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沙江關的主將楊虎,對樊梨花的不忠不孝行為深惡痛絕,尤其是殺子之仇,更是讓他恨之入骨。如今又聽聞唐軍已兵臨江邊,他心中恨不得立刻將樊梨花生擒,挖出她的心肝,用來祭奠兒子的在天之靈,方能消解心頭之恨。
正在這時,忽然有人來報,說紅毛道人和黑臉仙長已經請到了。楊虎頓時轉憂為喜,趕忙出關迎接。他將二位仙師接入官廳,雙方見禮後,分賓主坐下。二位仙師開口問道:“此次承蒙楊將軍召見,不知有何事相商?”楊虎長歎一聲,說道:“實不相瞞,小弟我隻有這麼一個兒子,卻被那惡媳樊梨花殺害。今日特意請二位道友前來,就是想請你們幫我一同擒住這個賊人,為我兒子報仇雪恨,如此才能一泄我心頭之恨。”二位仙師聽後,也是滿臉怒容,說道:“楊將軍不必煩惱,要報此仇,並非難事,此事就包在我們二人身上。”楊虎聽了,心中大喜,連忙設下筵席,熱情款待二位仙師。
另一邊,秦漢見各船都已順利渡江,便立刻飛向營中繳令,並將事情的經過詳細地說了一遍。樊梨花聽後十分高興,當即命令三軍連夜做好準備,隻等江船一到,就立刻開船渡江。眾將接到命令後,各自忙碌起來,將一切都準備妥當。將近半夜時分,船隻抵達江邊,一字排開。樊梨花元帥傳令,趁著明日天亮,速速下船渡江。眾將得令,一齊登上船隻,向著西岸進發。
抵達西岸後,樊梨花命令先鋒羅章攻打沙江關。一時間,金鼓喧天,炮聲震耳欲聾。番兒趕忙進關稟報,楊虎聽後大驚失色,說道:“這可真是奇怪了!我明明已經傳令江船,不許過江,唐兵是從哪裡來的呢?”他一怒之下,傳令將負責江船事務的番官處斬,隨後準備出關迎敵。這時,二位道人說道:“楊將軍暫且不必出兵,且讓貧道先上關去,略施小計,定能殺得他們片甲不留。”楊虎說道:“既然二位道友有此妙計,那就有勞二位立刻出兵。”
於是,二位道人來到關前,隻見他們披散著頭發,手持寶劍,口中念念有詞,還不停地揚塵舞蹈,好不神秘。
且說羅章率領士兵殺到關下,突然,一陣狂風呼嘯而來,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羅章膽戰心驚,三軍將士們也亂作一團,自相踐踏。就在這時,隻見兩個道人騎著白鶴從天而降,大喝道:“唐將休走,吃我一劍!”羅章哪裡招架得住,趕忙拍馬逃走。兩個道人則在後麵緊追不舍。後軍士兵見狀,急忙飛報元帥。
樊梨花元帥聽聞後,頓時大怒,率領陳月娥、薛金蓮、竇仙童、陳金定四員女將,向前接應,放過羅章。樊梨花上前迎住兩個道人,口中念動真言,喝散了飛沙走石。兩個道人大怒,喝道:“你是何人,竟敢破我法術?吃我一劍!”樊梨花定睛一看,隻見這兩個道人,一個麵色如茄子般紫紅,長著紅須紅發;另一個麵色漆黑如墨,青發青須,眼睛也是青色的,二人手持寶劍,氣勢洶洶地殺來。陳月娥見狀,飛馬向前迎敵,竇仙童也趕忙上前助戰。四人戰作一團,直殺得兩個道人汗流浹背。這時,薛金蓮和陳金定也上前將兩個道人團團圍住。兩個道人漸漸招架不住,大敗而逃,四人則在後麵緊追不舍。
那紅毛道人見勢不妙,突然現出原形,原來是一條火龍。火龍噴出熊熊烈火,向著四人燒來。四人抵擋不住,隻得敗陣逃回。樊梨花看見後,不慌不忙,把手一指,頓時有萬丈大水洶湧衝出,將烈火澆滅。火龍見勢不妙,想要逃走。樊梨花大喝一聲:“往哪裡走!”拍馬追去。這時,黑臉仙長趕忙搶出,說道:“休傷我道友!”手持寶劍攔住樊梨花。樊梨花揮舞雙刀,與黑臉仙長戰在一起。幾個回合下來,黑臉仙長被打得屁滾尿流,搖身一變,現出四手八腳的模樣,原來竟是一隻大螃蟹。這隻螃蟹口中噴出涎沫,頃刻間大霧彌漫,遮天蔽日。樊梨花見狀,心中大驚,趕忙拍馬如飛,回轉營中。
