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寫道:“烽煙戈甲正重重,血戰將軍漂杵紅。擬向圍場儘狐兔,博取天山早掛弓。”且說那埋伏的標槍手們,在王佐擲杯為號後,如潮水般從四麵八方湧出,刀槍閃爍,殺意凜然。牛皋急忙大喊:“元帥快走!我來斷後!”嶽飛迅速從腰間拔出寶劍,寒光一閃,朝著寨外奮力殺去。牛皋揮舞著雙鐧,一邊抵擋敵人的攻擊,一邊掩護嶽飛撤退。
當他們來到二門時,隻見張保手持佩刀,緊緊守護著馬匹,大聲呼喊:“元帥!牛將軍!快上馬,我來擋住追兵!”嶽飛和牛皋匆忙翻身上馬,卻見前方道路上桌椅板凳等雜物橫七豎八地堆放著,後方標槍手又緊追不舍。張保眼疾手快,一刀砍倒一個敵人,順勢奪過一杆長槍,接連挑翻幾人;牛皋也勒轉馬頭,雙鐧舞動,打死十來個追兵,一時之間,那些標槍手不敢再貿然上前。張保用長槍將路上的障礙物挑開,三人這才得以繼續前行。然而,剛出一層門,兩邊屋頂上的瓦片如同雨點般密集地砸落下來,三人躲避不及,被打得頭青臉腫,但他們咬著牙,不顧一切地拚命向大門外衝去。
好不容易衝出大門,卻見雷家五虎將率領兵馬從左右兩側包抄過來。嶽飛、牛皋和張保三人奮力迎戰,正廝殺得難解難分之時,忽然聽到一陣呐喊聲由遠及近,楊再興騎著快馬如閃電般衝入戰場,手中長槍猛地一刺,將雷仁挑落馬下。雷義見狀,舉起鐵錘惡狠狠地砸向楊再興,楊再興輕鬆架開鐵錘,反手一槍,直中雷義心窩,雷義頓時翻身落馬。這時,嶽雲及時趕到,他先護送嶽飛等三人出寨,楊再興則在後麵緊緊跟隨。雷家剩下的三兄弟不肯罷休,他們有的持刀,有的舉叉,帶著兵卒瘋狂追來。楊再興怒不可遏,撥轉馬頭,手中的滾銀槍上下翻飛,左刺右挑,眨眼間就將三將挑死,接著又衝入敵群,將那些嘍囉殺得丟盔棄甲,這才收兵,追上嶽飛等人,一同返回澶州。
進城後,眾人來到帥府,其他將領紛紛前來請安。嶽飛命紀錄官記下楊再興、牛皋和張保三人的功勞,又讓牛皋和張保到後營養傷休息。
另一邊,王佐去見楊幺,將嶽飛逃脫的事情如實奏明。楊幺得知後懊惱不已,精心設計的計謀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損失了雷家五虎將,他隻好讓王佐先回營,說道:“待我再想其他辦法。”王佐無奈,隻好告辭,返回自己的寨子。
且說嶽飛升帳議事時,有軍士前來稟報:“啟稟大帥,韓世忠元帥率領十萬水軍,乘著大小戰船,已在水口紮下營寨。”嶽飛聽後大喜,立刻帶著張保前往水寨拜訪。軍士將消息傳入水寨,韓世忠大開寨門,熱情迎接嶽飛入寨。二人見過禮後坐下,韓世忠問道:“元帥來到這裡,和楊幺交過幾次戰了?”嶽飛答道:“我對敵方情況還不了解,尚未交戰。若要確定作戰日期,還得仰仗老元帥相助!”韓世忠連忙謙虛推辭,隨後吩咐擺下宴席款待嶽飛。兩人邊吃邊聊,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天色漸晚,嶽飛起身告辭,韓世忠將他送出水寨。
嶽飛騎上馬,沿著湖邊一路查看洞庭湖的地形。但見湖麵波濤洶湧,水天相接,一望無際。遠遠望去,君山上宮殿雄偉壯觀,旗幟密密麻麻,儘顯威嚴氣勢。正看著,忽見水麵上一艘小船快速駛來,船槳劃動,激起陣陣水花。張保看到不遠處有一片茂密的樹林,便對嶽飛說:“大帥,有小船過來了,我們先到林子裡躲一躲。”嶽飛趕緊催馬進了樹林,張保也跟了進去,暗中觀察。
