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為證:“駙馬威名早遠傳,番營殺出錦雕鞍。隻因識認白袍將,卻被奸臣暗害間。”
薛萬徹問道:“孤問你,去汗馬城該走哪條路?”那砍草的回答道:“既然將軍要去汗馬城,小人也正打算前往,不如一同趕路。”薛萬徹又問:“你叫什麼名字,是張環手下的什麼人?”那人答道:“將軍,小的是前營月字號裡的一名火頭軍,叫薛禮。”薛萬徹心中暗自琢磨:“他身穿舊白綾衣,又叫薛禮,莫不是應夢賢臣薛仁貴?”於是連忙問道:“呔,薛禮,你既然在前鋒營,可認得那個薛仁貴?”薛仁貴聽了這話,嚇得魂飛魄散,臉漲得通紅,說道:“將軍,小的從未聽說過薛仁貴這三個字。”駙馬道:“噯,這就怪了。你既在前鋒營,怎會不認得薛仁貴?莫非你就是薛仁貴?”薛禮渾身顫抖,冷汗直冒,說道:“小的怎敢瞞著將軍。”薛萬徹心中聰慧,明白是張環從中搗鬼,所以薛禮才不敢直說姓名。他斷定此人必定就是薛仁貴,也不再多問,心想待我去找張環算賬。
薛萬徹便沿著中間這條大路先行,一路來到汗馬城,進城後徑直來到士貴營前,說道:“快報張環知曉,聖旨到了。”軍士趕忙報入營中,張士貴急忙擺好香案,帶著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婿出營迎接。薛萬徹下馬,進入中營,宣讀聖旨:“聖旨到來,跪聽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前日前往鳳凰山遊玩,不幸遭遇東遼主帥蓋蘇文率領六十萬大軍,將鳳凰山團團圍困,朕駕下老少將領死傷無數。因身邊缺乏得力人手,又難以擺脫困境,故而命駙馬薛萬徹闖出番營前來求救。愛卿你即刻與女婿何宗憲,帶兵救駕,殺退番兵,此乃大功一件。欽此。謝恩!”
張環和兒子女婿們口稱:“願我主萬歲,萬萬歲。”謝恩完畢,上前叩見駙馬。薛萬徹臉色一沉,怒聲說道:“張環,你說從來沒有應夢賢臣,那火頭軍薛禮又是誰?”張環聽了,心中一驚,說道:“小千歲!應夢賢臣名叫薛仁貴,是個穿白衣服、使用畫戟的小將,末將營中從來沒有此人。這薛禮隻是前營的一名火頭軍,既不能上陣殺敵,也算不得應夢賢臣,所以未曾向我主啟奏。”薛萬徹大怒道:“你這狗頭,孤在駕前不清楚詳情,被你屢屢哄騙。今日奉旨前來求救,孤渾身中箭,忍著劇痛趕路,正等人問路時,遇到一個後生,他親口對我講,薛仁貴名叫薛禮,怎麼能說沒有?幸虧孤親眼見到他,還親自盤問過。明明是你想冒領他的功勞,所以將他埋沒在前營,你還想哄騙誰?孤今日不與你爭論,此事少不得要奏知天子,取你首級。快拿上好的活血酒來,幫我拔掉背上這支箭。”張誌龍趕忙去取人參湯和活血酒。張環心懷不軌,走到薛萬徹背後,用力一拔那支箭,要知道背心的皮肉薄如紙張,衣衫又單薄,怎能承受得住?那二尺長的箭,深深插入背中,幾乎穿透前心。可憐這位年少英雄,大叫一聲:“痛死我也!”瞬間便死在了張環手中。張誌龍驚慌地說:“哎呀!爹爹為何要將駙馬插箭致死?”士貴道:“我的兒,若不除掉駙馬,他到天子麵前奏明此事,我與你父子的性命就難以保全。不如先將他弄死,隻說他是中箭身亡,日後無人對證,這樣豈不能保全我父子性命。”張誌龍道:“爹爹此計甚妙。”隨後張環吩咐手下,將駙馬的屍骸抬出營盤焚燒,把骨灰包好,準備回複天子。
