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1 / 1)

“兵馬臨城卻講和,諸侯豈肯罷乾戈;成湯德業八荒儘,周武仁風四海歌。大廈將傾誰可負,潰癰已破孰能何;荒瀅到底成何事,儘付東流入海波。”

話說金吒祭起遁龍樁,將竇榮牢牢困住。薑文煥瞅準時機,手起刀落,將竇榮斬為兩段。可憐竇榮鎮守此關二十年,身經數百戰,善於防守關隘,從未有過閃失,今日卻被金吒用計智取,慘遭殺身之禍。正是:“爭名樹葉隨流水,為國孤忠若浪萍。”

話說薑文煥斬殺竇榮後,三軍齊聲呐喊。此時,木吒在關上,看到東伯侯率領眾將奮勇廝殺,聲勢大振。他在城樓上,暗暗祭起吳鉤劍。那劍緩緩升上空中,木吒暗自念道:“請寶貝轉身!”隻見那劍在空中如飛速轉動的風輪一般,連轉三圈。可憐徹地夫人,瞬間一命嗚呼。正是:“油頭粉麵成虛話,廣智多謀一旦休。”

話說木吒暗中祭劍斬殺了徹地夫人後,在關上大聲喊道:“我乃木吒,奉薑元帥之命,前來奪取此關!如今主將皆已伏法,投降者免死,反抗者殺無赦!”眾人紛紛拜倒在地。金吒得知兄弟已經成功獻關,便與東伯侯薑文煥一同殺至關下。木吒命令左右士兵打開城門,迎接人馬入關。薑文煥查點府庫,安撫百姓,釋放了被囚禁的馬兆。馬兆對金吒、木吒感激不已。金吒說:“賢侯請速速行動,我先前往孟津,向薑元帥報信。賢侯千萬不可耽誤了戊午之辰,以免錯過順應上天垂象的吉時。”薑文煥說:“謹遵二位師父的教誨。”金吒、木吒告彆薑文煥,施展土遁之術,前往孟津。

且說薑子牙在孟津大營,與二路諸侯商議:“三月初九日,乃是戊午之辰,眼看時間越來越近,可東伯侯為何還沒到,這可如何是好?”正商議間,忽然有人來報:“金吒、木吒在轅門外等候軍令。”薑子牙傳令讓他們進來。金吒、木吒來到中軍帳,行禮完畢後,說道:“我們奉元帥之命,前往遊魂關,假扮成雲遊之士,趁機進關。”接著,他們將之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詳細說了一遍,又說:“弟子先來向元帥報信,東伯侯隨後就會率領大軍趕到。”薑子牙聽後十分高興,對二人的用計深感讚賞,說道:“這是天意啊,不到戊午日,天下諸侯就無法齊聚。”

話說東伯侯的大軍,在某一天終於抵達孟津。哨馬趕忙將消息報入中軍帳:“啟稟元帥!東伯侯已到轅門外,等候軍令。”薑子牙傳令:“請他進來。”薑文煥率領二百鎮諸侯,進入中軍帳拜見薑子牙。薑子牙急忙起身,迎下座來,與眾人相互寒暄慰問。薑文煥又說:“煩請元帥帶我拜見武王一麵。”薑子牙便同薑文煥進入後營,拜見武王,此事暫且不表。

此時,天下諸侯共有八百之多,各處小諸侯不計其數,總共合起來有一百六十萬兵馬。薑子牙在孟津祭起寶旗,一聲炮響,整頓人馬,浩浩蕩蕩朝著朝歌進發。這一路行軍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有詩為證:“征雲迷遠穀,殺氣振遐方;刀槍如白雪,劍戟似堆霜。旌旗遮綠野,金鼓震空桑;刁鬥傳新令,時雨慶壺漿。軍行如驟雨,馬走似奔狼。”正是:“吊民伐罪兵戈勝,壓碎群凶福祚長。”

