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回奏捷建奇功,爭奈妖狐蔽聖聽;入國已無封諫表,到山應有淚江楓。豈知魂夢烽煙絕,且聽哀猿夜月空;縱有丹心成往事,年年杜宇泣東風。”
話說聞太師瞧見赤精子取出陰陽鏡,心中大驚,急忙磕動黑麒麟,迅速跳出交戰圈子,朝著燕山下狼狽退去。赤精子見此,並未追趕。聞太師氣得麵色發黃,氣喘籲籲,心中滿是憤懣,卻又默默無言。辛環在一旁建議道:“太師,既然這兩條路都走不通,不如咱們還是前往黃花山,從那裡進入青龍關吧。”聞太師沉思良久,說道:“我並非無法施展法術遁回朝歌,麵見天子,重新整頓大軍,以圖恢複昔日的聲勢。隻是如今人馬眾多,拖累太大,我怎能舍棄他們獨自離去呢?”無奈之下,他隻得下令將人馬調回,朝著青龍關的大路行進。
還沒走到半天,聞太師便看見前方有一支人馬,駐紮在咽喉要道之處。他趕忙傳令安營紮寨。可沒想到,前方早有伏兵等候。軍隊還未安定下來,隻聽得一聲炮響,兩麵紅旗隨風舞動。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大聲呼喊:“聞太師,休想回去!此處便是你的葬身之地!”聞太師大怒,氣得三隻眼睛射出金光,罵道:“薑尚欺人太甚!竟在此處埋伏了你們這些無名小輩,膽敢小覷天朝大臣?”說罷,他揮舞鋼鞭,催動黑麒麟,直撲哪吒而去。哪吒毫不畏懼,迅速舉起火尖槍,奮力抵擋。一時間,鞭來槍往,二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戰場上頓時陰霾彌漫,冷氣逼人。這邊軍旗招展,光芒耀眼,仿佛讓日月都失去了光輝;那邊戈戟閃耀,寒光凜冽,令兒郎們心生膽寒。聞太師的金鞭揮舞起來,呼呼生風;哪吒的火尖槍神出鬼沒,施展著奇妙的招式。聞太師一片忠心,三太子哪吒亦是赤膽豪情,隻殺得空中飛鳥不敢飛過,山中虎狼四處奔逃。飛沙走石,乾坤一片黑暗;播土揚塵,宇宙混沌不清。
話說聞太師與鄧忠、辛環、吉立、餘慶四人,將哪吒團團圍在垓心。哪吒毫無懼色,舞動手中的火尖槍,那槍使得虎虎生風,威力驚人。有讚為證:“此槍是州鐵,鍛成一段鋼;落在能工手,造成丈八長。刺虎穿胸連樹倒,降魔鋒利似秋霜;大將逢之翻下馬,衝營殺敵士俱亡。展放光芒天地暗,吞吐寒霧日無光。”哪吒抖擻精神,神威大展,與五將酣戰在一起。隻見他大叫一聲,猛然發力,將吉立一槍刺於馬下。接著,他迅速蹬開風火輪,衝出陣來,取出乾坤圈祭於空中。乾坤圈旋轉著,帶著一股強大的力量,正中鄧忠的肩甲。鄧忠慘叫一聲,從鞍鞽上翻落下來,哪吒眼疾手快,又是一槍,結果了他的性命。鄧忠和吉立的一道靈光,都朝著封神台飄然而去。
聞太師見又折損了鄧忠和吉立兩員大將,心中懊悔不已,一時間驚慌失措,無心再戰,急忙奪路而逃。哪吒則趁機大殺一陣,截斷了敵人的後路,高聲呼喊:“願意歸降的人馬,可免一死!”眾兵卒紛紛高呼:“願歸明主!”哪吒大獲全勝,隨後便回西岐報功去了,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聞太師兵敗後,一路前行。到了晚上,他清點殘兵,發現隻剩下不足一萬餘人。聞太師坐在營帳之中,心中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他暗自思忖:“我自從征戰以來,從未遭受過如此慘重的挫敗。今日西征,竟然落得個幾乎全軍覆沒的恥辱下場。”辛環在一旁勸慰道:“太師且放寬心,勝負本就是兵家的常事,何必如此耿耿於懷呢?等我們回到朝中,重新整頓大隊人馬,再來報仇雪恨也不遲。太師還是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啊。”
