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樊梨花見薛丁山收兵進關,自己也下令鳴金收兵,回到關中,徑直來到內衙。樊洪迎上前問道:“女兒,今日出兵,戰況如何?是勝是敗呀?”樊梨花說道:“爹爹,孩兒今日出兵,與薛丁山交戰,孩兒憑借法術,連敗他數陣,得勝而歸。”老將樊洪聽了,十分欣喜,說道:“幸虧女兒法術精通,這下可算出了我心頭一口惡氣。明日定要將薛丁山生擒過來。”
樊梨花卻神色一正,說道:“爹爹,孩兒奉師父之命下山,師父說我與薛丁山有宿世姻緣。孩兒原本擔心薛丁山會像楊藩那般醜陋不堪,今日在陣上一見,才發現他才貌出眾,武藝更是超群。因此孩兒實在不忍心加害於他。又想到不能辜負師父的囑托,便將終身許配給了他,放他回營,想來明日他定會派人來說合此事。還望爹爹能夠應允這門婚事,我們一同歸順唐朝,不知爹爹意下如何?”
樊洪不聽這話還好,一聽之下,頓時圓睜雙眼,怒發衝冠,破口大罵:“你這不知廉恥的賤人,簡直豈有此理!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作主,哪有女兒在陣前擅自招親的道理?你這般不顧廉恥,留你何用?”說著,他猛地拔出腰間寶劍,朝著樊梨花的頭上砍去。
樊梨花見父親突然發怒,大吃一驚,連忙閃身躲避,不敢靠近。她眼見形勢不妙,自己也沒了彆的辦法,隻好也拔出劍來抵擋。樊洪見狀,更是怒不可遏,大聲吼道:“小賤人,你還敢反抗,是想弑父不成?吃我一劍!”他正要揮劍砍過去,誰料腳上穿的皮靴突然一滑,身體失去平衡,一個踉蹌向前撲去,正好撞在樊梨花的劍尖上,劍尖正中咽喉。隻聽“撲通”一聲,樊洪跌倒在地,當場氣絕身亡。
樊梨花見此情景,嚇得魂飛魄散,她連忙抱住父親的屍體,大哭起來:“父親,並非女兒有意弑父,實在是事出意外,不想竟弄假成真了呀!”
很快,就有人將此事報知樊龍、樊虎兄弟。兄弟二人聽聞,怒不可遏,一同提著寶劍,急匆匆趕進內衙,指著樊梨花大罵:“你這小賤人,為何要弑父,如此忤逆不孝!今日絕不饒你,吃我一刀!”樊梨花見兩個哥哥來勢洶洶,連忙舉劍招架,哭訴道:“二位哥哥,且先住手,聽我解釋。天理昭彰,我豈敢做出亂倫弑逆之事。隻因父親要殺小妹,小妹隻好用劍抵擋,四處躲避。恰在此時,父親自己一腳滑倒,不慎撞在小妹的劍尖上,這才釀成悲劇。當時兩旁還有家人親眼所見,還望哥哥們能饒恕小妹的無心之失。”
樊龍、樊虎卻不聽她的解釋,說道:“父親縱然是失足跌倒,可終究是死在你手上,今日斷不能饒你!”說罷,舉刀便向樊梨花亂砍過去。樊梨花無奈,隻得揮劍相迎。兄妹三人就在內衙中混戰起來。戰到三十回合,樊龍一個不小心,被樊梨花一劍斬殺。樊虎見狀,大聲叫嚷:“反了!反了!”可他話還沒喊完,也被樊梨花一劍砍死。這真可謂是“有意誅兄,無心弑父”。
樊梨花看著兩個哥哥的屍體,心中悲痛萬分,暗自思忖:殺死二兄,實在是家門不幸;如今骨肉相殘,也是迫於形勢,實在是勢不兩立,這可如何是好?想到此處,她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老夫人聽聞此事,嚇得魂飛魄散,急忙趕來。她看到丈夫和兩個兒子的屍體,心痛不已,放聲大哭道:“樊門真是不幸啊,竟生出你這個不孝女兒,弑父殺兄,叫我以後可怎麼活呀!如今丈夫和兒子都死了,我以後可依靠誰啊!”她一邊哭,一邊念叨著:“老將軍和兩個孩兒,你們生前官高爵顯,沒想到今日卻死在這無名之地。”大哭一陣後,老夫人竟暈倒在地。