隻見小船很快靠岸,船夫將船停好後,船艙裡走出一個人。那人四下張望,嘴裡喃喃自語:“我明明看見有兩個人在這兒,怎麼不見了?”張保見他手中沒有兵器,便提著棍子走出樹林,大聲喝道:“你是什麼人?是不是奸細,竟敢在此窺探?”那人連忙解釋:“我不是奸細,我是來見嶽元帥,想立個功勞的。”張保說:“元帥就在這兒,你跟我來吧。”那人便跟著張保走進樹林。張保指著嶽飛說:“這就是元帥,你有什麼事?”那人立刻跪在嶽飛麵前,說道:“小人是楊幺的族弟楊欽。我那兄長逆天而行,發動叛亂,我想保全祖宗的基業,卻一直沒機會見到元帥。剛才乘船經過,看到元帥獨自騎馬,猜您是宋朝將領,就想前來投奔。沒想到運氣這麼好,真的見到了元帥。如果元帥不懷疑我,咱們就約好,明天晚上在此相見,我有一計,可助元帥消滅逆兄。請您一定不要失信!”嶽飛問道:“你既然知道順逆,願意歸降,為什麼不現在就跟我回營,非要等到明天?”楊欽解釋道:“元帥身為大將,應該知道機密之事若不保密,肯定難以成功。我既然決定為國家效力,怎麼會不願意早點投奔?隻是我手無縛雞之力,又不懂軍事,現在去也幫不上忙。而且我有隱情,必須謹慎行事。一旦消息泄露,不僅無功而返,還會生出許多麻煩!”嶽飛聽後,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明天在此等候。”楊欽叩拜後,回到船上離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嶽飛和張保回城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下午,嶽飛悄悄命令張憲、楊再興、嶽雲、王貴四位將領,各帶三千人馬,在湖邊四處埋伏,叮囑他們看到流星信號就立刻殺出救援,如果沒有意外,聽到炮聲就回營。四人領命後,各自去埋伏。臨近傍晚,嶽飛把張保叫來,吩咐道:“你獨自前去赴約,見機行事。要是遇到意外,就放出流星信號,自然會有人來救你。”張保滿不在乎地說:“放心吧!我跑得快,要是情況不對,我馬上就回來。”嶽飛還是不放心,再三叮囑:“一定要小心!”
張保告彆嶽飛,出城來到約定的樹林。等了一會兒,果然看到一艘小船靠岸,楊欽從船上走了下來。張保迎上去喊道:“楊將軍來了?”楊欽問道:“元帥在哪裡?”張保說:“元帥偶然染病,所以派我來等候。”楊欽說:“這樣啊,我有一樣東西,麻煩你轉交給元帥,千萬不能讓彆人知道!”說著,他從身邊掏出一個封得嚴嚴實實的小冊子,遞給張保,又再三叮囑後,才告辭上船。張保收好冊子,急忙回城,來到帥府。嶽飛正在帳中,坐在燈下焦急地等待消息。張保進來後,將楊欽的話如實稟報,並呈上冊子。嶽飛拆開一看,心中暗暗高興,隨即命張保出營,燃放號炮,通知埋伏的四將回營。
第二天,嶽飛帶著冊子,來到水寨見韓世忠。兩人行過禮坐下後,嶽飛請韓世忠屏退左右,說有機密之事相商。韓世忠卻說:“作為將領,最重要的是上下一心。我手下的將士就像我的親兄弟,有話但說無妨。”嶽飛便將冊子遞過去,說:“有件功勞,特意送給元帥。”韓世忠接過一看,原來是一幅詳細的地理圖,上麵把各處地形標注得清清楚楚,不禁大喜:“承蒙元帥相讓功勞,我該如何感謝?”嶽飛說:“我們都是為朝廷效力,何必說這種話?”韓世忠又說:“還請元帥調撥幾位統製相助。”嶽飛答應道:“稍後就派人過來。”說完,嶽飛告辭回府,立刻點了湯懷、王貴、牛皋、趙雲、周青、梁興、張顯、吉青八員統製,讓他們去協助韓世忠,臨行前還再三叮囑:“各位將軍,到了韓元帥那裡,一定要小心行事!要是犯了軍法,可沒人能救你們。”眾將領命,上馬出城,前往韓世忠的營寨。
韓世忠見眾人到來,十分高興,便命大公子韓尚德,帶著曹成、曹亮等人留守水寨,自己則和二公子韓彥直,率領八員統製,帶領五千精兵,直撲蛇盤山。在離山還有十多裡的地方,他們安下營盤。很快,就有嘍囉將消息報到蛇盤山上去。
