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土授門人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土授門人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土授門人(1 / 1)

話說唐僧滿心歡喜地告彆了郡侯,騎在馬上對行者說道:“賢徒啊,這一場善事所結的善果,可比在比丘國搭救兒童還要了不起,這可全都是你的功勞啊。”沙僧也說道:“在比丘國不過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孩,哪比得上這場傾盆大雨,滋潤大地,救活了千千萬萬的百姓!我也在心裡暗自稱讚大師兄法力高強,慈悲為懷,恩澤廣大。”八戒笑著說:“哥哥的恩情和善舉自然是有的,可就是表麵上仁義,實際上卻愛捉弄人。每次和我一起,就變著法兒折騰我。”行者問道:“我怎麼折騰你了?”八戒說:“還不夠嗎!總是讓我被捆、被吊、被煮、被蒸!如今在鳳仙郡對萬千百姓施了大恩,就應該在這兒住上半年,讓我能痛痛快快吃幾頓飽飯,可你卻隻顧著催著趕路!”長老聽了,大聲斥責道:“你這個呆子,怎麼就隻想著吃!趕緊走路,彆再拌嘴了!”八戒不敢再多說,撇了撇嘴,挑著行李,打著哈哈,師徒四人踏上了大路。時光飛逝,轉眼間又到了深秋時節。隻見:

水痕消退,山巒顯得愈發瘦削。紅葉紛紛飄落,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霜後的晴天讓人感覺夜晚格外漫長,潔白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家家戶戶在夕陽下升起嫋嫋炊煙,處處湖水波光粼粼,寒水潺潺流淌。白薠散發著清香,紅蓼生長得十分繁茂。橘子翠綠,橙子金黃,柳樹凋零,稻穀豐收。荒村裡大雁落下,驚起一片片碎蘆花,野店裡傳來雞鳴聲,人們在收獲著菽豆。

師徒四人走了許久,又看到前方隱隱約約出現了城垣的影子。長老舉起馬鞭,遠遠地指著說道:“悟空,你看那裡又有一座城池,卻不知道是什麼地方。”行者說:“你我都沒來過,怎麼會知道呢?等走到跟前,問問路人便知。”

話還沒說完,忽然看見從樹林裡走出一位老者,他手裡拿著竹杖,身著輕便衣衫,腳上穿著一雙棕鞋,腰間束著一條扁帶。唐僧急忙從馬上下來,走上前去,恭敬地向老者行禮問訊。老者拄著拐杖還禮道:“長老從哪裡來的?”唐僧雙手合十說道:“貧僧是東土大唐派往雷音寺拜佛求經的。如今來到寶地,遠遠望見城垣,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特來向老施主請教。”老者聽了,說道:“原來是有道的禪師,我們這裡是天竺國的下郡,名叫玉華縣。縣裡的城主,是天竺皇帝的宗室,被封為玉華王。這位王爺十分賢明,特彆敬重僧道,愛護百姓。老禪師要是去拜見他,一定會受到厚待。”三藏向老者道謝後,老者便穿過樹林離開了。

三藏轉身把剛才的事情詳細地告訴了徒弟們。他們三人聽了都很高興,攙扶著師父上馬。三藏說:“沒多遠的路,不用騎馬了。”於是師徒四人便步行到了城邊,在街道上四處觀看。隻見城門口的人家,做買賣的人來人往,十分熱鬨,生意也十分興隆。這裡人們的聲音和相貌,和大唐的人沒什麼兩樣。三藏叮囑道:“徒弟們,要小心謹慎,千萬不可放肆。”八戒低著頭,沙僧遮著臉,隻有孫行者攙扶著師父。街道兩邊的人都圍過來看,紛紛說道:“我們這裡隻有降伏龍虎的高僧,可沒見過降伏豬猴的和尚。”八戒忍不住,把嘴一撅,說道:“你們可曾見過降伏豬王的和尚?”嚇得街上的人連連後退,都閃到了兩邊。行者笑著說:“呆子,快把嘴藏起來,彆作怪。小心腳下過橋。”八戒低著頭,隻是嘿嘿地笑。過了吊橋,進入城門內,又看見大街上酒樓歌館林立,熱鬨繁華。這裡果然是一座繁華的都市。有詩為證:

