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左道旁門之術亂象叢生,恰似一團亂麻,可歎那昏庸的君主偏信奸邪之人。紂王貪淫無道,全然不顧倫理綱常,肆意亂政,卻不知國家已危在旦夕。朝中將相本就應歸附聖明之主,可韓榮為何要阻攔黃飛虎一行人前行呢?好在中途哪吒這位靈珠子現身,用金磚打傷餘化,這才讓黃飛虎等人有了轉機。
話說黃滾來到韓榮軍前行軍禮請罪,見到韓榮後,口稱:“犯官黃滾特來叩見總兵大人。”韓榮連忙回禮,說道:“老將軍,此事關乎國家重務,並非末將敢於擅自做主。如今老將軍這般,有何吩咐?”黃滾說:“黃門犯下國法,理應受到懲處,我自然無話可說。但有一事,實在可憐,倘若總兵大人能法外施仁,給我們留一條生路,那我父子即便死在九泉之下,也會感恩不儘。”韓榮問:“老將軍有何事,不妨直說,末將願聞其詳。”
黃滾說道:“兒子連累父親,我不敢埋怨。隻是黃門七世忠良,從未有過失節之事。如今不幸遭此劫難,若子孫全部被殺,實在令人憐憫。我實在沒有辦法,才前來求見總兵大人。還望您念在這些孩子年幼無知,罪不至死,放了我這幾個孫兒出關,也好為黃門留下一脈。不知將軍意下如何?”韓榮回道:“老將軍,您這話可就錯了!我駐守此地,有自己的職責所在,怎能徇私而忘卻對君主的忠誠呢?老將軍您曾位居高官,統領百官,滿門富貴,儘享國恩。卻不思報答,反而縱容兒子反商,此罪不可饒恕,即便年幼的孩子也不能留下。一門犯法,絕不容情,必須解往朝歌,朝廷自有公論,是非曲直自會分明。到時候名正言順,誰敢不服?如今老將軍想讓我放黃天祥出關,那我豈不是與反叛之人串通一氣,欺侮朝廷了嗎?國法何在?我反而要為老將軍承擔罪責了。此事我萬萬不敢從命。”
黃滾又說:“總兵大人,黃氏犯法,一門眷屬眾多,一個嬰兒又能有什麼妨礙呢?即便放了他,又能成什麼事?這點情分您還是能做的吧。人皆有惻隱之心,將軍何必如此固執,不肯給我們一條生路呢?況且我黃門功勞如山,如今卻落得這般下場。古人雲:‘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人生在世,誰能保證一輩子都順風順水?何況我一家都是含冤受屈,並非那些大奸大惡、蓄意謀反之人可比。還望將軍可憐可憐,放了我的孫兒。我們生當銜環,死當結草,絕不敢辜負將軍的大恩大德。”韓榮說:“老將軍,您要天祥出關,除非我也跟著叛逃,隨您一起往西岐,否則這件事我實在做不到。”
黃滾再三求情,韓榮卻始終執法不允。黃滾大怒,對兩個孫兒說:“我身為元帥,如今卻要低聲下氣去求人。既然總兵不肯留情,我們公孫情願赴死,又有何懼?”於是,黃滾帶著兩個孫兒,主動前往韓榮的帥府,自投囹圄。來到監牢,黃飛虎忽見父親和兩個弟弟一同進來,不禁放聲大哭:“沒想到今日竟如父親所言,讓我成了萬世唾棄的大逆之人。”黃滾說:“事已至此,後悔也來不及了。當初我就勸你饒我一命,你不聽,如今又何必埋怨呢?”暫且不說黃滾父子在牢中悲痛哭泣。
且表韓榮立下了擒獲黃家父子的大功,又收繳了黃家的貨財珍寶等物。眾官員設下酒席,為總兵賀功。一時間,大吹大擂,笙簧齊奏,眾人歡歌暢飲。韓榮正在飲酒之際,與眾人商議:“該派誰去解送黃家父子呢?”餘化說:“元帥要解送黃家父子,末將親自去,方能確保萬無一失。”韓榮笑著說:“有先行官你前去,我心裡才踏實。”當晚酒散。第二天,餘化點齊三千人馬,將黃姓犯官,共計十一人,押解往朝歌。眾官員都來為餘化餞行。飲酒完畢,一聲炮響,大軍啟程進發。
