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向來少有怨憤,隻因世間之人常被煩惱招惹,徒生閒愁。那些人恃強逞能,白白拋棄千年修行,行事暴虐,輕易舍棄萬劫修煉之功。回首往事,令人悲歎,從前種種紛爭,究竟是為了什麼仇怨?可憐在羽化封神之日,一切都如同南柯一夢。
話說燃燈道人在次日,與十二弟子依次走下蘆篷,頻繁敲響金鐘玉磬,一同前往陣前。隻見成湯的軍營裡一聲炮響,聞太師騎著坐騎早早來到轅門,準備觀看薑子牙破風吼陣。董天君騎著八角鹿,手持兩口太阿劍,唱著歌前來。歌中唱道:“得到清平有甚憂,丹爐乾馬配坤牛;從來看破紛紛亂,一點雲台隻自由。”
董天君騎著鹿跑得飛快,在陣前高聲呼喊。燃燈道人看了看左右,發現無人適合率先進入風吼陣。這時,黃飛虎帶著方弼、方相前來拜見薑子牙,稟報說:“末將在催糧途中收了這兩位將領,他們是紂王駕下的鎮殿大將軍,方弼、方相兄弟二人。”薑子牙十分高興。猛然間,燃燈道人看到這兩個大漢,便問薑子牙:“這兩人是誰?”薑子牙回答:“這是黃飛虎新收的兩員將領,方弼和方相。”燃燈道人歎息道:“天數已定,萬物都難以逃脫。就命方弼去破風吼陣走一趟吧。”薑子牙於是命令方弼去破風吼陣。
可憐方弼隻是個凡夫俗子,哪裡懂得陣中的幻術,便應聲願意前往。他手持長戟,快步如飛,徑直奔向陣前。董天君一見這個大漢,身高三丈有餘,麵如重棗,留著一部絡腮胡須,還長著四隻眼睛,模樣十分凶惡,心中著實駭然。隻見方弼頭戴三叉冠,冠上烏雲般的裝飾隨風蕩漾;身披鐵掩心,上麵砌成龍鱗的形狀;身穿翠藍袍,袍上團花燦爛奪目;手中畫戟舞動,仿佛帶著烈烈征雲。他四目生光,威風凜凜,臉如重棗,紅似蝦殼;一部絡腮胡須飄在腦後,平生為人正直,堪稱英雄。他曾反出朝歌,保護太子,又在盤河渡口遇見散宜生。如今歸周尚未受封官爵,卻要在風吼陣上建立奇功。隻因上天早已注定,垂象於天,他的名字早已在封神榜上留名。
方弼見到董天君,大聲喊道:“妖道,慢著!”隨即一戟刺去。董天君哪裡招架得住,僅僅一個回合,便往陣裡跑去。薑子牙命令左右擂鼓助威,方弼聽到鼓聲,拖著長戟追了上去。他來到風吼陣門前,直接衝了進去。他哪裡知道陣內有無窮奧妙,隻見董天君登上板台,搖動黑色旗幟,頓時黑風卷起,無數兵刃如雨點般殺來。隻聽得一聲巨響,方弼的四肢瞬間被砍成數段,跌倒在地,一道靈魂朝著封神台飄去,清福神柏鑒將其引進封神台。
董天君命令士卒將方弼的屍首拖出陣來,隨後催鹿再次來到陣前,大聲喊道:“玉虛宮的道友們!你們把一個凡夫誤送性命,你們於心何忍?既然是高明的道德之士,就來會我這陣,讓我看看你們到底有多大能耐。”燃燈道人於是命令慈航道人:“你拿著定風珠去破這風吼陣。”慈航道人領了法旨,唱著歌出發:“隱自玄都不計春,幾回滄海變成塵;玉京金闕朝元始,紫府丹霄悟道真。喜集化成年歲鶴,閒來高臥萬年身:吾今已得長生術,未肯輕傳與世人。”
慈航道人對董全說:“道友!我們這些人遇上這殺戒,而你們本是最逍遙自在的,何苦擺下這樣的陣勢,自取滅亡呢?當時在碧遊宮簽押封神榜時,你可曾聽你掌教師尊說過兩句揭言,貼在宮門:‘靜誦黃庭緊閉洞,如染西土受災殃。’”董天君說:“你們闡教門下,自恃道術精妙神奇,屢屢輕視我們,所以我們才下山。道友,你本是為善好樂之人,速速回去,再派彆人來,彆自討苦吃。”慈航說:“你連自己的性命都顧不過來,還顧得上我?”