錦城鐵甕曆經萬年依然堅固,依傍山水,景色格外秀麗。

各種貨物通過湖泊運往集市,千家萬戶的酒店都掛著酒簾。

樓台處處人來人往,街巷每天都有客商喧鬨。

這裡的風景絲毫不亞於長安,雞鳴犬吠的景象也如出一轍。

三藏心中暗自高興,心想:“人們都說西域各國十分偏遠,沒想到這裡如此繁華。仔細看來,這裡的景象和我大唐又有什麼不同呢!所謂的極樂世界,大概就是如此吧。”又聽到人們說,這裡白米四錢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一個五穀豐登的好地方。

師徒四人走了好一會兒,才來到玉華王府。王府大門左右,有長史府、審理廳、典膳所、待客館。三藏說:“徒弟們,這裡是王府,等我進去,朝見王爺,驗過通關文牒再行事。”八戒問:“師父進去了,我們就在衙門前站著嗎?”三藏說:“你沒看到這門上寫著‘待客館’三個字嗎!你們都去那裡坐下,看看有沒有草料,買些來喂馬。我見過王爺後,如果他賜齋飯,就來叫你們一起享用。”行者說:“師父放心去吧,老孫自有安排。”於是沙僧把行李挑到了待客館中。館裡有負責看管的人役,見他們相貌醜陋,既不敢上前詢問,也不敢趕他們出去,隻好讓他們在那裡坐下,暫且不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卻說老師父換好衣帽,拿著通關文牒,徑直來到王府前。早有引禮官迎上來問道:“長老從哪裡來?”三藏說:“我是東土大唐派往大雷音寺拜佛求經的僧人,如今來到貴地,想要倒換通關文牒,特來朝見千歲王爺。”引禮官馬上為他傳奏。這位王子果然賢明通達,立刻傳旨召見。三藏來到殿下,向王子行禮,王子馬上請他上殿賜座。三藏把通關文牒呈上,王子看了,又見上麵有各國的印信和簽名,便欣然用寶印蓋了章,簽了花字,把文牒收起來放在桌上,問道:“國師長老,從你們大唐到這裡,曆經了眾多國家,一共走了多少路程?”三藏說:“貧僧也沒記下具體的路程。隻是前些年觀音菩薩在我大唐皇帝麵前顯身時,曾留下一句話,說西方有十萬八千裡。貧僧在路上,已經經曆了十四個春秋了。”王子笑著說:“十四個春秋,也就是十四年了。想必是途中有很多耽擱吧。”三藏說:“一言難儘啊!一路上曆經千難萬險,數不清的妖魔鬼怪,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才來到寶地!”王子聽了十分高興,立刻吩咐典膳官準備素齋款待三藏。三藏說:“啟稟殿下,貧僧有三個徒弟,在外麵等候,不敢獨自領受齋飯,隻是擔心耽誤了行程。”王子說:“當殿官,快去把長老的三位徒弟請進府來,一起用齋。”

當殿官隨即出去相請,找了一圈後都說:“沒看到,沒看到。”有跟隨的人說:“待客館裡坐著三個相貌醜陋的和尚,想必就是他們。”當殿官和眾人來到待客館中,就問看管的人:“哪幾個是大唐取經僧的高徒?我家王爺有旨,請他們去吃齋。”八戒正坐著打盹,聽到一個“齋”字,忍不住跳起身來回答道:“我們是!我們是!”當殿官一見到他,嚇得魂飛魄散,渾身顫抖地說:“是個豬妖!豬妖!”行者聽到了,一把拉住八戒說:“兄弟,斯文點,彆這麼粗魯。”那些官員看到行者,又說道:“是個猴精!猴精!”沙僧拱手說道:“各位不要驚慌。我們三個都是唐僧的徒弟。”官員們看到沙僧,又說:“是灶君!灶君!”孫行者就讓八戒牽馬,沙僧挑擔,和眾人一起進入玉華王府。當殿官先進去通報。