一行人走了十裡,來到界牌關。黃滾坐在陷車中,看到帥府廳堂依舊,可如今自己卻成了犯官,睹物傷情,忍不住淚如雨下。關內的軍民紛紛前來觀看,無不歎息流淚。暫且不表黃家父子在途中的情形。
且說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正悠閒地坐在碧遊床上,運起元神。忽然,心血來潮。看官須知,但凡神仙,煩惱、嗔怒、愛欲這三件事早已忘卻。他們心如磐石,不為外物所動。而心血來潮,便是心中忽然有所感應。真人掐指一算,便知曉此事:“呀!原來是黃家父子有難,貧道理應前去搭救。”於是,真人喚道:“金霞童兒,去請你師兄來。”金霞童兒來到桃源,見哪吒正在練槍。金霞童兒說:“師父有請。”哪吒收起長槍,來到碧遊床下,倒身便拜:“弟子哪吒,不知師父喚弟子有何事吩咐?”真人說:“黃飛虎父子有難,你下山去救他們,將他們送出汜水關後,速速回來,不得有誤。日後你與他們將同殿為臣。”哪吒本就好動,一聽此事,心中十分高興,趕忙收拾一番,準備下山。他腳蹬風火二輪,手持火尖槍,離開了乾元山,朝著穿雲關飛馳而去。那速度極快,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腳登風輪起在空,乾元道術妙無窮;
周遊天下如風響,忽見川雲眼角中。
話說哪吒腳蹬風火二輪,眨眼間便來到穿雲關,落在一座山岡上。他四處張望,不見動靜,便在那裡站立了許久。隻見遠處一支人馬浩浩蕩蕩而來,軍旗招展,劍戟森嚴。哪吒心想:“平白無故的,怎樣才能引發爭鬥呢?必定要找他們一個錯處,方可動手。”哪吒思索片刻,便編了一首兒歌唱了起來:
吾當生長不記年,隻怕師尊不怕天;
昨日老君從此過,也須送我一金磚。
哪吒唱完,腳蹬風火二輪,站在咽喉要道之上。有探事的士兵飛報給餘化:“啟稟老爺,有一人站在車輪上唱歌。”餘化傳令紮營,催動火眼金睛獸,出營查看。隻見哪吒站在風火輪上,模樣十分奇特,有詩為證:
異寶靈珠落在塵,陳塘關內脫真神:
九灣河下誅李良,怒發抽了小龍筋。
寶德門前敖光服,二上乾元現化身;
三追李靖方認父,授火尖槍一根。
頂上揪巾光燦爛,水合袍束虎龍文;
金磚到處無遮擋,乾坤圈配混天綾。
西岐屢戰成功績,方保周朝八百春;
東進五關為前部,展旗開回絕輪。
蓮花化身無壞體,八臂哪吒到處聞。
話說餘化問道:“站在風火輪上的是何人?”哪吒回答:“我長久居住此地,但凡有過往之人,不論官員還是皇帝,都得給些買路錢。你如今要到哪裡去?趕緊送上十塊金磚,我便放你過去。”餘化大笑道:“我乃汜水關總兵韓榮的前部將領餘化。如今押解反臣黃飛虎等官員前往朝歌請功,你好大的膽子,竟敢阻攔去路!還唱什麼歌!趕緊退下,饒你性命。”哪吒說:“原來你是捉將有功之人,如今從此處經過也可以,隻要送我十塊金磚,我就放你走。”餘化大怒,催動火眼金睛獸,揮舞方天畫戟,直刺哪吒。哪吒急忙用手中長槍抵擋,二人交起手來,一場大戰就此展開。兩人往來衝突,一個是七孤星般英勇的猛虎,一個是蓮花化身、精神抖擻的哪吒。哪吒施展的是仙傳妙法,與常人大大不同,把餘化殺得筋疲力儘,餘化虛晃一戟,揚長敗走。哪吒喊道:“哪裡走!”便向前追趕。