董全大怒,手持寶劍朝著慈航直刺過去。慈航架起劍,口稱:“善哉!”然後舉劍相迎。兩人來來往往戰了三五個回合,董天君往陣中便跑。慈航道人隨後追趕,追到陣門前,也不敢擅自進入。隻聽得腦後鐘聲頻頻響起,這才緩緩進入陣中。隻見董天君登上板台,搖動黑色旗幟,黑風卷起,就像對付方弼時一樣。然而,慈航道人頭頂有定風珠,這風根本無法靠近。
不知這風無法靠近,刀刃又從何而來?慈航將清淨琉璃瓶祭到空中,命令黃巾力士:“將瓶底朝天,瓶口朝地。”隻見瓶中一道黑氣湧出,一聲巨響,將董全吸進瓶中。慈航命令力士將瓶口轉向上,帶出風吼陣。隻見聞太師坐在黑麒麟上,專注地聽著陣中的消息。慈航道人出來對聞太師說:“風吼陣已被我破了!”然後命黃巾力士將瓶子傾倒,隻見:
絲絛道服麻鞋在,身皮肉化成膿。
董全的一道靈魂,朝著封神台飄去,清福神柏鑒將其引進封神台。聞太師見狀,大聲呼喊:“氣殺我也!”催動黑麒麟,提著金鞭衝殺過來。黃龍真人乘鶴急忙阻攔,說:“聞太師,你十陣已破了三陣,何必發無名之火,擾亂我們的部署?”隻聽得寒冰陣主大聲喊道:“聞太師,且不要衝動,待我來!”接著信口唱道:“玄中奧妙人少知,變化隨機事事奇;九轉功成爐內寶,從來應笑世人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聞太師隻得停住。寒冰陣內的袁天君唱完歌,大聲呼喊:“闡教門下,誰來會我這寒冰陣?”燃燈道人命令道行天尊的門徒薛惡虎:“你去破寒冰陣走一趟。”薛惡虎領命,提劍飛奔而來。袁天君見是一個道童,便說:“小道童,速速退下,叫你師父來。”薛惡虎憤怒地說:“我奉命而來,豈有輕易回去的道理?”說著便執劍砍去。袁天君大怒,舉劍相迎。
兩人戰了幾個回合,袁天君便走入陣內。薛惡虎隨後追入陣中,隻見袁天君登上板台,用手搖動黑色旗幟,上麵的冰山如同刀山一般,朝著下方砸來;下麵的冰塊如狼牙一般,向上合攏。不管是什麼人,一旦陷入其中,就會被砸成齏粉。薛惡虎進入陣中,隻聽得一聲巨響,便被砸成肉泥,一道靈魂徑直朝著封神台飄去。陣中黑氣上升,道行天尊歎息道:“我的兩個門人,如今喪命在這兩個陣中。”
又見袁天君騎著虎走來,說道:“就算是你們十二位上仙名士,有誰來會我這陣?竟然派這些沒什麼道術的人來白白送命。”燃燈道人命令普賢真人走一趟,普賢真人唱著歌前來:“道德根源不敢忘,寒冰看破火消霜;塵心不解遭魔障,眼前咫尺失天堂。”
普賢真人唱完歌,袁天君怒氣衝衝,手持寶劍趕來。普賢真人說:“袁角,你何苦作惡,擺下這惡毒的陣?貧道此次入陣,一來要開殺戒,二來你多年的道行功夫將毀於一旦,到時候後悔莫及。”袁天君大怒,仗劍直刺過去。普賢真人用手中劍架住,口稱:“善哉!”兩人戰了三五個回合,袁角便敗入陣中。普賢真人隨即走進陣來,袁天君登上板台,搖動黑色旗幟,一座冰山朝著普賢真人砸下。普賢真人用手指放出一道如線般的白光,長出一道慶雲,高達數丈,上麵有八角,角上是金燈瓔珞垂珠,護住頭頂。那些冰遇到金燈,自然就會融化,絲毫傷不了普賢真人。
過了一個時辰,袁天君見自己的陣已被破,正想抽身逃走,普賢真人用吳鉤劍飛過去,將袁天君斬殺在台下。袁角的一道靈光,被清福神引進封神台。普賢真人收起雲光,大袖迎風,飄飄然走出陣來。聞太師又見寒冰陣被破,正想為袁角報仇,隻見金光陣主金光聖母騎著五點斑豹駒,厲聲唱著歌趕來:“真大道不多言,運用之間恒自然;放開二目見天元,此即是神仙。”
