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嶽鵬舉劃地絕交情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嶽鵬舉劃地絕交情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嶽鵬舉劃地絕交情(1 / 1)

有詩歎曰:

胡騎南來宋祚墟,夾江夜走有神駒。

臨安事業留青史,莫負中興守一隅。

上回說到康王趙構騎著泥馬渡過夾江,躲進崔府君廟的神廚中沉沉睡去。而在夾江所屬的磁州豐丘縣,一場機緣巧合正在悄然上演。

這日三更,豐丘縣知縣都寬突然坐起升堂。值夜的衙役們慌忙點起燈火,宅門上梆子聲陣陣。都寬端坐公堂,書吏上前問道:“老爺,半夜三更升堂,可是有什麼緊急公事?”都寬神色鄭重:“方才我在夢中見到神人崔府君,他說有真龍天子在他廟裡,命我速速去接駕。你可知崔府君廟在何處?”書吏以為老爺思君心切才做此夢,搖頭表示不知。都寬又詢問眾衙役,眾人也都茫然搖頭。都寬長歎落淚:“國無君主,百姓受苦,這可如何是好!”說罷,喚門子上茶。

門子來到茶房,茶夫蔡茂正忙著煮茶。門子催促:“老蔡,快點,老爺等著呢!”蔡茂嘟囔:“就好就好,水都快開了。大半夜的,平白無故升什麼堂!”門子笑道:“說來好笑,老爺啥事兒沒有,就因為做了個夢,攪得大家都不安生。”蔡茂好奇追問,門子便把夢中崔府君讓接駕的事說了。蔡茂一聽,道:“崔府君廟我倒是知道,不過接什麼駕,簡直是瞎做夢。”他泡好茶遞給門子,還叮囑:“你可彆亂說我知道,省得惹麻煩,等老爺喝了茶,趕緊讓他回去睡。”

門子端著茶回到堂上,憋笑不止。都寬見狀,怒喝:“你這奴才,笑什麼!”抄起刑簽就要打。門子慌忙稟明蔡茂知曉廟址。都寬立刻命人喚來蔡茂。蔡茂忐忑不安地來到堂前跪下,解釋道:“不是小人故意隱瞞,隻是那崔府君廟又破又偏,我怕是弄錯了,所以沒敢說。那廟在離夾江五六裡的地方,如今已經坍塌得不成樣子了。說不定城裡還有彆的崔府君廟,老爺明天讓保甲問問就知道了。”都寬卻道:“神明說‘江中逃難,衣服俱濕’,這廟靠近江邊,肯定就是此處。快備馬掌燈!”他還讓門子取來袍帽靴襪,一番忙碌後,帶著隨從,讓蔡茂引路,直奔城門。此時,天色已微微發亮。

眾人來到夾江邊,蔡茂指著一片茂密的樹林說:“老爺,林邊就是崔府君廟。”都寬吩咐眾人在廟外等候,不許喧嘩,自己帶著一個門子,用力推開廟門。廟裡寂靜無聲,殿上不見人影,殿後是一片荒地。都寬讓門子掀開神廚的帳幔查看。門子一掀,隻見兩根雉尾晃動,嚇得大喊:“老爺!裡麵有妖怪!”這一喊,驚醒了熟睡的康王。康王手握腰刀,跳出神廚,厲聲喝道:“誰敢靠近!”都寬趕忙跪下:“不知主公是何人?不必驚慌,臣是奉神明之命來接駕的。”康王這才說道:“孤乃康王趙構,從金營逃脫,幸得神靈顯靈,以泥馬渡我過江。你是何人,如何得知來此接駕?”都寬回稟:“臣是磁州豐丘知縣都寬,夢中得神明指點,特來迎駕。”康王大喜:“既有神明護佑,又得卿家忠義!”都寬讓門子喚來隨從,呈上衣服。康王換上乾爽衣物,眾人一同出廟。都寬扶康王上馬,自己則帶著眾人步行,護送著康王進城。

回到縣衙,都寬請康王在大堂落座,重新行過參見之禮,隨後命人送上酒飯,同時著手準備兵馬守城。康王詢問此地兵力,都寬回稟:“馬兵三百,步兵三百。”康王憂慮道:“若金兵追來,如何是好?”都寬獻策:“主公可發令召集各路兵馬,張貼榜文招募四方豪傑。民心向宋,定會紛紛響應。”