話說天下諸侯率領人馬正行進間,隻見哨馬飛奔到中軍帳報告:“啟稟元帥!人馬已經抵達朝歌,請元帥下令定奪。”薑子牙傳令安下大營,三軍齊聲呐喊,安放好營中的大炮。守城的軍士趕忙將消息報入午門,當駕官啟奏紂王:“如今天下諸侯的兵馬已到城下,紮下了行營,人馬共有一百六十萬,來勢洶洶,銳不可當,請陛下定奪。”紂王聽後大驚失色,隨即命令眾官保駕,登上城樓查看天下諸侯的兵馬。那諸侯的兵馬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有讚詞為證:“行營方正,還地兵山;刁鬥傳呼,威嚴整肅。長槍列千條柳葉:短劍排萬斤冰魚。瑞彩飄搖,旗色似朝霞;寒光閃灼,刀斧影如飛電。竹節鞭懸豹尾,方楞鐧掛龍梢;弓弩排兩行秋月,抓錘列數隊寒星。鼓進金退,交鋒士卒若神威;癸呼庚應,遞傳糧餉如鬼運。畫角幽幽,人聲寂寂。正是:堂堂正正之師,吊民伐罪之旅。”

話說紂王看完薑子牙的行營後,急忙下城回到殿上,坐下詢問兩班文武大臣:“如今天下諸侯會兵於此,眾卿有何良策,可解除此危?”魯仁傑上奏道:“臣聽說大廈將傾,一木難扶。如今國庫空虛,百姓心生怨恨,軍心渙散,縱然有良將,可人心不順又能如何?即便與之交戰,臣料定也難以取勝。不如派遣一位能言善辯之士,向諸侯陳說君臣大義、順逆之理,讓他們罷兵,或許可以解除此危。”紂王聽後,沉思良久。隻見中大夫飛廉走出班列上奏道:“臣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況且都城之內,方圓百裡,難道就沒有豪傑之士隱匿其中?願陛下趕緊尋找,給予他們重爵高祿,讓他們顯榮富貴,他們必定會竭儘全力,以解除此危。況且城中還有甲兵十數萬,糧餉也頗為充足。即便不行,可令魯仁傑督率軍隊,背城一戰,勝負還未可知,怎能輕易就講和示弱呢?”紂王說:“此言甚是有理。”於是,一麵將聖諭張掛在各門,一麵整頓軍馬,此事暫且不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且說在朝歌城外,離城三十裡的地方,有一個人姓丁名策,乃是一位高明的隱士。此時,他正在家中閒坐,忽然聽聞周兵將至。丁策歎息道:“紂王失德,荒淫無道,殺害忠良,任用奸佞,殘害生靈,致使天怒人怨。因此,賢能之士紛紛退位,奸佞之徒充斥朝廷。如今天下諸侯合兵至此,眼看商朝就要滅亡,卻無人能為天子出力,隻能束手待斃。平日裡那些享受君祿、分擔君憂的人都到哪裡去了?想我丁策,曾經拜訪昔日的高賢,學習兵法,深知戰守之道。本想出去施展平生所學,以報答君父之恩,無奈天命不眷顧,百姓離心,大廈將傾,我一人之力又怎能支撐?可憐成湯當年開創的德業何等輝煌,拜伊尹為相,將桀放逐到南巢,商朝傳承了六百餘年,其間也出現過六七位聖賢之君。如今一旦到了紂王手中,卻麵臨喪亡,真是讓人目睹時艱,不勝感慨歎息。”丁策於是作了一首詩來感歎此事。詩曰:“伊尹成湯德業優,南巢放桀冠諸侯;誰知三九逢辛紂,一統華夷儘屬周。”