那王子抬頭看到他們相貌如此醜陋,心中也不禁害怕起來。三藏雙手合十說道:“千歲放心。我的徒弟們雖然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八戒朝王子作了個揖,說道:“貧僧問訊了。”王子越發覺得心驚膽戰。三藏說:“這些徒弟都是我在山野中收來的,不懂什麼禮儀,還望千歲恕罪。”王子強忍著心中的驚恐,讓典膳官請各位僧人到暴紗亭吃齋。三藏謝過恩,辭彆王子下殿,和徒弟們一起來到亭內。三藏埋怨八戒道:“你這個笨家夥,一點禮儀都不懂!你索性不說話也就罷了,怎麼能如此粗魯!就你這一句話,簡直能把泰山都衝倒!”行者笑著說:“還是我不打招呼的好,還能省點力氣。”沙僧說:“他打招呼也不整齊,還沒等人家反應過來,就先咧著嘴大聲吆喝。”八戒說:“真是氣人!真是氣人!師父前幾天還教我,見了人要打個問訊,這是禮貌;今天我打了問訊,又說不好,那到底要我怎麼做嘛!”三藏說:“我教你見了人打問訊,可沒教你見了王子也這樣胡來!俗話說:‘物有不同種類,人有不同身份。’怎麼能不分貴賤呢?”正說著,隻見典膳官帶領著人役,擺好桌椅,端上齋飯。師徒們便不再說話,各自吃起齋來。

卻說那王子退殿回到宮中,宮中有三個小王子,見父王麵容變色,便問道:“父王今天為什麼如此驚恐?”王子說:“剛才有一個從東土大唐派來拜佛取經的和尚,來倒換通關文牒,他看起來氣度不凡。我留他吃齋,他說有徒弟在府前,我就命人去請。不一會兒,他們進來了,見了我不行大禮,隻是打了個問訊,我就已經有些不高興了。等我抬頭一看,他們一個個長得醜得像妖魔,心中不禁十分驚駭,所以才麵容變色。”原來這三個小王子和其他人不同,個個都喜好武術,爭強好勝,一聽這話,立刻挽起袖子,揮舞著拳頭說:“說不定是從山裡跑來的妖精,假扮成人的模樣,我們拿上兵器出去看看!”

好一個王子,大王子拿起一條齊眉棍,二王子揮舞著一把九齒鈀,三王子拿著一根烏油黑棒子,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出王府,大聲吆喝著:“什麼取經的和尚!在哪裡?”這時,典膳官員等人連忙跪下說:“小王,他們在暴紗亭吃齋呢。”小王子們不管三七二十一,闖進暴紗亭,喝道:“你們是人還是妖怪,趕緊說實話,饒你們性命!”嚇得三藏臉色大變,丟下飯碗,躬身說道:“貧僧是從唐朝來取經的。是人,不是妖怪。”小王子說:“你看起來還像個人,那三個醜家夥,肯定是妖怪!”八戒隻顧著吃飯,不理他們。沙僧和行者站起身來,說道:“我們都是人,雖然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雖然身材笨拙,但本性純善。你們三個是什麼人,怎麼如此口出狂言?”旁邊的典膳官等人說:“這三位是我們王爺的兒子,小殿下。”八戒丟了碗說:“小殿下,你們拿著兵器想乾什麼?莫不是要和我們打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王子邁開步子,雙手舞動著鈀,就要打八戒。八戒笑嘻嘻地說:“你那鈀給我這鈀當孫子都不夠格!”說著,掀開衣服,從腰間取出自己的鈀,晃了一晃,頓時金光萬道,施展開招數,瑞氣千條,把王子嚇得手軟筋麻,不敢再舞弄。行者見大王子拿著一條齊眉棍,跳來跳去,便從耳朵裡取出金箍棒,晃了一晃,變得碗口粗細,有一丈二三那麼長,往地下一搗,搗出了三尺深的坑,然後把金箍棒豎在那裡,笑著說:“我把這棍子送給你吧!”那王子聽了,立刻丟了自己的棍子,去拿金箍棒,雙手使出全身力氣去拔,卻紋絲不動,再試著端一端,搖一搖,金箍棒就像生了根一樣。三王子發起蠻勁,拿著烏油杆棒來打。被沙僧一把撥開,沙僧取出降妖寶杖,撚了一撚,寶杖頓時光芒四射,霞光耀眼,嚇得那些典膳官等人,一個個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三個小王子一齊下拜說:“神師!神師!我們有眼不識泰山,還望你們施展一番本領,好讓我們拜師學藝。”行者走上前,輕輕把金箍棒拿起來說:“這裡地方狹窄,不好施展。等我跳到空中,耍一路給你們看看。”