正商議間,士兵來報:“王元帥帶兵三千前來保駕,因未奉聖旨,不敢進見。”康王即刻命人宣召。王淵進城,君臣相見,不禁抱頭痛哭。康王命王淵坐下,問道:“卿家如何得知孤在此處?”王淵道:“臣數日前夢到神人東漢崔子玉,托夢讓臣前來保駕,沒想到主公真在這裡。”話音剛落,又有士兵稟報:“金陵張大元帥帶兵五千,在城外候旨。”康王再次傳召。張所進城參拜後,也說:“是崔府君托夢,命臣前來護駕,不想王元帥已先到一步。”王淵與張所相互見禮,康王賜座。

康王見王淵儀表堂堂,張所雖年逾古稀卻威風不減,心中歡喜,便問:“此地地方小、城牆矮、兵力少,若金兵來犯,如何迎敵?”王淵建議:“二帝被俘北去,國不可一日無君。臣懇請主公返回汴京即位,名正言順地號令天下,以圖複國。”張所卻道:“汴京已被金兵破壞,況且奸臣張邦昌賣國駐守,居心叵測,不宜前往。金陵是祖宗受命之地,地處四方之中,漕運便利,可在此建都。”康王采納了張所的建議,擇日啟程前往金陵。一路上,各地官員紛紛進獻糧食,舊日臣子聽聞後,也趕來護駕。

抵達金陵後,康王暫駐鴻慶宮,眾臣依次朝見。大臣們呈上冠冕法服,五月初一,康王在南京即位,廟號高宗皇帝,改元建炎,大赦天下,並下詔召集四方勤王兵馬。短短幾天,趙鼎、田思中、李綱、宗澤等各路官員及節度使、總兵紛紛前來護駕。朝廷還派遣官員到各地催運糧草,各地聞風而動,陸續運送糧米支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湯陰縣知縣徐仁也是其中一員。當時正值災年,米價飛漲,徐仁親自下鄉催繳糧米,勸說富戶鄉紳捐助,終於湊齊一千擔糧食,親自押解送往金陵。一路節儉勤勉,抵達金陵後,他讓眾人將糧車停在空地,自己來到轅門,對中軍官員說:“湯陰縣解送糧米到此,麻煩通稟一聲。”中軍卻道:“帥爺正忙,不便通報。”徐仁再三請求,中軍不耐煩道:“我的事也不小!”徐仁心領神會,讓家人取來封好的六錢銀子,賠笑道:“小小意思,還請笑納,望您在帥爺麵前多美言幾句。”中軍接過封袋,覺得輕飄飄的,隨手扔在地上,不屑道:“不識抬舉!”轉身就走,不再理會。徐仁拾起封袋,氣憤道:“怪不得朝廷遭難!彆說奸臣當道,就連一個中軍都如此可惡!我好不容易到這兒,豈能就此罷休?”他取下馬鞭,用力擊鼓。

鼓聲驚動了帥府,王元帥立刻升堂,命旗牌官詢問何人擊鼓。旗牌官問明情況後稟報,元帥下令:“傳進來!”徐仁從容走進帥府,在階下躬身稟道:“湯陰知縣徐仁參見大老爺,特押送一千擔糧米至此。”並遞上手本。王元帥看後大喜,但也責備道:“解糧雖是大事,也該由中軍通報,怎能擅自擊鼓。幸好本院知道你是清官,換作他人,定要治罪!”徐仁如實稟明:“那中軍嫌我送的六錢銀子少,扔在地上不肯通報。卑職實在無奈,才鬥膽擊鼓,還望元帥恕罪!”王元帥大怒:“竟然有這等事!把中軍綁去砍了!”左右衙役應聲拿下中軍。徐仁趕忙跪下求情:“若殺了他,卑職與他結下仇怨,日後麻煩不斷,還請大老爺開恩!”王元帥這才道:“既然貴縣求情,饒他死罪。重責四十棍,趕出轅門!”又命人取來五十兩白銀:“送與貴縣,權作路費。”徐仁拜謝,告辭元帥,上馬離去。