話說丁策剛作完詩,隻見大門外有人進來,原來是他的結盟弟兄郭宸。二人相見,相互施禮後坐下。丁策問道:“賢弟為何而來?”郭宸回答道:“小弟有一事,特來與兄長商議。”丁策說:“有何事?請賢弟賜教。”郭宸說:“如今天下諸侯都已聚集在此,將朝歌圍困。天子張貼了招賢榜文,小弟特來請長兄出山,一同扶持王室。況且長兄懷有經世之才,熟知戰守之術,一旦出仕朝廷,上可以報效國家,顯親揚名,下也不辜負胸中所學。”丁策卻笑著說:“賢弟之言,雖然有理。但紂王失政,荒淫無道,天下人心背離,諸侯叛亂已久。如今的局勢就如同大癰已經潰爛,性命也隨之不保,即便有賢能之士,也無濟於事了。你我有多少學識,敢以一杯水去救一車柴薪之火?況且薑子牙乃是昆侖山上的道德之士,又有三山五嶽的門人相助,我們若去,不過是白白送命,豈不可惜?”郭宸說:“兄長此言差矣!我們都是紂王的子民,受他的恩澤,吃他的糧食,踐踏他的土地。國存則我們存,國亡則我們亡,如今正是報效國家的時候,即便一死,又有何可惜?怎能說出如此不明智的話?況且我們身為堂堂大丈夫,一腔熱血,此時不報效國家,更待何時?若論我們兄弟所學,還怕什麼昆侖之士?理應出去,為天子排憂解難。”丁策說:“賢弟,此事關係重大,非同小可,不可草率行事,還需再作商量。”

二人正在辯論間,忽然聽到門外傳來馬蹄聲,有一個大漢走了進來。此人姓董名忠,神色匆忙。丁策見董忠進來,問道:“賢弟為何而來?”董忠說:“小弟特來請兄,一同輔佐紂王,擊退周兵。昨日小弟在朝歌城,看到了招賢榜文。今日天明,小弟便將兄長的名諱,連同郭兄和小弟的名字,一共三人,一同投到了飛廉府內。飛廉已將此事奏明紂王,讓我們明早入朝麵見天子。如今特來約兄長,明早一同去朝見。古人雲:‘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況且君父有難,作為臣子,怎能忍心坐視不管?”丁策說:“賢弟也不問問我,就將我的名字投了上去。此事乾係重大,怎能如此草率?”董忠說:“我料想兄長必定會出身報國,怎會是守株待兔之人?”郭宸聽後,歡然大笑道:“董賢弟舉薦得好,我正在此勸說丁兄,沒想到你已經先報了名。”丁策無奈,隻得置辦酒席款待二人,三人飲酒暢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他們便朝著朝歌進發。正是:“癡心要想成棟梁,天意扶周怎奈何?”

話說丁策三人,第二天來到午門等候聖旨。午門官到殿上奏報:“如今有三位賢士,在午門候旨。”紂王命令:“宣三人進殿。”午門官到外麵傳旨,三人接到命令,進入殿中拜見紂王,行禮稱臣。紂王說:“如今飛廉舉薦卿等高才,三位卿家必有良策,可擊退周兵,保衛朕的社稷,為朕分憂。朕自當分封土地,賜給卿等爵位,朕絕不食言。”丁策上奏道:“臣聽說戰爭是危險之事,聖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發動。如今周兵至此,社稷危如累卵。我們雖然學習過兵書,知曉戰守之法,但也隻能儘自己的一片忠心,報效陛下。至於成敗得失,並非我們所能預料。希望陛下能給予我們所需的一切,不要讓我們有後顧之憂,臣等將不勝榮幸。”紂王聽後十分高興,封丁策為神策上將軍,郭宸、董忠為威武上將軍,隨即賜予袍帶,讓他們在當殿腰掛金印,身著紫衣,並在偏殿賜宴。三人謝恩後,第二天一早便去拜見魯仁傑。魯仁傑調派人馬,開出朝歌城。有詩為證:“禦林軍卒出朝歌,壯士紛紛擊鼓鼉;千裡愁雲遮日色,幾重殺氣障山窩。被鎧甲胄荷乾戈,人人踴躍似奔波;諸侯八百暫離紂,枉使兒郎陷網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說魯仁傑調派人馬出城安營,隻見探馬飛奔到中軍帳報告:“啟稟元帥!成湯派出的大兵在城外立下營寨,請令施行。”薑子牙傳令,命令眾將出營,到成湯營前挑戰。隻見探馬又報入中軍帳:“有周營大隊人馬前來討戰。”魯仁傑聽聞,親自率領眾將走出轅門。隻見薑子牙騎著異獸,兩邊排列著三山五嶽的門人。隻見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站在左手邊。楊戩手持三尖刀,身著深黃袍,騎著白馬,站在右手邊。雷震子、金吒、木吒、李靖、南宦、武吉等一班人依次排開,眾諸侯氣勢不凡,場麵十分壯觀。正是:“扶周滅紂薑元帥,五嶽三山得道人。”