黑臉道人見樊梨花退去,收了法術,與紅毛道人一同進關。楊虎迎上前去,問道:“有勞二位道友今日出陣,不知勝負如何?”紅毛道人說道:“這樊梨花果然神通廣大,我用烈火燒她,她竟用倒海之術將火澆滅。幸虧道友用大霧迷她,不然,我們怎能全身而退。”楊虎聽了,長歎一口氣,說道:“早就聽聞樊氏厲害,我若不能報此仇,誓不罷休!”隨即,他命令家中護衛護送夫人回國。家將領命後,與夫人灑淚而彆。
楊虎全身披掛整齊,同了二位道人,放炮出關,趕到唐營前大罵。樊梨花聽了,心中感到十分羞慚。這時,薛應龍上前說道:“母親,這老匹夫如此無禮,竟敢辱罵母親,孩兒願出去將他斬殺。”樊梨花說道:“我兒出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薛應龍得令,上馬提槍,衝出陣前,喝道:“老匹夫,你罵誰呢?吃我一槍!”楊虎舉起大刀迎戰,兩人頓時展開一場大戰。秦漢和竇一虎二將,見薛應龍槍法漸漸散亂,趕忙拍馬向前相助。兩個道人見狀,上前敵住二人,並祭起火球。火球正中秦漢麵門,秦漢仰身跌倒在地。道人見狀,仗劍要砍,幸虧竇一虎及時相救,將秦漢救回。竇一虎再次出陣,兩個道人又祭起火球,竇一虎施展地行術,迅速逃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樊梨花見此情景,親自出陣,對楊虎說道:“老將軍,如今天命歸唐。我軍征西一路,所到之處,各關各隘,投降者得以保全,頑抗者則必死無疑。我勸老將軍歸順天朝,以免生靈塗炭。”楊虎聽了,破口大罵:“你這小賤人,我恨不得將你千刀萬剮!你反倒勸我投降,吃我一刀!”說罷,舉起大刀,朝著樊梨花麵門砍去。樊梨花連忙用雙刀抵擋,兩人戰了三十多個回合。這時,一旁的陳金定忍不住了,她提起五百斤重的大錘,照著楊虎頭上狠狠砸去。隻聽“砰”的一聲,楊虎腦漿迸裂,當場死於馬下。
兩個道人見楊虎被殺,怒不可遏,衝出陣來,罵道:“你們竟敢傷我道友!”手持寶劍砍向樊梨花等人。陳月娥和竇仙童二員女將趕忙上前迎敵。紅毛道人見狀,祭起火球,想要再次施展法術。沒想到,樊梨花迅速取出乾坤帕,將火球收了進去。紅毛道人見勢不妙,現出原形,原來是一條火龍。火龍噴出熊熊大火,向著眾人燒來。陳金定見狀,轉身逃走。樊梨花見狀,口中念動真言,頃刻之間,大水洶湧而至。四海龍王現身,將火龍團團圍住,火龍無法逃脫。樊梨花趁機祭起飛刀,將火龍斬為兩段。火龍的半段飛入中原,半段飛入西番,後來成為混世魔王。
那黑臉道人見此情景,大罵道:“賤人,你連傷我兩位道友,我與你勢不兩立!”手持寶劍,朝著樊梨花砍來。樊梨花毫不畏懼,再次祭起飛刀。黑臉道人見狀,心中慌亂,口中噴出霧沫,瞬間將天空遮蔽,伸手不見五指。樊梨花見此情景,一時無法,隻得退兵十裡。隨著距離的拉開,天空漸漸明朗起來,眾將紛紛逃回營中繳令。
樊梨花說道:“這大霧迷天,我們如何才能搶關呢?”陳月娥說道:“我師父金刀聖母有五靈旗,能破這霧沫。我們不妨派人前去借旗,有了這旗,就能除掉這妖道。”樊梨花聽了,心中大喜,當即命令秦漢前往金刀聖母處,求取五靈旗。