王元帥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急忙吩咐旗牌官:“快去把徐知縣請回來!”不巧的是,這位旗牌官耳朵有些背,錯把“請”聽成了“拿”。他本就想找機會發泄對中軍官的不滿,於是氣衝衝地跑出轅門,一邊飛跑追趕,一邊大聲叫嚷:“徐知縣彆走!大老爺叫把你抓回去!”追上後,一把揪住徐仁。徐仁身上穿的圓領官服本就老舊,經不起拉扯,“嘶”的一聲,半邊衣服就被扯破了。

徐仁又驚又怒,調轉馬頭回到轅門,也不等傳令,下馬後徑直衝到堂前,一把摘下紗帽,重重摔在元帥的公案上。王元帥嚇了一跳,連忙問道:“貴縣這是怎麼了?”徐仁氣得滿臉通紅:“卑職辛辛苦苦押運糧草前來,就算您多給些路費也是應該的。可為什麼派旗牌追來抓我,還把我的圓領扯破,讓我在半路出醜?這紗帽我還要它作甚!”

王元帥聽了,勃然大怒,厲聲質問旗牌官:“我讓你去請徐縣主,你為什麼把他的衣服扯破?”旗牌官嚇得連連磕頭:“小的該死!小的耳朵不好使,聽錯了,還以為大老爺叫抓他回來。他騎馬走得快,小的一著急,隻是輕輕一拉,沒想到這衣服這麼不結實,就扯破了。”王元帥怒不可遏:“這點小事也就罷了,要是軍情大事,也能聽錯嗎?來人,把他拉出去砍了!”

徐仁心想:“原來是聽錯了,何必害他一條性命。”於是重新戴上紗帽,上前跪下求情:“既然是偶然聽錯,並非故意,人命關天,還望元帥開恩!”王元帥道:“又看在貴縣的麵子上,便宜了這狗頭。”隨後下令鬆綁,重打四十棍,趕出轅門。左右衙役應聲而動,旗牌官被打得皮開肉綻,狼狽地離開了。

懲罰完旗牌官,王元帥語氣緩和下來:“貴縣請起。本帥請你回來,並非為了彆的事。我早就聽說貴縣有個嶽飛,如今他怎麼樣了?貴縣一定清楚,所以特地請你回來問個明白。”徐仁恭敬地回答:“回稟元帥,嶽飛當年在武場挑死小梁王,未能獲取功名。後來在南薰門奮力剿滅太行大盜,皇上隻封他為承信郎,他不願就職,現在正閒居在家,一邊務農一邊侍奉雙親。”

王元帥聽了,眼前一亮:“既然如此,冒昧請貴縣在館驛暫住一晚,明天一早我們一同去見皇上,我要保舉嶽飛,聘請他出山,一起挽救國家,不知貴縣意下如何?”徐仁大喜:“若能得到大老爺保舉,那可真是不辜負他一身才學了!”當晚,王元帥派人送徐仁到館驛休息,還送去酒飯,以及嶄新的紗帽、圓領和一雙朝靴。徐仁滿心歡喜,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王元帥帶著徐仁來到午門。王元帥進朝上奏:“相州湯陰縣的徐仁,押運糧草到此。臣向他詢問,得知當年的嶽飛如今就在湯陰。此人文武雙全,是國家的棟梁之材,臣懇請陛下聘請他出山,共同匡扶社稷。因此帶徐仁在午門等候旨意,還請陛下定奪!”

高宗皇帝聽後,點頭道:“當年嶽飛槍挑小梁王,驅散武場混亂;又協助宗留守鏟除金刀王善,確實立下大功。隻可惜先帝聽信張邦昌的讒言,埋沒了賢才。我也早已聽說過他。宣徐仁上殿聽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徐仁奉旨上殿,行過朝見大禮。高宗道:“嶽賢士文武全才,我早有耳聞,隻是被奸臣蒙蔽,一直未能重用。如今我想聘請他來,共保大宋江山。我剛登基,不便遠行,你就代我走一趟吧。”說完,命人拿來詔書、聘請禮物交給徐仁,還賜了三杯禦酒。徐仁謝恩後,離開朝廷,直奔湯陰,去聘請嶽飛。暫且按下此事不表。

再說嶽飛自從與施全相遇,一同回家後,便每日專心練習武藝。沒想到這一年瘟疫橫行,王員外夫婦相繼染病去世。湯員外夫妻前來吊喪,也不幸染上疫病,雙雙離世。又趕上大旱,糧食價格飛漲,百姓生活困苦。