各位有所不知,這蛇盤山位於群山深處,四周都是連綿起伏的亂山、高聳入雲的峻嶺,山林中竹林茂密、草木叢生,道路錯綜複雜,極難辨認。山中還有一個藏金窟,是楊幺的老巢。楊幺的父親楊梟,帶著三兒子楊賓、五兒子楊會,以及偽設的護山丞相鄔天美、鎮國元帥燕必顯、輔國元帥燕必達、左衛將軍管師彥、右衛將軍沈鐵肩,還有二十名護山太保、二千名護山勇士,聚集一萬多嘍囉在此把守。他們行蹤不定,平日裡很少有人能靠近這裡,所以之前官兵來圍剿,常常吃敗仗。沒想到楊欽把這裡的路徑詳細畫成冊子,獻給了嶽飛,這才讓韓世忠得以順利在山下紮營。
楊梟得知宋兵到來,大吃一驚,說道:“宋兵怎麼可能到得了這裡?肯定是我兒身邊出了奸細!”楊賓和楊會趕忙上前說:“父王,先抓住宋將,再慢慢查奸細也不遲。”楊梟問:“誰願意下山打探宋兵虛實?”鎮國元帥燕必顯上前領命,楊梟又讓楊賓一同前去,務必擒獲宋將。二人得令後,騎上馬,帶著嘍兵下山,直奔宋營挑戰。
宋營小校得知消息,連忙向韓世忠稟報。韓世忠當即命令二公子韓彥直出營迎敵。韓彥直大聲領命,翻身上馬,率領兵馬出營。來到陣前,他大喝道:“賊將報上名來!天兵到此,還不趕快下馬投降?”燕必顯大聲回應:“我乃楊大王駕前鎮國大元帥燕必顯!你是何人,竟敢來此送死?”韓彥直怒喝道:“我是韓元帥二公子韓彥直!你們逆天叛亂,我特來將你們擒獲!”燕必顯聽後,怒火中燒,舉起八十二斤重的合扇刀,朝著韓彥直當頭劈下;韓彥直毫不畏懼,舞動虎頭槍奮力招架。一場激烈的廝殺就此展開:
燕必顯生得虎頭虎腦,雙眼圓瞪,氣勢洶洶;韓彥直則齒白唇紅,英姿颯爽。韓彥直的虎頭槍如霜似雪,寒光閃爍;燕必顯的合扇刀如電似虹,迅猛無比。一個如同離山猛虎,威風凜凜;一個好似出海遊龍,氣勢磅礴。燕必顯怒吼聲如雷鳴,韓彥直則怒火中燒。你為了勝利奮勇拚殺,不惜馬革裹屍;我為了給皇家建功立業,毫不退縮。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勝負一時難料。
韓彥直與燕必顯激烈拚殺,三十多個回合過去,依然難分勝負。韓彥直心中盤算,故意露出一個破綻,撥轉馬頭假裝敗逃。燕必顯求勝心切,見此情景,立刻拍馬緊追不舍。就在燕必顯即將追上之際,韓彥直突然在腰間抽出金鞭,猛地回轉馬頭,“啪”的一聲,金鞭如閃電般重重抽在燕必顯的左臂上。燕必顯疼得大叫一聲“不好”,身體本能地一扭,急忙調轉馬頭準備逃走。韓彥直豈會輕易放過,催馬疾馳上前,伸手抓住燕必顯的勒甲絛,輕輕一提,便將這個魁梧的敵將橫放在自己的馬背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時,站在一旁的楊賓本就沒什麼真本事,看到燕必顯被擒,一時間進退兩難:想上前搶奪,又擔心自己不是韓彥直的對手;想要後退,又害怕被人恥笑。他隻能慌亂地指揮手下嘍囉:“快衝上去救元帥!”那些嘍囉們礙於他“三大王”的身份,不敢不聽從命令,但心裡都清楚,自己根本不是宋軍的對手,隻能裝模作樣地呐喊幾聲,向前挪動一小步,又迅速後退兩步。
韓彥直見狀,將燕必顯一把擲到地上,吩咐軍士將其捆綁起來,押解回營,隨後自己翻身上馬,挺槍如飛般衝入敵群。長槍所到之處,嘍囉們紛紛倒下,眨眼間就有幾十人被挑落馬下。楊賓見勢不妙,轉身想要逃走,韓彥直的戰馬已如疾風般衝到他麵前,長槍直刺而來。楊賓嚇得渾身發抖,舉起手中那杆徒有其表的方天畫戟勉強招架。韓彥直輕鬆用槍撥開畫戟,順勢一把將楊賓攔腰擒住,拉過馬來。剩下的嘍囉們見狀,嚇得魂飛魄散,紛紛沒命地往山上跑去,回去報信。