秦漢得令,戴上鑽天帽,如飛而去。途中,他經過一座高山,隻見有兩員小將,各自帶領著兵馬,軍旗分紅白兩色,正在山上大戰。秦漢飛落下來,說道:“二位將軍不必再鬥了,我有話要問你們。你們二位如此年輕有為,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在這裡相互廝殺又有什麼好處呢?”二位小將聽了,停下手中兵器,問道:“你從空中飛下,究竟是神還是鬼怪?說個明白。”秦漢說道:“我既不是神仙,也不是鬼怪,我乃是王禪老祖的弟子,姓秦名漢。如今隨駕征西,路阻沙江關,有妖道噴出大霧,遮蔽了我軍視線。我奉大唐元帥之令,前往金刀聖母處借旗,恰好路過此地。今日見二位英雄,何不隨我一同去征西,建功立業,豈不是美事一樁?”二人聽了,連忙下馬跪拜,說道:“我姓劉名仁,他姓劉名瑞,我們都是大漢之後,因討伐匈奴來到此地。這裡有東西二山,我們各自把守。他想占據我的東山,所以才發生爭鬥。今日有幸與您相遇,願拜您為師。”秦漢聽了,心中大喜,收下二人作為徒弟,說道:“等我借了旗回來,就帶你們去見唐王。”二人依言,各自回山,收拾人馬,等候秦漢歸來。
秦漢再次飛上雲頭,片刻間便來到了竹隱山仙人洞。隻見洞中走出兩位仙姑,手提花籃。秦漢上前說道:“煩請二位仙姑通報聖母,就說王禪老祖的弟子秦漢,求見聖母。”仙姑聽了,說道:“原來是刁月娥妹子的丈夫秦漢,請說明來意,我們方可通報。”秦漢說道:“我奉樊元帥之令,因蟹霧迷阻沙江關,我軍無法進關。我家月娥說聖母有五靈旗,能滅這霧沫,所以特來求取。等除了妖道,我們立刻奉還。”仙姑聽了,說道:“稍等片刻,我們這就前去稟知師父。”說完,便進入洞中,來到蒲團前,對聖母說道:“師父,外麵有王禪老祖的徒弟,奉樊元帥之令,來借五靈旗,說是要去破那霧沫。現在洞外等候。”聖母說道:“讓他進來吧。”仙姑出來,帶領秦漢來到蒲團之下。秦漢見了聖母,趕忙跪下,說道:“弟子秦漢拜見聖母,願聖母聖壽無疆。”聖母說道:“你的來意,我已儘知。”說完,取出五靈旗交給秦漢,說道:“要破這霧沫,隻需將旗一展,那妖道性命難保。”
秦漢拜謝後,出了洞,飛上雲端,朝著之前的高山飛去。劉仁、劉瑞二人早已在此等候。秦漢說道:“我先去繳令,你們隨後就來。”說完,便飛向營中,將借旗的經過詳細地告知了樊梨花元帥。
樊梨花元帥聽後十分高興,傳令攻打沙江關。黑臉道人見唐軍又來攻關,再次噴出霧來。樊梨花元帥將五靈旗一展,隻聽得一聲霹靂巨響,頓時霧散雲開。眾將定睛一看,隻見地上有一隻簸箕大的死蟹。樊梨花元帥大喜,吩咐眾將搶關。番兵們見大勢已去,紛紛倒戈投降。
樊梨花元帥順利進關後,一麵上書朝廷報捷,一麵出榜安民。她還望空拜謝聖母,招降安撫番兵,在沙江關停留了半月之久。
這時,有探子前來報道:“關外有二員小將,率領部卒一千人,說是秦將軍新收的徒弟,要前來投見。因未奉軍令,不敢擅自放入。”樊梨花元帥說道:“讓他們進來吧。”劉仁、劉瑞二人進了帥府,拜見樊梨花元帥。樊梨花元帥見二人一表人才,心中十分歡喜,對秦漢說道:“這二人既是你新收的徒弟,就讓他們帶領本部人馬,到你營中學習。等他們立功之日,我再奏請聖上為他們加封。”秦漢得令,與二人一起拜謝。眾將紛紛前來稱賀,這些暫且不表。
次日,劉仁、劉瑞二人拜見了刁月娥。此後,二人在營中儘心學習兵法。後來,劉仁與天竺國公主銀杏成親,劉瑞與真童國公主金桃完婚,這都是後話。此回講述的是秦漢收徒的故事,欲知樊梨花征西的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