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溪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溪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溪(1 / 1)

渭水潺潺,日夜流淌不息,薑子牙當年在渭水之濱,獨自垂鉤。那時他尚未進入周文王的飛熊之夢,不知有多少回,在斜陽之下,感歎歲月流逝,白發漸生。

話說薑子牙看完鹿台的圖樣,紂王問道:“建造這座台,需要多少時日才能完工?”薑子牙回答:“此台高四丈九尺,要建造瓊樓玉宇,配上精美的欄杆和雕刻,工程極其浩大。若要建成,沒有三十五年是完不成的。”紂王聽了,對妲己說:“禦妻,薑尚啟奏說,建造鹿台要三十五年才能完工。我想光陰似箭,歲月匆匆。人年少時才能儘情行樂,照這樣計算,人生短暫,怎能長久等待?建造此台,實在沒有益處。”妲己說:“薑尚不過是個方外術士,儘說些荒謬之言,哪有三十五年才能完工的道理?他狂妄悖逆,欺瞞君主,罪該施以炮烙之刑。”紂王說:“禦妻所言極是。”於是傳令承奉官:“給朕把薑尚抓來,施以炮烙之刑,以正國法。”

薑子牙說:“臣啟奏陛下,建造鹿台,勞民傷財,希望陛下打消這個念頭,切不可為之。如今四方戰亂紛起,水旱災害頻繁,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困苦。陛下若不關心國家根本,為百姓謀福祉,反而整日沉迷於酒色,疏遠賢臣,親近奸佞,荒廢國政,殺害忠良,必然導致民怨沸騰,上天也會降下警示。可陛下全然不知反省,如今又聽信狐媚之言,肆意大興土木,陷害萬民,臣實在不知陛下的結局會怎樣!臣承蒙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膽忠心,冒死進諫。若陛下不聽臣言,恐怕又會重蹈昔日建造瓊宮的覆轍。可憐這社稷和百姓,不久就會淪為他人之物,臣怎能忍心坐視不管而不進言呢?”紂王聽了,大罵道:“你這匹夫,竟敢侮辱誹謗天子!”他命令兩邊的承奉官:“給朕把他拿下,碎屍萬段,以正國法。”眾人正要上前捉拿,薑子牙抽身向樓下飛奔而去。

紂王見狀,又氣又笑,對妲己說:“禦妻,你看這老匹夫,一聽‘拿’字就跑了,全然不懂禮節法度,哪有跑得了的?”他傳旨:“命奉禦官把他抓回來。”眾官員追趕薑子牙,經過龍德殿、九間樓,薑子牙跑到九龍橋邊。隻見眾官員追得很急,薑子牙說:“承奉官不必追我,無非一死罷了。”他按住九龍橋的欄杆,縱身一躍,跳進水中,濺起一個巨大的水花。眾官員急忙跑到橋上查看,連個水星兒都沒見著,原來薑子牙借水遁逃走了。承奉官回到摘星樓複旨,紂王說:“便宜了這老匹夫。”暫且按下紂王這邊不表。

話說薑子牙跳入橋下,有四名執殿官扶著欄杆望著水麵歎息。這時,上大夫楊任走進午門,看到橋邊執殿官趴在欄杆上望水,便問道:“你們在此看什麼?”執殿官說:“啟稟老爺,下大夫薑尚投水自儘了。”楊任問:“因為什麼事?”執殿官回答:“不清楚。”楊任便走進文書房看奏章,暫且不提。