樊梨花見母親暈倒,急忙上前施救,過了半晌,老夫人方才蘇醒過來。樊梨花勸慰道:“母親,父親和哥哥已經去了,人死不能複生。如今還有女兒在,女兒定會好好孝順母親,絕不讓母親受苦。現在當務之急,是趕緊收斂父兄的遺體,千萬不能讓薛丁山知道此事。不然,女兒的姻事恐怕就成不了了。”
她吩咐家人趕忙備辦三副棺木,將父兄的屍體收殮起來,停放在西廳,並叮囑府中男女家人,此事千萬不可聲張。老夫人雖然悲痛欲絕,但也無可奈何,隻能聽從女兒的安排。
到了第二天,樊梨花披掛整齊,升坐帳中,傳令三軍:“隻因父兄遭遇不測,如今我決意歸降唐朝。即刻在關頭扯起降唐旗號。”
恰在此時,程咬金來到城外,看到投降旗號,心中大喜,連忙吩咐手下人通報進去。樊梨花母女得知後,趕忙出關迎接,將程咬金接入府中,賓主分坐。
程咬金說道:“本藩奉元帥之令,特來為小姐做媒,與世子丁山結成良緣。隻是為何令尊和令兄沒有出來相見,反倒讓老夫人和小姐來見我,這讓我有些不解。”樊梨花擔心母親說出前情,趕忙接口道:“不瞞老將軍說,家父和二位兄長近日身體抱恙,實在不便出來接待,還望老將軍多多包涵。況且我們既已決定投唐,那便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隻等元帥選定吉日,我與世子完婚,便一同西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程咬金聽了,說道:“夫人,既然你們已經投順,那我這就回去,請元帥率領兵馬進關。”夫人說道:“一切但憑老將軍安排。”
程咬金辭彆眾人,回到營中,將此事告知元帥,元帥十分高興。唯有薛丁山心中不悅,隻因這婚事是父親做主,他也是萬不得已。元帥傳令大小三軍,進兵寒江關。一聲令下,三軍炮響,大軍浩浩蕩蕩地進了關門。
樊梨花母女將元帥和柳氏夫人接入府中。元帥和柳氏夫人見樊梨花容貌絕美,夫妻二人都十分歡喜。程咬金說道:“今日乃是黃道吉日,正適合世子與小姐成親。”元帥點頭道:“老千歲所言極是。”於是,當晚薛丁山便與樊梨花成親,在樂人的簇擁下,二人進入洞房。
洞房花燭前,夫妻二人相對而坐。薛丁山問道:“娘子,今日花燭之喜,眾人都在,為何你的父兄卻不出來相見呢?”樊梨花回答道:“他們身體不適。”薛丁山卻不信,說道:“我不信。你必須跟我講清楚,否則這夫妻沒法做。你若不說清楚,我便要離開。”
樊梨花見他這般追問,頓時滿麵通紅。她心中暗自思忖:此事終究是瞞不住的,況且如今我們已經成了親,諒他也不會再變卦,不如便直言相告。於是,她便將自己勸父親歸降,卻引發衝突,父親誤跌劍鋒而亡,以及與二哥骨肉相殘的事情,簡要地說了一遍。
薛丁山聽後,勃然大怒,罵道:“賤人!你如此不忠不孝,怎可殺害自己的父兄?留你在身邊,日後必成大患,說不定哪天連我的性命也要喪在你手裡。”說著,他拔出腰間寶劍,喝道:“我今日便要為你父兄報仇!”