次日,聞太師帶領人馬,朝著黃花山進發。行至巳牌時分,猛然看見前方紅旗招展,號炮聲震天動地。隻見一員大將,身披金甲,身著紅袍,騎著玉麒麟,手持兩柄金錘,斜刺裡衝了過來,大聲喊道:“奉薑丞相之令,在此等候多時了!如今你兵敗將亡,眼見獨力難支,天命已定。此時不降,更待何時?”聞太師見是黃天化攔住去路,勃然大怒,罵道:“好你個反叛逆賊,竟敢出此狂言來羞辱我!”說罷,他催動黑麒麟,單槍匹馬與黃天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黃天化揮舞雙錘,奮力抵擋,二人在山前殺得難解難分。戰場上,兩陣鳴鑼擊鼓,三軍呐喊助威,紅旗招展,仿佛要震動天雷;畫戟翻飛,如同豹尾舞動。這一邊,黃天化舍命衝鋒,一心要扶持社稷;那一邊,聞太師拚生慣戰,立誌要平定天下。二人殺得難解難分,若非你死便是我亡,隻殺得日月無光,天地都為之迷失。
話說二人交鋒,大約戰了二三十回合。辛環見黃天化勇猛異常,聞太師漸漸抵擋不住,頓時氣得七竅生煙,怒發衝冠;餘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二人一起上前,助聞太師一臂之力。黃天化見二將來助戰,便將玉麒麟跳出陣外,佯裝敗退。餘慶不知是計,以為黃天化膽怯,便隨後追趕。黃天化見狀,掛下雙錘,取出火龍鏢,回頭一鏢打去。隻聽“嗖”的一聲,火龍鏢正中餘慶,餘慶慘叫一聲,落馬而死,一縷魂魄朝著封神台飛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辛環見餘慶落馬,大叫一聲:“我來了!”隨即扇動肉翅,飛了起來,朝著黃天化的頭頂撲去。辛環主攻上三路,而黃天化使用的是短兵器,在招架上三路的攻擊時,略顯吃力。黃天化抵擋不住,便將玉麒麟跳出圈子,再次逃走。這玉麒麟乃是道德真君的坐騎,速度極快,猶如風雲變幻,電閃雷鳴。辛環卻不知見好就收,仍然緊追不舍。黃天化見辛環追來,便取出鑽心釘,用力一甩。鑽心釘帶著一股淩厲的氣勢,正中辛環的肉翅。辛環慘叫一聲,在半空中直直地墜落下來。聞太師見辛環失利,心中大驚,急忙催動殘兵,朝著東南方向敗逃而去。黃天化連勝兩陣,也不再追趕,領兵回西岐報功去了。
且說聞太師見後麵沒有追兵,便帶領人馬緩緩前行。他又折損了餘慶,辛環也身受重傷,心中十分鬱悶。一路上,他思前想後,心情沉重。到了晚上,他們來到一座高山之下。隻見山景淒涼,聞太師坐在地上,心中的悲傷不禁湧上心頭,他自己吟詩嗟歎:“回首青山兩淚垂,三軍慘慘更堪悲;當時隻道旋師返,今日方知敗卒疲。可恨天時難預料,堪嗟人事竟何之;眼前顛倒渾如夢,為個丹心總不移。”
話說聞太師作完詩,心中神思不寧。三軍開始造飯,辛環在一旁幫忙整理。到了二更時分,隻聽得山嶺上響聲大作,炮聲如雷。聞太師急忙走出營帳觀看,隻見山上薑子牙和武王正騎在馬上飲酒作樂。左右諸將用手指著山下,說道:“山下就是聞太師的敗兵。”聞太師聽後,怒火中燒,立刻跨上黑麒麟,提鞭朝著山上殺去。隻聽一聲雷響,山上的人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聞太師擁有神目,他左右觀看,卻不見任何人影。太師咬牙切齒,心中充滿了怨恨,騎著馬在原地沉思。