且說紂王與妲己商議:“鹿台該派哪位官員去監造?”妲己上奏說:“若要建造此台,非崇侯虎不可。”紂王同意,派承奉官去宣召崇侯虎。承奉官領旨,走出九間殿,前往文書房見楊任。楊任問道:“下大夫薑子牙因何事忤逆君主,竟然投水而死?”承奉官回答:“天子命薑尚建造鹿台,薑尚上奏時忤逆了聖旨,天子便命承奉官捉拿他,他逃到這裡投水死了。如今下詔讓崇侯虎去督造鹿台。”楊任問:“什麼是鹿台?”承奉官回答:“是蘇娘娘獻上的圖樣,高四丈九尺,上麵要建造瓊樓玉宇,殿閣飛簷重重疊疊,欄杆用瑪瑙砌成,棟梁用珠玉裝點。如今命崇侯虎監造。卑職見天子所行之事,都是桀紂那般的無道之舉,不忍心看到社稷淪為廢墟,特地來見大人。大人您一向忠心耿耿,希望您能勸諫天子停止這項工程,拯救萬民免受搬泥運土之苦,也能避免商賈血本無歸。大人這份愛護天下百姓的心,定會在後世傳頌。”

楊任聽罷,對承奉官說:“暫且把這詔書停下,等我進見聖上,再做定奪。”楊任徑直前往摘星樓下等候聖旨,紂王宣楊任上樓見駕。紂王問:“卿有什麼奏章?”楊任上奏說:“臣聽聞治理天下的道理,在於君主聖明,臣子正直,君主能聽取臣子的建議,任用賢能的太師、太保,親近忠良,疏遠奸佞。與外國和睦相處,順應民心,賞罰分明,如此則四海歸順,八方敬仰。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就會擁護,萬民安居樂業,這才是聖主的作為。如今陛下聽信後妃之言,卻不聽忠言,要建造鹿台。陛下隻知尋歡作樂,歌舞宴飲,隻圖自己一時之樂,卻讓百姓憂愁困苦。臣擔心陛下還沒享受到這樂,就先有了心腹大患。陛下若不趕緊整頓,臣恐怕陛下的禍患,將難以救治。主上有三大外患,一大內患。臣且說這三大外患:其一,東伯侯薑文煥率領百萬雄兵,欲報父仇,遊魂關戰事不斷,軍隊屢屢受挫,苦戰三年,錢糧耗儘,糧草日益艱難,此為一患。其二,南伯侯鄂順因陛下無辜殺害他的父親,大興人馬,日夜攻打三山關,鄧九公也苦戰多年,庫藏空虛,軍民失望,此為二患。其三,太師遠征北海,與大敵對峙十餘年,至今未能回國,勝負未分,吉凶難料。陛下何苦聽信讒言,殺戮正直之士!過分聽信狐媚之言,對忠言卻置之不理,小人日益親近君主,君子卻紛紛退避,宮廷內外毫無秩序,奸佞之臣擾亂深宮。三大外患嚴重,八方都在作亂。陛下不容諫官進言,阻撓忠良之士。如今又無端大興土木。如此下去,不僅社稷不能安穩,宗廟也難以保全。臣不忍心看到朝歌百姓遭受如此苦難,希望陛下速速停止建造鹿台的工程,讓百姓安居樂業,或許還能挽救一二。不然,百姓一旦離心,就會天下大亂。古語說:‘民亂則國破,國破則主君亡。’隻可惜這六百年安定的天下,一旦被他人奪走,實在可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紂王聽罷,大罵道:“你這匹夫,舞文弄墨的書生,竟敢無知地直言冒犯君主!”他命令奉禦官:“把這匹夫的雙眼剜去,朕念他前歲有功,姑且饒恕他一次。”楊任說:“臣甘願被剜目,隻是隻怕天下諸侯不忍心看到臣被剜目的慘狀。”紂王命:“奉禦官把這匹夫的雙眼剜去。”一聲令下,剜下的雙眼被獻上樓來。