好一個大聖,口中呼哨一聲,將筋鬥雲一抖,兩隻腳穩穩地踏在五色祥雲之上,緩緩升上半空,離地大約有三百步的高度。他把金箍棒舞得虎虎生風,時而使出“撒花蓋頂”,時而施展“黃龍轉身”,一上一下,左旋右轉。剛開始的時候,人和棒配合得相得益彰,仿佛錦上添花;到後來,隻見漫天都是棒影飛舞,卻不見人影。八戒在地麵上看得熱血沸騰,忍不住大聲喝彩,手腳也跟著癢癢起來,扯著嗓子喊道:“等老豬也上去耍耍!”這呆子,立刻駕起風頭,也來到了半空之中。他丟開九齒釘鈀,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前七後八,使出渾身解數,隻聽得耳邊呼呼風響。正耍得熱鬨的時候,沙僧對長老說:“師父,也讓老沙上去操練操練。”好和尚,雙腳用力一跳,掄起降妖寶杖,也飛在了空中。隻見他周身瑞氣氤氳,金光縹緲;雙手舞動降妖杖,一會兒使出“丹鳳朝陽”,一會兒又來個“餓虎撲食”,迎敵擋擊,進退自如,動作敏捷。兄弟三人就這樣在半空中大展神通,揚威耀武。這正是:

真禪景象與眾不同,大道的緣由充盈在整個天地之間。

金悟空)與木八戒)施展威風,法力遍布法界,調和陰陽,達到圓通之境。

神兵銳利,隨時彰顯威力,法寶如同花生般處處受到尊崇。

天竺之地雖高,仍需戒除貪嗔癡等習性,玉華王子最終也將歸入正道。

這一番精彩絕倫的表演,把三個小王子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塵埃之中。暴紗亭裡的大小官員,王府裡的老王子,滿城的軍民男女、僧尼道俗等所有人,都紛紛在家中念佛磕頭,戶戶拈香禮拜。果真是:

眾人見到這般神奇景象,紛紛歸心向佛,以此度化眾生,人間因此得福,儘享清平。

從此踏上菩提正道,人人都成為參禪拜佛之人。

他們三人各自施展雄才,耍了一路後,按下祥雲,收起兵器,來到唐僧麵前,行了問訊之禮,感謝師父的教導之恩,然後各自坐下,暫且不表。

那三個小王子,急匆匆地跑回宮裡,向老王奏報:“父王,大喜啊!今日有天大的功勞!您剛才可看見半空中的精彩表演了?”老王笑著說:“我剛才看到半空中霞光異彩,就和你母親等人在宮院裡焚香叩拜,還不知道是哪裡的神仙降臨呢。”小王子說:“不是什麼神仙,就是那取經僧的三個醜徒弟。一個使金箍鐵棒,一個使九齒釘鈀,一個使降妖寶杖,把我們三個的兵器比得一文不值。我們請他們露一手,他們嫌地上地方狹窄,施展不開。說‘等我到空中,給你們表演一番’。然後他們就各自駕著雲頭,在滿空中祥雲縹緲、瑞氣氤氳。剛才才落下來,現在都坐在暴紗亭裡。兒子我十分歡喜,想要拜他們為師,學習他們的本領,來保護我們的國家。這可真是天大的功勞啊!不知道父王意下如何?”老王聽了,心中也動了念頭,願意成全此事。

當時,父子四人既沒有擺駕,也沒有張設華蓋,就步行來到了暴紗亭。此時,師徒四人正收拾行李,打算進府感謝齋飯,向王爺辭行,準備啟程。偶然間看到玉華王父子來到亭上,並且倒身下拜。長老嚇得趕緊起身,伏地回禮,行者等人則閃到一旁,微微冷笑。眾人拜完之後,請師徒四人進府堂中就座。師徒四人欣然入內。老王站起身來說道:“唐老師父,我有一事相求,不知道三位高徒能否答應?”三藏說:“但憑千歲吩咐,小徒不敢不聽從。”老王說:“我剛開始見到各位時,隻以為是從唐朝遠道而來的行腳僧人,實在是肉眼凡胎,多有輕慢。剛才看到孫師父、豬師父、沙師父在空中施展神通,才知道你們是仙佛下凡。我這三個兒子,一生喜好武藝,如今誠心誠意,想要拜你們為師,學習武藝。還望老師大發慈悲,普度眾生,傳授小兒武藝,我必定以全城的財富作為酬謝。”行者聽了,忍不住嗬嗬笑道:“殿下,您這話說得就見外了!我們出家人,巴不得多傳幾個徒弟。您的兒子既然有向善之心,千萬彆說什麼錢財酬謝,隻要以真心相待,便是最好的情誼。”王子聽了,十分高興,隨即下令大排筵宴,就在本府正堂擺開。嘿!一聲令下,轉眼間一切準備就緒。但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彩飄揚,香煙嫋嫋。戧金的桌子上掛著絞綃,光彩奪目,晃人眼目;彩漆的椅子上鋪著錦繡,增添了不少風光。桌上擺放的水果新鮮誘人,茶湯香氣撲鼻。三五道閒食清甜可口,一兩餐饅頭豐盛潔淨。蒸酥、蜜餞更是奇妙,油炸的糖食也美味至極。有幾瓶香醇的素酒,斟出來如同瓊漿玉液;獻上的幾杯陽羨仙茶,捧在手中,香氣勝過丹桂。各種菜品應有儘有,每一樣都獨具特色。