忽然,山下又傳來一聲炮響,隻見人馬如潮水般湧來,將山下團團圍住,隻聽有人大聲呼喊:“休要讓聞太師逃走了!”聞太師大怒,催動坐騎,朝著山下殺去。可等他到了山下,卻發現一軍一卒都不見了。聞太師喘息未定,正準備算卜吉凶,又聽見山頂上大炮轟鳴。薑子牙和武王在山頂上拍手大笑,說道:“聞太師,你今日之敗,將數十年的英雄威名都喪儘於此,還有何麵目再返回朝歌?”聞太師厲聲大罵:“姬發匹夫,竟敢如此羞辱我!”說罷,他再次催動坐騎,朝著山上殺去。
當他來到半山凹時,猛然間,雷震子從山凹裡飛了出來。雷震子模樣凶惡,隻見他兩翅飛騰,卷起一陣怪風,臉發紅,發如靛青,氣勢如同猛熊一般。正是:“兩翅飛騰起怪風,發紅臉靛勢如熊;終南授得神仙術,輔佐姬周立大功。”聞太師隻顧著山上的情況,卻沒防備山凹裡會突然飛出人來。雷震子舉起金棍,朝著聞太師狠狠地打去。聞太師措手不及,大叫一聲:“不好!”急忙將身體一閃,躲過了這一棍。不料,那金棍卻打中了黑麒麟的後胯,黑麒麟慘叫一聲,竟被打得斷為兩段,聞太師也隨之跌落在地。他急忙施展土遁之術,逃之夭夭。
辛環見狀,大聲呼喊:“雷震子,不要走!我來了!”隨即扇動肉翅,飛起來與雷震子展開了一場激戰。可他沒想到,楊戩突然祭起哮天犬。哮天犬如閃電般撲來,一口咬住了辛環的腿。雷震子趁機一棍,正中辛環的頂門。辛環當場氣絕身亡,一縷魂魄也朝著封神台飄去。雷震子立下戰功,便回西岐去了。
且說聞太師失去了坐騎,心中暗自思忖:如此慘敗,實在無顏歸國。想我率領二十萬大軍西征,大戰三年有餘,不料卻一敗塗地,如今隻剩下這數千殘兵敗將,落得個片甲無存的下場,就連我的坐騎也死了,門人副將更是全部戰死。如今辛環也已身亡,隻剩下我孤身一人。聞太師施展土遁之術,默默坐下,沉思了半晌,仰天長歎道:“這是上天要滅絕成湯啊!當今紂王失政,致使天心不順,民怨沸騰。我雖有赤膽忠心,卻無力挽回這一切,這豈是我征伐不用心的罪過啊。”
聞太師一直坐到天明,才起身招集敗殘士卒,緩緩前行。此時,軍隊既無糧草,士卒們又疲憊不堪,個個麵帶饑色。猛然間,他們看到前方有一個村莊,村莊裡有幾戶人家。聞太師沉思片刻,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便命士卒們上前去,向村民借一頓飯來充饑。眾人來到莊前,上前問道:“裡邊有人嗎?”忽然,走出一位老者。老者見是一些敗殘軍卒,連忙問道:“眾位來到小莊,有何事要辦?”士卒們回答道:“我們並非彆人,乃是跟隨成湯聞太師老爺的。因奉敕命征伐周國,與薑尚交戰失利而回。想借你家一頓飯來充饑,日後必定報答。”老者聽罷,連忙說道:“快請太師老爺進來。”眾軍士回去稟報聞太師:“前麵有一位老人,專門請老爺過去。”聞太師隻得步行來到莊前。老者急忙倒身下拜,口中稱:“太師!小民有失遠迎,望乞恕罪。”聞太師以禮相答,老者忙躬身將太師迎進屋內坐下。老者急忙收拾飯菜,擺了出來。聞太師吃了一餐,隨後又將飯菜收拾好,給眾士卒吃了。眾人在莊上歇宿了一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次日,聞太師向老者告辭,問道:“你們姓什麼?昨日打擾了你家,日後好來感謝你。”老者回答道:“小民姓李,名吉。”聞太師吩咐左右將此事記了下來,然後便離開了這裡,帶著士卒們朝著青龍關大路走去。
走著走著,眾人竟然迷了路。聞太師命軍士們停下來,四處觀看東南西北。忽然,他們聽到不遠處傳來伐木的聲音,隻見一個樵夫正在那裡砍柴。聞太師急忙令士卒們上前去詢問樵夫。士卒們走上前去,問道:“樵夫,借問你一聲。”樵夫放下斧頭,走上前來,躬身說道:“列位有何事呼喚?”士卒們說道:“我們是奉敕征西的,如今要前往青龍關,請問你哪條路近些?”樵夫用手指了指,說道:“往西南方向走,不過十五裡,過了白鶴墩,便是前往青龍關的大路。”士卒們謝過樵夫,回來稟報聞太師。聞太師便命眾人往西行,一行人迤邐向前走去。