金光聖母騎著五點斑豹駒,手提飛金劍,大聲呼喊:“闡教門人,誰來破我這金光陣?”燃燈道人看了看左右,無人可先破此陣,正無計可施時,隻見空中緩緩落下一位道人,麵如傅粉,唇若丹朱。這道人是什麼模樣呢?有詩為證:
道服先天氣概昂,竹冠麻履異尋常;
絲絛腰下飛鸞尾,寶劍鋒中起燁光。
全氣全神真道士,伏龍伏虎仗仙方:
袖藏奇寶欽神鬼,封神榜上把名揚。
眾道人一看,原來是玉虛宮門下的蕭臻。蕭臻向眾仙行了個稽首禮,說:“我奉師父之命下山,特地來破金光陣。”隻見金光聖母大聲喊道:“闡教門下,誰來會我這陣?”話還沒說完,蕭臻轉身說道:“我來也!”金光聖母不認識蕭臻,問道:“來者是誰?”蕭臻笑著說:“你連我都不認識了?我是玉虛門下的蕭臻。”金光聖母說:“你有什麼道行,竟敢來會我這陣?”說著便執劍刺去。蕭臻邁步上前,舉劍相迎。
兩人戰了不到三五個回合,金光聖母便撥轉駒頭,往陣中跑去。蕭臻大叫:“不要跑!我來了!”徑直追入金光陣內。來到一座台下,金光聖母下了駒,走上台將二十一根杆上吊著的鏡子,每麵鏡子上都有一套,套住鏡子,她將繩子拽起,鏡子便顯現出來。她把手一放,雷聲響起,振動鏡子,連轉數次,放出金光,射向蕭臻。蕭臻大叫一聲,可憐他:
百年道行從今滅,衣袍身體影無蹤。
蕭臻的一道靈魂,被清福神柏鑒引進封神台。金光聖母又騎上斑豹駒,走到陣前說:“蕭臻已死,誰敢來會我這陣?”燃燈道人命令廣成子:“你去走一趟。”廣成子領命,唱著歌出發:“有緣得悟本來真,曾在終南遇聖人;指出長生千古秀,生成玉蕊萬年新。渾身是日難為道,大地飛塵彆有春:吾道了然成一貫,不明一字最艱辛。”
話說金光聖母見廣成子飄然而至,大聲喊道:“廣成子!你也敢來會我這金光陣?”廣成子回應道:“這陣有什麼難以攻破的,不過如同兒戲罷了!”金光聖母怒不可遏,手持寶劍刺向廣成子。廣成子舉劍相迎,兩人交戰不到三五個回合,金光聖母轉身往陣中跑去。廣成子緊跟其後,追入金光陣內。隻見陣前有二十一根杆子,上麵掛著物件。金光聖母跑上台,拉住繩子往上一拽,套子中的鏡子便顯露出來,她隨即發雷振動,鏡子射出耀眼金光。
廣成子見狀,急忙打開八卦仙衣,將自己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整個人都隱沒其中。金光聖母的金光縱然精妙奇異,卻也無法穿透這八卦紫綬仙衣。過了一個時辰,金光始終無法侵入廣成子的身體,雷聲也不能撼動他分毫。廣成子趁著這個時機,暗中從八卦仙衣底下祭起番天印,隻聽“轟”的一聲巨響,十九麵鏡子瞬間被打碎。金光聖母頓時慌亂起來,她趕忙拿起剩下的兩麵鏡子,正準備搖動鏡子,發出金光照射廣成子。然而,廣成子眼疾手快,再次祭起番天印砸向她。金光聖母躲避不及,番天印正中她的腦門,頓時腦漿迸裂,一道靈魂徑直飛向封神台。廣成子成功破了金光陣,走出陣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聞太師得知金光聖母已死,怒聲大喊:“廣成子,休要逃走,我要為金光聖母報仇!”他騎著麒麟,風馳電掣般衝了過來。這時,化血陣內的孫天君大聲喊道:“聞兄,不必動怒,待我去擒住他,為金光聖母報仇。”隻見孫天君麵如重棗,留著一部短髯,頭戴虎尾冠,騎著黃斑鹿,飛速趕來。