餘化回頭見哪吒追來,便掛下方天戟,取出戮魂幡,像之前那樣,要拿哪吒。哪吒一見,笑著說:“此物不過是戮魂幡,有什麼稀奇的!”哪吒見數道黑氣撲麵而來,隻用手一招,便將其接住,塞進豹皮囊中,大聲喊道:“有多少,一起放馬過來!”餘化見寶物被破,便撥轉獸頭,回來再戰。哪吒心想,自己奉師父之命下山,是來救黃家父子的,要是餘化泄露了機密,殺了黃家父子,可就糟糕了。於是,他左手持槍抵擋方天戟,右手取出一塊金磚,拋向空中,大喝一聲:“疾!”隻見五彩光芒閃現,天地間一片昏暗,乾元山上寶光閃耀。那金磚落下來,正打在餘化的頂門上。餘化被打得趴在鞍橋上,口中噴血,倒拖畫戟敗逃。哪吒追了一段路,心想:“我奉師命來救黃家父子,要是一味貪追,誤了大事可不好。”於是,他登上風火輪,又祭起一塊金磚,打得眾士兵四散奔逃,如鳥獸散。
哪吒見陷車中的人個個垢麵蓬頭,便厲聲大喊:“誰是黃將軍?”飛虎問道:“站在風火輪上的是誰?”哪吒回答:“我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門下,姓李,雙名哪吒。得知將軍如今有難,奉師父之命下山來救你。”武成王大喜。哪吒用金磚打開陷車,放出眾將。飛虎倒身拜謝。哪吒說:“列位將軍慢行,我如今先去把汜水關拿下,等將軍們出關。”眾人再三稱謝:“多謝您的大恩大德,救了我們的性命。”眾人各自拿起器械,咬牙切齒,怒氣衝天,隨後跟著哪吒前行。
且說餘化敗回汜水關。那火眼金睛獸日行千裡,從穿雲關到汜水關一百六十裡,很快便到了。韓榮正在府中與眾將官飲酒作樂,歡慶勝利,心情愉悅,正談論著黃家之事。忽然有人來報:“先行官餘化前來複命。”韓榮大驚道:“去了又回來,其中必有蹊蹺。”趕忙下令:“讓他進來。”正所謂“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韓榮忙問:“將軍為何回來?看你麵容失色,似乎還受了傷。”餘化請罪道:“人馬行至穿雲關附近,有一人不通姓名,腳蹬風火二輪,唱歌截路,要我十塊金磚才肯放行。末將不肯,與他大戰一場。那人法術精妙,末將隻得回馬,想用寶物拿他。可我舉寶時,那人伸手就接了過去。末將不服,勒馬與他再戰,隻見他手一動,不知取出何物,一道黃光閃過,末將頸項受傷,所以敗回。”韓榮急忙問:“黃家父子怎麼樣了?”餘化回答:“不知道。”韓榮頓足歎道:“一場辛苦,卻讓反臣跑了。要是天子知道了,我如何脫罪?”眾將說:“料想黃飛虎他們前不能出關,後不能回朝歌,總兵速速派人馬把守關隘,以防眾反叛逃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商議間,探事官來報:“有一人腳蹬車輪,手持長槍,威風凜凜,自稱要會會七首將軍。”餘化在一旁說:“就是此人。”韓榮大怒:“傳令眾將上馬,等我去擒他。”眾將得令,紛紛上馬,出了帥府。三軍如潮水般湧來。哪吒登上風火輪,大聲呼喊:“餘化,快出來見我,說個明白!”韓榮一馬當先,問道:“來者何人?”哪吒見韓榮頭戴束發冠,身披金鎖甲,身著大紅袍,腰束玉束帶,手持點鋼槍,騎著銀鬃馬,便答道:“我不是彆人,乃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門下,姓李名哪吒。奉師父之命下山,特來解救黃家父子。剛剛遇見餘化,沒把他打死,我特來擒他。”韓榮說:“你竟敢截搶朝廷犯官,還在此囂張,實在可惡。”哪吒說:“成湯氣數將儘,西岐聖主已出,黃家乃是西周的棟梁之材,正應上天之象。你們為何違背天命,製造這不可測的災禍呢?”韓榮大怒,縱馬揮槍,直取哪吒。哪吒蹬轉風火輪,舉槍相迎。輪馬相交,沒幾個回合,左右的將士一齊圍了上來。好一場大戰,隻見:
咚咚鼓響,雜彩旗搖:三軍齊呐喊,眾將執刀槍。哪吒長槍生烈焰,韓榮馬上逞英雄;眾將精神雖似虎,哪吒獅子把頭搖。眾將如狻猊擺尾,哪吒似攪海金龍;火尖槍猶如怪蟒,眾將兵殺氣滔滔。哪吒斬關落鎖施威武,韓榮阻擋英雄氣概高;天下兵戈從此起,汜水關前第一遭。