暫且不說軍士奉命行事,單講張環一方麵籌備救駕事宜,一方麵連忙傳令火頭軍。薛仁貴此前一直躲在前營,生怕薛萬徹追問緣由,所以不敢露麵。如今接到大老爺的傳喚,趕忙來到中營,說道:“大老爺在上,傳小的有何事吩咐?”士貴道:“朝廷被番兵圍困在鳳凰山,如今駙馬前來求救,故而找你商議興兵救駕之事。”薛仁貴道:“如今駙馬在何處?”張環說:“他闖出番營時,被亂箭射中,剛剛因拔箭身亡,現已化為骨灰。現在當務之急是前去救駕,但番兵有六十萬之眾,圍困著鳳凰山,而我們隻有十萬兵馬,如何前去迎敵,救龍駕出山?”薛仁貴聽後,心中思索一番,說道:“大老爺,隻怕三軍不聽指揮,若薛禮發號施令,眾人不服。若他們聽從我的命令,我自有擺空營的辦法,十萬兵馬可以偽裝成四五十萬兵馬的聲勢。”張環聽了這話,心中大喜,說道:“薛禮,若你真會擺空虛人馬的陣勢,我大老爺將一口寶劍賜予你,若有軍兵不服,可取其首級,這也算你的功勞,一切聽你調遣。”
薛仁貴領了命令,接過斬軍劍,此刻他就如同先鋒將軍一般,手下軍士誰敢不聽從?他當即發令,開始卷帳拔營,離開汗馬城。一路上,軍旗招展,號帶飄揚,行軍一兩日後,遠遠望見鳳凰山下到處都是大紅蜈蚣旗,番營密密麻麻,紮營陣勢果然威武。薛仁貴隨即吩咐:“大小三軍聽令,前去安營時,十座營帳中要有六座虛空、四座充實,有兵馬駐紮的營帳要安排妥當,空營內必須采用懸羊擂鼓、餓馬嘶聲之法。”三軍領命,在距離番營兩箭之地,奉命安下營盤,隨著一聲炮響,齊齊紮營。這十萬兵馬竟紮出了四五十萬營盤的聲勢。列位看官,你道何為懸羊擂鼓、餓馬嘶聲呢?他們將羊的後足係在上邊,下麵放置戰鼓,鼓上放著草料,羊為了吃草,前蹄便會在鼓上踩踏,發出擂鼓之聲;那些餓馬吃不到草料,便會嘶叫不止。這便是懸羊擂鼓、餓馬嘶聲之法。番營中的人聽到動靜,不知道唐朝到底有多少軍士在裡麵。蓋蘇文傳令讓把都兒們小心保守各營,心中暗自思忖:“前來的救兵必定是先鋒,想必火頭軍也在其中。不知他們營盤紮得如何,待本帥出營去看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蓋蘇文騎馬出營,朝著四下裡的唐營望去,哎呀呀,真是令人心驚!但見:搖晃的黑色車蓋上下翻飛,飄揚的軍旗四處舞動。轟雷般的大炮聲如霹靂轟鳴,鑼鼓聲如同春雷滾滾。
又看到:熟銅盔、爛銀盔、柳葉盔、亮銀盔、渾鐵盔、赤金盔,紅閃閃的威風,暗騰騰的殺氣。玲瓏的護心鏡在日光下閃耀,身著紫羅袍、大紅袍、素白袍、絳黃袍、銀紅袍、皂羅袍、小綠袍,袍袖上繡著銷金花紋,八方散發著冷霧。獸吞頭的鎧甲,抖動的銀鎧,柳葉鎧、烏油鎧、青銅鎧、黃金鎧、紅銅鎧,鎧甲上砌著五色龍紋。一派鸞鈴作響,衝出大白龍、小白龍、烏獬豸、粉麒麟、青鬃馬、銀鬃馬、昏黃馬、黃彪馬、綠毛獅、粉紅棗騮駒、混海駒。還可見一字亮鐵镋、二條狼牙棒、三尖兩刃刀、四楞銀裝鐧、五股托天叉、六楞熟銅錘、七星點鋼槍、八瓣紫金瓜、九曜宣花斧、十叉斬馬刀,槍如南山新出的竹筍,刀似北海千層的波浪。又見一龍旗、二鳳旗、三彩旗、四麵旗、五六旗、六纓旗、七星旗、八卦旗、九曜旗、十麵埋伏旗、一十二麵按天大曆旗、二十四麵金斬定黃旗、三十六麵天罡旗、七十二麵地煞旗。寶劍出鞘讓凶人懼怕,鐵錘揮舞令惡鬼心驚,叮當發射的袖箭,就地揚起的金榜。眼前不見人爭鬥,一派都是亂刀槍的景象。