且說楊任忠肝義膽,一心為了紂王,雖然被剜去雙眼,忠心卻絲毫未減。他的一股怨氣,直衝上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麵前。真君早已洞悉其意,命令黃巾力士:“快去把楊任救回山上。”力士領旨,來到摘星樓下,施展法術,頓時刮起三陣清風,異香彌漫。摘星樓下塵土飛揚,沙灰漫天,一聲巨響過後,楊任的屍骸竟然不見了。紂王急忙跑到樓下躲避沙土,不一會兒,風停沙散。兩邊的官員啟奏紂王說:“楊任的屍首,被風刮得不見了!”紂王感歎道:“就像前番朕斬殺太子,太子的屍首也被風刮走了,類似這樣的事,都是常有的,不足為怪。”紂王對妲己說:“鹿台的工程,已經下詔給崇侯虎。楊任勸諫朕,是自討苦吃,速速宣召崇侯虎。”侍駕官趕忙去催詔了。

且說楊任的屍首,被力士攝回紫陽洞,向真君複命。道德真君走出山洞,命令白雲童兒從葫蘆中取出兩粒仙丹,放入楊任的眼眶之中。真人運用先天真氣,吹在楊任臉上,大喝一聲:“楊任還不起來,更待何時?”真是仙家妙術,起死回生。隻見楊任眼眶裡長出兩隻手來,手心裡生出兩隻眼睛,能上看天庭,下看地府,洞悉人間萬事。楊任站起身來,定了定神,看到自己眼睛化作這般奇異模樣,又看見一位道人站在山洞前。楊任問道:“道長,這裡莫非是幽冥地界?”真君說:“不是,這裡是青峰山紫陽洞,貧道是氣士清虛道德真君。因見你忠心赤膽,直言勸諫紂王,憐憫救助萬民,卻遭此剜目之災。貧道念你陽壽未儘,特來度你上山,日後輔佐周王,成就正道。”楊任聽罷,連忙拜謝說:“弟子承蒙真君憐憫救助,指引我重生,再見人世,此恩此德,怎敢忘懷!希望真君不嫌棄,弟子願拜您為師。”於是楊任就在青峰山居住下來,隻等日後破瘟癀陣時,下山協助薑子牙成就大業。有詩為證:

大夫直諫犯非刑,剜目傷心不忍聽;不是真君施妙術,焉能兩眼察天庭?

暫且不說楊任在青峰山安心居住,單說紂王詔令崇侯虎監督建造鹿台。這項工程規模龐大,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征調無數的人力。搬運木材、泥土、磚瓦等材料,百姓們承受著難以計數的勞累與困苦。各州府縣的軍民,每三丁中要抽走兩人服勞役,單丁家庭也不能幸免。有錢的人家可以花錢買通關係,在家清閒度日,而沒錢的人家隻能任憑勞役折磨,甚至累死。百姓們驚恐萬分,日夜不得安寧,男女老少都滿心哀怨。家家緊閉門戶,紛紛逃向四方。崇侯虎依仗權勢,虐待百姓,可憐那些老老少少,累死的人數都數不清,他們的屍體都被填進了鹿台之中。朝歌城中逃避災禍、四處逃亡的人不計其數。

不提崇侯虎監督鹿台工程的事,且說薑子牙施展水遁之術,回到了宋異人莊上。馬氏迎上來,說道:“恭喜大夫今日回家!”薑子牙卻無奈地說:“我如今已經不做官了。”馬氏大吃一驚,忙問:“這是因為什麼事?”薑子牙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她:“天子聽信妲己的話,要建造鹿台,還命我去督工。我不忍心看到萬民遭受苦難,百姓陷入災禍,於是上奏勸諫。可天子不聽,我便直言進諫,結果聖上大怒,把我罷職,讓我回鄉了。我覺得紂王並非我該輔佐的君主,娘子,我們一同往西岐山去,等待時機。一旦我時來運轉,必定能官居顯要,成為朝中一品大員,那時才能不辜負我心中的才學。”

