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歎曰:“文王守節儘臣忠,仁德兼施造大工;民力不教胼胝瘁,役錢常賜錦纏紅。西岐社稷如磐石,商邑江山若浪從;漫道孟津天意合,飛熊入夢已先通。”
話說文王采納了散宜生的建議,出示告示張貼在西岐各門。這告示一貼出,立刻驚動了軍民百姓,大家紛紛趕來爭看。隻見告示上寫著:
“西伯文王告知軍民人等:西岐之地,乃是道德盛行的地方,沒有兵戈戰亂的紛擾,百姓安居樂業,物產豐富,訴訟稀少,官員清正廉潔。我曾被囚禁在羑裡,承蒙聖上赦免歸國。近來發現災異頻繁出現,水旱失調。為查看本地的災祥征兆,卻發現沒有合適的占驗場所。昨日看到城西有一塊官地,打算在此建造一座台,名為靈台,用來觀測氣候,預測百姓將麵臨的災禍。又擔心土木工程太過繁重,會勞累你們軍民服勞役,所以每日發給工錢二錢。這項工程不限製時間長短,全憑百姓自願。願意做工的,可到相關部門登記,以便核查發放工錢;若不願意,也可各自照常營生,絕不強迫。特此告示,讓大家知曉。”
西岐的軍民百姓看了告示,個個歡天喜地,齊聲說道:“大王的恩德如同蒼天,我們難以報答。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著太平的福氣,這都是大王賜予的。如今大王要造靈台,還說發給工錢,我們就算肝腦塗地,手腳磨出老繭,也心甘情願。況且這靈台是為我們百姓占驗災祥而建,我們怎麼能領取大王的工錢呢?”整個西岐郡的軍民都滿心歡喜,紛紛表示願意出力建造靈台。
散宜生了解到民心所向,便帶著相關的本子進宮,向文王啟奏道:“軍民既然有這樣的義舉,那就依照旨意,將銀兩散發給民眾,大家都已領取完畢。”文王對散宜生說:“你可挑選一個吉日,破土動工。”
眾人齊心協力,用心搬運泥土,砍伐木材,建造靈台。時光飛逝,正如窗外日光轉眼間就過去了,席前花影在不知不覺中移動。又好似轉眼間就看到落花鋪滿大地,轉眼間黃菊在東籬綻放。建造靈台沒用多久,負責工程的官員就前來稟報工程完工。
文王十分高興,帶著文武官員乘坐鑾輿出城,來到靈台。隻見靈台雕梁畫棟,台閣巍峨壯觀,堪稱一大盛景。有賦為證:
“台高二丈,勢按叁寸;上分八卦合陰陽,下屬九宮定龍虎。四角有四柱之形,左右立乾坤之象;前後配君臣之義,周圍有風雲之氣。此台上合天心,下合地戶,中合人意。上合天心,應四時;下合地戶,屬五行;中合意,風調雨順。文王有德,使萬民而增輝;聖人治世,感百事而無逆。靈台從此文王基,驗照災祥扶帝主;正是治國江山茂,今日靈台勝鹿台。”
文王帶著兩班文武登上靈台,四處觀望,沉默不語。這時,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啟奏道:“今日靈台完工,大王為何不高興呢?”文王說:“不是不高興,這靈台雖好,可台下缺少一個池沼,不能應和水火既濟、陰陽配合的寓意。我本想再開挖一個池沼,又怕勞民傷財,所以心中鬱悶。”
散宜生啟奏說:“建造靈台這麼浩大的工程,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何況在台下開挖一個池沼,工程就更容易了。”散宜生趕忙傳達文王的旨意:“在台下再開挖一個池沼,以應和水火既濟的寓意。”
話還沒說完,就聽見眾人高呼:“一個小小的池沼,有什麼難挖的?還讓大王操心。”眾人立刻拿起帶來的鍬鋤,開始挖掘。挖著挖著,挖出了一副枯骨,大家便向四周亂扔。
文王在台上看到眾人丟棄枯骨,便問道:“大家在丟棄什麼東西?”左右的人啟奏說:“在這裡挖出一副人的骨頭,所以大家把它扔了。”文王馬上傳旨:“讓大家把枯骨撿回來,放在一起,用匣子裝起來,埋在高處。怎能因為我開挖池沼,就使這副骸骨暴露在外呢?這實在是我的罪過。”