蓋蘇文看完唐營,不禁大為驚駭,舌頭都伸了出來,暗自感歎唐朝將士智謀過人!看完後,他回到中營。
這日天色漸晚,一夜過去,次日天明。單說前營的火頭軍薛仁貴,全身披掛整齊,上馬持槍,帶著八家弟兄,出了營外。李慶先負責掌旗,王心鶴負責掠陣,薑興本負責擊鼓,薛禮衝到番營前,高聲大叫:“呔!番營中的人聽著,快報番狗蓋蘇文,今有火頭爺爺在此叫陣,叫他早早出營受死!”番營前的把都兒們列陣守住,小番趕忙報進帥營:“啟稟元帥,營外有南朝的火頭軍,身穿白袍,自稱薛禮前來叫戰。”蓋蘇文聽聞大唐的老少英雄,倒也不放在心上,如今聽到火頭軍三個字,卻吃了一驚:“我在建都時,常常聽聞火頭軍奪取關隘十分厲害,卻從未見過麵,沒想到竟在鳳凰山與他對上了。”他趕忙上馬提刀,整理好行裝,隨著一聲炮響,營門大開,戰鼓轟鳴如雷,二十四麵大紅蜈蚣幡在左右分開,他衝出營來。且看他如何打扮:
頭戴一頂青銅盔,高高的雉尾在兩旁分開。耳朵大且兜風,長著鷹嘴鼻,嘴唇寬闊,下巴留著胡須;綠色的臉,長著獠牙,青色的頭發泛紅,兩道大紅眉倒豎。身穿一件青銅甲,甲上砌著龍鱗般的五色鎧;內襯一領柳綠蟒袍,繡著龍鳳戲珠的圖案。前後配有鴛鴦護心鏡,鏡子映照出天下乾坤。背後插著四麵箭杆旗,巨大的纛旗寶蓋令鬼神都感到震驚。左邊懸掛著弓和箭,他慣於射殺英雄大將。腳蹬竅腦虎頭靴,穩穩地騎著一匹混海駒。手中托著一柄赤銅刀,宛如天上的英雄下凡。
蓋蘇文自恃本領高強,趕出營來,抬頭一看,隻見火頭軍又是怎樣一番打扮:
頭戴一頂亮銀盔,朱纓倒掛,大紅的帽緯鮮豔奪目。麵如滿月,膚白如玉,兩道鳳鳥眉修長。下巴長著整齊的嫩胡須,口方鼻直,堪稱魁梧英俊。身穿一件白銀鎧,條條銀葉閃耀著光輝;內襯一領白綾袍,素白無花,腰間係著絛帶。吞頭銜住箭杆袖,護心鏡能照出世間的妖邪。左邊懸掛著震天弓,三尺神鞭立在一旁。手端丈八銀尖戟,在白龍駒上儘顯英豪之氣。
蓋蘇文見這位身穿白袍的小將威風凜凜地前來,便勒住戰馬,開口問道:“那邊身穿白袍的將領,可是火頭軍薛禮?”薛仁貴應道:“正是!你既然知曉火頭爺爺的大名,為何不早早自刎,將首級獻來!”蓋蘇文嗬嗬冷笑,說道:“薛禮,你不過是個無名小卒,怎敢口出狂言!此前不過是本帥不在,算你運氣好,能在前關耀武揚威。如今碰上本帥,難道你沒聽說過我這口赤銅刀的厲害?它渴飲人血,餓食人肉,那些有名的大將,尚且死在本帥刀下,你一個無名火頭軍,也想拿自己的性命來祭我這刀口?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你不如棄唐歸順,還能免你一死,若你有半句不肯,本帥立刻就將你劈死在刀下。”薛仁貴道:“你口出狂言,你就是那什麼元帥蓋蘇文?”蓋蘇文應道:“正是!你既然認得本帥之名,為何還不下馬受縛?”薛禮微微冷笑,說道:“你這可惡的番狗,從前在地穴之中,仙女娘娘的法旨裡曾提到過你。怪我當時千不該萬不該,放你魂魄投胎轉世。如今你在這世間興風作浪,接連殺害我邦數員大將,我恨你恨得咬牙切齒。我也知道你有些本事,今日若不用鞭將你打成齏粉,就不算我火頭爺本事高強。快放馬過來!”