話說魯仁傑一馬當先,高聲呼喊:“薑子牙,且請了!”薑子牙坐在四不象上,微微欠身,拱手行禮道:“來者是何人?”魯仁傑說道:“我乃紂王駕下,總督兵權的大將軍魯仁傑。薑子牙,你既然身為昆侖山上的道德之士,為何不遵從王化,卻糾合諸侯,肆意猖獗,以臣子的身份討伐君主,屠戮城池,攻陷城邑,誅殺軍隊將領,進逼都城,你究竟意欲何為?千古之後,你又怎能逃脫叛逆之名、欺君之罪?如今天子已經赦免了你以往的過錯,不再深究。你們趕緊撤回人馬,速速倒戈投降,各自安定疆土,重新向朝廷進貢,天子也會以禮相待。倘若執迷不悟,等到天子震怒,必定會親自率領六軍,將你們一網打儘,那時你們都將化為齏粉,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薑子牙微微一笑,說道:“你身為紂王的重臣,為何如此不識時務,不知興亡之道?如今紂王罪惡滿盈,人神共憤。如今天下諸侯會師於此,商朝滅亡就在旦夕之間,你還妄圖用強硬的言辭來迷惑眾人。昔日成湯德業興盛,而夏桀暴虐無道,成湯將夏桀放逐到南巢,討伐夏朝從而擁有了天下。至今已經六百餘年,到了紂王這裡,他的罪惡超過了夏桀。我如今奉天意征討,誅殺這個獨夫民賊,你為何還如此執迷不悟,違背天命呢?如今天下諸侯會師於此,朝歌不過是彈丸一城,形勢危如累卵,你卻還想用言語來爭辯,你怎麼如此不明智呢?”

魯仁傑大怒道:“你這巧言令色的匹夫!我本以為你是老成有德之人,所以才跟你講道理,沒想到你們仗著人多勢眾,在這裡妄談長短。你難道就不想想,以臣伐君,會遭到萬世的譏諷嗎?”隨即回頭對左右說道:“誰能為我擒獲這個逆賊?”後麵有一員將領大聲喊道:“我來!”說著便縱馬揮刀,直取薑子牙。薑子牙身旁的南宮適立刻衝了過來,與郭宸攔住廝殺。兩匹馬交錯,雙刀並舉,兩邊擂響戰鼓,殺聲震天。丁策在馬上也揮舞長槍,衝殺過來助戰。這邊武吉騎馬迎敵,雙方交鋒。還沒戰到二十多個回合,鄂順兩伯侯縱馬直衝過來截殺,那邊董忠上前抵擋。薑子牙營右邊的東伯侯薑文煥被激怒,他催動紫驊騮,走馬揮刀,將董忠劈死,鋼刀揮舞起來好不凶惡。這刀究竟有多厲害呢?有詩為證:“怒發衝冠射碧空,鋼刀閃閃快如風;旗開拱手薑文煥,一怒橫行劈董忠。”

且說東伯侯走馬刀劈董忠,在成湯陣前,凶猛得如同猛虎,凶狠得好似豺狼。薑子牙左邊的哪吒大聲叫道:“我們進五關時,都沒立下大功,今日到了都城大戰,難道要束手旁觀,坐視成敗嗎?”說罷,便踏上風火輪,揮舞火尖槍,衝殺過去。楊戩也縱馬揮刀,直殺進陣內,這邊魯仁傑縱馬持槍抵擋。兩家混戰在一起,隻殺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哪吒大戰丁策,郭宸也來助戰。隻聽得戰鼓震天動地,旗幟遮蔽旭日。哪吒祭起乾坤圈,正中丁策。可憐丁策,正是:“明知昏主傾邦國,冥下含冤怨董忠。”