馬氏聽後,不以為然地說:“你又不是靠科舉出身,不過是個江湖術士罷了。能有幸做個下大夫,受天子的恩德已經不淺了。如今命你造台,這是天子看重你,讓你監工。況且工程錢糧眾多,不管怎樣,你總能賺些回來。你官又不大,還上本諫言,說到底,還是你沒這個福氣,就是個術士的命!”薑子牙耐心解釋道:“娘子,你放心。這樣的官位,根本無法施展我胸中的才學,也難以實現我平生的誌向。你收拾好行裝,準備和我一起往西岐去。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官居一品,位列公卿,你也能被封為一品夫人,身著華麗的霞帔,頭戴珍貴的珠冠,在西岐享受榮耀,這才不枉我出仕一場。”

馬氏卻冷笑著說:“子牙,你說的都是不切實際的話!現成的官你沒福氣做,卻要兩手空空地去彆處尋找機會。這不是異想天開、走投無路嗎?放著近處的好處不要,偏要去遠處追求,還指望能官居一品。天子讓你監造台工,明明是在照顧你。你做的哪門子清官?如今大大小小的官員,哪個不是順應時勢,撈取好處。”薑子牙無奈地說:“你一個女人家,目光短淺,不懂這其中的遠大道理。天數早已注定,富貴來得遲早都有定數,也各自有它的主人。你和我一起到西岐去,自然會有好的結果。一旦時機到來,富貴自然是少不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氏卻心意已決,說:“我和你夫妻緣分也就到此為止了。我在朝歌長大,絕對不會去他鄉外國。從現在起,你走你的路,我乾我的事,彆再說彆的了。”薑子牙著急地說:“娘子,你這話可就說錯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妻哪有分離的道理?”馬氏態度堅決,說:“我本就是朝歌女子,絕不會離鄉背井。子牙,你老實寫一紙休書給我,我們各自過活,我是絕對不會去的。”薑子牙仍不死心,勸道:“娘子,跟我一起去多好。日後我飛黃騰達,享不儘的榮華富貴。”馬氏卻不為所動,說:“我的命就該如此,也享受不了大福分。你去做你的一品大官,我在這裡受些窮苦就是了。你再娶一房有福的夫人吧!”薑子牙無奈地說:“你可不要後悔。”他不禁點頭歎息,“你太小看我了。既然嫁給我為妻,為何不跟我走?你一定要和我一起走。”馬氏一聽,頓時大怒,說:“薑子牙,你要是識趣,我們好聚好散;要是不肯,我就跟父兄說,和你一起進朝歌去見天子,把事情說個明白。”

夫妻二人正在激烈爭吵,宋異人帶著妻子孫氏趕來勸解薑子牙:“賢弟啊,當初你們這樁婚事,是我做的媒。弟婦既然不願跟你去,你就寫個字據給她吧。賢弟你是個奇男子,還怕沒有好的姻緣?何必苦苦留戀她呢?常言說:‘心去意難留。’勉強在一起,終究不會有好結果。”薑子牙無奈地說:“長兄、嫂嫂在上,馬氏跟我一場,也沒享過什麼福,我實在不忍心離開她,可她卻有離開我的心思。既然長兄這麼吩咐,我就寫休書給她吧。”

薑子牙寫好了休書,拿在手中,對馬氏說:“娘子,這休書在我手中,夫妻還是團圓的好。你若接了這休書,我們可就再也無法複合了。”馬氏毫不猶豫地伸手接過休書,沒有絲毫的留戀之情。薑子牙見狀,不禁長歎:“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由是可,最毒婦人心啊!”馬氏收拾好東西,回娘家去了,從此改嫁他人,這暫且不提。

薑子牙收拾好行裝,準備出發,向宋異人、嫂嫂孫氏辭行:“薑尚承蒙兄嫂的看顧和提攜,沒想到今日卻要分彆。”宋異人準備了酒菜,為薑子牙餞行。飲完酒,又送了他一程,途中宋異人問道:“賢弟,你這是要去哪裡?”薑子牙回答:“小弟與兄長分彆後,打算往西岐去做一番事業。”宋異人叮囑道:“倘若賢弟日後發達了,可彆忘了給我捎個信,也讓我放心。”二人灑淚而彆,真是:

異人送彆在長途,兩下分離心思孤;隻為金蘭思義重,幾回搔首意躊躇。

話說薑子牙離開了宋家莊,踏上前往孟津的路。過了黃河,又徑直朝著澠池縣、臨潼關而去。途中,他看到一群從朝歌逃出來的百姓,有七八百人之多。隻見他們父攜子哭,弟為兄悲,夫妻落淚,男女悲哭的聲音此起彼伏,彌漫在道路上。薑子牙見狀,上前詢問:“你們是朝歌的百姓嗎?”人群中有人認出了薑子牙,眾人紛紛喊道:“薑老爺!我們是朝歌的百姓。因為紂王要建造鹿台,命崇侯虎監督。那個可惡的奸臣,每三丁中抽兩丁服勞役,單丁也不放過。有錢的可以買通關係在家,我們這些沒錢的,累死了數萬人,屍體都被填到鹿台下麵,日夜不得休息。我們實在受不了這樣的苦楚,所以逃到這五關之外。沒想到總兵張老爺不放我們出關,如果被抓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條,所以才傷心痛哭。”

薑子牙聽後,安慰他們說:“你們不必如此難過,待我去見張總兵,替你們說說情,放你們出關。”眾人連忙道謝:“這真是老爺的天恩,如同普降甘露,讓我們這些枯骨得以重生。”薑子牙把行囊交給眾人看守,獨自一人前往總兵府。守門的人問:“你從哪裡來?有何事?”薑子牙說:“麻煩你進去通報一聲,商都下大夫薑尚前來拜見你們總兵。”守門人進去通報:“啟稟老爺,商都下大夫薑尚前來拜見。”張鳳心想,下大夫薑尚來拜訪,他是文人,我是武官,他在朝廷任職,我駐守關隘,日後說不定有很多事要麻煩他。於是急忙命令左右:“快請進。”

薑子牙身著道家服飾,沒有穿官服,徑直走進裡麵去見張鳳。張鳳見薑子牙穿著道服前來,便坐在那裡問道:“來者何人?”薑子牙回答:“我乃是下大夫薑尚。”張鳳又問:“大夫為何穿著道服前來?”薑子牙答道:“卑職此次前來,不為彆的事,隻為這些百姓的痛苦。天子不辨是非,聽信妲己的話,大興土木,建造鹿台,還命崇侯虎督工。豈料他欺壓萬民,貪圖賄賂,完全不顧惜民力!況且四方戰事未平,上天降下警示,水旱災害頻發,民不聊生,天下百姓失望,黎民百姓遭殃,可憐無數百姓累死,被填在鹿台之中。紂王荒淫無度,奸臣蠱惑天子,狐媚之輩蒙蔽聖聽。當初命我督造鹿台,我怎能誤國害民、勞民傷財?因此直言進諫。可天子不聽,反而要加罪於我。我本想以死報答天子的爵祿之恩,無奈天數未儘,承蒙天子赦免,放我回歸故鄉。所以走到貴地,偶然看到這麼多百姓,攜男帶女,扶老攜幼,悲號痛哭,實在是讓人心痛。如果把他們抓回去,又怕他們遭受炮烙、蠆盆等慘刑惡法,肢體殘缺,魂飛魄散。可憐百姓無故死去,冤魂含屈!如今我看到這一幕,實在不忍心。所以冒昧前來,拜見將軍,懇請將軍放這些百姓出關。將軍若能如此,百姓們便能從死路走向生路,將軍的恩德如同天高海闊,也彰顯了上天好生之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鳳聽了,卻大怒道:“你不過是個江湖之士,一朝富貴,卻不思報答君恩,反而用花言巧語來迷惑我。況且這些逃民不忠,若聽了你的話,豈不是讓我陷入不義?我受命執掌關隘,自然要儘臣子的本分。這些逃民違反法規,不遵守國規,就應該抓起來送回朝歌。我隻要不放他們出關,他們自然會回到本國,我這也算是給他們留了一線生機。若論國法,連你也該一並解回朝歌,以正國法;隻是我們初次見麵,暫且饒過你。”說完,喝令兩邊的人把薑尚推了出去。