蓋蘇文聽聞火頭軍厲害,心想先下手為強。他雙手高高舉起赤銅刀,大喝一聲:“薛禮,看我的刀!”猛地一刀,朝著薛仁貴的頂梁砍去。這邊薛仁貴喊道:“來得好!”舉起方天畫戟,“噶啷”一聲將刀架開,那刀竟朝著蓋蘇文自己頭上反彈回去。蓋蘇文心中一驚,暗自思忖:“果然名不虛傳,這薛蠻子好生厲害!”他連忙催馬衝鋒,繞了一圈後,又調轉馬頭。蓋蘇文再次舉起刀,朝著薛仁貴砍來。薛仁貴用戟將刀架到一邊,隨即回手一戟,朝著蓋蘇文的前心刺去。蓋蘇文喊道:“來得好!”用赤銅刀“噶啷”一聲將戟抬起,這一下,震得薛仁貴雙臂發麻。薛仁貴心中也暗自驚歎:“哎呀,我在東遼連續與數員敵將交鋒,從沒有人能架得住我的戟,今日遇到你這可惡的番狗,竟能將我的戟架住,果然有些本事。”兩匹馬交錯而過,二人又各自轉身。薛仁貴再次刺出一戟,蓋蘇文又將其架住。二人在鳳凰山上展開激戰,一時間難分勝負。正是:棋逢敵手無高下,將遇良才各顯能。一來一往似鶯鳥轉翅,一衝一撞如鳳凰翻身。刀來戟架,發出叮當聲響;戟去刀迎,迸射出點點火星。八個馬蹄上下翻飛,四條臂膀決定輸贏。你若擒住我,便能在麒麟閣上留名;我若擒住你,也能在逍遙樓上顯威。二人你來我往,戰了四十個回合,八十個照麵,依舊難分高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蓋蘇文極為勇猛,他揮舞赤銅刀,朝著薛仁貴的麵門、咽喉、兩肋、胸膛,分心砍去。薛仁貴卻毫不畏懼,他握緊畫杆戟,前遮後攔,左鉤右掠,或是逼開刀,或是架開刀,或是撥開刀,或是攔開刀,回手還戟,時而左插花,時而右插花,使出蘇秦背劍、月內穿梭、雙龍入海、二鳳穿花等招式,戟法颼颼地施展出來,毫不間斷。蓋蘇文也十分了得,他掄動赤銅刀,上護自身,下護戰馬,迎著戟、擋著戟、遮著戟。這青龍星與白虎星,殺得難解難分。二人一連戰了一百多個回合,始終難分勝負。此時,蓋蘇文氣喘籲籲,戰馬也有些疲憊,刀法漸漸淩亂;薛仁貴則汗流浹背,兩臂酸麻。薛仁貴心中暗自叫苦:“哎呀,這可惡的番狗好生厲害!”蓋蘇文也在心中感歎:“哎呀,這薛蠻子真是驍勇!”二人又繼續戰了起來。這一個恨不得一戟挑倒衝天高塔,那一個恨不得一刀劈破翠屏高山,兩人殺得昏天黑地。隻見:陣麵上殺氣騰騰,分不清南北;沙場上征雲密布,辨不明東西。狂風四起,天地間仿佛被愁雲鎖住;奔馬揚塵,日月的光華都被遮蔽。這二人就如同天神下凡,那兩匹馬好似餓虎下了天台。兩邊的戰鼓聲響如雷,暮靄中飄動的旗幡好似湧起的彩雲。炮聲連天,嚇得書房裡的才子停下了手中的筆;呐喊聲震耳欲聾,驚得閨閣中的佳人停下了手中的針線。真可謂是鐵將軍遇到了石將軍。二人殺到一百四十個回合,依舊不分勝負。