一邊還安排了承應的人進行歌舞吹彈,表演雜劇。師徒四人與王爺父子,儘情歡樂了一整天。不知不覺天色已晚,酒席散去,王爺又讓人在暴紗亭鋪設床帳,請師父們安歇,準備明天一早誠心焚香,再次拜求傳授武藝。眾人都聽從安排,隨即準備了香湯,請師父們沐浴,然後各自回房休息。此時:

眾鳥高飛棲息,萬籟俱寂,詩人停下筆,不再吟誦。

銀河星光璀璨,天空更加明亮,野外的小路荒涼,野草長得更深。

搗衣的砧杵聲從彆院傳來,關山遙遠,勾起了思鄉之情。

寒蛩的叫聲清脆響亮,仿佛知曉人的心意,在床頭“嚦嚦”作響,驚醒了夢中人。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老王父子又來拜見長老。昨天是以王爺的禮節相見,今天就行起了師徒之禮。那三個小王子,對著行者、八戒、沙僧當麵叩頭,拜問道:“尊師的兵器,能不能借給弟子們看一看?”八戒聽了,欣然取出釘鈀,扔在地上。沙僧也把寶杖拋了出去,靠在牆邊。二王子和三王子跳起來就去拿,卻如同蜻蜓撼石柱一般,一個個漲得紅頭赤臉,卻連分毫都沒能挪動。大王子見狀,叫道:“兄弟,彆白費力氣了。師父們的兵器,都是神兵,不知道有多重呢!”八戒笑著說:“我的鈀也沒多重,正好是一藏之數,連柄帶鈀一共五千零四十八斤。”三王子問沙僧:“師父,您的寶杖多重?”沙僧笑道:“也是五千零四十八斤。”大王子又請求看看行者的金箍棒。行者從耳朵裡取出一個針兒,迎風一晃,就變得碗口粗細,直直地立在眾人麵前。王父子見了,都驚恐不已,眾官員也個個心驚膽戰。三個小王子行禮問道:“豬師父、沙師父的兵器,都能隨身藏在衣服下麵,隨時取用。孫師父為什麼從耳朵裡取出來,而且見風就變大,這是為什麼呢?”行者笑道:“你們有所不知,我這棍子可不是凡間普通的東西。這棍子是:

混沌初開時冶煉的鐵,由大禹神人親自打造。無論是湖海江河,深淺如何,都曾用這棍子測量得清清楚楚。在開山治水的太平年代,它流落至東洋,鎮守海闕。曆經歲月,它能放出彩霞,可大可小,還能保持光潔。老孫有緣得到它,憑借口訣,它能變化無窮。變大能彌漫整個宇宙,變小就像針兒一樣。這棍子名叫如意金箍棒,在天上人間堪稱一絕。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粗細可以隨心變化。它曾助我大鬨天宮,也曾隨我攻打地府。降伏虎龍,無往不利,降魔除怪,處處顯威。隻要舉棒一指,太陽都會昏暗,天地鬼神都膽戰心驚。這混沌仙物流傳至今,原本就不是凡間的凡鐵。

王子們聽了,一個個不停地頂禮膜拜。三人走上前,鄭重地行起大禮,虔誠地請求傳授武藝。行者說:“你們三人想學哪般武藝?”王子說:“願意使棍的就學習棍法,習慣使鈀的就學習鈀術,喜歡用杖的就學習杖法。”行者笑道:“教你們倒也容易,隻是你們力氣不夠,使不動我們的兵器,恐怕學不精通,就像‘畫虎不成反類狗’。古人說:‘教導不嚴是老師的失職,學問無成是學生的過錯。’你們既然有誠心,那就去焚香拜過天地,我先傳授你們一些神力,然後再傳授武藝。”