殊不知,這個樵夫乃是楊戩變化而成的,他故意指引聞太師朝著絕龍嶺走去。且說聞太師一行人走了二十裡,漸漸來到絕龍嶺。絕龍嶺地勢險峻,隻見那山嶺巍峨高聳,峰巒起伏連綿。溪澗幽深,石橋橫跨在陡峭的岩石之上。天生的險惡峭崖懸空而立,仿佛隨時都會崩塌。虎頭石形狀奇特,威風凜凜。奇鬆怪柏猶如巨龍盤踞,碧落丹楓好似翠蓋遮天。雲霧彌漫,仿佛要將山巔與九重霄相連。瀑布奔騰而下,潺潺流水一瀉千百裡。這裡真是鴉雀難飛,行人見了都望而卻步。煙嵐彌漫,采藥的仙童都害怕此處的險峻。荊榛叢生,塞滿山野,打柴的樵子也難以通行。胡羊野馬如同穿梭一般,狡兔山牛仿佛在布陣。正是:草迷四野有精靈,奇險驚人多惡獸。
話說聞太師率領著殘兵敗將,一路行至絕龍嶺。他剛要進入嶺中,抬眼望去,隻見山勢巍峨險峻,怪石嶙峋,心中頓時湧起一陣強烈的疑惑。正在這時,他猛地抬頭,看見一位身著水合道服的道人。仔細一看,原來是終南山玉柱洞的雲中子。聞太師趕忙快步上前,開口問道:“道兄,你在此處做什麼呢?”雲中子神色平靜,緩緩說道:“貧道奉燃燈道人之命,在此等候道兄多時了。你可知,此處乃是絕龍嶺,你已身處絕地,為何還不早早歸降呢?”
聞太師聽後,不禁大笑起來,說道:“雲中子!你莫不是把我聞仲當成那幼稚無知的孩童了?竟然說我身處絕地,以此來誆騙我。你不過是憑借五行之術,知曉些道理罷了。如今這般戲弄於我,倒要看看你有何手段能奈我何?”雲中子不緊不慢地說道:“既然如此,你可敢踏入這個地方?”聞太師生性高傲,豈會退縮,當即大步向前走去。
雲中子見聞太師進入指定位置,立刻雙手發雷。刹那間,平地上陡然長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這些火柱高大無比,足有三丈多長,每一根的周長也有一丈有餘,按照八卦方位,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整齊排列。聞太師站在八根火柱的正中央,大聲喝道:“你施展此術,用這些柱子困住我,到底有何能耐?”雲中子再次發手,雷鳴聲中,將火柱震開。隻見每一根柱內,瞬間現出四十九條火龍。這些火龍張牙舞爪,烈焰飛騰,熱浪滾滾,將周圍的空氣都灼燒得扭曲起來。
聞太師見狀,卻依然大笑道:“離地之精的遁術,人人都會;火中的法術,個個皆能掌握。就憑這些,怎能奈何得了我?”說罷,他迅速掐定避火訣,穩穩地站在火中。此時的火勢極為凶猛,那景象十分駭人,有讚為證:此火非同凡體,叁家會合成功;英雄獨占離地,渾同九轉旋風。成通中火,內藏數條毒龍;口內噴煙吐焰,爪牙動處通紅。苦海煮乾到底,逢山燒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燼,逢金化作長虹。燧人初出定位,木裡生來無蹤;石中雷火稀奇寶,叁昧金光透九重。在天為日通明帝,在地生煙活編氓;在人五藏為心主,火內玄功大不同。饒君就是神仙體,遇我離逃眼下傾。
話說聞太師掐定避火訣,穩穩地站在火陣中央,大聲喊道:“雲中子!你的道術也不過如此,我在此待不了多久,這便離去!”說罷,他施展遁術,向上一衝,駕著遁光就要逃離。然而,他卻不知道,雲中子早已預先將燃燈道人的紫金缽盂放置妥當,那缽盂如同一個巨大的蓋子,嚴嚴實實地罩住了上方。聞太師往上一衝,隻聽“哢嚓”一聲,他的九霄烈冠被撞落,掉在塵埃之中,一頭青絲也隨之披散下來。聞太師大叫一聲,失去平衡,重重地跌落在地。