蓋蘇文心中暗自思量:“早就聽聞火頭軍驍勇善戰,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本帥若不能取勝,不如放起飛刀,傷了這火頭軍,如此一來,就不怕大唐的兵將了。”主意已定,蓋蘇文一手用刀招架,一手掐訣,打開葫蘆蓋,口中念念有詞。瞬間,一口柳葉飛刀飛了出來,帶著萬道青光,徑直朝著薛仁貴的頭頂落去。薛仁貴抬頭看見,知道這是飛刀,連忙將戟按在判官頭上,抽出震天弓,拿出穿雲箭,搭在弓弦上,“嗖”的一箭射了過去。隻聽“刮喇喇”一聲巨響,那三寸長的飛刀化作青光,四散開來。這一下,嚇得蓋蘇文魂飛魄散,他驚叫道:“哎呀,你竟敢破了我的飛刀!”說罷,“颼颼颼”地一連又發出八口柳葉飛刀,陣地上頓時滿是青光,薛仁貴頓時手忙腳亂起來。
當年九天玄女娘娘曾對薛仁貴說過,有一口飛刀,便發一條箭。如今蓋蘇文一下子發出八口飛刀,薛仁貴就算有八條箭,也難以同時射出抵擋。因此,薛仁貴嚇得渾身發抖,心中暗叫:“哎呀!”他實在無法躲避,隻得拿起四條穿雲箭,朝著青光中撒去。隻聽得“括拉拉拉”連續幾聲巨響,那些青光飛刀竟都被九天玄女娘娘收了去,五條箭則懸在半空中。這是因為寶物不會掉落下來。薛仁貴這才放下心來,他一招手,五支箭落在手中,他將箭收好,提起方天戟。那邊蓋蘇文見飛刀被破,嚇得六神無主,說道:“哎呀!罷了,罷了。本帥受木腳大仙賜刀,你竟敢施展鬼魔邪術,破了我的飛刀,我與你勢不兩立。今日若不將你一刀砍成兩段,我誓不為人!”說罷,他催馬向前,二人又戰在了一起。又戰了八個回合,蓋蘇文見飛刀已破,無心再戰,刀法漸漸鬆懈。薛仁貴戟法原本就高超,此時更是緊緊相逼,蓋蘇文有些招架不住。薛仁貴咬緊牙關,大喝一聲:“去罷!”猛地一戟,朝著蓋蘇文的麵門刺去。蓋蘇文大喊一聲:“不好!”用赤銅刀“噶啷”一聲將戟抬起,險些從雕鞍上跌落下來。兩匹馬交錯而過,薛仁貴趁機抽出一條白虎鞭,大喝一聲:“看打!”這三尺長的鞭來得極為迅猛,手中看去,好似有三尺長的白光。蓋蘇文身為青龍星,見白虎鞭襲來,心中暗叫:“哎呀,我命休矣!”連忙閃躲。雖然鞭子沒有直接打中,但隻見白光在背上晃了一晃,他便感覺痛徹前心,一口鮮血噴出,手中的銅刀也掉落下來。他雙膝一催馬,“豁喇喇”地朝著營前敗逃而去。薛仁貴喊道:“番狗,你往哪裡逃,還不快快下馬受縛!”說著,便在後麵追趕。蓋蘇文逃進營盤,小番們列陣擋住薛仁貴,薛仁貴隻得返回自己的營盤。張士貴見狀,十分高興,當晚便犒賞薛仁貴,這其中的事情暫且不表。
單說蓋蘇文進入帥營,下了馬鞍,讓人抬過赤銅刀,然後坐下。他心中暗自叫苦:“這火頭軍好生厲害!本帥實在不是他的對手。”他將胡須上的血跡抹去,喝了些活血酒,在此養傷。這時,後營走出一位容貌閉月羞花的女子,正是他的夫人梅月英。
不知這位夫人會說些什麼,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