韓彥直高奏得勝鼓,押著兩名俘虜回到營中,向父親韓世忠複命。韓世忠下令將燕必顯和楊賓帶到帳前。楊賓垂頭喪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而燕必顯卻昂首挺胸,站立不跪。韓世忠見狀,大聲怒斥:“你這賊子,既已被擒,為何還不跪下?”燕必顯毫不畏懼,大聲回應:“大丈夫被擒,要殺便殺,豈會向你屈膝!”韓世忠看著兩人截然不同的態度,冷冷下令:“先將他們二人關押在後營,等我攻破賊巢,擒住楊梟,再一並斬首!”軍士們領命,將兩人押往後方。韓世忠又悄悄叫來兩名軍士,低聲吩咐了一番,軍士們領命後,便按計劃行事。
燕必顯和楊賓被分彆關押在相鄰的囚房,每人都有四名軍士嚴加看守,防止他們私下交流。到了晚上,楊賓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隻能眼巴巴地望著四周。這時,他看到兩個士兵,一個端著一盤看不清是什麼的菜肴,另一個提著一大瓶酒,還拿著一籮筐飯,走進了燕必顯的囚房。直到深夜,才有一個士兵,端著一碗粗糙的米飯和一碗溫涼不熱的白湯,給楊賓送來。看守他的四名士兵則自顧自地去取酒飯,圍在一起吃得不亦樂乎。楊賓又氣又惱,看著那碗粗劣的飯菜,一點胃口都沒有,隻勉強喝了一口湯。那四名士兵還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辱罵:“你這將死之人,還耍什麼脾氣?難道還要我們好好伺候你不成?綁緊些,省得耽誤我們睡覺!”說罷,又用一條大鐵鏈將楊賓牢牢捆在柱子上,然後各自去休息了。楊賓滿心絕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好不容易熬到一更時分,楊賓聽到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他豎起耳朵仔細聽,好像有三四個人走進了燕必顯的囚房。過了好一會兒,又聽到有人出來,隻隱隱約約聽到一句“都在小將身上”,隨後這些人便離開了後營。楊賓心中充滿疑惑,卻又猜不透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二天一早,韓世忠悄悄叫來趙雲、梁興、吉青、周青四位將領,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隨後又寫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往澶州城內交給嶽飛。嶽飛看完信後,先讓人安排送信的士兵去吃飯。接著,他命軍士從牢中提出一名死刑犯,帶到後堂。嶽飛問道:“你叫什麼名字?犯了什麼罪?”那犯人回答:“小人叫蔡勳,因醉酒後失手打死了人,被判了死罪。”嶽飛說:“醉酒傷人,本不該判死刑。如今我有一件事,如果你能辦成,不僅可以免罪,還能立功。”蔡勳一聽,連忙叩頭:“若蒙大帥赦免小人死罪,就是赴湯蹈火,小人也願意!”嶽飛接著說:“我有個隨從叫王橫,十分得力。韓世忠元帥聽說了他的名字,派人來索要。我舍不得讓他去,但又不好拒絕韓元帥。你現在假扮成王橫,前往韓元帥營中,他肯定會重用你。不過,這件事你千萬不能泄露出去,你能做到嗎?”蔡勳喜出望外,連連磕頭:“多謝大帥抬舉!小人一定守口如瓶,就當自己是真的王橫!”嶽飛隨即命人給蔡勳換上王橫的衣甲。
一切準備妥當後,嶽飛升帳,傳韓世忠的使者進見。使者跪下等候命令,嶽飛吩咐後營:“傳王橫聽令!”不一會兒,假王橫被帶到帳前跪下。嶽飛對使者說:“元帥來信想要王橫去幫忙。但此人是我的得力助手,若不是元帥言辭懇切,我決不會答應。現在暫時讓他跟你去,等平叛結束後,一定要把他還給我,不可食言!”使者連忙點頭答應。嶽飛又叮囑假王橫:“你隨這位使者去見韓元帥,一定要小心做事,不可懈怠!”