雲中子在外麵見狀,再次發雷。一時間,四周霹靂之聲不斷,火勢愈發凶猛。可憐成湯的首相聞太師,一生忠心耿耿,為了國家南征北戰,如今卻在此地為國捐軀。他的一道靈魂,朝著封神台飄然而去。此時,清福神早已等候多時,用百靈幡引領著太師的靈魂。太師雖身死,但他的忠心不滅,一點真靈借著風勢,徑直朝著朝歌而去。他要去見紂王,將自己的遭遇和心中的憂慮向紂王傾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時,紂王正坐在鹿台之上,與妲己飲酒作樂。忽然,他感到一陣昏沉,伏在幾案上便睡著了。恍惚間,他看見聞太師站在身旁,正諫言說道:“老臣奉陛下之命西征,然而屢次征戰,均告失利,徒勞無功。如今,我已命喪西土。願陛下此後能勤修仁政,廣求賢才,輔佐國家。切不可再肆意荒淫,擾亂朝政。莫要將祖宗社稷視為無足輕重,莫要認為人言不必輕信,天命不足畏懼。陛下應儘力改正先前的過錯,如此,或許還能挽回局勢。老臣本想再向陛下傾訴更多肺腑之言,然而恐怕難以進入封神台了。臣就此告辭。”說罷,聞太師的靈魂便朝著封神台飄去。柏鑒早已等候在封神台,將聞太師的靈魂引入台中安置妥當。
且說紂王猛然從睡夢中驚醒,說道:“奇怪!真是奇怪!”妲己見紂王神色有異,便問道:“陛下,您為何如此驚異?”紂王將夢中之事詳細地說了一遍。妲己聽後,笑著說道:“夢由心生,賤妾常聽陛下憂慮聞太師西征之事,所以才會有這般驚兆。想來聞太師那樣的能人,怎會是輕易失機的人呢?”紂王聽了妲己的話,覺得有理,便放下心來。
且說薑子牙收兵回營,眾門人紛紛前來報功。雲中子收起神火柱,與燃燈二人一同回山,此事暫且不表。
再講申公豹得知聞太師在絕龍嶺身亡的消息,心中對薑子牙恨之入骨。他決定前往五嶽三山,四處尋找仙客,想要伐西岐,為聞太師報仇。一日,申公豹騎著虎來到夾龍山飛雲洞附近。正走著,忽然看見山崖上有一個小童在那裡蹦跳玩耍。申公豹下了虎,走上前去查看。隻見這小童竟是一個身材矮小的人,身高不過四尺,麵色如土。申公豹開口問道:“那小童,你是哪一家的?”土行孫見有一位道人叫他,連忙上前施禮,說道:“老師,您從哪裡來?”申公豹回答道:“我從海島而來。”土行孫又問:“老師是截教還是闡教的?”申公豹回答:“闡教。”土行孫一聽,說道:“那您是我的師叔。”
申公豹問道:“你師父是誰,你叫什麼名字?”土行孫回答道:“我師父是懼留孫,弟子叫土行孫。”申公豹又問:“你學藝多少年了?”土行孫答道:“學藝已有百載。”申公豹聽後,搖了搖頭,說道:“依我看,你恐怕難以了道成仙,隻能在人間謀求富貴了。”土行孫好奇地問道:“怎樣才算是人間富貴呢?”申公豹說道:“就憑你的本事,若能披上蟒袍,腰間佩玉,享受君王賜予的富貴,那便是人間富貴了。”土行孫眼睛一亮,問道:“怎樣才能做到呢?”申公豹說道:“你若肯下山,我修書一封,舉薦你去,定能讓你迅速成功。”土行孫忙問:“老師,您指我去哪裡呢?”申公豹說道:“舉薦你去三山關鄧九公那裡,到了那裡,大事可成。”土行孫連忙道謝:“若真能如此,弟子感恩不儘。”申公豹又問:“你胸中有什麼本事?”土行孫說道:“弟子擅長地行之術,能日行千裡。”
申公豹說道:“你且施展給我看看。”土行孫聽後,將身子一扭,瞬間便消失不見了。申公豹見此,心中大喜。不一會兒,隻見土行孫又從土裡鑽了出來。申公豹說道:“你師父有困仙繩,你若要去,不妨帶上兩根,或許能助你成功。”土行孫說道:“我知道了。”於是,土行孫趁師父懼留孫不注意,偷偷盜走了困仙繩和玉壺丹藥,徑直朝著三山關而去。不知他此去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