話說哪吒打死了丁策,郭宸落荒而逃,被楊戩一刀砍於馬下。魯仁傑見大勢已去,料想無法取勝,便敗退回營。薑子牙鳴金收兵。

卻說魯仁傑回城後,向紂王報告,連折三將,大敗一陣。紂王聽後,心中十分煩悶,與眾臣商議道:“如今周兵駐紮城外,我軍兵敗將亡,無法取勝,國內又無人可用,這可如何是好?”殷破敗上奏道:“如今社稷危如累卵,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朝野無人,危在旦夕。臣與薑子牙有過一麵之緣,願舍命前往周營,向他曉以君臣大義,勸他罷兵,讓天下諸侯解散,各自回到本土,或許還有轉機。如果不行,臣甘願罵賊而死。”紂王聽從了他的建議,派殷破敗前往周營勸說。

殷破敗領旨出城,來到周營,讓左右士兵通報。隻見中軍官進營,來見薑子牙,啟奏道:“成湯派官員到轅門,請元帥定奪。”薑子牙傳令讓他進來。殷破敗隨令進入大營,隻見兩邊坐著天下諸侯,中軍帳上坐著薑子牙。殷破敗走上帳說道:“薑元帥,末將身著甲胄,不能行全禮。”薑子牙連忙欠身說道:“殷老將軍此次前來,有何見教?”殷破敗說:“末將與元帥分彆已久,沒想到元帥如今統領六軍,成為諸侯的表率,真是榮耀尊崇,令人敬羨。如今特來拜見,有一言相告,不知元帥能否容納?”薑子牙說:“老將軍有何事指教?隻要能聽的,我無不從命。如果不可行,也就不必說了,還望老將軍體諒。”薑子牙命人賜座,殷破敗推辭一番後坐下,說道:“末將曾聽聞,天子之尊,等同於天,天能被滅掉嗎?法典中也有記載,違背天子之製,擅自進行征伐的,就是亂臣,亂臣當殺無赦。勾結群黨,圖謀不軌,犯上無君的,就是逆臣,逆臣要伏誅,天下人人都可以討伐。昔日成湯憑借至德,曆經艱辛,討伐夏朝從而擁有天下,傳承至今。那麼天下的諸侯百姓,世代受國家的恩澤,有誰不是紂王的臣民呢?如今你們不思報答,反而倡導叛亂,率先帶領天下諸侯,發動叛亂,殘害生靈,侵犯王土,覆滅軍隊,誅殺將領,進逼王都,成為亂臣逆臣中的罪魁禍首,罪在不赦。千古之後,你們想要逃脫篡弑之名,怎麼可能呢?末將實在為元帥感到不敢苟同。依末將愚見,元帥應當遣散諸侯,各自返回本國,修養德業,不要讓百姓生靈塗炭,天子也不會加罪於你們。隻要你們修明政事,安享天年,那麼天下就能享受無儘的福澤。不知元帥意下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子牙笑著說:“老將軍此言差矣!我聽聞,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所以上天沒有固定的眷顧對象,隻眷顧有德之人。堯帝擁有天下,禪讓給虞舜,舜帝又禪讓給大禹。大禹傳承到夏桀,夏桀荒廢朝政,不修德業,於是夏朝覆滅。成湯憑借大德,承受天命,於是放逐夏桀而擁有天下,傳承至今。沒想到紂王的罪惡超過了夏桀,荒淫無道,殺妻誅子,剖賢臣之心,炮烙將官,設置蠆盆殘害宮女,囚禁正人君子,醢殺大臣,砍斷清晨涉水者的小腿,剖挖孕婦。三綱已絕,五倫有違,上天在震怒,百姓在怨恨。從古至今,罪惡昭彰,沒有比他更嚴重的了。俗話說:‘傷害仁的人叫做賊,傷害義的人叫做殘。’殘賊之人,被稱為獨夫,是天下人共同唾棄的,又怎麼能稱他為君主呢?如今天下諸侯共同討伐無道,正是為了天下人鏟除這個凶殘之人,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這實際上是對成湯的發揚光大,所以奉天命進行懲罰的,被稱為天吏,怎麼能還拘泥於以臣伐君的名號呢?”

