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貞隻覺胸口一涼,發出一聲絕望的慘叫:“嗬呀!不好了!”他拚命想要躲閃,卻已來不及,薛蚪的長槍直直刺入他的前心。伴隨著“咕咚”一聲悶響,孫國貞從馬背上重重跌落。薛蚪沒有絲毫猶豫,又補一槍,徹底結果了他的性命。隨後,薛蚪振臂高呼:“搶關!”一馬當先衝上吊橋。
在營前掠陣的薛興,見繼子薛蚪成功挑落孫國貞並衝上吊橋,立即揮舞長槍,大聲喊道:“諸位將軍,快搶吊橋!”秦紅、尉遲景、羅昌、王宗立、程月虎等人聞聲而動,紛紛翻身上馬,有的持槍,有的握劍,有的執鞭,有的舉斧,朝著吊橋奮勇衝去。
周兵們見主將陣亡,頓時慌了神,爭先恐後地向關內逃竄。然而,他們連關門都來不及關閉,就被薛興一槍一個地挑翻。眾將也各自施展本領,揮劍砍、舉鞭抽、掄斧劈、挺槍刺,殺得周軍丟盔棄甲。戰場上,周軍死傷慘重,有的奄奄一息,有的斷臂折腿,有的腹部被剖開。剩下的士兵見大勢已去,紛紛下馬投降。
很快,關外傳來消息,薛剛與軍師程咬金率領大小三軍陸續進關。眾人來到府衙,開始仔細盤查錢糧,並一一登記在冊。薛蚪上前繳令,薛剛滿臉欣喜地對薛興說:“哥哥,多虧你將侄兒教導得如此出色,真是馬到成功,這取關的功勞,哥哥居功至偉!”薛興聽後,也是滿心歡喜。程咬金在一旁稱讚道:“不愧是將門之後,真是少年英雄!”
一旁的薛孝聽著眾人對薛蚪的誇讚,心中按捺不住,走上前對薛剛說:“哥哥已經連取兩關,前麵的潼關就交給侄兒去攻打,也好立下一份功勞!”薛剛神色凝重地提醒道:“潼關守將盛元傑十分厲害,他年過六十,驍勇無比,還有三個武藝高強的兒子,手下更有十萬雄兵,在周朝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人物。”程咬金也補充道:“盛元傑的本事我清楚,他年輕時曾在我的麾下為將,確實勇猛過人。你們兄弟還是一同前去為好,千萬彆傷了和氣。”薛蚪卻說道:“兄弟,你年紀小,力氣也小,還是讓哥哥我去吧。”薛孝不服氣地說:“哥哥彆小瞧我,我們可以在叔父麵前比試一番,誰贏了誰就去!”薛蚪回應道:“那你先來!”兩人說著就要上馬比試。
薛剛見狀,連忙喝止:“如今我們起兵是為了給祖宗報仇,你們兄弟在這裡爭論不休,要是比試時出了意外,那可如何是好?還是照常起兵!”薛孝卻不依不饒:“都是侄兒,功勞理當共享,可不能偏心!”程咬金見此情景,出麵調解:“二位小將軍的本事都很強,我心裡明白。不過潼關不同於前麵兩座關,我們不妨設立左右先鋒,薛興為正先鋒,薛蚪為副先鋒,薛孝為右先鋒。”兩人聽後,這才拜謝領命。薛剛也覺得這個安排妥當,點頭稱是。
隨後,薛剛派人前往房州上報軍情,並請小主移駕鎮守臨陽,同時催促糧草。差官領命後,馬不停蹄地趕到房州,見到駙馬薛蛟後,詳細說明了情況。薛蛟聽後十分高興,第二天便上朝拜見小主,將奏章呈上。廬陵王看完奏章,大喜過望,決定與眾人一同前往臨陽,並準備禦酒犒賞諸位將士。那麼,薛蛟為何留在房州沒有前來呢?原來,徐賢和魏相都在房州,小主將他們封為左右丞相,薛蛟見到徐賢後,拜謝他當年的救命之恩,再加上徐賢又是他的繼父,因此才暫時耽擱在這裡,這些細節暫且不表。
另一邊,薛剛在臨陽關豎起忠孝王旗號,經過三個月的休整,大軍養精蓄銳完畢,放炮起程,朝著潼關進發。一路上,三軍將士氣勢如虹,猶如猛虎下山,眾將領威風凜凜,好似天神下凡,場麵十分壯觀。負責打探消息的探子提前得知臨陽關失守,急忙將消息飛報進潼關。薛剛的大軍行進三天後,抵達潼關關外,在離關一裡處安營紮寨,並傳令明日開戰。
潼關守將盛元傑,與他的三個兒子盛龍、盛虎、盛彪,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此外,他還有一個女兒,年方二八,不僅美貌出眾,更是武藝高強。她師從金刀聖母,擅長使用兩口雙刀,還擁有兩件神奇的寶貝——戴在手上的小小圈兒“四肢酥”。這一天,盛元傑正在私衙處理事務,探子匆匆來報:“薛剛已經連奪三關,如今大軍已到關外!”盛元傑聽後大驚失色,連忙說道:“再去仔細打探!”隨後,他一邊寫奏章派人送往長安求援,一邊吩咐三軍:“關上多加灰瓶、石子,一定要小心把守,敵軍一有動靜,立刻來報!”