眾人聽到這話,大聲歡呼:“聖德之君,恩澤惠及枯骨,更何況我們這些百姓,怎能不沐浴大王的恩澤呢?大王真是深得人心,施行仁義,西岐有這樣的君主,就像有了父母一樣。”百姓們都歡呼雀躍。
文王因為在靈台觀看挖池沼,不知不覺天色漸晚,來不及回宮。文王和眾文武就在靈台上設宴,君臣一同歡樂。宴會結束後,文武官員在台下休息,文王在台上設了繡榻就寢。
到了三更時分,文王正在夢中,忽然看見東南方向有一隻白額猛虎,脅下生著雙翼,向他的帳中撲來。文王急忙呼喊左右,隻聽台後一聲響亮,火光衝霄,文王驚醒,嚇出了一身冷汗。他聽聽台下已經打了三更,心中暗自思忖,這個夢預示著什麼吉凶呢?等天亮了再做商議。有詩為證:
“文王治國造靈台,文武鏘鏘保駕來;忽見池沼枯骨現,命將高阜速藏埋。
君臣共樂傳杯盞,夜夢飛熊撲帳開;龍虎風雲從此遇,西岐方得棟梁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一早,眾文武上台參拜完畢,文王問:“大夫散宜生在哪裡?”散宜生出班行禮說:“大王有什麼吩咐?”文王說:“我昨夜三更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東南方向有一隻白額猛虎,脅下生著雙翼,向我的帳中撲來。我急忙呼喊左右,隻見台後火光衝霄,一聲響亮後我就驚醒了,原來是一場夢。這個兆頭不知預示著什麼吉凶?”
散宜生躬身祝賀說:“這個夢是大王的大吉之兆啊,大王將會得到棟梁之臣、大賢之士,其才能絕不亞於風後、伊尹。”文王問:“你怎麼看出是這樣的呢?”散宜生說:“從前商高宗曾夢到飛熊,後來在傅岩的築牆工人中得到了傅說。如今主上夢到老虎生了雙翼,那就是飛熊。又看到台後火光衝天,這是火的象征。如今西方屬金,金遇到火必然被鍛煉,經過鍛煉的寒金,必定能成為大器。這是興周的大兆頭,所以我特彆向大王祝賀。”
眾官員聽了,都齊聲祝賀。文王傳旨回宮,心中想著要尋訪賢能之人,以應和這個夢的預兆,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薑子牙自從離開朝歌,告彆了馬氏,運用土遁之術救了百姓,隱居在磻溪,在渭水垂釣。薑子牙一心守著時機,等待天命,不理會外界的閒事,每日誦讀《黃庭經》,悟道修真。煩悶的時候,就拿著釣竿,靠著綠柳垂釣。他時常思念昆侖,時刻惦記著師長,難以忘懷道德,從早到晚都憂心忡忡。
一天,薑子牙拿著釣竿,不禁歎息,作詩道:
“自彆昆侖地,俄然二四年;商都累半載,直諫在君前。
棄卻歸西土,磻溪執釣先;何日逢真主?披雲再見天。”
薑子牙作完詩,坐在垂楊之下,隻見滔滔的渭水,無儘無休,徹夜向東流淌,仿佛要帶走人間的萬般痛苦。正是:惟有青山流水依然在,古往今來儘是空。
薑子牙感歎完,隻聽到一個人唱著歌走來:
“登山過嶺,伐木丁丁;隨身板斧,斫劈枯藤。
崖前兔走,山後鹿鳴;樹梢異鳥,柳外黃鶯。
見了些青鬆翠柏,李白桃紅;無憂樵子,勝似腰金。
擔柴一石,易米三升;隨時蔬菜,沽酒一瓶。
對月邀飲,樂守山林;深山陋僻,萬壑無聲。
奇花異草,悅目賞心;逍遙自在,任意縱橫。”
樵夫唱完歌,把一擔柴放了下來,走到近處稍作休息,他問薑子牙:“老丈,我時常看見你在這裡拿著釣竿釣魚,咱們來玩個遊戲吧。”薑子牙問道:“玩什麼遊戲呢?”樵夫說:“我和你玩個漁樵問答的遊戲。”薑子牙聽了十分高興,說道:“好一個漁樵問答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