燃燈道人環顧左右,發現沒有合適的人選去應對孫天君。就在這時,一位道人匆匆趕來,向眾人行了個稽首禮,說道:“眾位道兄,有禮了!”燃燈道人問道:“道者從何處來,高姓大名?”道人回答:“貧道乃是五夷山白雲洞的散人喬坤。聽聞十絕陣中的化血陣,我特來協助薑子牙。”話還沒說完,孫天君便高聲叫道:“誰來會我這化血陣?”喬坤抖擻精神,說道:“我來了!”他手持寶劍,上前質問孫天君:“你們雖是截教中人,但畢竟也是出家人,為何心懷不軌,擺下這惡毒的陣?”孫天君反問:“你是何人,竟敢來破我化血陣?快快回去,免得白白送命。”喬坤大怒,罵道:“孫良!休要誇海口,我定要破了你的陣,將你斬首,在西岐號令示眾。”孫天君怒不可遏,騎著鹿,仗劍刺向喬坤。喬坤舉劍迎戰,兩人交鋒沒幾個回合,孫天君便佯裝敗退,跑進陣中。喬坤毫不猶豫,隨後追入陣內。孫天君登上陣台,抓起一把黑沙向下撒去,正好擊中喬坤。隻見那黑沙一沾到喬坤的袍服,喬坤的身體瞬間化作一灘血水,染紅了地麵。喬坤的一道靈魂,就此飄向封神台。
孫天君再次走出陣前,大聲喊道:“燃燈道友!你派一個無名小卒來破我陣,白白送了他的性命。”燃燈道人於是命令太乙真人:“你去走一趟。”太乙真人唱著歌走來:“當年有誌學長生,今日方知道行精;運動乾坤顛倒理,轉移日月互為明。蒼龍有意歸離臥,白虎多情覓坎行;欲煉九還何處是,震宮雷動兌西成。”
太乙真人唱完歌,孫天君說道:“道兄,你難道沒見識過我這陣的精妙之處?”太乙真人笑著回應:“道友,休要誇口,我進這陣就如同進入無人之境。”孫天君大怒,催動鹿,仗劍直刺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舉劍相迎,兩人交戰不到三五個回合,孫天君便往陣中跑去。太乙真人聽到腦後金鐘敲響,催他進陣。他來到陣門前,伸出手指輕輕一點,地上瞬間長出兩朵青蓮,太乙真人腳踏青蓮,飄飄然進入陣中。他用左手一指,手指上放出五道白光,高達一二丈,頭頂上出現一朵慶雲,在空中盤旋,護住頭頂。孫天君站在台上,抓起一把黑沙向下打去,那黑沙飛到慶雲處,就如同碰到了熊熊烈焰,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孫天君見狀,怒不可遏,將一鬥黑沙一股腦兒潑下,可那黑沙依舊飛揚而去,自行消散。孫天君見這法術不起作用,轉身想要逃走。太乙真人眼疾手快,急忙將九龍神火罩祭到空中。孫天君命該如此,正好被罩住。太乙真人雙手一拍,隻見九條火龍從罩中飛出,將罩子環繞起來,轉眼間就把孫天君燒成了灰燼,孫天君的一道靈魄也朝著封神台飄去。
聞太師在老營外,見太乙真人又破了化血陣,大聲喊道:“太乙真人,休要回去,我來了!”這時,黃龍真人乘鶴飛來,擋在聞太師麵前,說道:“大人,你說話可要算數。十陣已經破了六陣,你暫且回去,明日再戰。如今不必如此逞強,勝負自有定數。”聞太師氣得七竅生煙,雙目圓睜,鬢發豎起,但也無可奈何,隻好同眾人一起回到老營。他趕忙請剩下的四陣主進入營帳,流著淚對四天君說:“我聞仲受國家大恩,官居極品,以身報國,理所當然。如今六位道友遭殃,我於心何忍?四位請回海島,待我與薑尚決一死戰,誓不共存。”聞太師說完,淚如雨下。四天君安慰道:“聞兄,且放寬心。這都是天數,我們各自都有應對之策。”說罷,四人各自回本陣去了。
且說燃燈與太乙真人回到蘆篷,默默無言地坐著。薑子牙則忙著安排前前後後的事務。話說聞太師獨自沉思,卻想不出任何破敵之策。突然,他想起了峨嵋山羅浮洞的趙公明,心想若能請得此人前來,大事或許還有轉機。於是,他急忙喚來吉立、餘慶,吩咐道:“你們好生看守營帳,我要上峨嵋山去一趟。”二人領命。聞太師隨即跨上黑麒麟,掛上金鞭,駕著風雲朝著羅浮洞飛去。正所謂:神風一陣行千裡,方顯玄門道術高。