牛皋平日裡過慣了好日子,哪裡受得了這般清貧,難免做些偷雞摸狗的勾當。他的妻子怎麼勸都沒用,一氣之下竟也離開了人世。隻有嶽飛一家,雖然日子過得清苦,卻始終堅守本分,生活十分淒涼。

一天,嶽飛在書房看書,偶然翻出一張命書,上麵寫著“二十三歲,必當大發”。嶽飛心中暗想:“古人說‘命之理微’,這些看相算命的,不過是胡言亂語,騙錢罷了。”正感歎著,妻子李氏端著茶進來,見狀勸道:“相公,‘達人知命,君子固窮’,你為何愁眉不展?”嶽飛把命書的事說了,歎氣道:“如今我正逢這個運數,可發跡的機會在哪裡?況且年景不好,這日子該怎麼過?”李氏安慰道:“時運沒來暫且等待,困龍也有飛上天的時候。”嶽飛卻搖頭:“話雖如此,可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正說著,母親姚氏從書房門口經過,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便走進來。嶽飛夫妻連忙起身迎接。姚氏坐下後,責備道:“我兒,時運未到,怎麼能埋怨媳婦呢?”嶽飛急忙跪下解釋:“母親,孩兒隻是因為眼下生活困頓,看到命書,心裡煩惱,絕不敢埋怨媳婦。”

話沒說完,七歲的嶽雲從學堂回來,沒看到母親,便找到書房,見父親跪著,他也跟著跪在父親身後。姚氏心疼孫子,連忙讓嶽雲起來,嶽雲卻說:“爹爹起來,孫兒才起來。”姚氏隻好先叫嶽飛起身,然後帶著媳婦和孫子離開了書房。

嶽飛獨自一人留在書房,心想:“恩師曾叮囑我不可荒廢學業,今日無事,不如去練習一下槍法騎術。”於是提著槍,牽著馬,來到空曠的場地。正要開始練習,遠遠看見一群兄弟身穿鎧甲,牽著馬,有說有笑地走來。

嶽飛心中一沉,暗自思忖:“我多次勸他們彆做不義之事,看來他們又要去乾那些勾當!”於是大聲問道:“兄弟們這是要去哪裡?”眾人都不搭理他,隻有牛皋回應道:“大哥,實在是饑寒交迫,熬不住了!”嶽飛勸道:“邵康節先生說過,‘為人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王貴卻不以為然:“大哥說得好聽,可我們這幾天沒飯吃、沒衣穿,‘正而不足’哪裡比得上‘邪而有餘’!”

嶽飛聽了,心中失望至極,拿起槍在地上劃出一道線,沉痛地說:“兄弟們若不聽我勸,日後得了富貴,也不必來見我;要是被人抓了,也彆把我供出來。今日我與你們劃地斷義,各自珍重吧!”眾人卻道:“顧不了那麼多了,先解決眼前的困境再說。”說罷,上馬離去。

望著眾人遠去的背影,嶽飛眼眶通紅,再也無心練習,牽著馬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中。一進中堂,便忍不住放聲大哭。姚氏聽到哭聲,走出來斥責:“你這畜生!才說你幾句,就敢心懷不滿?”嶽飛連忙解釋:“孩兒不敢。隻是兄弟們行事不端,我勸不住,今日與他們斷絕情義,心裡難受。”姚氏歎了口氣:“人各有誌,隨他們去吧。”

母子倆正說著,忽聽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嶽飛道:“母親先回房,孩兒去看看。”他打開門,隻見一個頭戴邊帽、身穿邊衣、腳蹬快靴的男子,背著一個黃包袱,氣喘籲籲地走進來,徑直往中堂去。嶽飛仔細打量,這人二十多歲,圓臉無須,卻不認識,也不知道他來乾什麼。欲知此人究竟是誰,又有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海賊:從羅傑團元老開始 全家讀心後炮灰崽崽成團寵 陰陽鏡鑒我靠銅鏡改寫天 渣爹殺妻滅女?重生斷親,全族祭天 讓我做外室?我另嫁你哭什麼 精選民間鬼故事 鬥羅之偷取萬界係統 被雷劈後我眼睛能看穿黃土 幻想入侵現實 上司白天凶神惡煞,夜裡跪地喊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