殷破敗見薑子牙一番言語,有理有據,知道無法說動他,心想:不如明目張膽,慷慨痛言一番,以儘臣子的氣節。於是大聲說道:“元帥所說,隻是片麵之詞,哪裡是什麼至公之語?我聽說君父有過錯,作為臣子,一定要委婉周全地勸諫,最終引導君父走上正道。如果實在不得已,也要儘心苦諫,即使觸怒君父,或死或辱,或沉默離開,總不失忠臣孝子的美名。從未聽說過宣揚暴君的過錯,張揚父親的惡行,還能被稱為臣子的。元帥以至德稱周,將至惡歸罪於君,這還能稱為至德嗎?昔日你的先王,被囚禁在羑裡七年,承蒙赦免歸國,更加修養德行,以報答君父的知遇之恩,從未聽說有一句怨言涉及君主,至今天下人都稱讚他的大德。沒想到傳到你們君臣,勾結天下諸侯,妄稱君父的過錯,肆意猖獗,屠城陷邑,覆軍殺將,白骨遍野,碧血成河,致使民不聊生,四方荒廢,天下大亂,父子不能保全,夫妻各自離散。這些都是你們造下的罪孽,給先王留下恥辱,得罪於天下後世,即使有孝子賢孫,又怎能掩蓋篡弑的惡名呢?況且我都城還有甲兵十多萬,將領不下數百員,倘若背城一戰,勝負還未可知。你們就如此藐視天子,狂妄地自恃己能嗎?”

左右諸侯聽了殷破敗的話,都十分憤怒。薑子牙還沒來得及回應,隻見東伯侯薑文煥帶著劍走上帳來,指著殷破敗大聲說道:“你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正君主,使他走上正道,如今已經讓他陷入喪亡的境地,還不知羞恥,竟然還敢在眾諸侯麵前花言巧語?你簡直豬狗不如,死有餘辜,還不趕緊退下,免得一死!”薑子牙急忙製止道:“兩國相爭,不殺來使,況且他是為了自己的君主,何必與他爭吵呢?”薑文煥仍然滿臉怒色。殷破敗被薑文煥幾句話罵得勃然大怒,站起來罵道:“你父親勾結皇後,謀逆天子,被誅殺是罪有應得。你不但不修養德業,掩蓋父親的過錯,反而逞強恃眾,肆意叛亂,真是逆子。我雖然不能為君主討伐逆賊,但即使死了變成厲鬼,也要殺了你們這些人!”薑文煥被殷破敗一罵,頓時怒火中燒,滿麵通紅,拿著劍大罵道:“老匹夫!我想到我父親被剁成肉醬,國母慘遭殺害,又是你們這一班賊子,把持國政,欺君罔上,製造了這場禍端。今天不殺你這老賊,我父親何時才能在地下洗清這沉冤?”罵罷,手起一刀,將殷破敗劈為兩段。等到薑子牙製止時,已經來不及了。眾諸侯都說:“東伯侯薑君斬殺這個巧言令色的匹夫,真是大快人心。”薑子牙說:“不然,殷破敗乃是天子大臣,他以禮前來求和,怎麼能擅自將他殺害,反而成就了他的名聲呢?”薑文煥說:“這匹夫竟敢在眾諸侯麵前,花言巧語,說短論長,還羞辱我,實在可恨。如果不殺他,我心裡實在鬱悶。”薑子牙說:“事已至此,後悔也來不及了。”於是命令左右:“將殷破敗的屍體抬出,以禮厚葬,準備攻城。”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水滸:從風雪山神廟開始 不是,你真的會推理啊! 聽懂毛茸茸說話,五歲奶團在大院當團寵 不婚姐姐,上司追婚 靈樞:未來序列 閃婚後,老公竟是我大學教授 記憶編碼 悲傷遊樂園 邊軍造反:從拯救雙胞胎女囚開始 大齡軍官會疼人,八零嬌媳又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