話說哪吒手中的火尖槍,乃是金光洞裡太乙真人傳授,其使法獨特非凡。槍尖刺出時,宛如銀龍探爪般迅猛,收槍時又似走電飛虹般快捷。他舞動長槍,挑落一眾敵將,那些將領根本抵擋不住,紛紛落馬,各自逃命去了。韓榮拚了性命奮力抵抗,雙方正酣戰之際,黃明、周紀、龍環、吳謙、飛彪、飛豹等人,一同殺了過來,大聲呼喊:“這次一定要拿下韓榮,為我們報仇!”且說餘化實在沒有辦法,隻能鼓足勇氣,催動火眼金睛獸,揮舞畫杆戟,殺出府門。兩邊頓時陷入混戰。
哪吒見黃家眾將殺到,便伸手從懷中取出金磚,拋向空中,金磚朝著守將韓榮砸去,正中韓榮。韓榮的護心鏡被打得粉碎,他隻得落荒而逃。餘化見狀,大聲呼喊:“李哪吒!休要傷害我家主將!”說著,縱獸搖戟,直取哪吒。兩人交手沒到三四個回合,哪吒用槍架住餘化的畫戟,迅速從豹皮囊中取出乾坤圈,朝著餘化打去。乾坤圈正中餘化的臂膊,打得他筋斷骨折,餘化差點從獸背上墜落,朝著東北方向敗逃而去。
哪吒成功拿下了汜水關,黃明、周紀等人在關內奮勇拚殺,殺得關內的三軍四處逃竄,他們趁機大開殺戒。第二天,黃滾與飛虎等人一同趕到。眾人將韓榮府內的財物,一股腦兒地裝在車輛上,載著這些東西,駛出了汜水關,來到了西岐地界。哪吒將他們送到金雞嶺後,便與黃飛虎等人告彆。飛虎及眾將感激不已,說道:“承蒙公子搭救,讓我等絕處逢生,實在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不知何時才能再次與公子相見!日後若有機會,定當效犬馬之勞,以表我們的赤誠之心。”哪吒說:“將軍一路保重,我不久後也會前往西岐,咱們後會有期,不必如此過謙。”眾人就此分彆,哪吒返回乾元山,暫且按下不表。
話說武成王黃飛虎帶著原來的三千人馬,以及家將等人,一行人白天趕路,夜晚休息。一路上翻山越嶺,山路崎嶇險峻,河水湍急且深。有詩為證:
彆卻朝歌歸聖主,五關成敗力難支;
子牙從此刀兵動,準備四九伐西岐。
話說黃家眾將經過首陽山、桃花嶺,越過燕山,曆經多日,終於來到了西岐山。此處距離西岐城隻有七十裡路程。武成王的兵馬抵達岐山後,安營紮寨。黃飛虎向黃滾稟報說:“父親,孩兒打算先往西岐城去見薑丞相。倘若他肯接納我們,我們便可進城;若不接納,我們再另做打算。”黃滾說:“我兒所言極是。”
黃飛虎身著素色衣服,騎馬走了七十裡路,來到西岐城。他看著西岐的景致,隻見這裡山川秀麗,風土人情淳樸厚實,與朝歌大不相同。街道上,行人相互讓路,長幼尊卑有序,城中人來人往,熱鬨非凡,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飛虎不禁感歎道:“都說西岐是聖土,今日一見,果然百姓安居樂業,物產豐富,真真是如同堯天舜日般的太平景象。”飛虎對西岐稱讚不已。
進了城後,黃飛虎詢問路人:“薑丞相的府邸在哪裡?”百姓回答道:“小金橋頭便是。”黃飛虎來到小金橋,找到了相府,對堂候官說:“麻煩你進去稟報丞相一聲,就說朝歌的黃飛虎前來求見。”堂候官敲響雲板,通報丞相升殿。薑子牙走出銀安殿,堂候官將寫有黃飛虎求見的手本呈上。薑子牙看過後心想:“朝歌的黃飛虎,那可是武成王啊。他今日前來,會有什麼事呢?”於是急忙傳令接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子牙身著官服,迎到儀門等候。黃飛虎來到滴水簷下,向薑子牙下拜行禮。薑子牙也以大禮回敬,說道:“大王大駕光臨,薑尚未能遠迎,實在是失禮,還望大王勿怪。”黃飛虎說:“末將黃飛虎如今是落難之臣,如今棄商歸周,就如同飛鳥失去了棲息的樹林,隻能暫且尋求一處容身之所。倘若丞相能夠接納,飛虎感激不儘。”薑子牙趕忙將黃飛虎扶起,請他與自己分賓主入座。黃飛虎推辭道:“末將是商朝的叛臣,怎敢與丞相同坐一旁呢?”薑子牙說:“大王言重了,我雖然忝居相位,但也曾在大王的治下為官。今日大王何必如此謙遜。”黃飛虎這才入座。