然而,當求援奏章送到長安時,武後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武三思喪師辱國,損兵折將卻未受追究;更糟糕的是,告急奏章都被張君左兄弟扣押,沒有呈給聖上,導致朝廷對前線的危急情況一無所知。
第二天,薛剛下令薛興、薛蚪、薛孝攻打潼關。三人領命後,率領三軍來到關前叫陣。守關軍士連忙跑進關內稟報:“老爺,薛軍將領在外麵討戰!”盛元傑問道:“哪個孩兒願意出去迎敵?”盛龍上前一步,大聲說道:“孩兒願去殺了這些反賊!”盛元傑叮囑道:“你出去一定要小心!”盛龍應了一聲“得令”,便翻身上馬,提槍來到關前,下令開炮出關。隨著炮聲響起,關門大開,吊橋放下,盛龍一馬當先衝出,身後三百多名弓箭手緊隨其後,擺開陣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興抬頭望去,隻見一個年輕將領騎著馬從吊橋上衝了過來。盛龍頭戴束發紫金冠,身穿索子黃金甲,胯下一匹黃花馬,左邊掛著弓,右邊插著箭,手中握著一條蛇矛槍,氣勢洶洶地直奔而來。薛興舉槍攔住,喝道:“來將報上名來!”盛龍傲慢地說:“你想知道少爺的名字?我乃鎮守潼關盛元帥的大公子盛龍!你可知道少爺槍法的厲害?你這老匹夫怕是活膩了,敢來少爺馬前送死!我這槍不挑無名之輩,快報上名來,好讓少爺取你性命!”
薛興怒喝道:“你聽好了,吾乃忠孝王大元帥麾下前部先鋒薛興!難道你沒聽說過久占定軍山薛大王的本事?你若識相,就趕緊獻了潼關,說不定還能封你個總兵當當;要是敢說半個不字,等我們打進潼關,定叫你這裡雞犬不留!”盛龍冷笑道:“原來就是定軍山的草寇!就算是薛剛,我都要活擒,何況你這狗強盜!”薛興大怒,不再廢話,挺槍便刺,槍尖如穿梭般直取盛龍麵門。盛龍不慌不忙,舉槍格擋,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
四十回合過後,盛龍越戰越勇,槍法如同雨點般密集,左刺右挑,變化多端。而薛興畢竟年過半百,體力和反應都不如年輕力壯的盛龍,漸漸隻有招架之力,難以反擊。在一旁掠陣的薛蚪、薛孝見狀,大喊一聲,拍馬衝上前去,與薛興一同夾擊盛龍。盛龍原本隻應對一人尚可,如今麵對三人圍攻,頓時難以支撐,勉強抵擋幾個回合後,臉上已露出敗色。薛蚪瞅準時機,抽出折將鞭,在兩人交錯而過時大喝一聲:“看鞭!”盛龍躲避不及,肩膀重重挨了一鞭,他慘叫一聲,口吐鮮血,伏在馬上,落荒而逃。
薛興父子見狀,緊追不舍:“你還想往哪裡跑!拿命來!”盛龍拚命逃回吊橋,關內軍士急忙拉起吊橋,並亂箭齊發。薛興、薛蚪隻得扣住馬,朝著關上喊道:“快告訴那老匹夫,讓他早早獻關,否則等我們打進去,定將潼關踏為平地!我們暫且回營,下次再來!”說罷,二人勒馬返回帥營,向薛剛稟報:“元帥,末將打敗了關中守將盛龍,特來交令!”薛剛欣慰地說:“哥哥、侄兒果然英勇,明日繼續到關前討戰!”
盛龍敗回關內,見到父親後,沮喪地說:“爹爹,薛軍將領太厲害了。剛開始遇到一個老將,本事還算平常,我與他戰了四十多回合,正準備挑了他,沒想到又衝出來一個年輕將領,武藝高強,我肩膀被他打了一鞭,疼得厲害,吐血逃了回來。”盛元傑心疼地說:“孩兒受傷了,先回私衙好好休息吧。”盛龍應了一聲,便回去養傷。
盛虎、盛彪得知消息後,前來詢問戰況,盛元傑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兄弟倆聽後,怒不可遏:“孩兒們願出去為哥哥報這一鞭之仇!”盛元傑連忙阻攔:“兩個孩兒去不得!薛家父子厲害得很,你哥哥都不是對手,何況你們?”盛虎卻堅持道:“爹爹,我們身為將門之子,不到十歲就想著為皇家效力,如今孩兒正值壯年,若不去報仇,誰還肯為爹爹出力?”盛元傑歎道:“我兒雖然英勇,但畢竟年輕,槍法還不夠精湛,我擔心你們不是他們的對手。”其實,盛元傑內心有意歸降唐朝,所以才這般勸阻,隻是兒子們性格倔強,執意要去。盛元傑無奈,隻好說:“今天太晚了,明日再出戰吧。”
第二天,盛虎、盛彪兄弟倆披掛整齊,上馬出關,與薛軍交戰。然而,不到三個時辰,兄弟二人便大敗而歸。盛元傑搖著頭說:“我早就說過,你們不聽,這下吃了敗仗吧?”盛虎、盛彪不服氣地說:“爹爹,他們兵多將廣,孩兒們寡不敵眾。等救兵一到,我們定能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潼關之戰接下來又會如何發展?雙方勝負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