轉眼間,聞太師便來到了峨嵋山羅浮洞。他下了黑麒麟,仔細打量這座山,隻見山上清幽僻靜,鶴鹿成群,猿猴在林間穿梭。洞門前藤蘿懸掛,宛如仙境。聞太師開口問道:“有人在嗎?”不一會兒,一個童兒走了出來,看到聞太師長著三隻眼,便問道:“老爺從哪裡來?”聞太師回答:“你師父在嗎?”童兒答道:“在洞中靜坐。”聞太師說:“你去通報一聲,就說商都的聞太師前來拜訪。”童兒進洞後,向師父稟報:“有聞太師前來拜訪。”趙公明聽說後,連忙出來迎接。他見聞太師,大笑著說:“聞道兄,是哪一陣風把你吹到這兒來了?你享受著人間的富貴,住著華麗的金屋,卻全然不念及道門的清幽,清談的雅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人攜手走進洞中,行禮後坐下。聞太師長歎一聲,還沒等他開口,趙公明便問道:“道兄為何歎氣?”聞太師說:“我聞仲奉詔征討西岐叛逆,沒想到昆侖教下的薑尚足智多謀,又有眾多助惡之人,他們結黨營私,我屢屢失利,實在無計可施。無奈之下,我前往金鼇島邀請秦完等十位道友相助,擺下十絕陣,本指望能擒獲薑尚。誰知如今六陣已破,還損了六位道友,他們無故遭殃,實在可恨。今日我實在想不出辦法,慚愧地來到這裡,煩請道兄走一趟,不知你意下如何?”趙公明說:“你當時怎麼不早點來找我?今日之敗,實是你自己造成的。既然如此,你先回去,我隨後就到。”聞太師聽後大喜,辭彆趙公明,騎上麒麟,駕著風雲回到了營帳。
且說趙公明喚來門徒陳九公、姚少司,說道:“隨我往西岐去。”兩個門徒領命。趙公明準備妥當,又吩咐童兒:“好生看守洞府,我去去就回。”然後帶著兩個門人,施展土遁之術往西岐飛去。正飛行間,忽然看到下方有一座高山。此山景色奇異,奇花異草遍布,宛如一座小蓬萊仙境。趙公明正欣賞著山中景致,猛然間,山腳下一陣狂風刮起,塵土飛揚。仔細一看,隻見一隻猛虎呼嘯而來。趙公明見狀,笑道:“此去正好沒有坐騎,跨虎登山,倒也是一件好事。”隻見那虎搖著尾巴,晃著腦袋走來,威風凜凜:咆哮踴躍出深山,幾點英雄汗血斑;利爪如鉤心膽壯,鋼牙似劍逞凶頑。未曾行動風先到,既作奔騰草自拔;任是獸群應畏服,敢攖威猛等閒看。
趙公明見這隻黑虎前來,喜不自禁,心想:“正用得著你。”他快步向前,用兩根手指輕輕一按,那虎便乖乖地趴在地上。趙公明用絲絛套住虎項,跨坐在虎背上,拍了拍虎頭,又畫了一道符貼在虎項上。那虎頓時四足生風,轉眼間便來到了成湯營的轅門下。眾軍見了,大聲呼喊:“虎來了!”陳九公連忙說道:“彆怕,這是自家的虎。快報與聞太師,趙老爺已到轅門。”聞太師接到稟報,急忙出營迎接。二人來到中軍帳坐下,四位陣主也前來相見,眾人一起商議軍務之事。
趙公明說:“四位道兄,你們為何擺下十絕陣,反倒損了六位道友?此事真是令人氣憤。”正說著,趙公明不經意間抬頭,看到子牙的蘆篷上吊著趙江,便問道:“那篷上吊著的是誰?”白天君回答:“道兄,那就是地烈陣主趙江。”趙公明頓時大怒:“豈有此理!三教本是一家,他們卻如此淩辱趙江,我們的顏麵何在?待我也抓他們一個人來吊著,看他們作何感想?”說罷,他跨上虎背,提著鞭,讓聞太師和四位陣主一同出營,去會薑子牙。不知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