薑子牙滿麵羞愧地走了出來,眾人見薑子牙回來,連忙問道:“薑老爺,張老爺肯放我們出關嗎?”薑子牙無奈地說:“張總兵連我都要抓進朝歌城去,是我求情才作罷。”眾人聽了,齊聲叫苦,七八百黎民放聲痛哭,哀聲傳遍原野。薑子牙見此情景,心中不忍,說:“你們這些百姓不必啼哭,我送你們出五關去。”有些不明事理的百姓,聽了這話,以為薑子牙隻是在寬慰他們,便說:“老爺自己都出不去,怎麼救我們呢?”其中有明白事理的百姓,連忙哀求道:“老爺若肯救援,那真是我們的再生之恩!”薑子牙說:“你們想要通過五關,到黃昏時候,我叫你們閉眼,你們就閉眼。若聽到耳內有風響,千萬不要睜眼,一旦睜開眼,跌出腦漿可不要怪我。”眾人紛紛應承下來。

到了一更時分,薑子牙朝著昆侖山拜了幾拜,口中念念有詞。隻聽一聲巨響,這一次,薑子牙施展土遁之術,救出了萬民。眾人隻聽得風聲颯颯,不一會兒,便越過了四百裡的路程,出了臨潼關、穿雲關、界牌關、汜水關。到了金雞嶺,薑子牙收了土遁之術,眾人落到地上。薑子牙說:“眾人可以睜開眼了。”眾人睜開眼睛,薑子牙說:“此處就是汜水關外的金雞嶺,已經是西岐州的地界了,你們可以好好離開了。”眾人紛紛叩頭道謝:“老爺如同上天降下甘露,普救眾生,此恩此德,我們何時才能報答?”眾人拜彆薑子牙,各自離去,暫且不表。

且說薑子牙前往磻溪隱居起來,正是:

棄卻朝歌遠市塵,法施土遁救顛連;閒居渭水垂竿釣,隻等風雲際會緣。

武吉災殃為市道,飛熊夢兆主求賢;八十才逢明聖主,方立周朝八百年。

話說眾人等到天明,發現這裡果然是西岐地界。過了金雞嶺,便是首陽山。又走過燕山,經過白柳村,向前來到西岐山。走了七十裡,到達西岐城。眾人進城後,看到這裡的景象,百姓富足,財物豐饒,行人互相讓路,老幼之間沒有欺詐,市井之中一片謙和。真可謂是堯天舜日,有著與彆處截然不同的美好風景。

眾人寫了一份聯名上書,投遞到上大夫府。散宜生接到這份上書,第二天,伯邑考傳令:“既然是從朝歌逃來的百姓,因為紂王失德,前來歸附我們的土地。沒有妻子的,給他們銀子娶妻;再給些銀子,讓眾人搬遷到合適的地方安居。鰥寡孤獨的人,在三濟倉登記造冊,自行領取口糧。”散宜生領命而去。伯邑考接著說:“父王被囚禁在羑裡已經七年了,我想親自前往朝歌,代父贖罪,不知愛卿意下如何?”散宜生上奏說:“臣啟稟公子,主公臨彆時曾說,七年之厄已滿,災禍磨難即將結束,自然會歸國。公子切不可貿然行事,以免違背主公臨彆時的囑托。如果公子實在放心不下,可以派一名士卒前去問安,這也算是儘了為人子的孝道,何必親自奔波,置身險地呢?”

伯邑考長歎一聲,說:“父王有難,被囚禁在異鄉七年,舉目無親。為人子者,於心何忍!我們建立國家、家族,若不能在此時為父分憂,那還有什麼意義?要我們這九十九個兒子又有何用?我決定帶上祖上傳下來的三件寶貝,前往朝歌進貢,以此贖回父親的罪過。”伯邑考此去,不知是吉是凶?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