三個小王子聽了,滿心歡喜,立刻親自抬來香案,洗淨雙手,焚香朝天禮拜。拜完之後,請師父傳授法術。行者轉過身,對著唐僧行禮說:“稟告尊師,恕弟子冒昧。當年在兩界山承蒙師父大德,救弟子脫離苦難,從此皈依佛門,一路西行。雖然還沒有好好報答師父的恩情,但也為了取經事業,渡水登山,竭儘全力。如今來到佛國之地,有幸遇到賢王的三個兒子,他們拜我等為師,想要學習武藝。他們既然成了我等的徒弟,也就是師父您的徒孫了。所以特向師父稟告,以便能夠傳授他們本領。”三藏聽了,十分高興。八戒、沙僧見行者行禮,也轉身向三藏磕頭說:“師父,我們愚笨,嘴笨不會說話。希望師父高坐法位,也讓我們倆各自收個徒弟,也算是在西方取經路上的一段美好回憶。”三藏欣然應允。

行者這才讓三個王子到暴紗亭後麵的靜室中,畫好罡鬥,讓三人都趴在裡麵,一個個閉目養神。行者在這裡暗暗念動真言,誦動咒語,將仙氣吹入他們三人心腹之中,把他們的元神收歸本舍,傳授口訣,讓他們各自獲得了巨大的膂力,又運功添了火候,就如同脫胎換骨一般。運遍了子午周天之後,三個小王子才蘇醒過來,一起爬起身,抹了抹臉,頓時精神抖擻,個個骨壯筋強。大王子立刻就能拿動金箍棒,二王子也能掄起九齒鈀,三王子則能舉起降妖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王見了,歡喜得不得了,又擺下素宴,感謝師徒四人。就在筵席前,各自傳授武藝:學習棍法的演練棍術,學習鈀術的演練鈀法,學習杖法的演練杖技。雖然他們打了幾個轉身,耍了幾般招式,但終究還是有些吃力:走了一路,就氣喘籲籲,不能持久。畢竟他們師父的兵器都有神奇變化,進退攻防之間,隨著力量的消長,都有自然的妙處。他們畢竟隻是凡夫俗子,一時之間難以企及。當天筵席散去。

第二天,三個王子又來道謝說:“承蒙神師傳授了膂力,雖然能勉強拿起師父們的神器,但轉換起來還是很困難。我們想讓工匠按照師父們兵器的樣式,減輕重量,打造類似的兵器,不知道師父們是否同意?”八戒說:“好!好!好!說得在理。我們的兵器,一來你們使不動,二來我們還要護法降魔,確實應該另外打造。”王子隨即宣召鐵匠,買來萬斤鋼鐵,就在王府內的前院搭起工棚,支起爐灶開始鑄造。第一天先把鋼鐵煉熟,第二天請行者三人把金箍棒、九齒鈀、降妖杖都取出來,放在工棚裡,讓工匠照著樣子打造。就這樣日夜不停地趕工。

唉!這些兵器原本是他們隨身的寶貝,一刻也不能離身,各自帶在身上時,都有許多光彩護體。如今放在工棚裡幾天,那霞光萬道衝天,瑞氣千般罩地。當天夜裡,有一個妖精,它住在離城七十裡左右的地方,那座山叫豹頭山,洞叫虎口洞。夜裡它正坐著,忽然看見霞光瑞氣,就駕著雲頭前去查看,發現原來是州城方向發出的光彩。它按下雲頭,靠近一看,原來是這三件兵器在放光。妖精又驚又喜,說道:“好寶貝!好寶貝!這是什麼人用的,怎麼放在這裡?……這也是我的機緣,拿走!拿走!”它貪心一起,便施展威風,將這三件兵器一股腦兒收走,徑直返回自己的洞穴。正是:

道一刻也不能離開,能離開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神兵就這樣全部落入妖精之手,白白浪費了修煉之人的一番心血。

畢竟不知道他們如何才能找回這些兵器,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 關於我菜成百鬼之主這回事 變成猴子後每天都在發瘋打人 婉風沉 喜歡你很久了 我在遼東娶妻變強,成就匪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