薑子牙恭敬地問道:“大王為何要舍棄商朝呢?”武成王黃飛虎長歎一聲,說道:“紂王荒淫無道,權臣把持朝政,不接納忠良之士,隻親近小人。他貪戀美色,日夜笙歌,絲毫不把國家社稷放在心上;殘害忠良,毫無顧忌;還大興土木,致使萬民受苦。元旦之時,末將的原配夫人前往中宮朝賀,妲己設計陷害,導致末將的原配夫人墜樓身亡。末將的妹妹在西宮得知此事後,前往摘星樓辯明是非,可紂王卻偏袒妲己,竟將我妹妹抓住,扯住宮衣和後鬢,從摘星樓上扔了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末將心想:‘君主無道,臣子投奔他國,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我才反出朝歌,殺出五關,特意前來投奔丞相,願為丞相效犬馬之勞。倘若丞相能夠容納我們父子,那便是丞相的莫大恩情。”
薑子牙聽後大喜,說道:“大王既然願意投奔,全力扶持社稷,武王必定欣喜萬分。我豈有不容納之理?請大王先到公館休息,我這就進宮去麵見大王。”黃飛虎告辭,前往公館,暫且不表。
且說薑子牙騎馬進宮,此時周武王正在顯慶殿閒坐。當駕的太監啟奏:“丞相候旨。”武王宣薑子牙進見。薑子牙行禮完畢,武王問道:“相父有何事要見孤王?”薑子牙上奏道:“恭喜大王,如今成湯的武成王黃飛虎,舍棄紂王,前來投奔大王,這可是我西土興盛的吉兆啊。”武王問:“黃飛虎可是朝歌的國戚?”薑子牙說:“正是。昔日先王曾說過,黃飛虎誇官之時,先王曾受其大恩。如今他前來歸附,理應請他進宮相見。”武王傳旨請黃飛虎進宮。
不一會兒,傳旨的人回來複命:“黃飛虎候旨。”武王命人將黃飛虎宣至殿前。黃飛虎倒身下拜,說道:“成湯的落難之臣黃飛虎,願大王千歲!”武王回禮道:“本王久仰將軍威名,威震天下,義薄四方,廣施恩德,人人敬仰,將軍真是忠良君子。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黃飛虎伏地奏道:“承蒙大王提拔,讓我黃飛虎一門脫離險境,擺脫困境,我怎敢不儘心竭力,以報答大王的恩情。”
武王問薑子牙:“黃將軍在商朝官居何位?”薑子牙上奏道:“官拜‘鎮國武成王’。”武王說:“孤王西岐隻需改一字,便封他為‘開國武成王’。”黃飛虎謝恩。武王設宴,君臣一同飲酒。席間,黃飛虎將紂王的失政之舉,詳細地說了一遍。武王說:“君主雖無道,但臣子仍應秉持禮儀,各自儘到自己的本分。”武王又吩咐薑子牙挑選吉日動工,為黃飛虎建造王府。薑子牙領旨,君臣宴席結束。
第二天,黃飛虎上殿謝恩完畢,又上奏道:“臣的父親黃滾,以及弟弟飛彪、飛豹,兒子天祿、天爵、天祥,義弟黃明、周紀、龍環、吳謙,還有家將一千名,人馬三千,不敢擅自進入都城,如今駐紮在西岐山,請大王定奪。”武王說:“既然有老將軍,傳旨讓他們速速進入都城,各自擔任原來的官職。”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