用人馬,那要用什麼兵器?”八戒笑著說:“你家的兵器,我們用不慣。我們兄弟自有隨身攜帶的武器。”國王聽了,立刻拿來大酒杯,為二位長老送行。孫大聖說:“酒就不喝了。隻請錦衣衛把那兩個小妖帶來,我們帶著他們當向導。”國王傳旨,立刻把兩個小妖提了出來。行者和八戒押著兩個小妖,駕起風頭,施展攝法,徑直往東南方向而去。啊!這真是:君臣一見騰風霧,才識師徒是聖僧。不知道這一去能否成功擒獲妖怪,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