樊梨花連忙說道:“我與你如今既已成親,便該同心同德。奴家即便有過錯之處,也望夫君能夠寬恕。”薛丁山卻不聽她的求情,怒聲喝道:“要我饒恕你,絕不可能!”說罷,揮劍便砍向樊梨花。
樊梨花急忙舉劍抵擋,說道:“官人,奴家念在夫妻情分上,本不忍與你動手,你為何如此氣惱?還請你忍耐些。”薛丁山哪裡肯聽,又一劍砍來。樊梨花說道:“冤家,我都讓你砍了兩劍,苦苦哀求你,你卻非要殺我不可嗎?”薛丁山怒聲道:“你這等不忠不孝的賤人,不殺你留著何用?吃我一劍!”
樊梨花見他如此絕情,心中大怒,也舉起寶劍奮力抵擋。丫環見此情景,急忙飛奔出去,將此事報知元帥。元帥聽聞,大吃一驚,趕忙傳令竇仙童和陳金定兩位媳婦,快去洞房勸解。
竇仙童和陳金定奉命來到洞房。陳金定一把拉住薛丁山,往外便走。竇仙童則攔住樊梨花,說道:“妹妹,你和官人今日才新婚第一夜,為何就鬨得如此不愉快?日後這日子可怎麼過呀?做丈夫的要懂得忍耐,做妻子的也該小心謹慎。怎能一怒之下,拔劍相向呢?我勸妹妹暫且忍耐,饒恕官人這一回吧。”
樊梨花說道:“姐姐,我本一直在讓著他,誰知他卻越鬨越凶。他說我弑父殺兄,非要殺了我不可,連著砍了我三劍。姐姐,你說我能不氣嗎?”竇仙童說道:“冤家原來是為了這件事發怒,真是可笑。這事兒與妹妹你有何相乾?怪不得你生氣,待我去好好埋怨他一番,看他敢不來向你賠罪。”樊梨花說道:“那就多謝姐姐了。”竇仙童這才走出洞房。
再說陳金定拉著薛丁山,來見元帥。元帥見狀,大罵道:“你這畜生,真是不識時務!樊小姐神通廣大,咱們營中誰是她的對手?她奉師命與你聯姻,歸順我大唐,這是我主洪福齊天。你們新婚第一夜就鬨得如此不愉快,倘若她因此變卦,叫我如何是好?你趕緊進房去賠罪。若不聽為父的話,我便按軍法處置你!”
薛丁山說道:“爹爹,並非孩兒不知好歹,實在是這賤人弑父殺兄,犯下了逆天大罪,孩兒實在容她不得。若饒恕了她,日後她恐怕連丈夫、公公都會殺害,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就算她真的變卦,孩兒也絕不能容忍這樣的賤人。”
元帥聽了,怒聲喝道:“你這小畜生!你當真不進房去賠罪?”薛丁山說道:“孩兒今日寧願違抗父命,也絕不要這個賤人。”元帥無奈,隻得吩咐軍士,將薛丁山捆起來,打了三十荊條,然後將他監禁在南牢之中。
元帥又對程咬金說道:“有勞老柱國去勸勸梨花,也開導開導我那畜生。若他能回心轉意,這門親事自然就能圓滿,也算是成就了百年好事。”程咬金領了元帥的命令,前去見樊梨花,說道:“小姐,你公公命我來勸你,萬事看在公婆的麵上。方才已經將丁山打了三十荊條,還把他監禁在牢中,他吃些苦頭,自然就會回心轉意。還望小姐暫且忍耐。”
樊梨花聽了,眼中含淚說道:“多謝老千歲相勸,奴家豈敢不聽。還請老千歲代我向公婆問好,奴家既然已經立誌守著薛門,就絕不會三心二意。奴家也知曉三從四德,絕不會像那些世俗女子一般,請公婆放心。”程咬金聽了,稱讚道:“難得,難得。”說罷,便告辭離開,回去向元帥複命。
樊梨花哭著去見母親,說起此事,說道:“女兒今日暫且告彆母親,要前往黎山,去問問師父:為何我的姻緣如此波折?待問個明白,便回來。”老夫人聽了,淚水止不住地流,說道:“孩兒啊,你當初八歲就離開家,那時還有二位兄長在我身邊;如今你這一走,叫為娘的舉目無親,可如何是好啊?”樊梨花勸慰道:“母親放心,女兒此去不過幾日,便會回來。”不知日後樊梨花是否會回來,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